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南诏中兴画传》中,梵僧施术幻化慑服众人,诱使他们将部落神器、祖传的铜鼓熔铸为圣像.地方社会在异文化冲击下,产生对抗、融合和变异.从变服从俗的在地化适应,到熔鼓铸圣的文化突变与展衣夺土的社会转型,《南诏中兴画传》及相关传说,折光地反映了一个时代意识形态与文化精神的微妙变化.通过铜鼓、圣像及民间传说这类艺术象征物和口传文化,传递出多民族地区在与异文化产生接触的过程中,如何自我调适,进行文化认同的信息.
【机 构】
: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南诏中兴画传》中,梵僧施术幻化慑服众人,诱使他们将部落神器、祖传的铜鼓熔铸为圣像.地方社会在异文化冲击下,产生对抗、融合和变异.从变服从俗的在地化适应,到熔鼓铸圣的文化突变与展衣夺土的社会转型,《南诏中兴画传》及相关传说,折光地反映了一个时代意识形态与文化精神的微妙变化.通过铜鼓、圣像及民间传说这类艺术象征物和口传文化,传递出多民族地区在与异文化产生接触的过程中,如何自我调适,进行文化认同的信息.
其他文献
新时期以来,祖国形象抒写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与多涵义特点.在"我属于祖国"和"我热爱祖国"共识性认知基础上,蒙古族诗人们写出了祖国形象的繁复多变:既具有"日常性"与"神圣性"特质,又兼有"流动性"与"恒定性"样态.祖国形象抒写具有根性意义,表明蒙古族诗人对祖国的多种认同,更是超越民族身份限定的共同体意识的彰显.
蔡友梅的小说以引人心趋向为创作宗旨,遵循善恶有报的情节模式,不涉秽笔,强调社会教育的作用.这一宗旨继承了古代小说的教化传统,更是受到小说界革命的影响.对材料真实的重视使其小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同时,他也借虚构完成情节的因果设计,增添阅读趣味.他要求小说叙事须引人兴味,北京方言等语言的运用使其小说达到了这一效果.这一观念既与古代重趣、旗人休闲传统有关,也是对清末民初追求兴味潮流的呼应.
民国时期行旅新疆的知识者普遍表现出对新疆多民族文化的主动吸收、接纳和理解,体现出新疆地方文化与中原文化、中华文化的同构性和共生性.同时,行旅新疆的作者们还颇多关注新疆当地不同民族民众之间因文化接触而产生的涵化现象,尤其是中原文化对新疆各民族衣食住行娱等方面的深远影响.另外,当时报刊上还大量报道了赴国内其他省份行游考察的新疆歌舞团等的文化交流活动.
文章基于联合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档案文献,以重要事件和关键文件为循证线索,大致勾连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围绕文化与发展、文化多样性与文化间对话、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几个关联性问题进行叙事阐释,进而聚焦联合国系统先后推动的全球性发展议程,分析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际层面对文化治理领域形成的深刻影响,反过来从发展领域观察文化政策如何对接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进程,以期为国家文化治理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横向对接《2030年议程》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厘清基本来路与前行方向.
纳张元是一名具有自我剖析精神的彝族作家,同时又是一名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者,是一位创作和理论兼备的学者型作家.在其文学创作与学术生涯中,他关注着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并在中华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反思中建构起了"千里彝山"这一新的彝族精神文化家园.
作为民俗学、人类学、文学等学科重要的研究对象,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歌会研究长期以来囿于个案基础上的民族志描写和文化分析,亟需可打通个案之间学术联系的整体性研究范式.交流诗学模型首先通过对海默斯精神遗产的学术重估,综合民俗学、人类学、语言学等相邻学科对于口头艺术的研究方法,从而在传统歌会研究中探索一种以交流为中心的综合性理论范式的可能性.其次,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及其概念化成果,将文化空间(文化表现形式与地理文化空间的二元统一)作为工具性概念,通过该模型的可操作化路径限定比较研究的对象.最后,尝试在民族
传说不仅是一种叙事方式,更是一种地方文化认同的实践方式.以某一传说为主体的文化空间在生产过程中会像磁石一样,对不同类型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文化质素进行吸附,使之相互融合.这种传说的吸附与融合以各个群体的地方文化认同实践为基础.在以登封大禹传说为主体的文化空间生产过程中,地方文化精英将不同类型的文化质素进行改编,使之与大禹传说融合.考察传说的这一吸附、融合过程,有助于理解当代普遍存在的地方传说建构现象.
作为对同母题歌谣进行系统整理与学术讨论的尝试,董作宾的《看见她》无疑是今天思考歌谣研究时难以绕开的起点.不论是歌谣母题比较范式的后继乏人,还是当代民间文艺学术格局中歌谣研究的相对暗淡,都在学术史定位与研究实践的错位中呼唤着对经典范式内在学术理路的反思.文章在现代歌谣运动的思想与学术互动的脉络中,探讨《看见她》的学理路径与方法得失.正是在为当下学界的歌谣研究提供镜鉴的意义上,这一交叠着传统学术与运动话语的学术形态,得以成为我们应当持续对话并发掘学术空间的"经典".
从1982年"非物质遗产"一词首次正式使用,到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的21年间,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逐步形成,并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和发展被应用到各缔约国通过遗产项目申报机制促进国际合作的实际行动中.在回溯这段进程的基础上,文章通过在线档案研究和统计分析法,考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迄今已列入遗产项目的申报材料、领域归属和信息呈现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结合中国国情和既有的相关申报实践,就如何在国际层面更好地应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遗分类体系、在国家层面
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与工艺观的形成阶段,研究先秦朴素的造物思想有助于解决当下和未来设计之必然性与归属性的问题.迄今为止,关于先秦造物道器观的思想体系的系统研究涉及较少.站在这样的角度,从道技相结合的视角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先秦造物艺术的思想体系很有必要.以先秦《周易》《周礼》《礼记》等思想典籍为理论基础,以诸子百家的治世观念和散置的工艺思想典籍为补充,从实践之维、功利之维和审美之维形成一个完整的先秦造物智慧研究体系,可收获“规矩为度”“工于技巧”“器以载道”的中国传统设计美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