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无论我们谈论的是洛杉矶经济,美国经济,还是全世界的经济,所谓经济,归根结底不过是在生活中互相交易的一群人而已。
对于每个合格的“星战”迷而言,了解安纳金一天行者的生平,都是必不可少的“入坑功课”。
在《星球大战》前传三部曲刚开始时,安纳金还不是后来的战争英雄,也不是那个指挥着“执行者号”无畏舰四处散播恐怖的西斯尊主,而仅仅是荒凉的沙漠行星塔图因上的一名赛艇手。若非因为一系列机缘巧合偶遇了欧比旺师徒,他的一生大概都只能默默无间地埋没在那片茫茫沙海之中。
尽管单从情节来看,安纳金的这段“出身传”,与一般的地摊上“龙做天小说”里的类似桥段并没有多少差别,但“星球大战”系列之所以能成为一种现当代流行文化而非仅仅是几部热销小说和热播电影,靠的可不是西斯与绝地们那些花里胡哨又说不清个来头的“原力”表演、满天乱飞的爆能束或者庞大可怖的歼星舰与死星,而是它实打实地“创造了一个宇宙”!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诸多作者与设定者,在数十年的时间中对这个“遥远的银河系”的设定,进行了全面而无微不至的补充润色,其中就包括了通俗文化作品中往往最容易忽略的部分:经济。
在电影中,本该对飞艇大赛这种大众娱乐活动毫无兴趣的欧比旺师徒之所以冒险搅进这趟浑水,甚至在安纳金身上孤注一掷,可不是为了什么虚无缥缈的“侠义”精神,而是因为他们急需赚钱替换受损的飞船引擎——而他们之所以迫降到塔图因,则是因为贸易联盟为了抗议共和国的新税法而非法占据了纳布行星,打算玩一出“据地为质”,因而不得不在“谈判”不成后护送女王出逃。没错,这在本质上仍旧是一个“骨骼清奇的穷小子偶遇世外高人”的故事框架,但无处不在的经济动因却极大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与合理性。
近百年前,凯恩斯曾如是说:以黄金为货币是野蛮时代的遗迹
现在的纸币是纯粹的信用货币,它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作为价值符号而为社会所认可
当被贸易联盟星际战舰的涡轮激光炮打得千疮百孔的纳布皇家游艇刚刚降落在塔图因的平沙瀚海中时,护送女王的欧比旺师徒起初倒并不着急——虽说塔图因并不是蒙一克莱梅利或者夸特那样的工业基地,但从遍布行星的破烂王们手里找到一台好使的引擎,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过,当两人挑好商品,打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麻烦来了——当地人压根儿不打算收他们手里的共和国币。
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尚算富庶稳定的现代社会,没见过真正意义上的大风大浪的人而言,“有钱没人要”(而且还不是假币)是很难想象的。但自从信用(credit)货币出现以来,这种情况早已屡见不鲜。由于明代之后持续数百年推行的白银-铜币二元制货币体系,大多数中国人早已忘记,从北宋中叶到明代初期的三个多世纪中,中国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国。伊本·白图泰(十四世纪阿拉伯著名旅行家)就曾在他的笔记中提及,在中国“店主不会接受金质或者银质钱币,任何要购买东西的人都必须将贵金属兑换成纸币”。从某种意义上讲,纸币事实上比既不成熟也不实用的泥、木活字印刷技术更有资格被列入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中。
当然,究其本质而言,纸币的成本是十分低下的,它“仅仅是一张纸”而已——纸张制造费用和印刷费用就是它作为基本商品所“凝聚的一般社会劳动”,至于到底值多少,在清明节时去看看冥币的“汇率”就不难了解一二。一张纸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作为价值符号而为社会所认可,在金本位时代,这种认可源于发钞银行所储存的贵金属——最早的纸币上往往直接写明它相当于多少白银、黄金与铜币。但是,当经济总量和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而世界上却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波托西(白银产量曾占世界产量一半的最著名银矿,号称“银都”)时,货币就不得不与贵金属脱钩,而成为纯粹的“信用”了。
不过,普普通通的纸张本身自然不会产生什么信用。在与贵金属脱钩后,由纯粹的私人银行印发的货币已经基本销声匿迹,目前流通于国际市场上的货币基本由主权国家的央行发行,而它在一个区域的价值则取决于该地区的货币使用者在何种程度上相信发行方的信用。
言归正传,作为太空歌剧中的典型现实主义桥段,欧比旺师徒在塔图因的困境正是信用货币的局限性所在:塔图因这个“强盗窝”,虽然名义上属于银河共和国的地盘,但事实上却是割据势力“赫特空间”的一部分(还记得《星球大战4:新的希望》里的那个活像特大号鼻涕虫的贾巴吗?这家伙就是赫特人),共和国当局事实上不能在当地实现主权与管辖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敌视,在这种情况下,共和国官方货币在塔图因被视为废纸,自然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作为《星球大战》的思想始祖,《基地》系列在这方面的严谨更不在话下。在《基地与帝国》中,陷入全面政治危机和社会倒退的银河帝国,失去了确保其官方货币价值的能力,而作为替代的则是在瓦解的帝国残躯上崛起的大小封建主们私自发行的各色钞票——这些“代用品”货币虽然不以国家信用担保,但却与另一样东西:封建主们的土地及其出产物挂钩。虽然这种设定看上去有那么点儿“强行中世纪”之嫌,但只要仔细想想,便不难发现其合理性。无论技术发展到何等程度,只要土地仍然存在生产资料这一属性,以其作为价值担保就是可行的。而由于土地天生具备的可再生性这一特点,在社会整体倒退的大环境下,它完全有可能成为比冰冷的贵金属锭更加有效的保值手段。
在将上述现实代入《星球大战》的背景故事中时,我们不难发现,塔图因星球上奴隶制的存在其实并不那么难以置信:没错,在塔图因,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爆能枪、反重力快艇这类酷炫的“未来”科技,但这些技术产品却并没有任何一项是那颗有着两个太阳的沙漠行星能够生产的,而一律来自于进口(或者索性就是从沙漠里捡来的被外星来客抛弃的废料)。塔图因的主要产业是什么?除了废金属回收、水汽收集,就仅仅是第一产业和简单的原材料开采一出口,与当年美国南部邦联和现代的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别无二致。换言之,只要不存在成规模的生产体系,技术产品的存在本身并不能带来进步的社会形态,再加上当地“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的政治状况,奴隶制的存在也就不稀奇了。事实上,舶来的先进技术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社会成员实施人身控制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强化原有的奴隶制。 不过话说回来,《星球大战》中的各色“联盟”“行会”,严格来说却和《沙丘》《基地》中的“表亲”们并不是一回事。与处于半无政府状态、酷肖18、19世纪地球的《沙丘》和《基地》中的银河不同(《沙丘》故事背景里的皇帝准确来说不过个掌握了最强大武装的封建主,而《基地》中的银河帝国已经衰败不堪),由于银河共和国这个掌握着立法和司法权的头号话事人的存在,《星球大战》中的银河更像是现当代的“更有秩序”的地球,尽管法律与规则并非处处有效(塔图因就是个典型例子),但无论如何,在自上而下的相对有序状态中,“持剑经商”已经不再是普遍存在的刚需了。此时,政商一体的企业假如出现,也只可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地区生产力高度发展后的结果:随着生产力的发达,尤其是计算能力和算法的突飞猛进,由此产生的大型企业联合体势必越来越全面、彻底地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微角落,并进而替代政府机构原有的提供社会服务的功能。如果条件合适,一个以巨型信息一金融复合体为核心的超级企业联合体,完全有可能在私有制社会末期依靠其压倒性的信息优势,成为“第二政府”甚至货真价实的政府。唯一的差别,大约只是其合法性更多地源于消费者购买服务所签订的契约,而非形而上的政治承诺和意识形态罢了。
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新自由主义浪潮与基于信息化革命的最近一轮全球化席卷世界,一个幽灵——一个名为“超级企业”的幽灵,先是出现在社会学家与未来学家的著作中,然后又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了与未来学紧密相连的科幻作品中。尽管原教旨新自由主义与市场主义的拥趸们坚持认为,巨型跨国公司的存在是一件大大有利于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天大好事,但更多的人仍然对这些“利维坦”保持着恐惧,而且这种恐惧其实不无道理:与传统政府相比,以营利为根本目的的组织自身并不存在制度性因素可以确保它们为“治下”的民众提供那些注定不可能盈利的公共服务,以及基于二次分配的社会福利。公民与消费者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的身份获取通常是无偿(虽然有条件)的、是基于社会契约的,后者则是基于经济契约“交钱买服务”。而一旦没有了二次分配和非盈利性公共服务,一个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与稳定性显然是大成问题的。
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自由主义一全球化浪潮在冷战结束后全面取胜,这种恐惧也随之开始赤裸裸地、大规模地在包括但不限于小说、动漫、游戏等题材的科幻作品中爆发了出来。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大约就是《生化危机》系列了。
从表面上看,《生化危机》似乎可以被归类为20世纪末常见的生化朋克题材作品,但在剥开那层并不算厚实的“生命科学”外壳后,我们能看到的却更多是对巨型公司的强烈恐惧。在游戏(以及改编电影中),保护伞公司依靠雄厚的财力无所不为,甚至可以暗中控制一整座城市为其非法研究进行掩护,最终酿成大祸。正因为如此,在早期的某些中文翻译中,“Umbrella Corporation”一词被译为“遮天公司”,可算是经典的“灵魂”翻译了。
换言之,如果保护伞是家现实中的公司,以游戏里的那套经营策略,它非得火速破产不可:造出的产品性价比太低、可控性差,意味着不可能找到正规军事机构作为买家(就算白送也未必敢要),而犯罪集团和恐怖组织……敢买的家伙能开出的价多半还及不上实验室的地皮价。再狂拽炫酷的商品,卖不出去也只能意味着资金循环断裂,以及无可避免的关门大吉。
在类似的“大公司会毁了我们”式的故事中,对资本循环的漠视导致的类似BUG还有不少。保罗·巴奇加卢皮的生态末日系列小说的确立意不错,但小说背景中全球一体的极端贫困破败与超级公司的存在事实上是相互冲突的:的确,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工人阶级曾经一度出现过大范围的普遍贫困,但当时的西方资本家可以以海外买家(比如中国)的贸易逆差弥补国内市场的不足。而一旦这一补充无法弥补本国无产阶级的贫困化造成的消费能力低下,经济危机这个数十年一遇的幽灵就开始阴魂不散地出现了。没错,在诸如《拆船工》这类作品中,或许那些掌握了巨量资本与生产资料的超级托拉斯与卡特尔确实神通广大,但就算是它们,要想对抗经济规律也无异于试图抓住自己的双腿将自己托离地面。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目前颇有人气的科幻漫画《拉撒路》等作品中一一无论是哀鸿遍野、城市沦为超级贫民窟的生态灾难未来,还是人类异化成极少数天赋异禀的超级精英和绝大多数连生存都困难的“废族”的尼采式蛇坑,都不过是随时可能崩塌的纸牌城堡。尽管这种不自洽的设定并不影响作品本身的优秀艺术性,但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总而言之,虽然经济问题或许无法成为科幻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但对于任何希望追求真实感,或者希望以更加接近现实的方式展开思想实验的作者来说,它就是不可或缺的。毕竟,没有任何社会可以离开人,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离开经济活动。当以“人”与“社会”的想象画卷销开时,我们永远都无法离开这一看似枯燥复杂的背景。
【责任编辑:刘维佳】
当欧比旺遇到安纳金——无形之手拨弄下的“巧合”
对于每个合格的“星战”迷而言,了解安纳金一天行者的生平,都是必不可少的“入坑功课”。
在《星球大战》前传三部曲刚开始时,安纳金还不是后来的战争英雄,也不是那个指挥着“执行者号”无畏舰四处散播恐怖的西斯尊主,而仅仅是荒凉的沙漠行星塔图因上的一名赛艇手。若非因为一系列机缘巧合偶遇了欧比旺师徒,他的一生大概都只能默默无间地埋没在那片茫茫沙海之中。
尽管单从情节来看,安纳金的这段“出身传”,与一般的地摊上“龙做天小说”里的类似桥段并没有多少差别,但“星球大战”系列之所以能成为一种现当代流行文化而非仅仅是几部热销小说和热播电影,靠的可不是西斯与绝地们那些花里胡哨又说不清个来头的“原力”表演、满天乱飞的爆能束或者庞大可怖的歼星舰与死星,而是它实打实地“创造了一个宇宙”!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诸多作者与设定者,在数十年的时间中对这个“遥远的银河系”的设定,进行了全面而无微不至的补充润色,其中就包括了通俗文化作品中往往最容易忽略的部分:经济。
在电影中,本该对飞艇大赛这种大众娱乐活动毫无兴趣的欧比旺师徒之所以冒险搅进这趟浑水,甚至在安纳金身上孤注一掷,可不是为了什么虚无缥缈的“侠义”精神,而是因为他们急需赚钱替换受损的飞船引擎——而他们之所以迫降到塔图因,则是因为贸易联盟为了抗议共和国的新税法而非法占据了纳布行星,打算玩一出“据地为质”,因而不得不在“谈判”不成后护送女王出逃。没错,这在本质上仍旧是一个“骨骼清奇的穷小子偶遇世外高人”的故事框架,但无处不在的经济动因却极大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与合理性。
近百年前,凯恩斯曾如是说:以黄金为货币是野蛮时代的遗迹
现在的纸币是纯粹的信用货币,它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作为价值符号而为社会所认可
当被贸易联盟星际战舰的涡轮激光炮打得千疮百孔的纳布皇家游艇刚刚降落在塔图因的平沙瀚海中时,护送女王的欧比旺师徒起初倒并不着急——虽说塔图因并不是蒙一克莱梅利或者夸特那样的工业基地,但从遍布行星的破烂王们手里找到一台好使的引擎,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过,当两人挑好商品,打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麻烦来了——当地人压根儿不打算收他们手里的共和国币。
对于大多数生活在尚算富庶稳定的现代社会,没见过真正意义上的大风大浪的人而言,“有钱没人要”(而且还不是假币)是很难想象的。但自从信用(credit)货币出现以来,这种情况早已屡见不鲜。由于明代之后持续数百年推行的白银-铜币二元制货币体系,大多数中国人早已忘记,从北宋中叶到明代初期的三个多世纪中,中国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国。伊本·白图泰(十四世纪阿拉伯著名旅行家)就曾在他的笔记中提及,在中国“店主不会接受金质或者银质钱币,任何要购买东西的人都必须将贵金属兑换成纸币”。从某种意义上讲,纸币事实上比既不成熟也不实用的泥、木活字印刷技术更有资格被列入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中。
当然,究其本质而言,纸币的成本是十分低下的,它“仅仅是一张纸”而已——纸张制造费用和印刷费用就是它作为基本商品所“凝聚的一般社会劳动”,至于到底值多少,在清明节时去看看冥币的“汇率”就不难了解一二。一张纸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作为价值符号而为社会所认可,在金本位时代,这种认可源于发钞银行所储存的贵金属——最早的纸币上往往直接写明它相当于多少白银、黄金与铜币。但是,当经济总量和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而世界上却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波托西(白银产量曾占世界产量一半的最著名银矿,号称“银都”)时,货币就不得不与贵金属脱钩,而成为纯粹的“信用”了。
不过,普普通通的纸张本身自然不会产生什么信用。在与贵金属脱钩后,由纯粹的私人银行印发的货币已经基本销声匿迹,目前流通于国际市场上的货币基本由主权国家的央行发行,而它在一个区域的价值则取决于该地区的货币使用者在何种程度上相信发行方的信用。
言归正传,作为太空歌剧中的典型现实主义桥段,欧比旺师徒在塔图因的困境正是信用货币的局限性所在:塔图因这个“强盗窝”,虽然名义上属于银河共和国的地盘,但事实上却是割据势力“赫特空间”的一部分(还记得《星球大战4:新的希望》里的那个活像特大号鼻涕虫的贾巴吗?这家伙就是赫特人),共和国当局事实上不能在当地实现主权与管辖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敌视,在这种情况下,共和国官方货币在塔图因被视为废纸,自然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作为《星球大战》的思想始祖,《基地》系列在这方面的严谨更不在话下。在《基地与帝国》中,陷入全面政治危机和社会倒退的银河帝国,失去了确保其官方货币价值的能力,而作为替代的则是在瓦解的帝国残躯上崛起的大小封建主们私自发行的各色钞票——这些“代用品”货币虽然不以国家信用担保,但却与另一样东西:封建主们的土地及其出产物挂钩。虽然这种设定看上去有那么点儿“强行中世纪”之嫌,但只要仔细想想,便不难发现其合理性。无论技术发展到何等程度,只要土地仍然存在生产资料这一属性,以其作为价值担保就是可行的。而由于土地天生具备的可再生性这一特点,在社会整体倒退的大环境下,它完全有可能成为比冰冷的贵金属锭更加有效的保值手段。
在将上述现实代入《星球大战》的背景故事中时,我们不难发现,塔图因星球上奴隶制的存在其实并不那么难以置信:没错,在塔图因,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爆能枪、反重力快艇这类酷炫的“未来”科技,但这些技术产品却并没有任何一项是那颗有着两个太阳的沙漠行星能够生产的,而一律来自于进口(或者索性就是从沙漠里捡来的被外星来客抛弃的废料)。塔图因的主要产业是什么?除了废金属回收、水汽收集,就仅仅是第一产业和简单的原材料开采一出口,与当年美国南部邦联和现代的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别无二致。换言之,只要不存在成规模的生产体系,技术产品的存在本身并不能带来进步的社会形态,再加上当地“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的政治状况,奴隶制的存在也就不稀奇了。事实上,舶来的先进技术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社会成员实施人身控制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强化原有的奴隶制。 不过话说回来,《星球大战》中的各色“联盟”“行会”,严格来说却和《沙丘》《基地》中的“表亲”们并不是一回事。与处于半无政府状态、酷肖18、19世纪地球的《沙丘》和《基地》中的银河不同(《沙丘》故事背景里的皇帝准确来说不过个掌握了最强大武装的封建主,而《基地》中的银河帝国已经衰败不堪),由于银河共和国这个掌握着立法和司法权的头号话事人的存在,《星球大战》中的银河更像是现当代的“更有秩序”的地球,尽管法律与规则并非处处有效(塔图因就是个典型例子),但无论如何,在自上而下的相对有序状态中,“持剑经商”已经不再是普遍存在的刚需了。此时,政商一体的企业假如出现,也只可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地区生产力高度发展后的结果:随着生产力的发达,尤其是计算能力和算法的突飞猛进,由此产生的大型企业联合体势必越来越全面、彻底地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细微角落,并进而替代政府机构原有的提供社会服务的功能。如果条件合适,一个以巨型信息一金融复合体为核心的超级企业联合体,完全有可能在私有制社会末期依靠其压倒性的信息优势,成为“第二政府”甚至货真价实的政府。唯一的差别,大约只是其合法性更多地源于消费者购买服务所签订的契约,而非形而上的政治承诺和意识形态罢了。
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新自由主义浪潮与基于信息化革命的最近一轮全球化席卷世界,一个幽灵——一个名为“超级企业”的幽灵,先是出现在社会学家与未来学家的著作中,然后又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了与未来学紧密相连的科幻作品中。尽管原教旨新自由主义与市场主义的拥趸们坚持认为,巨型跨国公司的存在是一件大大有利于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天大好事,但更多的人仍然对这些“利维坦”保持着恐惧,而且这种恐惧其实不无道理:与传统政府相比,以营利为根本目的的组织自身并不存在制度性因素可以确保它们为“治下”的民众提供那些注定不可能盈利的公共服务,以及基于二次分配的社会福利。公民与消费者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的身份获取通常是无偿(虽然有条件)的、是基于社会契约的,后者则是基于经济契约“交钱买服务”。而一旦没有了二次分配和非盈利性公共服务,一个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与稳定性显然是大成问题的。
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自由主义一全球化浪潮在冷战结束后全面取胜,这种恐惧也随之开始赤裸裸地、大规模地在包括但不限于小说、动漫、游戏等题材的科幻作品中爆发了出来。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大约就是《生化危机》系列了。
从表面上看,《生化危机》似乎可以被归类为20世纪末常见的生化朋克题材作品,但在剥开那层并不算厚实的“生命科学”外壳后,我们能看到的却更多是对巨型公司的强烈恐惧。在游戏(以及改编电影中),保护伞公司依靠雄厚的财力无所不为,甚至可以暗中控制一整座城市为其非法研究进行掩护,最终酿成大祸。正因为如此,在早期的某些中文翻译中,“Umbrella Corporation”一词被译为“遮天公司”,可算是经典的“灵魂”翻译了。
换言之,如果保护伞是家现实中的公司,以游戏里的那套经营策略,它非得火速破产不可:造出的产品性价比太低、可控性差,意味着不可能找到正规军事机构作为买家(就算白送也未必敢要),而犯罪集团和恐怖组织……敢买的家伙能开出的价多半还及不上实验室的地皮价。再狂拽炫酷的商品,卖不出去也只能意味着资金循环断裂,以及无可避免的关门大吉。
在类似的“大公司会毁了我们”式的故事中,对资本循环的漠视导致的类似BUG还有不少。保罗·巴奇加卢皮的生态末日系列小说的确立意不错,但小说背景中全球一体的极端贫困破败与超级公司的存在事实上是相互冲突的:的确,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工人阶级曾经一度出现过大范围的普遍贫困,但当时的西方资本家可以以海外买家(比如中国)的贸易逆差弥补国内市场的不足。而一旦这一补充无法弥补本国无产阶级的贫困化造成的消费能力低下,经济危机这个数十年一遇的幽灵就开始阴魂不散地出现了。没错,在诸如《拆船工》这类作品中,或许那些掌握了巨量资本与生产资料的超级托拉斯与卡特尔确实神通广大,但就算是它们,要想对抗经济规律也无异于试图抓住自己的双腿将自己托离地面。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目前颇有人气的科幻漫画《拉撒路》等作品中一一无论是哀鸿遍野、城市沦为超级贫民窟的生态灾难未来,还是人类异化成极少数天赋异禀的超级精英和绝大多数连生存都困难的“废族”的尼采式蛇坑,都不过是随时可能崩塌的纸牌城堡。尽管这种不自洽的设定并不影响作品本身的优秀艺术性,但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总而言之,虽然经济问题或许无法成为科幻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但对于任何希望追求真实感,或者希望以更加接近现实的方式展开思想实验的作者来说,它就是不可或缺的。毕竟,没有任何社会可以离开人,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离开经济活动。当以“人”与“社会”的想象画卷销开时,我们永远都无法离开这一看似枯燥复杂的背景。
【责任编辑:刘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