学会梳理,突破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的瓶颈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y7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最高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作文分数几乎占据“半壁江山”。所以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最终收效甚微。其实最大的症结是审题立意,学生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学生的阅读量较小、视野狭窄,还有就是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和社会生活缺少思考、或者根本就不去思考,所以,学生在写作时,作文的审题立意就总是找不到方向,就会出现作文时审题立意的瓶颈,学生讨厌写作,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引导学生学会梳理探究,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结合文本的梳理、结合高考优秀习作的梳理,并通过实践,发现能较好的让学生在头脑中装有“什么方面”的思想内容,能较好的解决学生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路瓶颈。下面我就个人理解提供一个梳理归纳的思路,和大家共同探讨。
  其一:教材的梳理。引导学生梳理,尊重学生的看法,同时也可适当建议。第一步:让学生自己去梳理课文的主旨,或你对这篇文章某个片段的理解,记下来。《囚绿记》执着、生命力;《祝福》冷酷、关爱、希望、人性、同情等;《老人与海》成功与失败、勇气、坚强、灵魂的尊严;《谈中国诗》艺术美,《廉颇蔺相如列传》智慧、勇敢、包容等;《寡人之于国也》仁爱等;《齐桓晋文之事》保民(与现在的民生政策紧密相连);《劝学》学习、坚持、专一等;《蜀道难》奔放与豪迈;《将进酒》开阔旷达的胸襟;《兵车行》忧国忧民,——爱国爱民;《庄暴见盂子》与民同乐——平等;《苏武传》的执着坚韧;《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爱国情怀与壮志难酬的苦闷;《赤壁赋》的悲伤乐观与曠达;《声声慢》国难家愁的凄楚;《锦瑟》的凄婉迷离。第二步:整合归纳所理解的主旨,进行归类。一类:社会;二类:人性;三类:美。第三步:教师配套相应的审题练习,搭建起学生作文题目与文章审题思想深刻的桥梁。比如主动:从社会主题看:仁爱,主动的追求;主动获得进步或成功。从人性看:伸出你那双温暖的手,主动帮助弱小;从道德、审美看:真善美,让我主动地靠近你,或主动与真善美握手。
  其二:高考优秀作文的审题立意梳理归纳。高考优秀作文,优秀主要表现就是文章有思想深度,我通过这几年的高考阅卷和对各省思维优秀作文的分析,他们的文章在审题立意上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传统文化的思想: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强词人的价值观或人生观;社会主旨立意:①社会的进步与发展,②社会的和谐(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等的和谐);③社会的批判与讽刺,对社会生活与现象的反思审视与思考。人文性的主旨:①感恩的情怀;②关注苦难、同情弱小;③自我反思与解剖.人性主题:即使反映
  与人的精神活动或行为有关。(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比如:爱、坚强、执著、追求、宽容、包容、诚信、真诚、善良、友善、团结、高洁、帮助、自由、平淡、美、简单、尊重、伟大、深刻、平和、理智等。道德主题:真、善、美、全与假、丑、恶、偏;美学主题,艺术美、人情美、人性美、朦胧美、残缺美等。
  其三:接下来我们就以高考题“熟悉”、材料作文“点线面体”以及“雨过天会睛“歌声”两个话题来简单地示范,从而引导学生突破审题立意的瓶颈。熟悉:从传统文化看,孝的熟悉(《陈情表》)。从社会主题看:对中国历史科技的熟悉,推动生产生活的进步;对街头巷尾的和谐画面的熟悉,写和谐等。从人文看:对父亲或母亲或其他人的熟悉,写感恩。从人性看:对高洁的熟悉,写自己的人生观或价值观。从道德看:对假丑的熟悉,反思社会的阴暗,反思人性的丑陋,培养健全的人格。从审美看:对诗歌艺术美的熟悉,珍爱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操。点线面体:从传统文化看:一个个忠贞爱国的点,汇成线的历史长河。从社会主题看:一个个修建运河的点,推动南北经济的发展。从人文看:一个个苦难的点,引出人们一个个关注的点,激发起人们同情的海洋。从人性看:一点一点的爱,汇成爱的海洋。从道德看:一点一点的美,汇成花的世界。雨过天会晴。从社会主题看:社会总是经历风雨,才有盛世的晴空。从人性看:人性的回归。以前的自大冷漠自私的雨浸透灵魂,痛苦经历之后,迎来健全的人格或人性。从道德看:假丑的炼狱,真美的升华。反思社会的阴暗,反思人性的丑陋,培养健全的人格的晴空。我相信,通过梳理引导,强化专题训练,学生会与思想接轨的。歌声:歌声伴祖国成长(我们唱着东方红、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我们唱着走进新时代、我们唱着红歌一一从社会角度);孤独的歌声(由《琵琶行》导人空巢老人。人文关怀);思念的歌声(留守儿童、打工父母),温暖的歌声(感化受伤的心灵,人性),歌声的倾听者(助人成长,人性)……。引导学生坚持梳理,引导学生规范训练,笔者相信,学生就能突破作文审题立意的瓶颈。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一新理念的追求让小学英语课堂顿时变得“五彩缤纷”,教师们使出浑身解数,执着地在这条道路上摸索着。然而,就是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也让不少教师困惑不已,不知不觉中走进一个“误区”。课堂上为了活动而活动、任务没有主线、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课堂丰富的同时,效率并没有得到提高。本文将从树立活动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这是体育新课程改革需求,也是我们体育教师必不可少的“功课”。教学设计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也是体育老师急于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发现如能创新和务实教学设计的形式、内容、方式,不但能促进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的有效地“学”,而且能获得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双赢!  关键词:小学体育 有效环节 设计策略  一、理论为基础,凸显有效设计的切入点  课堂教学有效的教学
期刊
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怎样实现这门课的教育功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名老教师
期刊
墨香是最沁人心脾的,在潜移默化之间,已经把生活的褶皱抚平。记得有一种论调,可以不吃肉,但不能不读书,那似乎是一种痴了,如果换成蔡澜,让他在鱼肉和书籍之间做一个选择,不知道他会选择谁呢?  说到书,肯定要谈起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本书,有人喜欢散文,有人喜欢小说,不一而论。如果不是今天的议题,恐怕我自己也不会思考这个问题。对个人爱好而言,我可以列举一系列的书,如果针对工作,也有一系列的专业书籍,如果针对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一线教师,不应仅仅是课改的实施者,更应对课改本身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本文我从一名高中历史教师的角度,结合日常教学中的点滴感悟,就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新教材问题谈一下个人的浅见。  一、新教材与课标的关系亟待理顺  课标太过简单,其广度和深度教师很难把握,教师只有基于教材来把握各个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就变相加重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其实各个版本的差异以及必修和选修难易度
期刊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中学生未来从事创造活动和取得创造成果的关键。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新事物、新产品,都是从思维的创新开始的。中学阶段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最佳阶段,作为基础教育主要学科的数学教学对于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意识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传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方法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成败,而好的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科学教学中,利用求同存异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精确地理解和把握知识要点,加深记忆,进行高效教学。  关键词:学教学 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中的“求”字是寻求的意思,“存”字是保存、保留的意思。其意思是寻求共同之处,保留不同意见,讲的是不因个别分歧而影响主要方面的求得一致。有时“求同存异
期刊
国家“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学生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是教师顺利开展好其他教学活动的前提。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理念,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将德育提升到了一个先导地位。学校任何教学活动无不时刻体现德育:学科教学、德育文化建设、德育活动的开展、班级的管理、先进的评比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
期刊
随着社会经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政府对教育的政策倾斜,中小学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都在不断提升。但有一种现象也不容忽视:经济发展的诱惑恰恰也是影响中小学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的潜在原因。  其实,让家长转变观念,继续支持孩子“求学“并不难。首先的一点就是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与成长,这个进步与成长,一方面反映代表在学习成绩的分数上,另外一方
期刊
现行教材人教B必修四第128页第2题是:设O是正五边形ABCDE内任意一点,求证: 图略.  教学参考书的答案如下:因为  其实,单纯就本题的结论而言,上述证明方法有些复杂,现提供一证明方法:證明:因为 , ,  所以得证。  从上述两种证明过程可以看出,正五边形这一条件完全可以省略,本题证明只需利用向量的运算完全可以解决,已知中的“正五边形”这一条件是“无关痛痒’的、没有实质性的作用的.应当指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