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礼的品格应从小培养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仪,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因此,在教养儿童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和学识两方面的教育都要兼顾,切不可偏颇。
  一、从具体事例和行动中让孩子认知礼貌
  小学阶段,对于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教养的培育,无疑是很重要的。孩子们从日常的饮食起居、读书玩乐、结交朋友中开始接触这个世界。囿于认知的程度,孩子们需要知道的不是空泛抽象的“主义”,而是具体的待人接物。作为孩子们的领路人,我们应该在具体的场景里,告诉孩子们该怎么做。风靡至今的传统启蒙教材《弟子规》就是这方面的典范,“父母呼,应勿缓”、“衣贵洁,不贵华”、“借人物,及时还”,这些规矩不但文字简明、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给出了在家、外出、求学等不同场景下,孩子们应该守持怎样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只是说要讲礼貌,因为以孩子的认知水平来说,他们对“礼貌”这个抽象词语根本不可能有深刻的认知。因此,父母在教孩子懂礼貌之前,一定要先让孩子了解什么才是懂礼貌的行为。父母的教导一定要以孩子已有的认知为基础,在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比如,对于喜欢插话的孩子,在他打断大人讲话的时候,父母可以采取默不作声的方式,当他自己说话时,父母就可以故意打断他的话,然后问他:“别人打断你的谈话你会很不舒服吧,这种让别人觉得不舒服的行为就是不懂礼貌,所以你以后也不要随意打断别人哦。”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切实的体会肯定比单纯的说教更能让孩子印象深刻,同时也能让孩子理解得更加深入。
  二、反复练习和鼓励,将礼貌由意识变成习惯
  礼貌,是从一个人日常的思想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人们只要“诚于中”,那么在说话时会有这种敏感,做事时也会自然而然有这样的敏感。而“诚于中”,一方面需要文明环境的培育,另一方面则需要个人长久的修炼。即使孩子树立了懂礼貌的意识,在兴奋或伤心之时也难免将礼貌意识抛诸脑后,为了能让孩子将礼貌长久地践行下去,并且将礼貌变为他行为中的一部分,就需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在练习的基础上自觉地将礼貌变为一种习惯。
  当父母领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教孩子向遇到的邻居、卖水果的阿姨、小区的保安等熟人问好,寒暄之后分手时要记得跟他们说再见。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需要父母的提醒才想去跟他们打招呼,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主动问候他们了。除了教会孩子学会问候他人之外,父母还可以故意让孩子给邻居送水果,给朋友送东西,或是让他独自去超市买东西。让孩子实践如何有礼貌地敲别人家的门、怎样和不认识的人讲话等。
  三、及时制止不礼貌行为
  孩子在过于兴奋或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常常会有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出现,将父母的教导抛诸脑后。在这种情况下,做父母的一定不能放纵他们这种行为,对这些现象应该及时制止,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礼貌不能随情绪变化而可有可无,德国有一句谚语:“你怎样冲着森林叫嚷,森林就会给你怎样的回声。”“回声原则”就是尽可能对别人有礼貌,这样我们也会得到更多礼貌的回报。比如,孩子这样向你提出要求:“臭妈妈,快给我买个雪糕,渴死我了。”你就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你的态度不好,所以我不会买给你,如果你有礼貌地说,‘妈妈,买个雪糕给我好吗?我很口渴。’我肯定会买给你。”开始的时候,孩子的改变肯定会是在食物或其他利益的诱惑之下发生的,而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成熟,孩子自然就会习惯于用礼貌的方式提出要求了。
  责任编辑邱丽
其他文献
初看标题,大多数人必然联想到了金庸笔下那些内外兼修的武林高手,那套套精深的工夫及凌利的招式。不过这里说的“招数”,却是从寓言故事谈起的,发生在我和我的弟子们之间的,无数个生动的教育故事。  一、大闹天宫型  经过了连续几日紧锣密鼓的筹备,迎接一年级新生的准备工作终于就绪了。虽未曾谋面,但通过资料、照片、入学分数,在心里我将这些孩子的姓名、相貌、喜好一一对号入座,大有一副胜券在握的自信感。报名当天,
就阅读教学而言,具体的教学目标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低段为中高段打下基础,做好铺垫,中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阶段,要继续进行词句训练,理解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要加强段的训练,注重段的理解、积累与运用。  一、制定目标  “教学目标”回答的是“教什么”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首先面对的问题。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是决定一堂课是否有效
本文通过回顾和综述,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大学生创业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之策。
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运用党中央赋予的优惠政策,灵活措施,发挥资源优势,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上取得很大成效,带来了生产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人们对自然
期刊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选了李白的送别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了让学生对古代送别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基本能力出发,我以这首诗为突破口,尝试探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体会送别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法,比较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从而习得鉴赏送别诗的基本方法。   一、品味赏析   探究一:送朋友高就或将去繁华之地,诗歌的感情基调会是怎样?送朋友谪迁或将去荒僻之地
本文阐述了地方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系统分析了现阶段大学校园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提出了地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几点意见。
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运用都是在前人积淀的基础上创造的。历史学科也不仅仅是回顾和再现某一历史片段中重要的事件或人物,它所呈现的应是历史中某时段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那么,作为历史学科教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元素。   一、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原有的教育方式、方法,甚至是一些教育理念都将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求,只有密切地关注社会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了“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理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儿童的“六大解放”教育
区域活动是孩子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自主、自由、自选的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深受孩子们喜欢,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山是一个具有历史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本土文化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