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体系对独塔斜拉桥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来源 :天津建设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getyo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分析高烈度地震区结构体系对独塔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建立有限元结构模型,对半漂浮、刚构两种结构体系独塔斜拉桥抗震时程进行分析,对比内力及位移.结果表明:两种结构体系除前两阶振型外,其余各阶振型均比较接近且塔顶与主梁横桥向地震响应相差均不显著;但半漂浮结构体系的塔顶顺桥向位移、主梁竖向内力、主塔各方向内力等地震响应均大幅度低于刚构体系,其抗震性能优于刚构体系.
其他文献
钢弹簧浮置板减振轨道是将具有一定质量和刚度的混凝土道床板,通过钢弹簧隔振器,浮置于地下线结构基础上,与基础垫层顶面保持30mm或40mm间隔,构成的质量-弹簧-隔振系统.通过弹性浮置连接将轨道与下部基础完全隔开,钢弹簧浮置板减振轨道可满足高等级减振地段的要求,便于养护维修且使用寿命长,在世界各地地铁、轻轨、城市铁路等各种不同类型轨道结构中都有广泛应用.
期刊
2021年6月25日,拉萨至林芝铁路建成通车.同日,为拉林、拉日铁路研制的CR200JS-G高原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亦正式投入运营,历史性地实现复兴号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实现了中国铁路技术装备新的突破与提升.rn雪域高原的呼唤rn拉林铁路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藏南谷地,90%以上的线路在海拔3000m以上,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沿线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达2500m,沿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同时,设计速度160km/h的拉林铁路也是青藏高原上的首条电气化铁路和技术标准最高的铁路.而2014年通
期刊
氨酯固化道床是在已经达到稳定状态的碎石道床内浇注聚氨酯混合液,通过化学反应在道砟间完成发泡、膨胀和凝固,使聚氨酯材料挤满道砟间的空隙,同时牢固粘结道砟颗粒,形成的弹性固结整体道床结构.聚氨酯固化道床是兼备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优点的一种新型轨道结构,可大幅降低有砟线路养护维修,实现工务人一直追求的“扔掉洋镐”目标,道砟用量减少,也利于环境保护.
期刊
SS3C型电力机车rn2008年3月,太原厂将两台SS3型4000系电力机车进行固定重联改造,增加列车通信网络系统,将两台完全相同的六轴机车通过机械、电气和制动空气管路改造进行重联,并组成一组十二轴大功率重载货运机车.SS3C型电力机车仅试制了一台.
期刊
不论是在冻土高原,还是在崇山峻岭,无数的知识分子攻坚克难、不断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铺就了一条条通往繁荣幸福的黄金大道.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延伸的钢轨也引导着他们的人生坐标,走向辉煌的成功彼岸,成为一批世界级铁路建设大师.在这个群体中,就有一位为中国铁路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铁路电气化专家,他就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蒋先国.
期刊
乘坐火车旅行,你会发现,几乎每座较大城市的周边,都环绕着丰富的水源,一条江或一条河,养育了这座城市,人们亲切地称为“母亲河”.沿着蚌埠站向北1.9km处,即是著名的淮河.rn而说起淮河,就不能不提到淮河铁桥了,自1908年建桥开始,这座桥就见证了蚌埠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中一段重要的历史吧.
期刊
“坝上”是指北京北部、内蒙古高原最南端的区域,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阶梯状地带.所以这个“坝”千万不要和堤坝、三峡大坝等拦水的坝混为一谈.rn“坝上”的范围很广,包括河北张家口的张北、尚义、康保、沽源四县,承德的丰宁、围场两县以及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接壤的乌兰布统地区.其中的精华非围场和乌兰布统莫属.rn围场就是木兰围场,满、汉双语的混搭.满清时打猎,会派八旗兵头戴雄鹿角,在树林里学公鹿鸣叫,以诱杀母鹿.此为“木兰”,满语“哨鹿”之意.围场即是哨鹿之所,也就是皇家猎苑.从康熙开始,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一
期刊
2021年,铁路保价运输正值开办30周年,回顾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为主线,铁路保价运输在铁路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稳步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使命指引下,铁路保价运输持续推动市场化经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维护客户合法权益,促进安全运输生产,为推动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南浔铁路为赣北地区第一条铁路,它北起九江,南达南昌,沿途设有十个车站,从北至南分别是九江、沙河、黄老门、马回岭、德安、永修、涂家埠、新祺周、乐化、牛行,全长仅128km.尽管在长度上无法与平汉、津浦、陇海等铁路干线相比,但南浔铁路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却有着自己特殊的地位.
期刊
为研究ZB-200型贝雷钢桥应急跨越130 m条件下的受力情况,以实际工程为例,将最大单跨102 m直塔对称型斜拉钢桥改进为单跨130 m人字形桥塔非对称斜拉钢桥,对其进行轮式轴压不低于13 t的静荷载试验,分析索力、主桥挠度、位移测试与理论计算分析之间的差异,对钢桥振动频率进行测试对比,验证所设计桥型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