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种”什么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ink_x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梳理2015年6月中旬以来召开的17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有13次都研究了支持创业创新的相关政策。
  6月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的返乡创业,
  确定将从创业场所、资金支持、创业培训等5个方面提供支持。
  事实上,随着全国范围内掀起新农村建设的大潮,发展效益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
  科技化道路是未来我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这给大学生在农村创业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每年都有新的优惠政策出台。
  许多地方政府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施行减免税收、小额贷款优惠、技术、场地优惠等等帮助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给返乡创业者大力的支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在网络营销、挖掘市场机会、开拓新市场等方面,比较有优势。
  这里整理了几个回乡创业的同学的故事,他们可以说是“领头雁”,
  结合当地经济特点,选择合适的项目,闯出一条致富路。
  核桃与蘑菇
  江利斌老家在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西井村,地处太行山腹地,全村400户农民全年的收入就指望着家里的梯田和宝贵的核桃树,收成好不好要看老天爷的脸色。
  江利斌带着村主任的嘱托和全村人的希望考了山西农业大学,他早早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带着技术、项目回村创业”。既然村民把种植核桃当成主要收入,江利斌就利用一切机会和资源听选修课、泡图书馆,还以创业实践的方式学习核桃种植和嫁接技术。家乡的荒地成为了江利斌最好的试验田。
  江利斌不仅学习种核桃。在一次创业论坛上他认识了师兄,参观了师兄的蘑菇大棚之后,江利斌琢磨着怎么把蘑菇引进到村里。他认为种植核桃效益好,但核桃的收益期较长,一颗核桃树从种植到结果要用三年的时间,这三年村民不能干等着。蘑菇的生长周期是40天左右,村民空出来的时间就能把蘑菇栽上了。蘑菇的废料可以给核桃树当肥料,核桃树的树枝正好是培育蘑菇的原材料。
  为了验证自己栽蘑菇的技术,江利斌在学校周边承包了大棚,每天上完课就往大棚跑。蘑菇成熟了就跑市场卖蘑菇,然后再种上。大学四年江利斌成为了菜市场的熟客,学校周边菜市场的蘑菇供销几乎被他“垄断”。
  大学毕业后,江利斌带着种蘑菇的经验回到村里。四年里,6000多棵核桃树种满了山间。他决定带着乡亲们大干一场,一边种核桃,一边栽蘑菇。江利斌成立了核桃种植合作基地,引进文玩核桃,这种核桃不仅个头均匀,而且品相好,卖得快。江利斌算了笔账,每个菌包放两斤干料,能够产出两斤左右的蘑菇。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大棚,里面放5000个菌包,一茬就可以产出10000斤左右的蘑菇。40多天的收益期,只要温度、湿度适合,很快就能看到效益。
  江利斌现在是山西省黎城县绿翼核桃合作社的理事长,黎城县利斌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理事长。目前,村民陆续加盟合作社,每年增收6000元以上。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吸引了5名来北委泉村创业的大学生。
  牧草之苜蓿
  张振华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父亲是镇上的养牛专业户。从小和农业打交道,张振华高三就有了创业的想法。
  内蒙古是中国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加之三家大型奶企业落户周边,奶牛养殖场便多了起来,这样庞大的畜牧养殖环境使牧草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可说是供不应求。张振华家是养殖专业户,对外地供应的苜蓿草价格高、质量差的现象只能望洋兴叹。那时候张振华就想:为什么不自己种苜蓿草呢?这样就不用依赖外来的牧草了。他还了解到,投资苜蓿种植产业,从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到拉动致富,都十分有前途。
  张振华的母亲坚决反对他创业,家里人都盼着他能考上好大学,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摆脱农村的生活。张振华十分看好家乡的畜牧发展,也对自己的想法很有信心,更不觉得自己的事业落在农村有什么不体面的。劝不动母亲,他就和父亲分析畜牧产业的形势和发展,终于在软磨硬泡下说动父亲投资。
  父亲给张振华买了拖拉机和收割机,还建了近20000平方米的牧草储存厂房,前后一共投资了200多万元,支持他创业。2014年高考过后的那个暑假是张振华最忙、最累的,7月到9月是苜蓿草的收割期,张振华整天忙着在地里割草、运草,渴了就喝上几口井水,晚上回家顾不上吃饭倒头就睡。辛苦之后是丰厚的回报。10月,1000亩的紫花苜蓿销售一空,他赚了150万元。
  高考后,张振华瞒着父母填报了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张振华被调剂到植科院,他发现“歪打正着”——这里的环境更适合自己选择的苜蓿种植业。他把大部分业余时间放在了图书馆以及数据库上,查找和苜蓿相关的资料。
  2014年,新政出台,放宽大学生的休学年限,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2015年年初,华中农大采取措施,为创业学生组建“大学生创业导师团”,提供场地。此时,与西北地区的公司签下了1400万的紫花苜蓿供销合同的张振华正在纠结,公司进入发展黄金期,学业和事业难以兼顾。看到政策后,他决定休学两年,放开手脚去创业。为此,张振华跟父母保证一定完成学业、拿到学位,母亲告诉他,如果不能完成学业,将随时中断他的创业。
  此后,辅导员陈志强帮张振华邀请到华中农大植科院赵健教授作为技术指导。张振华从赵健那里了解到,苜蓿的根系发达,能防水土流失,它的根瘤能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氮肥,提高土壤肥力,而且苜蓿中的有机酸还能将沙砾转化成土壤。此时,张振华才知道苜蓿还具有保持水土、防治沙漠化的奇特功效。
  依托华中农业大学便利的资源,张振华顺势组建了团队,并与学校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内蒙古农科院负责提供苜蓿的种子。2015年,张振华团队扩大种植10000亩的苜蓿,利润将达到1500万元。扩大种植面积后资金是个问题,虽然张振华初次创业赚了150万,但远远不够。张振华在央视《创业英雄会》上拿到了100万的风险投资时笑说:“还不够买一台拖拉机的呢!”   现在,张振华盘算着将苜蓿种植发展到我国西北地区,扩大种植规模可以更大程度上盈利,但更重要的是推广优质苜蓿种植,可以发挥苜蓿的生态保护功能,防治沙漠化,并起到改良贫瘠土地的效用。
  牧羊曲
  重庆姑娘覃凤没想到音乐科班毕业后自己会走上一条回家养羊的路。
  高中时,音乐老师发现覃凤的天赋,让她进入了兴趣班。中学几年的努力,让覃凤如愿考取了重庆文理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对于覃家来说,这是个“烧钱”的专业,覃爸爸决定养羊,供孩子读书。覃爸爸右手臂高位截肢,养羊很辛苦,起初覃凤并不支持父亲。大学期间,她对那些羊始终提不起兴趣,觉得羊圈实在太臭。覃爸爸心疼女儿,愣是不让覃凤碰这些“粗活儿”,担心影响到她那双弹琴的手。
  覃凤毕业后,在永川区开了一家小琴行,一边卖琴一边办钢琴培训班。她成功招收到一二十名学生,这让她有了自信,盘算着,请一些志同道合的音乐人一起,把自己喜欢的事业做大。
  这时,覃爸爸经医院检查确诊罹患肝癌且是晚期。覃妈妈在她读高三时去世,忙于高考,她没赶上看母亲最后一眼。父亲病后,覃凤解散了培训班,带着积蓄回家。覃爸爸病得很重,临去世前,决定把家里的50头羊以3万多元的价格卖了。覃凤不同意,说自己可以养。覃爸爸嘱咐她去城里找份体面的工作,再找户好人家。覃爸爸去世后,覃凤总会时不时地想起父亲和那些羊。她知道,羊对父亲来说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生活。
  之后,覃凤麻利地买了十几只羊,返乡创业。半路出家,养羊这件事覃凤是什么都不懂。她通过网络搜寻各种信息,到图书馆查找各种资料,抽时间去听学习班、培训班。2013年10月,羊痘病毒袭击了当地的羊群,一夜之间,覃凤发现很多羊的身上都长了痘,痘会慢慢溃烂。这是让很多养羊人谈之色变的病毒,因为能通过空气传播,所以防不胜防,而且羊感染后,死亡率相当高。其他的养羊人纷纷叫来羊贩子,低价把羊卖了,“能赚一点算一点”。但覃凤不能允许自己养的病羊进入市场,她决定独自应战。有一头羊病情非常危重,已无治愈的可能。覃凤平生第一次拿起刀杀羊,她想亲手解剖后,能对这种病的症状有更准确的认识。剖开羊肚,她证实了自己对病疫的判断。买回针药之后,她戴上手套,将羊身上的脓疮一个个挤掉,然后涂药治疗。挤脓的过程有些恶心,但她坚持每天从早上6点一直忙到深夜。深夜里,屋外一片黑暗,羊群也很安静,让这个年轻的女大学生觉得生活很艰难,可她转念一想,“我不能放弃”。她和她的羊挺过来了。更重要的是,覃凤在医治照顾病羊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羊的很多疾病,覃凤大都能从容应对。她的羊群已发展到100多只,“都非常健康”。
  在农村,同学和朋友很难聚到一起,繁重的体力劳动还常常让人腰酸背痛,特别忙时连弹琴的时间也没有。覃凤没有抱怨,找着空闲的时间,她就跑到山头上唱歌。她还招了两名学钢琴的学生,定期骑着电动车去为学生辅导。
  放羊让覃凤觉得自己“格外坚实地站在地上”,能够“自由舒服地呼吸”,更让她有机会去畅想,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在她的构想里,自己的羊都不喂饲料,而是在外散养,靠吃草长大,所有的羊都接受防疫,有健康保障。她觉得自己能走出一条精品养殖业的道路来。她还计划打造高标准的屠宰、切割、消毒流程,自己配送,让消费者方便地吃到放心的羊肉。覃凤已经收到了定金,有人希望在她这里买到高品质的羊肉。虽然已投入十来万元,且没有收到回报,但她相信,会有未来。
  覃凤还有更宏伟的计划,流转更多的土地,让乡亲们一起,养出更多的健康羊,打造自己的品牌。
  茶生态圈
  陈星毕业于河南大学商学院,老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主要产地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龙潭村。
  从小就喜欢喝茶的陈星对于茶的品质要求很高。上了大学后,他发现自己怎么也找不到正宗的“信阳毛尖”,可家乡的乡亲们头疼的是高品质的茶没有好的销路。陈星意识到这种“想买的买不到,想卖的卖不出去”的现象,最根本的问题是缺少好的营销渠道。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陈星并不是一头就扎进了创业中,而是先冷静地观察市场,一边在淘宝卖家乡的茶叶,一边抽空到周边的茶馆、茶店走访调查。大二,他参加“挑战杯”,与商家合作,运用物联网技术,结合无土栽培技术,定制有机蔬菜生长柜,广泛地接触现代农业。大三时,他在一家茶叶公司实习。
  陈星创业,不是单纯做一个茶农,种种茶,卖卖茶。他想打造茶产业生态圈,包括种植、采摘、加工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餐饮、住宿、农家乐的一条龙体验模式。陈星跑遍了方圆十几里考察周边的旅游市场和地形地貌条件。
  大学四年里陈星不止是学习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营销学、管理学、网站、软件等都学,他觉得这些知识在以后一定能用上。一个人的创业当然是孤掌难鸣,他先后邀请从事广告工作的好友冯士泰、计算机专业的雷智强一起回乡创业。
  通过考察走访和市场调查,陈星决定把公司建在信阳的黑龙潭,茶叶生态园也在逐步的建设中。陈星创业最大的亮点是把科技元素融入到农业中,他用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研究的遥控小飞机为茶园喷药,让乡亲们大开眼界。
  现在,陈星是一个千亩茶园的农场主,他得跑客户、跑茶山、跑农大,七八个月下来从来没说过一声累。能吃苦、点子多是合作伙伴雷志强对陈星的评价。
  “建设生态茶园,打造‘信阳毛尖’第一生态品牌”是陈星最大的愿望,陈星要改变茶农富裕不起来的现状。
其他文献
大一大二通宵熬夜、久坐喜宅、重油重味,渐感身体不支;  大三,拾起800米长跑,身体逐渐恢复;  大四,奔走于健身馆,练出了瘦身的身材;  研一,成立万柳晨跑小队,经营自己的微信,以知识指导健身的过来人身份,号召北大女生跑起来、练起来。  她就是北京大学新闻学院2014级研究生女汉子朵兰。  初见朵教练(她的另一个昵称),1.72米,身材匀称而修长,看起来100斤上下,实际体重120斤。朵兰笑着说
范天成是厦门大学2012级法学院的本科生,本来今年应该毕业的他在大二选择参军两年,2015年9月才重新回归学校生活。走在校园中,范天成一米八几的个子非常引人注意,跟他坐下来聊天,他叙述的军队生活更加吸引人,两年的参军经历带给了他和同龄人不同的成长和体验。  破格参加国防生训练  2013年6月,大一刚结束,面对大学生的征兵工作就开始了。范天成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马上申请入伍。但由于他的户口不在厦门而
大一下学期,给朋友写了一封手写的信述说内心的苦闷,一个星期后,收到了朋友的回信,也是手写的。取了信回到寝室后,小心翼翼地拆开,拿出信纸,确认没有其他东西后,一字一句地读了起来。信的开头,是久违的寒暄,“好久不见,没想到会收到你的信……”读着朋友的话,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时代,她对我丰富的大学生活很是感慨,“看来你的大学过得很精彩啊,不过背后的艰辛应该也是很多吧……”果然,有时候在自己眼里做的乱七八糟的
在职场上要被关注,还得是那句老话: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我有一个下属,他的工作是编程,实话实说,他的技术很一般。但是,他时常在微信群里留言吸引关注:又在杂志上发表诗歌了!  倘若我是他的父母,我会为他骄傲,但是,作为上司,我就想,为什么不把写诗歌的时间用于提高编程能力?这表明我给他的工作压力不大,我的工作任务布置存在问题。因此,他的得意于我而言是减分,是不务正业。  想要在职场中被关注,首先要高调
在华盛顿游览,  朝鲜战争纪念碑映入人们的视线,  纪念碑并不高大。  造型很有特点:  草地上雕塑着三十八名持枪的士兵,  脚踏标志线的地面;  不高的纪念墙上,  铭刻着54246人的死亡名单;  碑文上有醒目的大字:“freedom is not free”(自由不是免费的)  标榜为自由“付出生命代价”的内涵。  触目生情,  思绪万千,  何为自由?  代价何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今年夏天,牛津城已成“旅行者地狱(tourist hell)”。不少教授、牛津學子抱怨,太多旅行者的到来,已影响了牛津城的正常生活。平日里旅行巴士、旅行团、旅行者拥堵街道,最糟糕的是周末的St Giles,就连自行车道都完全被旅行巴士占据。牛津师生呼吁牛津城采取措施,还牛津一片清净之地。
我的大学  大师兄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要做的事情很多,他却没有铺天盖地忙不过来的混乱,黄健栓自己总结为越来越精进的自我管理。以时间管理为例,上课、自习占1/3的时间,每天睡够7小时,运动、娱乐占1/3,每周至少有一天做兼职。  来到大学,黄健栓目标明确,学习最重要,要打好扎实的基础,他状态最好的时候都用来学习。申请了助学贷款后,仍缺一些生活费需要他自行解决,但是,黄健栓不急于多找兼职,
我朋友告诉我很多中国人在朋友之间是不需要常说“谢谢”的,因为这样会感觉很疏远,而日本人却爱说“谢谢”。这让我对中日之间的差异充满了兴趣,于是就有了想去中国亲眼看看并深入研究中日不同的强烈愿意。就这样,我决定来中国留学。  由于我所就读的日本学校不给力,他们跟中国学校的合作关系不够牢固,因此我没有获得来中国交换的机会,于是我只好休学一年,自费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为什么会选择北师大呢?当时我上网查了几
在美国六年,我一次都没去过斯坦福。现在评论网上热传的“斯坦福2025”计划,还真有点惶恐,就赶忙梳理了斯坦福的历史。不知过去,不敢妄谈未来。  “农场”逆袭“院子”  斯坦福建校于1891年,比我的母校北京大学早了七年。建校原因是曾任加州州长的斯坦福老来丧子,留下一大片农场与资产无人继承,便决定捐资办学,让“加州的孩子们”能在家门口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  虽今日看来,斯坦福毫无疑问地成为世界一流大
大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阳秋兰,童年是在偏远的山村中度过的,尽管物质条件贫乏、交通不便、村里生活水平落后,但是父母视阳秋兰为掌中宝,乡亲们都善良醇厚,邻里间互帮互助。在父母的亲情和村民的淳朴友善的呵护中,幼小的阳秋兰茁壮成长。这样一种善良、美好的民风也深深地影响了阳秋兰,使得她总是心存感恩,坚持帮助他人。  阳秋兰对于离开家乡前往大学的那天印象极为深刻。  那一天,全村老人、小孩、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