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成像技术在儿童结直肠息肉诊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内镜下通过窄带成像(NBI)对儿童结直肠息肉表面的微细形态特征观察,评价NBI内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传统白光内镜及NBI模式下分别对107例年龄在1~15岁之间患儿的结直肠息肉进行观察、诊断,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应用NBI模式观察各种结直肠息肉的微细形态(包括腺管开口和微血管形态),对比NBI与传统白光内镜诊断结直肠幼年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观察在NBI内镜下应用钛夹治疗难治性结直肠息肉,治疗前后息肉影像变化.结果 传统白光内镜及NBI内镜检查107例患儿共发现136处病灶,其中病理诊断为幼年性息肉121处,腺瘤性息肉(或幼年性息肉伴部分腺瘤样增生)7处,炎性息肉8处.NBI下儿童幼年性息肉的腺管开口多为A型98.3%(119/121),腺瘤性息肉腺管开口多为B型85.7%(6/7),幼年性息肉的微血管形态多为Ⅰ型95.0%(115/121),腺瘤性息肉的微血管形态多为Ⅱ型或Ⅲ型85.7%(6/7).NBI内镜下根据息肉表面的微细形态诊断儿童腺瘤性息肉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1.4%(5/7)和99.2%(120/121),高于传统白光内镜的28.6%(2/7)和97.5%(118/12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夹治疗有效时息肉逐渐变为紫黑色,较传统白光内镜显示更为直观.结论 NBI内镜下观察息肉腺管开口和微血管形态能帮助预测儿童结直肠息肉的病理性质,对判断腺瘤性息肉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传统白光内镜,且操作转换简单易行,同时更直观地指导内镜下钛夹治疗儿童难治性结直肠息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微生物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效果的影响,进而对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4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ICU住院治疗的重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类临床常见的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复杂凶险、病死率高的急腹症之一.自1889年被大家关注以来,人们就不断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及治疗,SAP是一个有多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儿童食管裂孔疝的经验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02年6月至2012年6月间,运用腹腔镜治疗儿童食管裂孔疝58例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50 d~10岁,平均2.5岁.按照美国消化及内镜学会分类,本组滑动性疝23例、混合性疝12例、食管旁疝23例,术前均通过上消化道造影(GI)明确存在食管裂孔疝.采用五孔法,运用Nissen-Rossetti和改良Thal法修补食
卒中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一个重要原因,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治疗很关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而静脉溶栓是超早期治疗进行血管再通的最快方法,但是静脉溶栓后有出血风险
黏膜下肿瘤指来源于管壁非上皮性间叶组织肿瘤,可发生于黏膜下层、黏膜肌层和固有肌层,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包括胃肠道间质瘤、平滑肌瘤、脂肪瘤、异位胰腺、囊肿等
目的 探讨梭状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腹腔镜联合内镜(胆道镜、尿道镜)手术治疗18例梭状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的临床症状、生化检查指标和影像检查结果.结果 本组均成功行腹腔镜、内镜(胆道镜、尿道镜)联合胆道探查、冲洗和取石及碎石,直视下解除共同管梗阻,行胆管扩张症根治术.患儿术后随访3个月~6年,无一例术后血和尿胰淀粉酶升高及再发共同
期刊
目的 探讨单切口腹腔镜肝管空肠吻合术治疗新生儿肝外胆道囊性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9月肝外胆道囊性病变患儿10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6例,可治愈型胆道闭锁4例)成功实施单切口腹腔镜肝管空肠吻合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患儿接受定期随访及B超、上消化道造影、实验室检查等.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完全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引流持续时间与我院既往报道开放手术组1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恶性程度高,易于早期转移,发病率逐年上升.既往进展期CMM的治疗一直停滞不前,传统化疗并无生存获益,生存期仅8~10个月,并与75%皮肤癌死亡事件相关[1].近
食管癌是目前食管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不仅发病率高,病死率也是居癌症致死率第二位,是目前临床癌症治疗主要研究方向[1].在传统手术治疗中,癌细胞未扩散之前,及时给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