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故里谢邑考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uso198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谢”是十分古老的姓氏,得姓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南北朝时,谢氏将相迭出,铸就了家族的辉煌,“旧时王谢堂前燕”,至今仍常为人们吟咏。两千多年来,谢氏后裔播迁各地,螽斯繁衍,瓜瓞绵绵,如今人口已达千万,在中华姓氏前百位中排行第24位。
  谢姓起源,除少数民族改姓外(如《旧唐书·文苑上》:“谢偃,卫县人也,本姓直勒氏。祖孝政,北齐散骑常侍,改姓谢氏。”《新唐书》记载同此),汉族谢姓多源于西周之谢邑、申国。其据有二。一据宋欧阳修撰谢绛墓志铭:古谢失国,“其子孙散亡,以国为氏”,谢出黄帝之后;二据《姓谱》“周宣王时,申伯作邑于谢,后为氏”,则谢为申伯之后。唐林宝《元和姓纂》和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所记与《姓谱》大体相同:“谢氏,姜姓。炎帝之裔,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谢,后失爵,以国为氏焉。”既是申伯受封于谢,说明谢在前;况国亡以国为氏应为申,何以为谢?大概因为谢邑较出名,申伯后裔取以为姓;而谢氏无名人,申伯为贤者,故谢氏亦奉其为始祖故。如唐代诗人武元衡等曾以申伯、仲山甫(《诗·大雅·崧高》“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比喻贤相:“忝陪申及甫,清净奉尧心。”(武元衡:《奉酬中书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周王致理称申甫,今日贤臣见明主。”(权德舆:《奉和张仆射朝天行》)谢氏得姓于申国谢邑,已为谢氏族人及学者所共识,此说盖源于被儒家奉为“四书五经”之一的《诗经·大雅·崧高》(崧亦作嵩),原诗8章64句,第一、二、三、六、七章如下: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
  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
  申伯信迈,王饯于。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式遄其行。
  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
  这是周宣王因其舅申伯有功,徙申于谢的颂辞。诗中的大意是说申伯功劳大,改封谢地,并让召伯(即召公)为其建城,作为周朝南部的屏障。申伯就国的时候,谢人(谢邑的百姓)都很高兴,认为来了贤明的君主。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申国原在何处?二是谢邑在哪里?
  申伯为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国语·晋语四》:“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三国吴韦昭注曰:“姬、姜,水名。成,所谓生长以成功也。”此意是说炎、黄二帝都是少典的儿子,因分别成长于姬水、姜水沿岸,因而黄帝姬姓,炎帝姜姓。申、吕、齐、许,皆为炎帝之后。据史家考证,申是个小国,在今陕西、山西间,周宣王(前827~前782年在位)时,申伯(宣王的舅舅)为王室立下大功,周王将其徙封于申,在谢邑筑城,伯爵(第三级)。亦有学者认为申先在信阳(称东申),宣王时徙封于谢(今南阳,为西申)。还有人认为申伯徙封于唐河。这样,申国就有了信阳、唐河、南阳三说。
  持申在信阳说者,据目前所知,源于南宋大儒朱熹(1130~1200年)。朱子在《诗·小雅·黍苗》“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句后注曰:“谢,邑名,申伯所封国也,在今邓州信阳军。”但朱熹在注《诗·大雅·崧高》“于邑于谢”时又说:“谢在今邓州南阳县,周之南土也。”盖朱子未明了东申、西申,故注诗自相矛盾。此说今无甚影响。
  持申在唐河说者,亦见南宋朱熹《诗集传》:“谢在今邓州南阳也。今按郡国志,棘阳东北百里有谢城。汉棘阳在今县南新野界,其东北百里当在今南阳唐河县界。”朱子此说可能是对《诗·小雅·黍苗》“悠悠南行,召伯劳之”的误解,认为改封后的申伯既然“悠悠南行”,就是由南阳到唐河去了。其实,“悠悠南行”是指申伯改封后,由西周国都出发往南阳去的。我们且看清末学者王先谦在《诗三家义集疏》中对 “申伯信迈,王饯于,申伯还南”句的疏注:“《笺》:‘迈,行也。’申伯之意,不欲离王室,王告语之,复重于是,意解而信行。饯,送行饮酒也。时王盖省岐周,故于。云‘还南’者,北就王命于岐周而还反也。”可见王氏亦认为“悠悠南行”是说申伯率众由西周南行就国。“唐河说”为后世一些学者所承袭。如《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5年版,1982年影印)第1300页:“谢,古邑名,在今河南源(即唐河—引者)县南,周申伯自申迁于此。”《辞海》1980年版缩印本第398页:“谢,古邑名,在今河南唐河南。周申伯迁于此。”《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2000年版第763页:“申,国名。姜姓。本姜戎的一支。原居今山、陕间。周宣王时,申伯被封于谢,在今河南唐河县西北。《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宛县‘故申伯国’。《括地志》:‘故申城在邓州南阳县北三十里’。”此处申在“唐河县西北”不足为训,因引文又称申城在“南阳县北三十里。”唐河在南阳东南,该县西北部最突出区域,仅与南阳县(今宛城区)东偏南部汉冢、茶庵接壤,与“南阳县北三十里”相去甚远。
  以上二说虽文有所本,但都在宋以后。而持南阳(今宛城区金华乡)说者,则可见于汉代典籍,且自汉以降,史不绝书。下面我们作一重点叙述。
  
  二
  
  自汉代以来,史家、学者论述“申国”、“谢邑”在南阳者,不绝于书,让我们以持此说者所处时代为序,择要集录于下:
  1.东汉班固(32~92年)著《汉书·地理志上》:南阳郡,领县“宛,故申伯国。有屈申城”。这是目前可知史书中记载申国在宛的最早记录,班氏早于朱子1100年。申国,春秋初期被楚文王(前689~前677年在位)所灭,置宛邑,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置宛县,治今河南南阳市。今南阳俗称“宛”,市辖二区之一为“宛城区”(原南阳县东部),即源于此。《汉书》为正史,书中所载,自不容置疑。
  2.东汉王符(约85~162年)《潜夫论·志氏姓篇》载:“四岳伯夷,为尧典礼。折民惟刑,以封申、吕。裔……或封于申,城在南阳宛北序山之下。故诗云:‘申伯,王荐之事。于邑于序,南国为式。’”清陈乔枞(1808~1869年)评论说:《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宛,故申伯国有屈申城,与《潜夫论》说合”。王氏所云是笔者目前查到的最早为《崧高》作注中注明申国在宛的记述。此处的“序”当作何解?我们且看清末学者王先谦在《诗三家义集疏》中对“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句的注疏:“鲁(诗)缵作荐,谢作序”。王氏对“既入于谢”句注疏:“鲁谢作徐者,《楚词·七谏》王注:‘徐,周宣之舅申伯所封也……’陈乔枞云:‘《潜夫论》引《诗》,谢作序,此又作徐。’序、谢古音通转,孟子书‘序者射也’可证。《礼记·射义》序点,注云序点,或为徐点。是序与徐古通。”上述引文的意思是说谢、序、徐,古音通转(即韵转)。明了这一点,对文中涉及的序山、序水即谢山、谢水就不难理解了。
  3.三国吴韦昭(204~273年)《国语解》为《国语·郑语》“谢西之九州”注曰:“谢,宣王之舅申伯之国,今在南阳。”明确把申、南阳、谢连在了一起。
  4.西晋司马彪(?~306年)补撰之《后汉书·郡国志四》:“宛,本申伯国。”
  5.南朝梁盛弘(宏)之《荆州记》:南阳郡属县棘阳“东北百里有谢城”。据学者考证,棘水即今溧河,棘阳在今新野县北;东北百里之谢城,应在今宛城区金华乡东、西谢营(参见郑杰祥等:《谢邑考》、谢增寅:《古谢邑今址考》)。
  6.北魏郦道元(470~527年)《水经注》卷二十九:“比水又西南流,谢水注之。水出谢城北,其源微小,至城渐大。城周曰侧水,申伯之都邑……其城之西,旧棘阳县治,故亦谓之棘阳城也。”据今人考证,谢水出今南阳汉冢乡,其源甚微,“东南经金华乡东谢营村,水流增大……是则谢邑故址,当在今南阳县金华乡之东西谢营村无疑”(谭其骧:《古谢邑故址应在今南阳县境》)。
  7.唐章怀太子李贤(655~684年)注《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进拔棘阳”条:“县名,属南阳郡,在棘水之阳,古谢国也,故城在今唐州湖阳县西北。”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三十八“进拔棘阳”条依李贤说。湖阳,学者共识为今唐河西南之湖阳镇,谢在“湖阳西北”与“棘阳东北”暗合,同样指向今金华乡。
   8.北宋欧阳修(1007~1072年)为谢绛撰写的墓志铭曰:“其先出于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其国在南阳宛,三代之际,以微不见,至《诗·崧高》,始言周宣王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先以失国,其子孙散亡,以国为氏。”文忠公这段文字,应该本于谢氏家谱。中国家谱的修撰,至北宋时已比较完善,欧公所撰《欧阳氏谱图》,被后人治谱牒者广为取法,“断自可见之世”,更为后世所遵循。上引墓志铭有“其谱自八代而下可见,曰八代祖汾,为河南缑氏人;至五代祖希图,始迁而南”。先是景元年(1034年),绛父涛谢世后,欧公为其撰写的墓志铭有“谢之远世,河南缑氏。四代之祖,因仕过江”文,此处则明记“其先出于黄帝之后……谢其一也”,“其谱”云云,说明至迟在宝元二年(1039年)谢绛辞世时,谢氏已修有家谱,认定祖源地“谢邑”在南阳宛。谢绛父涛,以文行称,进士起家,累官至太子宾客、爵陈留伯;绛举进士甲科,官知制诰、知邓州,爵阳夏男,史称“绛以文学知名一时”(《宋史·谢绛传》);绛子景温,举进士,累官至宝文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这样的文章世家所修的家谱,对祖居地的认定应不会有误。
  9.除上述外,他如南宋祝穆(见祝氏《方舆胜览》)、宋元之际胡三省(见胡氏为《资治通鉴》所作之地理注)、清初顾祖禹(见顾氏《读史方舆纪要》)、清末杨守敬(见杨氏《水经注疏》)等学者,对申、谢在宛均有相关记(论)述,不一一引证。
  10.现、当代学者对申国、谢邑所处方位的认定。因涉及此问题之著述甚多(尤其近年有关论文),无需通览,仅举几部有影响的大型辞书为例(以出版年代为序):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31年初版,1982年影印)第244页:“申,周国名,姜姓,伯夷之后,春秋时灭于楚。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北二十里。”
  《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35年版, 1979年影印)第1521页:“申,国名。《诗·崧高》‘生甫及申’……地在今河南省南阳县北。”
  《辞源》(商务印书馆1979年修订版)第3册第2107页:“申,周时国名……故地在今河南南阳市北。”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下)第3822页:“申,古国名。姜姓。传为伯夷之后。居今陕西、山西间。周宣王时一部分东迁,分封于谢(今河南南阳),建立申国。春秋初期为楚文王所灭。”
  《汉语大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1年版)第7卷第1290页:“申,古国名……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汉语大字典》(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 缩印本1992年版)第1057页:“申,周代国名……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上卷第764页:“申伯,周人。宣王大臣……改封于谢(今河南南阳)。”
  此外,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在西周中心区和春秋楚国的两幅图中,均将“谢邑”标注在今南阳市宛城区东南(金华乡附近)。
  综上所述,认为申国故城谢邑(谢城)在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乡(东、西谢营一带),是古今大多数学者的共识。虽然今人著述中仍有“申在唐河”说,但典籍依据晚出,亦不占主流。
  
  三
  
  历史文化遗存亦说明“谢邑”在今宛城区东、西谢营一带。
  地名学支持“谢邑”即今谢营说。《后汉书·光武帝纪》载,王莽地皇三年,刘秀兄弟起兵后,与王莽军“战于小长安”。唐李贤注:“《续汉书》曰:阳县有小长安聚,故城在今邓州南阳县南。”宋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三十八)说得更明白:“杜佑曰:南阳,汉宛县,县南三十七里有小长安。”杜佑《通典》云“小长安近谢”。据今人考证:“小长安”即今宛城区瓦店镇,镇距西谢营村约6公里,与杜佑之说合。
  考古学支持“谢邑”在谢营说。1975、1981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南阳市西关、北郊多次发现有铭文的申国青铜器。在金华乡东谢营村发现有大型汉代遗址,其迭加层显示出汉、战国、春秋、新石器等不同时代的文化,说明这里自古以来就有人们在繁衍生息。
  历史传承支持“谢邑”在谢营说。比较古老的地名,都有历史的传承性。“谢邑”、“谢营”,就有密不可分的传承关系。《说文解字》:“邑,国也。”段玉裁注:“《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敝邑。古国邑通称。”可见“谢邑”即谢国。《说文解字》:“营,币居也。”段玉裁注:“币居,谓围绕而居。”桂馥义证:“营为周垣。”营即环绕而居。申国灭亡后,不再称国,聚居地变通称“营”,“谢营”与“谢邑”应有传承关系。
  谢氏族人认同东、西谢营为祖源地。申亡国后,谢氏族人向四方播迁,并形成了陈留等郡望。播迁外地的人数虽多,但因过于分散,故均无法与金华周边谢氏族人之集中度相比。据有人调查,以东、西谢营为中心,有庞大的谢氏族群,“在东西谢营及方圆20公里内,居住谢姓人口近两万人”(谢肇华:《为什么确认南阳谢营为谢氏发祥地》)。在其周边方城、西峡、唐河、新野、南召等地的谢氏宗亲,多认同金华谢营为祖源地,常有人在清明节回谢营凭吊、拜谒祖坟。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其他文献
京剧,又称“京戏”、“平剧”(因北京曾更名为北平),甚至有称其为“国剧”者。其融歌、舞、诗、乐等艺术形式于一体,场面宏大,扮相考究,声韵正雅,格调雍容,姿态优美,品位高洁,服饰华丽,大气磅礴,全面展现出中国传统戏曲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艺术表现力,与中医中药、国画并称中国三大国粹,颇值得一书。    追根溯源    考“京剧”之名,最早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申报》。其前身为徽剧,至今已有
期刊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某省一所高等学校曾经举办了一个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国际研讨会,在分组讨论时,有一位外国学者作了发言,大意是:今天的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时代,如何供养好老人,已越来越显得重要,但在一些地方不时发生子女虐待和欺凌老人的事件,这是否与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有关?接着,一位中国学者坦承,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和舆论宣传中,尽管对思想教育显得很重视,但大都讳言子女要孝敬父母,
期刊
“文革”快结束那几年,城市里不止一次地闹起“打击奇装异服”的运动,那些挨打的异端其实也说不上多么奇异,仅仅是在裤管的肥瘦上玩些花样罢了。上下都瘦的叫牛仔裤,蔑称鸡腿裤,上瘦下肥的叫喇叭裤,上下皆肥的叫筒裤,如此而已。这是年轻人喜新的天性对清教徒式生活禁锢的一个小小的反动。在那衣着和思想同样刻板的岁月,衣无分男女,言必称圣贤,裤管的变化毕竟还算一阵阵微弱的空谷足音吧。比起那些经国之大业,服饰之类固然
期刊
在江西省修水县,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挑着两块石头赶路,途经修水时扁担断了,两块巨石得以留下,断了的扁担飞落在远处山腰的洞口。人们遂称这两块巨石为“担石”,山洞为“寻担洞”。今天,担石、寻担洞是修水县大椿乡的两处地名。  在担石李氏祖堂,春节所贴的对联有:  陇亩躬耕由勤得,  西窗硕果赖恒来。    陇水茫茫源流远,  西陵穆穆世泽长。  两联均隐含“陇西”。祖堂供奉的祖宗牌位上,清
期刊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事,朝廷一下贬逐了一群有名的大臣,这就是历史上“二王八司马”事件。八司马中有一位就是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是唐代著名大儒,他在哲学和文学上都有许多建树,史称他才高学深,“名盖一时”(《新唐书》本传)。但观其一生,却令人叹息其时运不济,半生悲苦。宗元家世显赫,祖上为河东望族,七世祖曾为拓跋魏侍中,左仆射
期刊
最近,德国的考古学家发现了三个精雕细刻的象牙微雕:一只小鸟、一个马头和一个狮人,都是用远古时代的猛犸象牙雕刻而成的,每个微雕的高度都不超过2.5厘米,雕刻技艺高超、手法精湛,水鸟身上的羽毛以及马头上的嘴、鼻和眼睛都雕刻得非常精细,令人拍案叫绝。其年代可以追溯到三万年到三万三千年前的智人活动时期,堪称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而在我们的中学课本里,有一篇耳熟能详的《核舟记》,它是明人魏学
期刊
追溯牛姓起源,据传说是微子启后裔的一支。  微子本名启,因做王子时,封在微(今山东微山一带,一说在山东聊城一带),爵位属子,所以称微子。微子与暴虐无道的纣王,本是亲兄弟,微子为兄,纣王为弟。纣王从小就能说会道,才思敏捷,长大后体格健壮,力大无比,深得其父喜爱。待立太子时,其父和太史等便借口“立嫡以贵不以长”,把纣立为太子。  纣继承王位后,启便做了他的卿士。纣王残暴奢侈,荒淫无道,微子多次规劝,他
期刊
婺源县思口镇西冲村,位于婺源县西北部,距今婺源县城紫阳镇约20公里,这里青山耸立,绿水环绕,田园优美,适宜居住。西冲村现有138户、561人,90%以上为俞氏。全村现有房屋85幢,其中清代建筑40余幢,且保存完好。此外还有石壁井、八只坎、新安第一泉、长生泉、乙照斋书屋、相公庙、关帝庙、入云松等古迹和景点。  这个偏远的山区村落,是叱咤一时的徽州木商故里。明清时期,随着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木材的需要
期刊
“和谐”是中国老百姓最喜爱的词语之一,这不仅在于它寓意美妙,契合东方民族所一向奉行的中和之美原则,还在于它在民间口头语言运用中形成的微妙的谐音表意方式以及由这种表意方式所指代的民俗文化心理。  千百年来在民间流行的与鞋履有关的谐音寓意民俗,在中华“和谐”之美的民族文化建构中,凝聚着中国老百姓的智慧与创造才能。本文试图从民俗语言、鞋俗文化、民间礼仪以及民俗心理等方面探寻“和谐”谐音现象与鞋俗文化的联
期刊
癸未岁春四月,老友胡君作群来访,以其家传墨宝《闲邪公家传》(以下简称《家传》)法帖见示。余素酷爱孟楷书,尤其是他的小楷。数年前偶得孟晚年所书《汉汲黯传》,反复临摹,获益非浅。今见此帖,久久把玩、欣赏,爱不释手。胡君言其欲将此失而复得、四代珍藏七十余载的镇家之宝公开出版,惠及世人,余甚赞许。胡君嘱余为之运筹,并写一前言,余欣然应允。斟酌再三,题为《赵孟与〈闲邪公家传〉初探》。  其所以名为“初探”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