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直流电刺激促进表皮再生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ch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对微量直流电刺激后能否促进表皮再生进行了实验研究。44只荷兰猪的脊柱两侧各切除直径20mm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创缘固定,形成直径20mm的组织窗。创口的头尾两侧置电极,一侧伤口接通电流,另一侧不接通。观察在10μA、30μA、50μA和0μA直流电刺激下创口的愈合速度、新生表皮细胞数和组织学改变。结果显示:同一个体,治疗侧伤口表皮细胞增生和愈合速度快于对照侧,且阴极区快于阳极区;电刺激组的对照侧伤口表皮细胞增生和愈合速度快于无刺激的伤口。

其他文献
我们采用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手外伤或瘢痕挛缩爪形手松解后创面54例,85只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皮瓣面积8~16cm×4~6cm,断蒂时间平均为10.5天。我们对此型皮瓣的优越性、适应证、血液循环等进行了论述。
期刊
手指屈曲挛缩畸形,常见原因是烧伤及热压伤所致。自1988年1月至1990年12月收治11例患者,其中烧伤引起10例,热压伤1例。男性3例,女性8例,共40指。本组采用Гришкевиц手术方法,利用指侧及指关节背面过剩的正常皮肤和瘢痕皱褶,依挛缩程度形成几对梯形皮瓣,皮瓣覆盖面积大,且布局合理,术后挛缩不再复发。
期刊
我们采用小鼠非麻醉状态下Ⅲ度烧伤模型,观察伤后小鼠脾淋巴细胞,经分裂原刺激的母细胞转化(MSBT)和白介素2(IL-2)的变化及烧伤血清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伤后MSBT及IL-2诱生均降低。二者变化关系密切。烧伤血清体外能抑制正常鼠MSBT、IL-2诱生及IL-2——IL-2R反应。提示烧伤对淋巴细胞功能有明显影响。
期刊
对小猪烧伤后不同时间切痂植皮创面外用Fn,探讨Fn对上皮扩展的作用。用ELISA法行组织Fn定量,用自动图像分析仪测量皮片扩展速度,用免疫组化“ABC”法行组织Fn和Ⅲ型胶原定位。结果表明,烧伤切痂植皮创面外用Fn后能迅速提高创面组织Fn含量,促进肉芽组织形成,加速皮片的扩展。
介绍用饲菌加肠系膜上动脉不全阻断的方法,观察实验犬肠缺血——再灌流所导致的肝、肺功能改变与血浆及组织内MDA含量的关系。结果证实,实验组动物肠缺血——再灌流后血浆及肝、肺组织内MDA含量明显升高,并伴有肺、肝功能的明显损害。该结果提示:肠缺血——再灌流导致了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明显增强;肠缺血——再灌流后肝、肺功能损伤可能与其组织内MDA含量的增加有关。
在显微电视放大4000倍条件下观察了烧伤休克早期大鼠脊斜肌微循环变化,并用病理切片观察了肺内病变程度。结果表明,烧伤休克时虎杖4号可明显减少白细胞附壁粘着,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多,同时肺内白细胞聚集和损伤亦明显减轻,动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