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感怀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udqliwe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歲序更新又一年,
  神州崛起展新颜。
  年丰物埠万家乐,
  国泰民安举国欢。
  
  (二)
  
  金鸡报晓东方亮,
  辞旧迎新喜气扬。
  八十年过志不老,
  与时俱进奔小康。
其他文献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后,许多老同志都认真研习了会议精神,我反复学习了5遍,重要部分还做了笔记,写了学习心得,这说明老同志还有一颗为社会做贡献的红心。那么我们离退休老同志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呢?  深刻领会,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纲领性的文件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是树立我们老年人正确思想观念的有力保障。中国领导人
期刊
“晚晴闲话”实为《晚晴》的卷首语,是该刊编辑部精心打造的一个品牌栏目。阅读今年第1~11期刊物后,审读员认为该栏目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是特色鲜明,用优美的文字,生动的事例,劝告老年朋友要以积极、健康、从容的态度对待晚年生活。如第8期《感悟老年》:“老年人能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事哲学、为人之道加以提炼……把自己对祖国、对社会的热爱当成一份责任,洒向人间都是爱,那么,晚霞也一样绚丽多彩”,“老夫喜作
期刊
公元2005年,亦即我国农历乙酉年,这是十二生肖轮值到的鸡年。鸡谐音吉,鸡年者,吉年也。在以鸡作素材的国画中,齐白石大师画过《双吉图》,吴昌硕大师画过《大吉图》。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吉祥的向往。鸡年的到来,大家都有一个好心情。  今年元旦春节,大家欢欣鼓舞,喜气洋洋,还不在于因“鸡”想到“吉”,主要还是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民富国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回顾刚刚过去的2004年,正如胡锦涛总书记
期刊
1987年9月29日下午,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到瓮安县视察工作,刚下车,首先想到的是看望老干部。在县委领导陪同下,前往县城东门外塔坡山下的老干部宿舍看望部分离休老干部及亲属。由于我在县老龄委工作,又是离休干部,因而能在现场亲见亲闻一切。当时,胡锦涛书记站在门前若有所思地瞭望塔坡山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深情地缅怀为解放瓮安而牺牲宝贵生命的先烈。然后仔细地观看了周围的环境,当看到宿舍附近两旁由
期刊
按國际标准,60岁以上的人超过人口总数10%, 65岁以上的超过7%即为老龄社会。进入新世纪,我国和我省已经先后进入老龄社会。  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的增加,是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重大成果,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但是人口老龄化也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它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关系国计民生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关心老人
期刊
我军全歼羊山敌,冲出包围圈后,敌军将领误判我军为被迫“流窜”,并没识破我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意图,给我军的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是日上午我一纵十九旅。冲出包围圈后,上級命令进村,做饭,稍加休息后继续南进。因离敌兵较远,部队显得比较轻松。大约二两天后,即过陇海铁路,当夜没有月亮一片漆黑,我军急速前进。并从先头部队传出口令:“快过陇海铁路了,不要掉队,不准吸烟,不准打电筒”。刹时间敌人的子弹开始鸣叫,敌
期刊
贵州省印江县素有“书法之乡”的美誉。特别是明清以来,印江书法更是名家辈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省文史馆馆员王峙苍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一个风和日丽的秋日午后,我们拜访了这位年近期颐的老人。当我们在他家并不宽敞的客厅里坐下时,鹤发美髯、满面笑容的王老从卧室里走了出来。老人步态矍铄,目光炯炯有神。客厅的正中位置,挂着这样的字句:“观书到老眼如月,得句惊人胸有珠”,这是两年前老人92岁寿辰时送给自己的作
期刊
陈毅同志于1957年春天到海南岛榆林港,在陆军招待所住了几天,他那坚强的组织纪律性,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爽朗的性格,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  陈毅同志原打算去海上游泳,领导叫我准备参加保险(我是作战训练参谋)。两天以后,领导又对我说,陈毅同志不去游泳了,因为随同来的医生不让他去。我旁边的一位干部听了说:“陈毅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元帅,一个小小的医生就能指挥他”?说得我们几个在场的干部都笑了起来。陈毅同志
期刊
倭寇侵华似虎狠,“三光”残忍永难忘。  八年浴血護邦国,以古鉴今奔富强。
期刊
2003年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贵州业余画家杨近文选画了120幅革命名人,向这次盛会献礼,在媒体上“火”了一阵子。最近我专门采访了这位髦髻画家。  “我三岁读私塾,七岁入官学”。老人气足音亮,向我介绍他的简历,“他的父亲杨铭轩是清末举人,擅长书画,在父亲的引导下,他八岁就能画门神贴在门上了。  杨近文初中毕业即考人贵师劳美科,步入了专业美术之路。1940年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只身赴杭州考入当时在全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