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由来已久,并广泛存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随着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教育中越来越多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赏识教育占主流。但是,我们知道素质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是依靠赏识教育是不全面的。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问题做出了若干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育;合理惩罚教育
G625.1
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中,惩罚一直是教师纠正学生错误行为进行警示和管教的一种手段。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已经逐渐被摒弃。笔者认为惩罚是为了制止学生的不正当行为发生而给予的刺激,使其可以减弱甚至制止不正当行为的发生频率,最终杜绝不正当行为的发生,但是实施惩罚教育的前提是应将惩罚力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即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又可以制止不正当行为的再次发生,给予一定的惩戒,达到纠正错误行为,转变思想及心灵的目的。
一、小学教育中惩罚教育的现状
1.对惩罚教育认知上存在偏差
对于惩罚教育人们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根据调查显示有近半数的家长认为惩罚就是体罚,甚至在一些偏远的地区一些教师也将惩罚与体罚混为一谈。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教育观念落后的所导致的。主要表现为一下两方面:第一,将惩罚与体罚或变相体罚混为一谈。第二,将奖励与惩罚视作对立面来看待。就教育的本质而言,惩罚与奖励都是教育的手段,其根本目的都在于纠正学生的错误,教育学生鼓励学生,知识实施的形式有所不同。就这一问题而言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和家长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一部分教师认为“严师出高徒”对学生言辞严厉,总是一副不苟言笑的面容,动辄搬出师道尊严惩戒学生,导致学生将学学习看做是一种负担,另一部分教师,不敢对学生进行惩戒,只是一味的进行赞赏夸奖教育,有些时候学生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或只是一点点小事教师都要大肆赞扬。这两者都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或抵触情绪,以至于教师的尊严地位下降,很难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威信,因此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凡是从多方面考虑做到面面俱到,将奖与罚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育学生。
2.夸大赏识教育的作用
当前我国的教育系统正在积极的推行素质教育。伴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贯彻实施,整个教育界将赏识教育看做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素质教育贯彻实施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毋庸置疑赏识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同时在社会大趋势的引导下当学生遇到问题出现错误时,多进行鼓励与赞赏。然而在倡导赏识教育的大环境下,有一部分学校及教师将赏识教育文能化,他们认为赏识教育可以代替一切教育模式,因此一味的强调鼓励赏识学生,决不能对学生进行批评,有些学校甚至要求不能对学生进行批评也不能向家长告学生的状。再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不敢对学生进行惩罚,即便是合理的惩罚也不敢实施,这样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甚至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学生情商很低,难以接受否定与批评,导致学生未来走进社会丝毫没有抗压能力,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会无所适从,对学生长远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的有效措施
1.树立正确的惩罚观念
教师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处于平等的,应该要求教师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同时,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在一定的规范内允许学生犯错误。在实施惩罚过程中教师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正与学生平等相待,真诚沟通,善于用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调动起学生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积极地学习态度。当学生有负面情绪时教师应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以真诚诚恳的态度,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使其敞开心扉;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应进行积极的引导,并以诚恳的态度劝诫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真诚关心,看到老师的期待与信任,提升学生改正错误,克服心理障碍的信心与勇气。利用合理的惩罚培养学生责任感和民主意识,从而将惩罚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2.选择合理恰当的惩罚方式
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據学生的自身特点采取合理的惩罚方式,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所犯错误的严重程度给予适当的合理惩罚;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收到何种惩罚。例如,曾经有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在院子里踢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对小男孩说我这块玻璃花了12.5美元买的,你必须原价赔偿我。这件事发上在十九世纪初期,那时的12.5美元能够买到125只鸡。孩子没有办法只能回家找父亲,孩子的父亲问他,玻璃是你踢碎的吗?男孩回答是,父亲说那你就陪吧,没有钱我可以借给你,但是这笔钱你一年之内必须换给我。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之中男孩打零工、卖报纸、擦皮鞋,最终赚到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孩子长大之后成为了美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这是里根在回忆录上写到的他的经历。也正是通过这件事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所犯下的过失负责。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种,在适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不仅不会让孩子受到伤害,反而会使他们变得更加的强大。
3.合理把握惩罚的契机
教师应该合理的把握学生犯错误时给予惩罚的时机,这个时机首先根据学生犯错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对于学生犯的小错误教师应采取纠正的做法,而对于非常严重的错误,应当在适当的实际给予纠正。第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性格特点选择惩罚的时机,这一点上不同年龄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所采取的惩罚契机也不进相同,教师应做到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方可实行。第三,根据学生的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惩罚教育。同时惩罚也要掌握好尺度。如果惩罚太轻会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不尊敬的心理,教师的尊严将受到损害。而惩罚过重则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奖惩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表现优秀积极进步时一定要不吝啬的给予奖励和赞扬。相反学生犯错时教师也绝不姑息,用规则来惩罚他们,不是单纯的为了惩罚而惩罚,而是让学生真正的意识到自身的错误行为并及时加以改正。
四、结语
本文笔者简要的对小学阶段教育惩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小学教学中合理惩罚的措施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为小学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策略探讨,.新课程(上)[J].2015(14)
[2]冯艳丽.关于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的现状及相关问题研究,教育教学论坛[[J].2014.(27)
作者简介:张月珍(1972—),女,汉族,专科,教师,宁夏青铜峡市人,工作单位:青铜峡市红星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教育;合理惩罚教育
G625.1
在传统的小学教育中,惩罚一直是教师纠正学生错误行为进行警示和管教的一种手段。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已经逐渐被摒弃。笔者认为惩罚是为了制止学生的不正当行为发生而给予的刺激,使其可以减弱甚至制止不正当行为的发生频率,最终杜绝不正当行为的发生,但是实施惩罚教育的前提是应将惩罚力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即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又可以制止不正当行为的再次发生,给予一定的惩戒,达到纠正错误行为,转变思想及心灵的目的。
一、小学教育中惩罚教育的现状
1.对惩罚教育认知上存在偏差
对于惩罚教育人们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根据调查显示有近半数的家长认为惩罚就是体罚,甚至在一些偏远的地区一些教师也将惩罚与体罚混为一谈。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教育观念落后的所导致的。主要表现为一下两方面:第一,将惩罚与体罚或变相体罚混为一谈。第二,将奖励与惩罚视作对立面来看待。就教育的本质而言,惩罚与奖励都是教育的手段,其根本目的都在于纠正学生的错误,教育学生鼓励学生,知识实施的形式有所不同。就这一问题而言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和家长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一部分教师认为“严师出高徒”对学生言辞严厉,总是一副不苟言笑的面容,动辄搬出师道尊严惩戒学生,导致学生将学学习看做是一种负担,另一部分教师,不敢对学生进行惩戒,只是一味的进行赞赏夸奖教育,有些时候学生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或只是一点点小事教师都要大肆赞扬。这两者都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或抵触情绪,以至于教师的尊严地位下降,很难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威信,因此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凡是从多方面考虑做到面面俱到,将奖与罚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育学生。
2.夸大赏识教育的作用
当前我国的教育系统正在积极的推行素质教育。伴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贯彻实施,整个教育界将赏识教育看做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素质教育贯彻实施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毋庸置疑赏识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同时在社会大趋势的引导下当学生遇到问题出现错误时,多进行鼓励与赞赏。然而在倡导赏识教育的大环境下,有一部分学校及教师将赏识教育文能化,他们认为赏识教育可以代替一切教育模式,因此一味的强调鼓励赏识学生,决不能对学生进行批评,有些学校甚至要求不能对学生进行批评也不能向家长告学生的状。再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不敢对学生进行惩罚,即便是合理的惩罚也不敢实施,这样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甚至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学生情商很低,难以接受否定与批评,导致学生未来走进社会丝毫没有抗压能力,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会无所适从,对学生长远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的有效措施
1.树立正确的惩罚观念
教师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处于平等的,应该要求教师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同时,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在一定的规范内允许学生犯错误。在实施惩罚过程中教师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正与学生平等相待,真诚沟通,善于用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调动起学生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积极地学习态度。当学生有负面情绪时教师应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以真诚诚恳的态度,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使其敞开心扉;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应进行积极的引导,并以诚恳的态度劝诫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真诚关心,看到老师的期待与信任,提升学生改正错误,克服心理障碍的信心与勇气。利用合理的惩罚培养学生责任感和民主意识,从而将惩罚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2.选择合理恰当的惩罚方式
惩罚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據学生的自身特点采取合理的惩罚方式,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所犯错误的严重程度给予适当的合理惩罚;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收到何种惩罚。例如,曾经有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在院子里踢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对小男孩说我这块玻璃花了12.5美元买的,你必须原价赔偿我。这件事发上在十九世纪初期,那时的12.5美元能够买到125只鸡。孩子没有办法只能回家找父亲,孩子的父亲问他,玻璃是你踢碎的吗?男孩回答是,父亲说那你就陪吧,没有钱我可以借给你,但是这笔钱你一年之内必须换给我。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年之中男孩打零工、卖报纸、擦皮鞋,最终赚到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孩子长大之后成为了美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这是里根在回忆录上写到的他的经历。也正是通过这件事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所犯下的过失负责。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种,在适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不仅不会让孩子受到伤害,反而会使他们变得更加的强大。
3.合理把握惩罚的契机
教师应该合理的把握学生犯错误时给予惩罚的时机,这个时机首先根据学生犯错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对于学生犯的小错误教师应采取纠正的做法,而对于非常严重的错误,应当在适当的实际给予纠正。第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性格特点选择惩罚的时机,这一点上不同年龄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所采取的惩罚契机也不进相同,教师应做到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方可实行。第三,根据学生的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惩罚教育。同时惩罚也要掌握好尺度。如果惩罚太轻会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不尊敬的心理,教师的尊严将受到损害。而惩罚过重则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奖惩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表现优秀积极进步时一定要不吝啬的给予奖励和赞扬。相反学生犯错时教师也绝不姑息,用规则来惩罚他们,不是单纯的为了惩罚而惩罚,而是让学生真正的意识到自身的错误行为并及时加以改正。
四、结语
本文笔者简要的对小学阶段教育惩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小学教学中合理惩罚的措施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为小学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策略探讨,.新课程(上)[J].2015(14)
[2]冯艳丽.关于小学教育中合理惩罚的现状及相关问题研究,教育教学论坛[[J].2014.(27)
作者简介:张月珍(1972—),女,汉族,专科,教师,宁夏青铜峡市人,工作单位:青铜峡市红星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