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制盐工业中的应用

来源 :盐科学与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1583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探讨了絮凝剂在制盐行业卤水净化中的应用必要性及适用种类,分析了有机高分子类絮凝剂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的絮凝机理,并采用浊度计对其中一种常用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在卤水净化工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在卤水净化过程中添加1.0 mg/kg的聚丙烯酰胺,2000 m3卤水的絮凝沉降时间在2 h左右,卤水的浊度为0.09 NTU,极大提高了卤水净化过程中的沉降速率,降低了精制卤水中Mg(OH)2、CaCO3固体颗粒的残留量,生产的盐产品氯化钠含量在99.6%以上.
其他文献
建立了Q系列3岁假人的正面碰撞仿真模型,以前置护体安装高度位置(相对于假人H点位置)、前置护体自身高度、前置护体加强肋板刚度以及泡沫材料刚度4个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筛选优化参数,并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方法进行求解.经过优化求解得知,当前置护体安装高度位置为0mm(相对于假人H点位置),前置护体自身高度为190mm时,对儿童乘员的保护效果最佳.此时最大腹部压力较初始值降低了 16.3%,胸部3 ms加速度较初始值降低了 9.1%.综合分析可知,在正面碰撞中减小儿童腹部与胸部损伤
降膜蒸发是一种先进的传热技术,但其传热性能依赖于工质的导热系数.现有工质的导热系数偏低,不利于液膜侧传热的进一步强化.基于液体中加入纳米颗粒能大幅提高其导热系数及传热性能这一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采用纳米流体技术的降膜传热增强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水平单管外纳米流体的降膜传热特性.结果表明:纳米颗粒浓度对液膜厚度影响不大;随着周向角度的增大,表面传热系数可分为停滞区、搅动区、热发展区和脱离区4个不同的区域;在给定的周向角度范围内,局部表面传热系数随着纳米颗粒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纳米颗粒浓度升高导致降膜流动的
我国乙二醇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而富煤少油的资源特性使得我国煤制乙二醇技术具有较好的成本与原料优势,发展迅速.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煤制乙二醇技术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煤气化、草酸二甲酯合成和乙二醇合成与精制等关键单元技术的技术特征、工艺流程和技术进展,并分析了相关单元对整个煤制乙二醇系统技术经济性能的影响.针对现有煤制乙二醇技术存在能耗高、质能效率低和CO2排放大的问题,着重讨论了集成CO2高效利用的煤与富氢资源联供制乙二醇集成工艺的进展,包括耦合焦炉气、页岩气和绿氢等资源的新工艺等.以焦炉气为例,集
近几年,一些标杆线束企业自动化取得了极大发展,工业4.0对线束加工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管是现在的自动化生产,还是将来的智能化生产,都离不开线束作为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媒介.工业设备的智能化,反而会更加地依赖线束,这对线束加工行业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rn线束加工设备企业也必须充分利用智能化为线束企业提供更广阔的盈利空间,实现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创新.随着汽车向新四化,即软件化(Software)、智能化(Intelligent)、电动化(Electrified)、网联化(Connected)方向的发展,博之
期刊
电动汽车车载充放电模块在运行过程中电磁兼容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主要对某款电动汽车进行GB 34660-2017整车辐射发射公告测试时,试验结果未通过国家标准要求,通过对干扰源的排查定位与分析研究,最后加入整改措施后,试验结果满足了公告测试要求,同时也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针对性的优化方案.
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急需新型能源来补充常规化石燃料的供给,天然气水合物因其分布广泛、能量密度高等特点或将成为未来主要替代能源之一.CO2置换开采相对于其他方法可以将温室气体CO2封存于海底,环境效益更加明显;其次天然气水合物海上开采平台通常兼具生产和生活为一体,采用经济合理的能量设备运行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平台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如今随着海上风电的不断开发,将海上风力发电引入海上平台的能量系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平台耦合甲烷重整装置的能量系统为例,以最低年总成本为目
为提升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散热效果,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基于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GSA-Ⅱ)的多目标优化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优化了一种新型液冷板模型.通过电池实验,得到不同放电倍率下单体电池产热量.以通道夹角、通道宽度、冷却液的质量流量为设计变量,平均温度、温度标准差和压降为目标函数,采用拉丁超立方体抽样(LHS)方法,在设计空间中选取了 35个设计点,利用响应面近似模型(RSM)拟合出目标函数的表达式.结果表明:在5C放电倍率下,优化后液冷板的散热性能得到有效提升,与初始模型相比,液冷板
本文主要针对某纯电动乘用车进行关键系统选型及匹配分析,首先基于整车性能目标及整车性能参数,确定其动力驱动方式及制动能量回收策略和方案.其次为了更好提升整车能量管理水平,改善能耗,提升续航里程,本文研究的纯电动汽车制动系统采用电液助力系统(IBS).IBS系统能够有效进行能量计算,确定液压系统是否介入工作,在满足制动需求的同时,改善整车能耗,提升续航里程.最后,在关键系统选型及设计分析上,利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性能初选及设计,结合AMEsim分析软件对选型结果进行加速性能及中国工况续驶里程数据校核,通
垃圾焚烧发电耦合电转气技术制备合成天然气工艺可同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大规模储能.由于垃圾发电效率低和甲烷化反应热利用效率不高,此工艺能效偏低.为了提升工艺能效,本文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垃圾焚烧发电耦合电转气制备合成天然气过程进行了全流程模拟,基于能量平衡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甲烷化反应热优化垃圾焚烧发电过程的工艺集成方法.针对这个优化过程,设计了一套由一级绝热固定床反应器和一级低温流化床反应器串联组成的甲烷化工艺.借助绝热固定床反应器出口高温气体提升主蒸汽参数、优化蒸汽循环过程,可将发电效率从22
高压电气策略相当于电动汽车的思维逻辑,包括驱动控制、充电管理、高压安全、能源控制等高压电气策略正在发生快速迭代.本文对纯电动汽车的功能需求进行研究,建立分级功能模型,便于策略的架构及逻辑设计.基于分级模型,建立驱动控制、绝缘保护的高压电气策略.对设计的策略进行实车搭载验证,数据显示:当有挡位及制动踏板信号时,电机存在相应的输出扭矩.主动在电路中接入低电阻时,低阻值会立刻被检测到,同时有绝缘报警并断开了高压回路,设计策略得到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