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班氏丝虫病的初步观察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免疫学新技术,目前虽已较广泛应用,但用于对丝虫病的诊断尚未见报道。我们应用马来丝虫成虫及猪浆膜线虫制备的抗原,对班氏丝虫病的诊断进行了实验观察。所用马来丝虫系采自人工感染的长爪沙鼠,经洗净后充分研磨,用PBS稀释为10%的浆液,反复冻融;离心取上清层为抗原原液,经滴定其适宜稀释度为1∶10,000。猪浆膜线虫为最近新发现的寄生在猪心脏浆膜层淋巴管内的一种线虫,制作抗原的方法与上述相同,其适宜稀释度亦为1∶10,000。试验用的结合物为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免疫球蛋白,以磷苯二胺为底物,将血清作1∶50稀释,采用间接法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判断结果的标准系经72型分光光度计比色后,取待测标本的消光值与阴性对照标本平均消光值的比率≥1.6者为阳性,<1.6者为阴性。

其他文献
十年来我院共收治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伴病毒性肝炎(下称肝炎)6例(女4,男2),年龄17~57岁。入院前患者都有怕热、多汗、心悸、纳亢、消瘦、突眼、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等毒性甲状腺肿史1~5年。
期刊
15年来,我们一共诊治了22例原发性痛风。现简报如下,并对其诊断问题略加讨论。
期刊
伤寒并发急性胰腺炎者罕见,国内仅见1例报告[中华内科杂志9∶750,1963],近年来我们见到1例,兹简要报告于下。
期刊
本文就我院1697~1979年经X线检查及手术证实右房肥大的118例术前心电图及正常体检者100例心电图,以测PTI电压法与IPIV1的方法进行测量比较,探讨IPIV1,对右房异常的诊断价值,并结合术前右心导管检查资料和手术所见探讨IPIV1,改变与液动力学变化的关系。
期刊
剧烈干呕、呕吐和致成腹内压骤然增加的其它情况引起胃的贲门、食管远端的粘膜和粘膜下层撕裂并发大量出血称之为Mallory-Weiss综合征。
期刊
本文总结不稳定型心绞痛100例的临床表现及22个月的随访结果,并与100例急性心肌梗塞梗塞前驱症状回顾性分析比较,探讨不同临床型的预后意义。
期刊
自十九世纪初,国外文献陆续出现有关小肠的非特异性肉芽增殖性病变的报告。1932年Crohn等详述14例小肠的良性、非特异性肉芽肿,均呈非干酪坏死和增殖性炎性反应,其病变部位局限于末端回肠,故称之为“局限性回肠炎”(Regional Ileitis)。它们的临床症状为:下腹痛、腹泻、发热、体重减轻与贫血,具有易发生肠梗阻和瘘管的特点。Crohn等认为,它们不是结核而是一种新的疾病(1)。以后发现,此
期刊
国内外对日本血吸虫病与大肠癌的关系进行了不少组织形态学方面的观察和其它的研究,而对阿米巴病并有大肠癌则报道很少,现将我科遇到的21例摘要报告于下。
期刊
四十年代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除输血外无其他方法,而近三十年来对白血病的认识和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通过法国、美国和英国白血病协作组学者们的讨论,提出的FAB分型的标准,已被多数国家所采纳,便于各国之间的交流。关于细胞化学、免疫学、染色体、酶标志等的研究,使白血病的分型更为精细,说明对白血病的认识已大为深入。在治疗上,新抗癌药不断涌现,根据白血病细胞动力学的特点,设计了多种联合治疗方案,提出了预防脑膜
期刊
我们三个医院(武汉地区应用纤维腹腔镜协作组)自1979年开始采用治疗性纤维腹腔镜以来,迄今已进行200余例的检查。本文总结资料完整的192例检查结果,介绍新型内镜的结构、性能及操作技术,并讨论其诊断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