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权威教材,学生是“拿来主义”,还是进行批判式吸取?本文论述了在教学过程中为何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学生该怎样质疑。
关键词:质疑 教材 能力培养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64-01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绝对主体。教师基于教材的重点,通过传统的灌输方式,将内容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设定的思维途径被动学习,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散失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机会。要想改变种状况,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化新型人才,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做起,使其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开拓创新,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古人云“学贵有疑”,什么是质疑呢? 教育心理学表明:质疑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状态。而质疑能力则是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于质疑
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时段里,一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学生提问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逐渐降低。所以在幼儿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小朋友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老师的提问,而到了小学,这种现象就略有减少了。到了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民主,课堂气氛不融洽,使得学生争答抢问的积极性被严重挫伤,就算是对老师的授课内容有疑问,也不愿或不敢指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采用赏识教育,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
二.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有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也不一定就会积极质疑。因此教师还要在教法上多下功夫,多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质疑。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为他们提供质疑的土壤,而且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按照教育理论,问题情境的设置必须有趣味性、惊奇性,以唤醒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经验;或者能引起强烈的认知冲突,以诱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引起质疑。
三.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学会质疑、善于质疑
1.理论联系实际质疑法
理论源于实践。“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权威教材的理论知识,应该鼓励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由于学生认知和经验的局限,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冲突和矛盾,于是便产生了质疑。比如,在高中生物选修一的生物技术实践教学中提到,酒的酿造是由于酵母菌的“功劳”,有学生联想到实际,提出疑问:“我家里酿了葡萄酒,但是我看到家里人在酿酒时只是放了许多葡萄和冰糖,并没有加入酵母,怎么也能酿成酒呢?是不是说还有其他途径可以产生酒精?”这个问题立即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也对书本知识的产生了质疑。在我的组织下,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同学们发表了很多有意义、有创造性的看法。有的同学大胆推断是葡萄自身的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有的说是在酿造过程中感染了酵母菌,还有同学说是由于葡萄本身感染了酵母菌或其他杂菌等等。我首先对大家给予了肯定,表扬大家讨论积极,然后继续在讨论的情境中诱导大家得出了正确答案。生物教材的内容几乎都可以联系到实践当中,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可以多鼓励学生联系实践,发现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因果质疑法
书本的每一个知识点的背后,都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复杂的探索过程。教师如果只是教导学生“拿来主义”,而不管知识点背后的发现过程,就有可能使学生只知“拿来”,迷信权威,散失提高探索能力的机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向权威挑战。
3.比较质疑法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通过比较相互关联或相类似的生物现象、概念、过程、规律的异同,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逆向质疑法
正面的问题,反过来问又会怎样呢?经常让学生转换角度去思考,必然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多引导学生从问题的另一面逆向思考,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知识点。
5.多维发散质疑
这点在高三第二轮复习课当中尤其重要。多维发散质疑要求学生从某一知识点出发,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变换,向多个知识点扩散,形成立体的思维网络,从而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构建知识网络等,通过这种发散质疑,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质疑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水平。
古人曰:“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每一个科研成果的形成,都始于质疑。不善于质疑的人,就不会创新,就无法达到现代化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敢于质疑,懂得质疑,善于质疑,不迷信权威,不固守成规,在质疑中探索真理,提高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张晓玲 高等函授学报[J].自然科学版,2006
[3]郄银东高中生物教学论文PDF版素材)[R].学优高考网.2013
关键词:质疑 教材 能力培养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9-064-01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绝对主体。教师基于教材的重点,通过传统的灌输方式,将内容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设定的思维途径被动学习,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散失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机会。要想改变种状况,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化新型人才,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做起,使其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开拓创新,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古人云“学贵有疑”,什么是质疑呢? 教育心理学表明:质疑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状态。而质疑能力则是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于质疑
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时段里,一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学生提问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逐渐降低。所以在幼儿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小朋友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老师的提问,而到了小学,这种现象就略有减少了。到了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民主,课堂气氛不融洽,使得学生争答抢问的积极性被严重挫伤,就算是对老师的授课内容有疑问,也不愿或不敢指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采用赏识教育,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
二.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有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也不一定就会积极质疑。因此教师还要在教法上多下功夫,多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质疑。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为他们提供质疑的土壤,而且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按照教育理论,问题情境的设置必须有趣味性、惊奇性,以唤醒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经验;或者能引起强烈的认知冲突,以诱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引起质疑。
三.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学会质疑、善于质疑
1.理论联系实际质疑法
理论源于实践。“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权威教材的理论知识,应该鼓励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由于学生认知和经验的局限,在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冲突和矛盾,于是便产生了质疑。比如,在高中生物选修一的生物技术实践教学中提到,酒的酿造是由于酵母菌的“功劳”,有学生联想到实际,提出疑问:“我家里酿了葡萄酒,但是我看到家里人在酿酒时只是放了许多葡萄和冰糖,并没有加入酵母,怎么也能酿成酒呢?是不是说还有其他途径可以产生酒精?”这个问题立即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也对书本知识的产生了质疑。在我的组织下,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同学们发表了很多有意义、有创造性的看法。有的同学大胆推断是葡萄自身的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有的说是在酿造过程中感染了酵母菌,还有同学说是由于葡萄本身感染了酵母菌或其他杂菌等等。我首先对大家给予了肯定,表扬大家讨论积极,然后继续在讨论的情境中诱导大家得出了正确答案。生物教材的内容几乎都可以联系到实践当中,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可以多鼓励学生联系实践,发现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因果质疑法
书本的每一个知识点的背后,都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复杂的探索过程。教师如果只是教导学生“拿来主义”,而不管知识点背后的发现过程,就有可能使学生只知“拿来”,迷信权威,散失提高探索能力的机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向权威挑战。
3.比较质疑法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通过比较相互关联或相类似的生物现象、概念、过程、规律的异同,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逆向质疑法
正面的问题,反过来问又会怎样呢?经常让学生转换角度去思考,必然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多引导学生从问题的另一面逆向思考,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知识点。
5.多维发散质疑
这点在高三第二轮复习课当中尤其重要。多维发散质疑要求学生从某一知识点出发,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变换,向多个知识点扩散,形成立体的思维网络,从而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构建知识网络等,通过这种发散质疑,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质疑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水平。
古人曰:“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每一个科研成果的形成,都始于质疑。不善于质疑的人,就不会创新,就无法达到现代化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敢于质疑,懂得质疑,善于质疑,不迷信权威,不固守成规,在质疑中探索真理,提高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张晓玲 高等函授学报[J].自然科学版,2006
[3]郄银东高中生物教学论文PDF版素材)[R].学优高考网.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