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风情的乡土家园:开平碉楼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广东开平的乡村,存在为数众多且充满异国风情的碉楼建筑。本文通过对开平碉楼这一特殊的建筑现象产生的历史、地域、人文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分析了开平碉楼作为乡土建筑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开平碉楼 异国风情 建筑 乡土 家园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
  
  驻足广东开平的乡间田野,你会对呈现在眼前的景观惊叹不已:萋萋芳草间,巍然屹立着一座座古堡式的建筑。这些高大、古拙,历经沧桑的乡村老房子,不但迥异于当地传统民居建筑,乍一看,竟宛如欧洲的古堡,极富异国风情。这些令人称奇的建筑就是开平碉楼,它们的存在使得开平这些原本普通的中国南方乡村不同凡响。
  为什么在偏远的近代中国农村会产生这么多充满异域文化情调的碉楼呢?难道只是纯粹的偶合?历史的存在总是有其合理的必然性,开平碉楼的出现也绝非偶然。作为近代中国民间对海外建筑文化吸收、运用的奇葩,碉楼是开平独特的历史、地域、人文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我们需要从历史与文化综合的角度去探讨才能更好地把握开平碉楼作为乡土建筑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意义和价值。
  一 开平碉楼产生的背景
  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以氏族为单位组织生活、生产并共同抵御外敌入侵。这时出现的碉楼建筑作为聚落联防的公共设施用于纯粹的防卫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氏族社会转入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形态后,碉楼与乡土民居之间从平面关系到空间组合等各方面也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出现相互衔接、渗透、融汇的趋势,逐渐产生了我们现在谈到的碉楼民居。
  从地理分布来讲,我国川西北的羌藏少数民族地区、四川盆地汉族地区、赣南和闽粤客家地区以及广东五邑地区等都有碉楼民居的存在。但开平地区大量出现的碉楼因为带有明显的海外风情显得尤其特别。这一特殊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特定历史时期内的产物:
  第一,开平地处低洼,出于防洪需要,当地居民早在明代就有建筑碉楼的事迹。
  第二,开平地处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为“四不管”地段,社会治安非常混乱,明末清初盗贼横行,当地居民为抵御盗贼也常常建筑碉楼。
  开平目前保存最早的碉楼——赤坎镇“迎龙楼”,就是为防洪、御盗而建的。这座建于明嘉靖年间的迎龙楼,其建筑形体非常传统,是开平碉楼最原始的模式,它代表了开平碉楼的早期形态。清朝中期,社会治安相对稳定,加之人民生活普遍贫困,建碉楼已经不再是迫切之计,所以清代的碉楼并不多。
  第三,清末民初时期,开平地区早期海外谋生的侨民们将辛劳所得的资金用于家乡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碉楼的建设。
  开平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清代中期,由于当地生产资源匮乏、人民不耐穷困,有很多人去国外谋生。这些远走他乡的侨民经过艰苦工作,在条件改善后或汇款回乡建房、或捐钱兴办公益事业。20世纪初,很多华侨纷纷回国买田置地、修屋建楼、兴办实业,这些促使了开平地区的经济飞跃发展,尤其是建筑业处于最辉煌的时代。
  出于对当地治安不佳以及灾害频繁的考虑,返回家乡的华侨纷纷选择建造碉楼以保卫家人及财物,同时作为自己或家人的居所。这个时期可说是开平碉楼兴建的最盛期。开平现存的约1833座碉楼的绝大部分兴都建于清朝末年和抗战之前,尤其是20世纪初的20年间。
  海外移民和归侨给家乡带来巨额侨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及建筑文化。作为著名的侨乡,五邑地区的人民深受西学东渐的强大影响。文化的交流和影响对当地的乡土建筑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由于几百年来不断受到沿海盗贼、土匪的袭击,加上年年台风多次登陆、洪水泛滥,这种社会不安、生态欠佳,在海外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合力下催生出“开平碉楼”这种特异的乡土民居。
  开平碉楼的建造在防御匪患上起过重要作用,甚至在抗日战争中成为抵抗日军的有利掩体。但是碉楼充满浓郁异国情调、千姿百态的形式,远远超出了单纯防御盗贼的目的。相对于年代更早、主要用于防患灾害的碉楼,晚些建成的开平碉楼(如瑞石楼等)除进一步加强防御性能外,外观也更为精美考究,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防御的功能要求,而刻意追求建筑形式的华美。作为华侨衣锦还乡的、荣归故里的标志,开平碉楼渐渐成为楼主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碉楼也因此承载了新的含义。
  二 开平碉楼的建筑文化特征
  建筑文化和人类文化一样,在传播、传承和交融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融汇变异,是一种合乎逻辑的过程和现象。
  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出于对当时先进文化的好奇、羡慕与向往,把他们在侨居地所见到的建筑形式、建筑符号等运用到家乡碉楼的建设中。大部分建于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碉楼,明显借鉴了大量西方的建筑元素,使得开平碉楼呈现出充满异国情调的艺术特征。但是,由于对地道的西式建筑风格的不甚了解,建造者缺乏统一、专业的技术指导;也由于传统文化底蕴影响下的传统建筑观念的根深蒂固,使得西方建筑形式在开平碉楼建设的运用中往往流于外在的形式,体现出中西两种建筑文化相融合的折中思想,最终呈现的往往是外观西式但带有中国传统建筑韵味,中西合璧、既土又洋的乡土民居建筑。
  开平碉楼不是单纯受某种西方建筑流派影响的结果,而是世界各地华侨在一种特殊时期下对各种建筑形态的反映,其中又受到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影响。所以这种中西合璧的碉楼建筑缺乏一种统一、固定的风格形态,而是多种风格自由地糅杂在一起的折中状态。
  观察现存的开平碉楼,我们能欣赏到的有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拱券和柱式、伊斯兰的叶形拱、哥特式和巴洛克的风格,同时也能随处可见传统民居的装饰手法及功能布局的运用。中西造型手法丰富多样,灵活多变。
  这种中西合璧、多元化的建筑形式与传统的民居建筑形成强烈的对比,大大改变了当地的建筑文化景观。
  事实上,表现在开平碉楼建筑风格上的特点,也是华侨本身特质的一种反映。华侨旅居国外,对当时先进的海外文化充满好奇、羡慕与向往。他们通过艰辛的劳动聚集财富,希望衣锦还乡,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这些特征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碉楼的外观上:崇尚西方的建筑风格,对于浮华的装饰乐此不疲,炫耀而张扬。但是华侨文化的根基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以虽然碉楼的外观大胆地吸收了海外建筑风格和手法,但在选址、造型、室内布局和装饰上,碉楼还是充分地与当地文脉相结合,体现出传统中国乡土文化的特征,如:碉楼的布局基本是在传统民居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讲究传统尊卑、秩序,强调房间布局的主次关系与长幼观念;室内常用传统形式的木质家具、字画等,供奉祖先牌位的神龛神台等更是必须;碉楼入口的对联、匾额等都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手法运用;至于普遍运用的书法和文字含义更是传统人文精神的体现,显示出建造者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创造精神。
  这一切都说明,碉楼在享受西方物质文明的同时,依然坚持了传统儒家文化的精神风貌。这种中西交融的特点,正是侨乡碉楼的最大特色。
  三 开平碉楼的建筑及装饰艺术特点
  开平碉楼的外观一般由楼身、挑台和屋顶三部分组成。楼身为碉楼主体部分,一般为多层结构;挑台突出楼身,打破建筑竖向构图的单调形式,是望、守卫及纳凉休息的场所;屋顶形体收敛,常常以丰富的建筑艺术造型成为视觉焦点。
  1 楼身部分
  碉楼楼身部分造型要相对简洁,由多层的矩形构图为主。出于防护的要求,楼身常常封闭严密,墙身一般仅仅开设窗口,配以装饰性窗楣,通过整齐排列形成韵律感。有的碉楼首层大门装饰性较强:设有凹门洞,并有立柱、扶壁、山花檐板等装饰,成为立面构图的中心。
  2 挑台部分
  挑台由顶层平面构成(或者由标准层以上的数层构成),形式多样。有的做成平台式,外加栏杆或实体女儿墙;有的带有碉角台或碉角房;有的做成柱廊或拱廊形式。挑台部分通常开敞疏朗,这与封闭、严密的楼身在外观上形成虚实对比。除此之外,它所形成的灰空间,既可以防守望,也可以用于通风纳凉便于日常生活使用,非常适宜于南方炎热的气候。
  3 屋顶部分
  造型丰富多彩的屋顶是碉楼的视觉焦点,我们通常将它作为判定碉楼外观形式的主要依据。在开平,我们能见到的常用形式有两类,一类是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形式。这些形式主要为早期的碉楼所采用;另一类是西化的形式,如带有半圆形穹窿顶的仿意大利穹窿顶式,仿欧洲中世纪城堡式,仿中亚伊斯兰寺院穹顶式,几何形体的仿英国寨堡式,仿罗马敞廊式等。
  除此之外,中西合璧的建筑细部的装饰也是开平碉楼的重要特征,与碉楼的整体造型共同塑造了碉楼的艺术特色。开平碉楼的外部装饰部位主要是门斗、窗洞、挑台、檐下、柱廊、山花、女儿墙等人们视线经常关注到的地方;室内则主要是天花、地面、门头以及用于分化室内空间的屏风隔扇,以及供奉祖先牌位的神龛等。开平碉楼的装饰一方面保留了重视传统的各种装饰题材和手法,如碉楼大门常用彩画、灰塑等当地传统民居的装饰手法,题材多为中式的“福”“寿”等字形,还有龙、凤、蝙蝠、金钱等图案。通过细部图案的表达,反映出人们的喜好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大门两侧常用灰塑、雕刻、手书等方式配置一幅对联,对联的遣词造句多与该碉楼的楼名呼应,言简意赅,很有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用来寄托碉楼主人祈求家庭幸福、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同时也从侧面展现了楼主的品格和兴趣。另一方面,许多碉楼采用了大量的西式装饰题材与碉楼的西洋化风格相呼应,常用的装饰要素有卷草、璎珞、涡卷、雄鹰和几何图案,各种壁柱、柱廊、柱头等建筑装饰构建也随处可以见到。
  总之,从建筑外观到建筑装饰细部,开平碉楼都充满了中西合璧的艺术韵味,充分体现了侨乡乡土建筑的特色。作为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凝聚着华侨移民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四 开平碉楼的意义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不同民族和地域根据各自价值观创造出来的约定俗成的“符号”,这些符号为各自的价值系统内的人们所认知、传承。建筑形态上的差异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上对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所做的不同的调适。
  丘吉尔曾说:“我们塑造了自己的房屋,而房屋又塑造了我们”。当我们流连在开平解读这奇特的、谜一般的碉楼,不但是解读碉楼本身,更是在读一段先辈华侨艰辛生存的历史。在这些曾经风光的碉楼背后,隐藏着早期华侨背井离乡艰难生存时人所不知的辛酸和悲哀。怀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这些受到海外文化洗礼的远方游子,最终用他们带回家乡的财富、以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作为设计蓝图,缔造出内心向往的家园——碉楼。开平碉楼的可贵正在于此。这种特别的乡土建筑形态所蕴含的力量表明历史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自己的历史:建筑的创建者首先是普通人民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中,民间与乡土建筑毫无疑问是建筑需求的主体部分。人民大众一直都在为了创建理想的家园而努力奋斗着。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大进程中,普通的劳动人民自发地在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选择性地接受西方的建造方法和建筑因素,作为社会主体部分的民众,在历史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与交流中,不是盲目地排斥或是被动地接纳,而是自觉地选择、创新与交融。这正是开平碉楼——这座充满异国风情的乡土家园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程建军:《开平碉楼》,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2] 杨中坤:《建筑细部的文化内涵》,《建筑工程》,2009年版。
   [3] 朱丽娅:《碉楼建筑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期。
   [4] 赖少芬:《开平碉楼的文化魅力》,《望》,2007年第7期。
   [5] 张国雄:《从开平碉楼看近代侨乡民众对西方文化的主动接受》,《湖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作者简介:
   彭小青,女,1974—,江西九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与理论,工作单位:江西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尹海文,女,1975—,江西萍乡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工程造价,工作单位:江西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在新媒体技术促进下,网络文学批评从语言形态、文本立场、修辞表达等方面入手,借助大量富于创意的“火星文”和网络流行用语,以日常生活化、口语化、通俗化和“粗口秀”表达
话题:敬畏生命如果你曾见过大海的万丈狂澜或滔天白浪,你会明白什么叫生命: 如果你曾见过高山的峰壑争秀或巍巍雄姿,你会懂得什么叫顽强。每一个人的生命之旅都不会一帆风顺,
伴着隆冬晶莹的瑞雪,在这粉妆玉砌的边陲小城,一场别开声面的体育盛会拦住了行人的脚步,引来了声声喝彩。体育场内人头攒动,襟飘带舞,无数面彩旗迎风烈烈招展,粗犷豪放的内蒙
呜呼,父母在儿女心目中的地位,做哑铃状,两头大而当中小。而一切火爆的场面,无不都在哑铃最细的地带发生。如何解决这个地带所埋伏的千万把两头尖的利刃,免得既伤害了老爹老
农机事故责任认定原则在农机事故处理中,认定当事人的事故责任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正确认定事故责任,对于准确确定赔偿责任和有效追究当事人的行政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责任
哲理的故事:1943年8月,美国海军少尉约翰率鱼雷艇拦截进犯日本驱逐舰。交战中,约翰的舰艇被撞坏,伤亡两人,余下的11人有5人伤势不轻。约翰和没受伤的队员拼命抓住舰艇的残骸,
战场·鲜为人知的战斗  战争,是人类矛盾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人类传承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延续不断的战争史。读者朋友们应该已经熟知一些战争史上的决定性战役,比如马拉松战役、坎尼会战、滑铁卢战役、葛底斯堡战役、凡尔登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诺曼底登陆等等。然而,这些著名战役只是战争史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大大小小并不那么为人所知的战事,犹如点点繁星般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中。  自本期开始,本
我要当“学生检察官”“‘学生检察官’?嗬!这可没听说过,你快告诉我‘学生检察官’是怎么回事儿?……”别急,我这就告诉你发生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大坝中学有关“学生检察官”
在中国城市野蛮“生长”的时候,日本的城市却选择了保留自己的传统。这也正是充满现代化气息的东京仍不失传统风韵的奥秘。 When Chinese cities were savage and “growth,
一、有人说:“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细细体味这句话,确实如此,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我们得以安然入眠。因为有些事情,也许不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