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好每一节课 呵护每一个学生成长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u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明目标
  遵循文本特点,对接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它们不是单独割裂的,既互相承接,又互相融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句话中的核心词直指“运用”。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应该在每节课上不断地帮助学生完成语言建构与运用,同時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发展学生思维的品质,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使学生能有较高的语言鉴赏能力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最终对祖国文化产生热爱与自信,自觉地传承祖国语言文化。
  把学情放心中,设计梯度教学方案 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中心,坚持做到“教学分层因人而异,教学环节分类指导”。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的《晏子使楚》一课之前,我们开展了学情调研,并根据研读课后习题发现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文章语言的妙处、文章的时代背景、文章细节描写背后的含义。基于此,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认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针对学情和目标,我们创设了有效的读、思、说、议、写等活动,并设计了梯度教学方案。
  一是尊重差异,把握理解的梯度。为了让学生体会语言的巧妙,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们设计了推理关系,给学生搭设理解的台阶,帮学生理清每句话间的推理关系,进而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揭示出语言的巧妙之处。再让能力较强的学生体会巧妙的语言背后所蕴含的大智慧、分析语言的本质。这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总结与提升的过程。这样的理解梯度,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
  二是尊重差异,把握练笔的层次。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练笔:自由选择角色,假使你是齐王、齐国的百姓,看到晏子不辱使命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形象,又会怎样感谢和夸奖晏子呢?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我们将练笔设计了三个层次:基础弱的学生文通字顺,围绕评价晏子人物形象的词语写出感谢的话即可;基础较强的学生还要表达出敬佩、赞叹之意;能力强的学生从人物的身份、处境去想象晏子的行为与自己的密切关系,再去感谢和赞扬。
  备好课不仅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对学生负责的体现,更是落实“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高尚师德的考量。认识有多高,标准就有多高。如果教师能够时刻把学情放在心中,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的内驱力就能被激活,教师的“仁爱之心、扎实学识、创新思维”等也会在每一篇教案的字里行间自然流淌,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上课重实效
  优化课堂提问,引发深度思维 只有提出蕴含高阶思维的问题,才可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引发学生的精彩思辨。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学生70%的课堂提问都是记忆类问题。于是,在学习了布鲁姆、韦伯的问题等级分类理论后,我们开展了“核心问题等级促课堂思辨”的市级立项研究,研制了校本化的问题等级分类量规。即第一级:是什么(直提信息);第二级:为什么(分析、提炼、多角度);第三级:举一反三(策略应用);第四级:由此及彼(应用、创造)。分类量规引领教师自觉探索能够自动激活学生高阶思维的问题。教师的课堂提问应由易到难,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在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同时,注重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在他们可以跳一跳就够得着的区间内“动”起来,并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对新知识的构建。这样的问题是启动学生思维的“钥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架设学生探究新知的“桥梁”。
  优化过程评价,提升学习实效 尊重是我校的核心理念,课堂上师生、生生友善表达、真诚赞赏、平和质疑成为常态。例如,我们在深度推进“友善沟通”的习惯培养上,师生通过讨论研究“什么是友善”“怎样说话能体现友善沟通”,推出了在课堂上使用的具体手势及示范表达语言,如在课堂上使用我欣赏(竖大拇指)、我赞同(对钩)等手势,全面使用友善交流的常用语支撑评价,如“我赞同,我希望你再补充一点”“谢谢你提出的建议,你能再给我讲一下吗”等语言的表述。此外,我们还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学生自主习惯养成评星制度紧密结合起来。相互的激励,深度的碰撞激活了每一名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提升了课堂学习实效。
  总之,在“尊重”理念引领下,我们以培养学生思辨、促进深度思维为突破点,在深度把握学科本质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理性思维和多角度思维的生长,切实提高了常态课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学业质量和综合创造能力的不断攀升。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体,都有独特的思维、独特的感受和独特的生命价值。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用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每个学生都会实现超越自己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核心素养理念的深入,尤其是地方戏曲等进课堂给初中音乐课堂增添了新活力,使音乐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有趣.绍剧是萧山和绍兴及其他浙沪一带的地方戏曲
期刊
为探索歌唱作品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创设高效的实践体验课堂,文章以“苏少版”小学四年级歌曲欣赏教学为例,研究国际三大音乐教学体系与图形谱教学法的融合实践,为歌唱作品欣赏
亲子共读也被称为分享式阅读,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新西兰著名教育家Holdaway提出的关于学前儿童早期互动式的阅读法,随后逐步成为家庭父母与孩子的阅读方式。父母、儿童与绘本三者匹配并构成早期亲子共讀的参与要素。绘本源于18世纪的欧洲,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传入中国大陆地区,2010年之后才逐渐进入普通民众家庭。  家庭是儿童早期阅读的最主要场所,是儿童自出生起第一个接触的
期刊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功能,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数学教学要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中国古代数学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例如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古代世界最先进、科学的记数法,从发现的陶
期刊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既可让学生深入全面地学习与掌握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立德树人,以美育人  北京市东城区五十四中学是一所有着良好艺术传统的学校。在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教育背景下,学校多年前就提出了“上艺至真”的美育理念,所谓真就是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创作实践让学生知道,真是美的前提。在艺术创作中敢于做真人,求真知,立真言。在泥塑人物课中,我要求每个学生做一个穿校服的自己,最后组成一组群雕,以此纪念自己的高中生涯。大部分学生很听话地听从老师的指导,还有一部分个性突出的
期刊
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互联网背景下做好多元化课堂教学探索,立足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知识讲解,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初中生的情感体验与收获.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引导初中生参与
文章以POA理论为指导,对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中的教学进行探究.POA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作为一个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如何引领幼儿园工会,将工会之家建成全体教职工需要的、温暖的、有凝聚力的、带着大家共同成长的“家”?我坚持“工会建家”三个原则,一个初心。  方向建家—凝聚共识  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中心幼儿园秉承“三育合一,五健慧体”办园理念,描绘“五健教育”教育梦想。在园工会方向建家过程中,我们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团队系列建设活动,开展队伍建设,凝聚全园教职工的方向共识,共同朝着幼儿园
期刊
班级自主教育管理,是老师对班级基层组织充分授权、放权,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一种班级教育管理模式。我认为,班级自主教育管理可以达到班主任轻松而专业、学生独立而发展的双赢局面,是最为理想的班级管理模式。我所带的班级,是从二年级接手的。由于孩子们年龄小,自我意识不清晰,自主管理能力弱,实施班级自主教育管理难度较大,我必须找到他们力所能及并且喜爱的实现方式。经过一周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们普遍都喜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