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n78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神经重症监护学会定义癫痫持续状态为5 min以上,临床和/或脑电发作持续,或反复发作未恢复到基线状态。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NCSE)分为伴和不伴昏迷/木僵的NCSE 2大类。诊断NCSE需要持续视频脑电图监测,监测指征包括:(1)惊厥后或急性脑损伤后,或因其他不明原因的精神状态改变;(2)癫痫发作治疗效果评估,明确非惊厥发作或NCSE是否已控制,需持续监测视频脑电24~48 h;(3)脑缺血的识别。修订的Salzburg NCSE共识性标准认为诊断NCSE需结合脑电图和临床资料。临床症状/体征怀疑NCSE的,至少持续10 min,脑电图改变至少持续10 s。治疗首选苯二氮

类,必要时加抗癫痫药物治疗,60 min以上发作仍未控制的选用麻醉药或其他治疗。

其他文献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CSE)是儿科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急重症之一,CSE的病因决定其预后及再发风险,因此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对儿童CSE的病因、分类及病因评估进行论述。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左乙拉西坦(LEV)单药治疗对学龄前期及学龄期癫痫患儿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沧州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采用单药治疗的学龄前期癫痫患儿39例(采用VPA治疗20例、采用LEV治疗19例)及学龄期癫痫患儿40例(采用VPA治疗21例、采用LEV治疗1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体检正常健康儿童41名(学龄前期21名、学龄期20名)作为
目的探讨平滑脑畸形的临床特征及其致病基因检测的意义,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分析2例平滑脑畸形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对常见导致平滑脑的致病基因LIS1、DCX以及TUBA1A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例1,男,1个月因早产、呼吸窘迫入院,反应差,皮肤轻微发绀,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平滑脑畸形,脑发育不良;血液串联质谱提示多种酰基肉碱降低;心脏彩超示卵圆孔未闭或房间隔缺损。随访过程中患儿有癫痫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智力障碍患儿的分子遗传基础,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芯片(SNP-array)技术在该类型疾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64例智力障碍患儿,提取其外周血DNA,采用Illumina Humancyto SNP-12 300K基因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s)检测,查询国际病理性CNV数据库(ClinVar、DECIPHER、
目的分析NADH脱氢酶(泛醌)黄素蛋白2(NDUFV2)基因突变所致白质脑病一家系兄弟2例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及对此病的早期识别。方法收集并分析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特点,并对2例患儿进行长期随访。先后采用Sanger测序、靶向捕获二代测序、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技术对该家系2例患儿及其父母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1.临床特点及
目的分析癫痫患儿在发病初期的临床特点,探讨难治性癫痫(RE)患儿的高危因素,为临床及早处理RE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47例诊断明确、治疗合理的癫痫患儿,分为药物难治性癫痫(DNR-EP)组(49例)和药物有效性癫痫(DR-EP)组(98例)。观察癫痫患儿早期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RE患儿发病早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次发病年龄<1岁、初次
目的分析3例KCNMA1基因新生突变致阵发性非运动源性运动障碍伴发育落后患儿的临床特点,丰富目前已知的KCNMA1突变临床表型。方法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围生期情况、个人史、家族史等一般资料;收集患儿临床表型信息,包括发作特征、发育里程碑、体格检查、治疗药物及治疗反应等;收集临床辅助检查资料,包括血常规生化、代谢筛查结果,基因检测及家系验证结果,并进行临床表型分析和基因型分析。结果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海马组织整合素β1表达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7日龄新生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HIBD组)、EPO治疗组(EPO组),每组24只;各组分别在注射9 g/L盐水或EPO后6 h、24 h、3 d、7 d时处死大鼠6只,采用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时间点大鼠海马区整合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