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福克斯:一切都有视觉呈现的潜力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y1993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伦敦登上的这一列火车,只有四节车厢,开向
  英格兰东南方向的小镇法纳姆(Farnham)。如果不是去和女摄影师安娜·福克斯(Anna Fox)碰面,这个叫法纳姆的地方,大概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光顾。
  法纳姆刚下过雨,地面带着些许潮湿的反光,映照着昏暗的天色。走出小站台,往镇上走,和伦敦比起来,英国小镇有着出奇的安静。走在街上的大多是老人,他们带着那种跟自己相处时才有的随意表情,步伐缓慢。
  安娜是英国法纳姆创意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the Creative Arts)摄影硕士课程的教授,她所在的办公楼正在装修,访谈中,办公室门外一直在敲敲打打。但是,聊着聊着,嘈杂之音竟也被忽略了。
  英国风格
  作为1980年代英国彩色纪实摄影先驱,安娜因其作品《工作站》(Work Stations)系列而在英国摄影史上占得一席之位。
  《工作站》是受伦敦博物馆和 Camera Work 杂志共同委托的一个项目,为了完成这个项目。1986年至1988年间,安娜一直在伦敦的各办公室间穿梭,记录当时上班族的多样姿态。1980年代,撒切尔执掌着一个大衰退期的英国,她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精简公共部门,削减财政开支,打破国有体制,削弱工会权力,从根本上将英国从福利国家改变为新自由主义经济体。伴随着改革,当时伦敦正逐渐向全球金融中心转变,都市人的工作和生活形态都在发生改变。伦敦的办公室新形态,以及员工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的表现,都在《工作站》中被呈现。
  这组作品带有明显的1980年代英国“新彩色纪实”风格,利用色彩消融了时间和距离,将人们在办公室的瞬间情景直接带到观者面前;更重要的是,其影像不仅呈现当时英国政治经济的改变,还对当时办公室文化滑稽的一面进行娴熟的嘲讽。
  其实,这并不是安娜第一次拍办公室。大学毕业的最后一年,在拍摄《贝辛斯托克》(Basingstoke)系列作品时,她就曾多次出入贝辛斯托克小镇的办公室。
  贝辛斯托克是法纳姆附近的一个小镇,居民大都是政府在1960年代从伦敦贫民窟迁出的贫民。“我的拍摄基本上可以分成几个类别:居民的家;购物,那里有非常大的购物中心,这在那个年代很少见,因而购物成为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办公生活在那时也很蓬勃。”
  在《贝辛斯托克》系列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和马丁·帕尔(Martin Parr)对安娜的共同影响:除了运用中画幅相机、彩色负片、便携式闪光灯等拍摄方法外,在运用彩色摄影对当下进行即刻反映,运用嘲讽的影像语言进行表达以及关注日常生活等拍摄风格上,都明显带着老师的影子。
  当时,安娜还是她现在所执教大学的一名学生,法纳姆创意艺术大学是英国最早开设摄影课程的五所学校之一,而她当时的老师,便包括马丁·帕尔和保罗·格雷厄姆。1986年,结束拍摄《贝辛斯托克》后,安娜前往伦敦拍摄其成名作《工作站》系列。同年,马丁·帕尔也出版了他摄影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最后的度假胜地》(The Last Resort)。无论是在拍摄过程中对摄影达成的共识,还是他们之后所呈现的相似影像语言风格,都让安娜成为1980年代英国新彩色纪实摄影师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员。
  今年5月,安娜的《度假胜地 II》(Resort II)刚刚出版,和此前不久出版的《度假胜地 I》(Resort I)一并,均由英国连锁度假村公司Butlins委托拍摄。Butlins公司1930年代成立,是一个主要面向工人阶级家庭的度假营地,“现在他们想改变品牌形象,希望吸引更多的中产阶级,我受委托拍这个项目。”
  安娜的《度假胜地 I》拍摄普通家庭的度假休闲,而《度假胜地 II》则大有不同,其出发点为Butlins公司想要扩大经营领域的愿望。“周末会有成人派对,很多男人会打扮成女人,有人打扮成Amy Winehouse(艾米·怀恩豪斯,英国已故女歌手),有一大批打扮成猫王的,也会出现各种古怪的装束。”
  安娜通过对英国人休闲活动的拍摄,挖掘了英国的国民性以及深层的英国文化。这与1980年代马丁·帕尔在《最后的度假胜地》中对撒切尔执政时代及英国中产阶级的嘲讽有别。此外,即使作为1980年代的彩色纪实摄影的一员,她在日后的拍摄中,并没有完全遵循老师们的工作形态,“马丁·帕尔和保罗·格雷厄姆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拍摄对象没有什么实际接触。我不觉得这有错,但自己做不到。我基本上都要和拍摄对象交谈,如果拍之前没能聊上,拍之后也会去交谈,除非对方直接走掉。我的拍摄方式是要接近拍摄对象,那样的话,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在相机前进行表演,这就在照片中创造了戏剧感。”
  即使《工作站》给了安娜在英国摄影界一个清楚的定位,但从她日后的大量创作来看,她已逐渐从社会纪实转向探索自身的内在。
  让自己成为被摄对象
  对安娜来讲,摄影和文学、电影一样,是讲故事的手段。她的拍摄,正是在对日常生活的不断探索中,拓展故事的叙述方法,以抵达日常表象之下的核心,“我把自己看作纪实摄影师以及讲故事的人,我总是朝这两个方向上走。我的拍摄有一种类似小说的叙事性,这一点很重要,同时我也指向现实。”
  安娜一直在努力突破纪实摄影,她的一系列自我探索的作品,都在反映纪实摄影中真相与虚构的关系,“我不认为影像完全就是真相,但故事总有真实的内核,就像小说作家,可以通过构建故事来触及真相。”
  《蟑螂日记》(Cockroach Diary)是安娜从1996到1999年间拍摄的一个项目,这个系列早已不再是社会纪实,而是关于她和朋友们在年轻时的私密回忆。
  今年54岁的安娜,除了大学毕业后的十几年时间住在伦敦外,其余时间都住在英国的乡村里。在伦敦工作期间,她在北伦敦买了一栋维多利亚式的房子,因为经济原因,她将房子分租给一些朋友。“当时我们都很年轻,二三十岁。在伦敦居住很昂贵,所以我们都挤在一幢房子里。整条街都差不多,都是各种年轻人、移民。”而某种程度上,这群游离在伦敦边缘的年轻人,被现在的安娜视为“一群无用的人”,《蟑螂日记》里的照片,“有种尊严感,是献给所有在那里住过的人的。”
其他文献
根据艺术史学家、现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美洲区总监诺亚·霍洛维茨(Noah Horowitz)的研究,摄影作品直到1970年代成为很多博物馆的藏品后,在艺术市场上才被交易商和藏家普遍接受。1980~1992年,摄影作品价格的平均涨幅超过30%,进入21世纪后,理查德·普林斯、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辛迪·舍曼、托马斯·斯特鲁斯等当代艺术家的摄影作品拍卖价格频频超过百万美元,摄影作品已成为
期刊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也可以说是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在亚洲北部部分地区流传。“萨满”一词来自通古斯语族的语言,意思是“智者”,萨满被认为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萨满信仰中,“跳神”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祭祀活动。配合音乐和舞蹈,萨满能通过“跳神”为神奉献祭品,在祭祀中为他人治病祛灾,占卜吉凶。  古代的韩国人也信仰萨满。但是,从朝鲜王朝(1392~1910)开始,这种
期刊
伦敦烟云(London Dust)  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1月10日  伦敦博物馆(Museum of London),英国,伦敦  这是一个小型的照片与影片展览,主题是伦敦城近年来的再开发与发展,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余波。随着地价不断上涨,新建筑所能利用到的空间越发有限,伦敦金融区也出现越来越多稀奇古怪的大楼。作者布里斯·乐森伯格(Blees Luxemburg)对那些包裹在建筑工
期刊
以“生活在别处——梦想与现实”为主题的第六届大理国际影会于8月6日至8月10日举行。大理国际影会艺术总监鲍利辉形容此次影会从 “2.0”变成了“3.0”时代,在内容和结构上又有新突破,不仅首次举办了“南亚、东南亚摄影节主席圆桌会”,也开始了“摄影节+博览会+器材精英荟”模式的尝试,专家见面会的专家阵容扩大了,移动互联网下的图片产业亦成为影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还同腾讯图片、努比亚智能手机、快拍快拍网等
期刊
2007年,现任马格南总裁马丁·帕尔(Martin Parr)来中国访问,找到在中国读书、创作的荷兰年轻艺术家组合“鲁小本&泰斯”(Wassink Lundgren,这是Ruben Lundgren和Thijs groot Wassink合作组成的艺术家组合,工作内容包括出版、展览和摄影项目创作)。可以说,帕尔与鲁小本&泰斯由此开始的合作影响了当代中国摄影史的研究,也让刚大学毕业不久的鲁小本找到新
期刊
这个标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这不是一只烟斗》,在那幅奇怪的画中,马格利特迫使观者重新思考词语和图像的关系,让一些约定俗成的关联变得动荡起来。  《1416摄影辞典》不是一部辞典,这就好像“1416教室”也不是一间教室一样。但是,如果抛开我们脑中旧有的有关“辞典”和“教室”的想象,这本书就是一本辞典,而“1416”也同样能够成为一间教室。  1416是我上大学时一间教室的名称,
期刊
1992年,曾是淄博某中学教师的刘云志调到当地文化旅游局工作,负责“齐文化”研究与文化产业开发。在工作中,他开始接触现当代中国书画,接触书画收藏和书画市场。自此,刘云志开始收藏书画作品,也成为多位当代书画名家的代理人,并经历了中国书画市场繁荣过程。  这十余年间,摄影是他的爱好,却非事业的一部分。  2014年5月1日,隶属于淄博市齐都文化城9号馆的云志艺术馆开馆,以书画收藏为主业的艺术馆却以“当
期刊
建立中国自己的摄影博物馆,曾是几代摄影人的梦想。近些年,这个梦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一方面,2013年,新华社、成都市、中国摄影家协会三方开始合作筹建中国摄影博物馆;另一方面,不少地方摄影博物馆正在筹建或已建成开馆。本刊持续关注这一进程,也在持续思考摄影博物馆的建设能为摄影行业发展、为所在地方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利好?摄影博物馆建设又需要怎样的规划与设计?在此,我们特邀新华社高级编辑曾璜以正在筹建的厦
期刊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80%至85%的人口都集中于东部海岸城市,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十分稀少。然而内陆地区却是巴西许多本土文化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欧洲人殖民之前的时代。巴西也被认为是拥有最多原始部落人口的国家,这些人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直至今日也几乎没有融入工业化、现代化的世界。  莫林·比西利亚特(Maureen Bisilliat)是一位艺术家,也是策展人,她对于巴西丰
期刊
2011年,知名旅美华人摄影收藏家、Sipa图片社第一大股东靳宏伟开始收藏中国摄影家作品,并把关注点主要放在中国当代艺术摄影,至今收藏有300余张照片原作,并正在计划举办中国当代艺术摄影收藏原作展。  出国前,靳宏伟曾做过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1989年成为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建校163 年以来第一名中国学生,也是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生中取得摄影硕士学位的第一人。这样的背景影响他在2005年开始摄影收藏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