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对其驱动因素区域异质性的研究有利于决策者做出合理判断,从而制定差异化的对策.使用2007—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从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运输、消费的全产业链及气候因素着手,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研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差分GMM、系统GMM和偏差校正LSDV方法分别对全国和地区的模型进行估计.结果显示:消纳目标、经济和人口因素、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程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电力调出量及气候因素在全国模型中都表
【机 构】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能源与矿业学院,北京10008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对其驱动因素区域异质性的研究有利于决策者做出合理判断,从而制定差异化的对策.使用2007—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从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运输、消费的全产业链及气候因素着手,建立动态面板模型研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差分GMM、系统GMM和偏差校正LSDV方法分别对全国和地区的模型进行估计.结果显示:消纳目标、经济和人口因素、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程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电力调出量及气候因素在全国模型中都表现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化石能源的使用、火电占比、环保支出和电力调入量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呈负相关.地区模型中,化石能源的使用及气候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不同,对化石能源依赖较高的省份,化石能源的使用会促进当地可再生能源发展;气候因素中降雨量会促进水电大省的发展,而日照时长则阻碍其发展;对于光电大省,日照时长则表现出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协调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成为世界性难题.中国较好地解决了这一困境,不但及时有效控制住了疫情,而且迅速推进复工复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分析该现象背后的国家治理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举国体制"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基于全国59个城市2020年2月1日至3月17日的面板数据,对"新型举国体制"的构成要件进行计量分析,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政治及政策因素、社会动员因素、现代科技因素、疫情态势因素以及城市属性因素对城市复工复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新型举国体制的运作机制,是坚持党的集中
供求精准匹配是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面临的关键问题.公益性与异质性是社区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两大维度,集中展现为社区特征,这需要社区化的供给主体与之匹配,让具有公益与商业双重特征的社会企业成为可能供给主体.社会企业遵循社区的三大逻辑:社区赋能逻辑、社区资本逻辑、社区共同体逻辑,使得社会企业有动力、有能力、有资本去精准匹配需求,让精准匹配供给成为可能.同时,社会企业通过社区化机制,即社区嵌入、社区分层、社区赋权及社区商业四大机制,精准匹配了社区需求,让精准匹配成为现实.未来社会企业将更好扎根社区,破解使命漂移风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民法典实施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极为重要.专家们认为,应当以民法典为分析框架,来构建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民法典对于自媒体、电子商务和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治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未来环境法典的编纂和知识产权基本法的制定提供了制度基础.在价值引领上,民法典的诚实信用原则能够在案件裁判和民法教学中落实诚信价值观,民法典的平等、自由原则也为商法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制度空间.在制度供给上,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新规为良好营商环境的打造提供了支撑,同时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也在实践中推
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排放甚至达到零排放,但其实质是将污染排放转移至发电侧.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由于政策驱动呈“井喷”式发展,因而电动汽车大规模用电需求背后隐含的碳排放转移问题日益引发关注.为此,基于电力跨区传输视角,构建电动汽车碳排放转移定量测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设立多种规模化应用情景,测算不同情景下各省电动汽车碳排放转移量,总结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各省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的环境收益/成本.研究结果表明:电动汽车的发展会加剧碳排放在区域之间的流动,全国电动汽车在发展受阻情景、基准情景和快速
立足于城市层面,基于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视角和系统存—增量特征,构建一个兼顾能源消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为例,从时空维度对13个地级市2015—2019年能源—经济—环境—社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其动态演化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能源和环境系统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能源—经济—环境—社会总体耦合协调性较好,但不同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具体表现为苏南地区城市群优于苏中,苏中优于苏北.苏州作为江苏省的第一大经济体,其能源—经济—环境—社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最高.同时,
研究重大突发事件下央行沟通平抑股市波动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研究三次突发事件下央行沟通的政策效应,结论表明2020年新冠疫情时期央行沟通平抑股市波动的政策效果最好,不同时期下的时变研究也表明央行沟通能在短期内稳定股市波动,但中长期效应并不明显甚至可能加剧市场波动;中介效应回归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是央行沟通与股市波动之间的重要传导渠道;央行沟通、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波动之间存在动态时变关系,央行沟通能够有效调节投资者情绪,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波动之间呈现明显正向效应.
在工业就业总规模逐年下降的背景下,探索工业行业就业分布和就业效率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高质量及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生产理论中的生产要素需求模型形式进行了拓展,并据此分析各行业对劳动要素的投入需求弹性和效率的决定因素及变化情况.实证结果显示,产出扩张和投资对于维持工业就业稳定至关重要;研究还发现中国工业平均就业效率水平不高且整体未呈现随时间推移改善特征,因此在面临不确定的风险冲击时,有可能面临就业压力.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背景下,科学理解企业贸易模式选择行为,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从贸易中介空间集聚的视角,运用2000—2013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数据,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出口模式转型升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贸易中介空间集聚均会显著降低企业加工贸易出口份额,提升企业一般贸易出口份额,且贸易中介的空间集聚将进一步放大这种“贸易模式转型升级”效应.这一结论对于不同的估计模型、估计方法和估计样本均保持稳健.由此可见,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会倒逼“两头在外”的加工
区域协同动员是当前及未来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合作在区域协同动员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应急资源区域协同动员特征基础上,分析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协调博弈模型的选择问题;研究仅有两个地方政府参与时,跨区域应急资源动员中政府间合作的关键要素和动力条件;构建跨区域政府间合作的对称协调博弈结构模型,分析在无约束机制以及有约束机制条件下,地方政府间的合作选择策略.认为:影响地方政府间开展合作的三个重要因素:一是地方政府选择合作带来的净收益;二是中央(上级)政府的影响;三是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