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蒙古腮林忽洞群、白云鄂博群及白云鄂博铁矿赋矿白云岩的新认识

来源 :地质论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ngxi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年,笔者等应内蒙古地矿局邀请,对腮林忽洞组及白云鄂博群进行了初步踏勘性研究;在国家攀登附加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资助下,于1994年和1996年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与新的认识。 (1)腮林忽洞组剖面露头良好,被若干个大陆风化壳所分隔,可识别出7个三级层序(or-thosequence)。依岩石地层单位定义,应称其为腮林忽洞群。 (2)白云鄂博群以宽沟背斜为轴部可分为南、北两翼。腮林忽洞群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变质 In 1991, at the invitation of Inner Mongolia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the author carried out a preliminary survey on the Hetong Formation and the Bayan Obo Group. With the assistance of the National Climbing Additional Project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Director’s Fund, in 1994 and 1996 Conducted further research and obtained some important discoveries and new understandings. (1) The profile of the Cheolinlinglingong Formation is well exposed and separated by a number of continental weathering crusts, identifying seven or-thosequences.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rock strata unit, it should be called the Kailin cave group. (2) The Bayan Obo Group can be divided into south and north wings by the wide-ditch anticline. Kailin cave group of non-integration of perspective over the deterioration
其他文献
中金所再次挥舞风控利剑发布新规,以期进一步规范和引导目前存在的“畸形”交易状态。然而,新规模糊的界定和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可能令预期作用难以发挥。 China Gold again
提出了一种利用TDLAS吸收光谱技术,通过测量一氧化碳吸收谱线的二次谐波和四次谐波的最大值,从而准确计算出一氧化碳浓度的新方法。这种方法的的特点在于,测量结果与激光器的
“八五”期间地矿部系统物探、化探、遥感勘查工作取得了若干新进展。本文根据各省、市、区地勘局及勘查技术院等有关资料 ,分基础地质、矿产勘查及水工环三部分简述了这些成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自贡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7例作为病例组,根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召开2017年城市管理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17年是推进城市管理执法改革的攻坚之年,城市管理工作要抓住工作重点,不断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要破解工作难
研究了掺杂激光染料DCM和手性剂CB15的向列相液晶器件的激光辐射行为。制作了反平行摩擦处理的器件,得到了扭曲向列相液晶平面织构态。采用固体Nd:YAG倍频532 nm波长激光作为
美国放射学院以目前发表在专业医学杂志的文献综述为基础并结合多方专家的意见对肿瘤的治疗制定了一系列合理治疗原则。目前已完成了前列腺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原位导管癌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在高职幼师舞蹈创新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学老师一定要重点把握整体的舞蹈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简称MALTL)属淋巴结以外与黏膜组织相关的一种肿瘤性疾病。早期易误诊,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临床缺乏特征性表现,与其他恶性肿瘤难以鉴别。为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我院自1984年1月至1999年6月期间收住的61例MALTL的诊断和治疗及随访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为探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急变后疗效差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我们对CML急变患者21例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SSCP分析IgH、TCRVγI-Jγ基因重排,配合形态及免疫学检查,通过比较CML急变期形态、组化、免疫分型及基因异常的变异,分析CML急变后的克隆演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