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123w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 科学 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反向 点拨 逆推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地理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在讲授新课中,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1.执果索因,讲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 规律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正向思维去获得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某些探索性内容,执果索因,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掌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例如,在讲授“海底扩张学说”这一原理时,首先可引导学生阅读“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然后利用学生读图所得的结论提出问题:
  ①为什么海底岩石离海岭愈近,年龄愈年轻,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呢?②为什么大洋地壳岩石年龄都不超过二亿年?接着可引导学生阅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让学生自己表述大洋地壳的生成、移动、消亡的原理,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这一理论:喷出—生成—推移—俯冲—消亡—循环。执果索因能启发学生自己去猜想、推理、判断、验证这一学说,启迪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
   2.反向逆推,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例如,在学完“流水沉积物的颗粒由大到小,循序排列,分选性较好”这一特点后,可以引导学生反向逆推:分选性较好的沉积物是否一定是流水沉积物呢?像这样的反问,学生可能一时答不出来,但只要教师略加点拔,学生就可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正确答案。通过反向逆推,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发问、发现,可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化和升华所学的课本知识。
   3.辩证分析,从矛盾的对立面去思考问题。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如果我们从矛盾的不同方面去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往往能认识事物更多的方面。在学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时,我们既要阐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气温升高产生“温室效应”,又要说明大气污染使尘埃增多,可能使气温下降,产生“阳伞效应”。这样讲解,可以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反证”,证明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反证法是正向逻辑思维的逆过程,是一种典型的逆向思维。反证法是指首先假设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相反的结果成立,然后推导出一系列和客观地理事实、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相矛盾的结果,进而导致否定原来的假设,从而更加有力地证明已知地理事实和结论的正确性。
  例如,当我们讲解“地球的公转”时,不少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感到理解困难,一些空间想象力差的同学更是如此。为此,我在讲究有关内容后,提出一个假设:“如果黄赤交角为0,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如何?”在学生思考议论的基础上,再由教师演示讲解,学生的疑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正面讲解某些内容比较困难时,反证法不仅可以起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之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在习题教学中,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
  1.例题示范,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在习题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讲解一些与学生原有认知相冲突的范例,可以打破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开拓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例如:近年来,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的一些高寒地区发现了十分发育的喀斯特地形,试解释这种现象。由于学生一般都知道喀斯特地形发育的两个基本条件,即首先要有范围广大的可溶性岩石,其次必须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现在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不具备上述条件,这样的思维定势无疑会使学生感到求解无路。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从青藏高原发展历史寻求答案,则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青藏高原在地质史上曾是一片海洋,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后来地壳上升,在上升的初期高度不大,气候高温多雨,发育了喀斯特地形。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后,喀斯特地形亦随之上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道题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串联了有关知识,使学生以其所知解决其未知的新问题。
  2.一题多变,活跃逆向思维的思路。很多习题,只要改变某些条件,或将条件和结论相互对调,或将已知和未知相互对调,就可供训练逆向思维之用。这样做,既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之效,又可以活跃逆向思维的思路。
  3.正逆互用,促进正逆双向思维的联结。有些题目,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用正向思维去解答,也可以从所求的结论出发,反向推理。寻找所需的已知条件、概念、原理和 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来解题。
  这样做,培养了学生从正逆两个方向去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了正逆向思维的联结,使两者相互检验、相互补充,进而产生良好的交叉效应。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如果一个学生的双基越扎实,前面知识对后面知识的负迁移作用就越小,逆向思维也就越容易建立。因此,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必须以扎实的双基为前提。
  (江西省安远县第二中学) .
其他文献
与普高生相比,职高生无论在学习目的性方面,还是在基础知识、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导致的结果是多数职高生对计算机语言学习没有兴趣,缺乏信心,上课无精打采,甚至睡觉,制造混乱等。因此近年来,我尝试运用排演式教育法,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置于教学过程之首,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  创设“排演”情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培
期刊
回顾一年的新课改历程,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从刚开始的彷徨,怀疑,到现在坚定不移地实施课改,从最初简单的模仿别人到现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征途中,我不畏艰难,勇于探索,一路上有泪水也有欢笑。有经验教训,也有点滴收获。  一、学习理论,转变观念  1.学习理论是课改成功的基础,只有学习理论才能思考如何联系实际,才能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特别是学校组织的杜郎口和人才学校的两次外出学习犹如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课改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主要弊端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五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  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远不是表面上显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
期刊
小学生的特点是贪玩,好动,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持久注意力不强。因此发展学生的持久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数学教学更是如此,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对《标准》的理解,我有下面的一点体会。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当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情感不切,意志不强时,即使教师的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目前各个中学进行的新课改教学,探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方法,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最大特点是自主学习,同时围绕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课的教学情境进行了新的探讨,提出了情境创设的策略以及情景教学对老师的新要求。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教学 情境创设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初中政治课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
期刊
初中生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刚跨入高中,都有十足的信心、旺盛的求知欲,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而是太枯燥、泛味、抽象、晦涩,有些章节如听天书。在做习题、课外练习时,又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常常感到茫然一片,不知从何下手。  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甚至过去的尖子生可能变为学习后进生。渐渐地他们认
期刊
摘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和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家庭是孩子最早社会化的机构,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而班主任则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导者。德育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关键字:素质教育 德育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尽量以实际问题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新教材的特点是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问题
期刊
合作学习是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理念之一。同时,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如何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正成为目前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农村中学大班组、大课堂及学生参差不齐的特点。  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操练的需要,以“任务型教学“方法为主,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在学习中,学生积极地互相支持、
期刊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有的学生说了这样的话:“体育课一点也不好玩,还不如聊天、打瞌睡来得实在。”刹那间,我的心为之一震,心情无比沉重。我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认定这只是极少数人的无知想法。于是,我深入到学生当中,对此展开调查,结果令人汗颜。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很肤浅,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简直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  对于学生的这种心理,很多体育教学者深有同感。曾几何时,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