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的日子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a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人们之间联系大多靠信件。电话还是奢侈品——某种级别的官员才有资格使用,单位里的电话看管甚严,私用不方便。
  写信,发信,等信,回信,在那个年代,几乎是一个外省青年的核心精神活动。人到哪儿,信到哪儿。所以,见面要问对方单位、地址和邮政编码。那时候,跟家人的联系就在一张薄薄的书信上。一来一回,就得七八天甚至更长时间,从发出家信到接到回信,做儿子的那颗心就悬在空中。时间和距离,在那时候是真实存在的阻隔。关山万里,望穿秋水,描述的就是相互思念的状态。
  父亲写在信纸上的那些简单的话,慰藉着我干涸的心。弟弟妹妹的信,让我看到他们的成长。从家里来的是叫人放心的信息。给父母写信,其实颇费思量。孤独,苦闷,自然不能说,真实的生活也不能写,如果他们知道自己供出来的大学生儿子,住在地下室里,每日和那些出差的人混在一起,心里一定会惦念儿子的安全。至于对前程的忧虑,担心女朋友變心之类状况,那就更不能下笔了。报平安,寄钱,问安,这几乎是全部内容。
  我第一次领到五十块钱工资,把簇新的人民币揣摩端详了半天,才放进钱包里。然后,第一时间跑到西四邮局,给家里汇去三十元。这是我的毕业汇报,我把汇款收据仔细装进口袋,拍一拍才放心离去。
  最盼望的是上海女友的信。看到印有“复旦大学”字样的信封,心就“噗通”跳动起来。读她的信,得一个人躲在屋子里,琢磨了再琢磨,品味了再品味,要从每一个用词里捕捉对方心底里的东西。给女友写信,必须等下班后,关上门,挥笔抒写自己压抑不住的感情。我的心儿在上海,在上海啊。
  至于朋友同学之间的信,那是可以拿出来念给同事的,里面有对时事的看法,对人生的思考,读来轻松,有的让人如沐春风。寄信是每天最快乐的时刻。给女友的信,喜欢写“亲启”,落款必有“内详”,生怕邮递员轻慢了。从砖塔胡同56号出来,一路哼着邓丽君的靡靡小曲,走向邮局。那时,信件往来有规矩,写好信,得敞着口,等服务员检查有无违禁品,称毕重量,才能封口。用唾沫润湿邮票背面,端端正正贴在邮政编码下方,往邮筒里轻轻一丢,心也就飞走了。
  当我成为老职工时,寄信就不必再费神到邮局去了,我会很自然地把私信当公信交给收发员。那时,最不能得罪的便是单位里的收发员了,他是大家不得不喜欢的人,也是大家最害怕的人,因为他会带来令人痛苦的消息。大家都会不时送他一点东西。退伍军人出身的他,也很乐于享受自己拥有的权力,对几个头头恭恭敬敬送到手上,其他人可就区别对待了:关系好的好声呼唤——有信,不待见的则瓮声瓮气——拿信!午后的六铺炕大院,回荡着收发员喜怒无常的叫声。
  那个年代,最怕哪一天突然收到一个厚信封,因为里面极有可能装满了你写给某个友人的信,这往往意味着你们之间的一切都宣告结束了。所以,经常会看到有人在烧信,痛快地在公厕里燃了,然后一踩开关,“哗”的一声,告别了友情或爱情。也有感情细腻的,会在院子里的柳树下毁灭记忆,然后挖一方浅坑,把灰烬埋在里面。那个时刻,夕阳含悲,主人脸上一定挂着几颗晶莹的泪珠。
  (选自《新周刊》,有删节)
  【赏析】
  在通讯不便的年代里,书信是人们联系交流的主要渠道。一封薄薄的书信承载了亲友之间的牵挂与祝福,情人之间的浪漫与喜悦,告别友情爱情的烦恼与痛苦。虽然这个时代我们已很少用书信来表情达意,传递祝福,但作为文化的载体,书信不该被我们遗失。正如《见字如面》等综艺节目的热播,用简单的方式,表达深邃的思想,感受文化的精髓。我们可以在寻常的书信故事当中发掘出情感内蕴,情真意切地感受到过往生活的点滴细节。
其他文献
复  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池水逶迤,水复(重叠,繁复)荡漾,成名掷一石子,波浪顿生,顷之,又复(恢复)如初。前行,一老人见之,问其话,成名不敢出言以复(答复),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试令之与鸡斗,无不胜者。两人喜,相约明日复(再)往。  【译文】天启年间,皇上喜欢蟋蟀,江南的成名寻找蟋蟀,到了一个大观园,
期刊
2018年春去夏来之际,一群90后大学毕业生来到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新光村廿玖间里创客基地里,开了一批“诚实”店铺。这些店铺常常无人看管,掌柜经常在外旅行和学习,店铺却一直开着,买东西付钱靠游客自觉和信任。  在廿玖间里内,无掌柜看管的店铺占了一半以上,大概有十几二十几家。节假日时,许多游客会在店铺内挑选物品。两年来,除了少数店铺出现过被偷窃的情况,大多数无人看管的店铺都经营良好,没有发生过偷窃情
期刊
【技法指导】  一篇高考作文,如果构思机智、奇巧,就是很大的亮点。构思是个复杂而微妙的问题,涉及面相当广泛,这里着重介绍“由事入理,以小见大”的构思方法。  所谓“由事入理,以小见大”,就是通过叙写日常生活中一件极其平常的小事(描写的是细节,剖析的是细微现象),深入浅出地阐释一个大的、引人深思的事理(相关事理可以指向人生层面、社会层面以及文化层面)。  事实证明,从小事件、小景物、小人物着笔,往往
期刊
前不久,一名来自中國药科大学的女生“刷山”寻百草的经历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这名大四女生,利用实习时间进深山寻百草,“探访”典籍中的植物和药材,梦想做一部掌上《本草纲目》。在深山里没法洗澡,日子艰苦,她却说:“因为心中带着热爱,所以很享受这个过程。”  不把自己的追求和梦想禁锢在课堂、书本和实验室里,而是积极向外扩展,将自身学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凝聚到做一部掌上《本草纲目》这种有现实意义的事情上,这样
期刊
农夫出身的海明威在成名以后,依旧经常回乡下去劳作。一年春天,海明威正在田里播种,一个教授带着一群学生路过这里。只听那个教授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看这个农夫,只能在农田里度过一生,他是多么可怜而低贱呀!”  海明威决心要好好惩罚一下这个嚣张的教授。他站起身来对教授说:“尽管如此,我知道的事情一定比你多,你敢不敢和我打个赌?你向我提一个问题,我回答不上来就给你1美元;同样我也向你提一个问题,你回答不上
期刊
【问题点击】  “无米为炊”是学生在考场上面对作文题时常陷入的困境。其实,在你所积累的材料中,有些看起来与试题关联不大的素材,经过变通处理,也是可以转化成高考作文的素材的。因为每一个感性材料、客观对象,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的统一体,其内涵往往是多层的、多义的、多向的,大都具有多层次开发、多角度利用的可能性。比如“达·芬奇画蛋”这一人所共知的小故事,至少包含四个含义:天才出于勤奋;要打牢基础,练好基本
期刊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在写完《白鹿原》这部巨著之后,在60歲的时候,一个人回到故乡的旧居住了两年。那时,他家的屋檐下,先后住过两种燕子。第一种是普通的草燕,它不讲什么卫生,做出来的窝外表很粗糙,还时常把粪便之类的脏东西弄得到处都是,这种肮脏的习性自然很讨人厌烦。  后来,一件令作家惊喜的事情出现了:草燕离开之后,一种极为罕见的瑚燕,竟然也来安家落户,它筑的巢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它每天进进出出
期刊
歌德,曾被恩格斯称赞为“最伟大的德国人”。我有幸先后三次参观过歌德在法兰克福和魏玛的两处故居,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中国情结”。  在魏玛参观歌德故居时得知,德国人称呼歌德为“魏玛的孔夫子”。而在法兰克福参观歌德故居时,又惊讶地发现歌德故居二楼的主厅竟然叫“北京厅”。北京厅的装潢布置是古色古香的中国风格,墙上贴着中国风景的墙纸,墙纸构图有山水、亭台、垂柳和披蓑戴笠垂钓的渔翁等。这两个发现令我好生
期刊
土族阿妈的盘绣,绣上了年轻人的T恤;传统的扎染工艺,染出时尚又实用的围巾;精美的手工地毯,缩小成了精致的杯垫……前不久,一场探索“互联网+非遗+扶贫”新模式的论坛在北京举行,唯品会电商扶贫频道“唯爱工坊”推出的非遗扶贫产品,引来一片赞叹。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只是民俗、技艺,而是千百年来日常生活的结晶,蕴藏着对生命与世界的思考。比如,传统的中国结,寓意完美、圆满与生生不息;而神秘的女书,承载
期刊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 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 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 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 红槿花中越鸟啼。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李德裕在唐宣宗即位后被贬岭南时所作。诗中描写了江南山水风光和风物人情,表达了诗人身居异地的怀乡之情。  首联描写诗人在贬谪途中所见的岭南风光,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岭南重峦叠嶂,山溪奔腾湍急,形成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