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在反抗斗争传统上的台湾文学去殖民化重建——赴台作家之于台湾文学去殖民化重建的意义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06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年台湾光复,应台湾心理文化重建迫切需求,一批大陆作家肩负重建台湾文化,复兴台湾中文文学的文学、文化重建使命,怀抱在台接续大陆“五四”传统,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的启蒙理想和文化理念渡海来台.与台湾当局在台湾文学的去殖民化重建中标举“三民主义”,一力推行“中国化”不同,赴台作家以“五四”斯文化精神传统为主要思想资源,高扬鲁迅精神和“五四”新文学中关注现实,富于反抗斗阵传统的一面,与台湾新文学在五十一年的殖民统治中形成的反抗斗阵传统相结合.将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重建根植于台湾新文学的固有传统中,实现了“五四”新文化精神在台湾的弘扬,“五四”新文学文脉在台湾的接续,将台湾文学置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之中,加强了两岸文学发展的紧密联系和两岸现代文学的整体性,也使得战后台湾文学转型成为中国现代文学转型中的重要部分.
其他文献
药在《水浒传》一书中曾数次被提及,成为贯穿故事始终的一个重要意象,细读作品,可将书中杂乱无章的种种意象分为疗伤药、蒙汗药、毒药和保健药等几类.
本论文将视角投向奥地利作家S·茨威格中篇小说中的男性悲剧形象,总结出其悲剧命运的共同点:在难以遏制的情欲中陷入逾越社会伦理的病态激情;并提炼出茨威格在文中塑造男性悲
贾宝玉形象,与其说他是一个“反传统思潮的叛逆者”,不如说他是一个深具道家价值观与生命观的、儒家主流文化的叛逆者.作为一个重视个体生命感受胜过社会责任的人,他对仕途经
通过本篇论文,笔者想要解释两个问题:第一,文学和电影虽是两种不同的表达体系,但却具有可比性;第二,尽管文学对电影的影响是一个常谈的话题,但很少有人谈论电影对文学的影响,
柔石小说《二月》非常细腻的呈现了人物的孤独体验,本文拟从人物的漂泊人生、与世俗社会抗争、放逐青春与人生三个角度来分析人物的孤独体验.
作为华裔作家的代表作,《女勇士》可从多种角度被解读.汤亭亭不同于其他作家,她将自己在美国的经验以及母亲讲述的故事相结合,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完成了《女勇士》的写作.汤亭
意象,是我们探究文本内涵的重要路径.一个作家对他作品中意象的选择不仅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他的文学观念,也隐藏了他的人生阅历和情感经历,暗含着他对生活的批判与宽
元好问的论诗观是针对江西诗派诗歌实践的弊端,提出了诗歌创作要以“诚”为本,以“情”为指归,崇尚“自然、真淳”的诗歌语言,主张复古反对变古,面对外族入侵的现实,在诗风上
《阿霞》是屠格列夫一部纯粹的情感小说,表达了屠格涅夫的爱情观和初恋情怀,并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印“艺术就是将生活提升到理想”和让“瞬间成为永恒”.本文试从故
《原野》作为曹禺前期四大剧作之一,它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艺术手法并同本民族的欣赏传统结合在一起,带给了我们独特的享受.本文通过分析《原野》人物的野性美、爱情的粗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