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h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教学是教学永恒的追求,让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达到最优化,应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切合实际面向全体,合理适时提问,培养学生生成问题的能力。让问题成为启迪学生思考的桥梁,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优化。
  关键词:有效性;课堂提问;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便成了不可缺少的纽带,甚至可以说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课堂提问如果运用得当能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创新的灵感。
  现今的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课改是从课堂教学突破,深入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性措施”。因此,要改革如今的教育模式,让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达到最优化,我认为应紧扣教学目标,找准提问的时间和机会,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问题成为启迪学生思考的桥梁,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优化。就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上位探究,许多的专家学者都作了很多的论述,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和帮助。今天,我想就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践操作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谈谈自己的浅显看法。
  一、目的要明确
  设计问题要紧紧围绕教材的要求,教学目标进行,就是问题要解决什么要明确。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不仅要明确自己提什么问题,而且应该预先知道学生该如何回答,这是课堂提问的最基本的原则。这句话换言之就是对文章进行解读时,教师的提问必须有明确的指向性,在目标方向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回答的多样性,而绝不是为了鼓励学生,对他们的表达均要加以肯定。如《羚羊木雕》这一课。
  二、精心设计问题
  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的设计非常重要。怎么精心设计问题呢?除了学习他人的经验,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及规律外,最重要的是自己要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多思考,这样才能设计处合理有序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说过:我尝谓为教者只须多动脑筋,经常为当前之学生设想,必能自致善法,予学生以切实之助益。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原则。
  1.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正如射箭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就能看准方向,教学任务也能基本落实。
  2.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将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
  3.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用“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改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在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教师就需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
  4.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性。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提问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得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就应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来认识。
  三、提问要切合实际面向全体
  课堂提问要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要追求全体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全体学生都能从提问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这应该是高效课堂一个最根本的要求。
  1.注意提问的大小与数量。
  课堂提问既要避免不着边际又大又空的“真空”问题,又要力戒琐屑不堪、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大而空的问题往往不能贴近教学目标,学生的答案模棱两可,教师的评价也含含糊糊。这样的问题不但无效,而且会让学生养成囫囵吞枣的浮躁习气。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起不到启迪思维的作用,反而会滋长学生不加思考、信口开河的坏习气。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密度,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的设计。不少语文课堂不同程度地存在提问不适量的现象:一是表现在问题少而空,课堂气氛沉闷;一是无价值的“问题”满天飞,课堂上问答声此起彼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少。从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后者显得特别突出。多而滥的提问,使教学走入了“牵牛”式教学的误区,学生失去了冷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提问也因此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2.注意提问的深浅与难易
  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恰当,难易适中。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不少教师教材钻研不可谓不深刻,理解不可谓不透彻,问题设计不可谓不新颖,最终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发言质量也让人不敢恭维。究其原因是设计提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估价太高,教师又缺乏铺台阶搭梯子的能力,导致课堂陷入僵局或是成了某几个尖子学生的能力展示台。
  四、鼓励学生提问,建立“对话”关系
  在教师能够设计出高质量问题的基础上,应加快学生主动提问的步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才更有实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毫无顾忌地发表看法,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胜于回答10个问题”,“学贵有疑”,在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方面,“学生提出问题比教师提出问题更有效”。首先是要在教育学之间真正建立起一种“对话”关系。通过两者之间的“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民主、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对话”的本质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等。其次是引导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的同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假如我是学生应如何发问,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形成问题的能力。如果有一天,有一堂课,有一个问题,学生问倒了老师,那就达到了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提问所要达到的境界了。
  总之,教学过程追求的是一种沟通、对话、理解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问”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让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创造。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2]李德藻《提高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实现有效性》
  [3]葛立红《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4]陈岚《怎样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生成的分寸》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中西方思维方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价值判断以及宗教信仰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实现英汉翻译的较高水准,主张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意义的价值理解,有效提高英汉翻译的
罗山方言是河南方言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其中之一的重要表现就是有相当多的与普通话存在差异的副词,这在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等方面均有不等量的体现,对这些副词的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vortex generator on a small cylindrical protrusion at Mach number 2.0. The experim
利用Taylor展开法,给出了求解第一类导数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的五点四阶有限差分格式,该格式在空间上保持4阶精度,在时间上保持2阶精度.为了观察格式的适用性,将格式推广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基于陕西礼泉、洛川、淳化、白水、旬邑5个黄土高原优势区苹果重点县实地调研数据,对苹果种植户参与订单农业的安排期望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陕西苹果种植户参与订单农业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