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综述:肥胖对心力衰竭的发展与转归的影响

来源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q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既往一些研究提示,肥胖是导致心力衰竭(心衰)发生的危险因素,但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体质量指数(BMI)增加与心衰患者的预后改善相关。这种看似矛盾的关系被称为"肥胖悖论"。本文将从肥胖与心衰发生发展的关系(尸体解剖证据及流行病学证据),肥胖导致心衰的可能机制(血流动力学机制和神经内分泌机制),肥胖对心衰预后的影响("肥胖悖论"的提出及可能解释)、肥胖与心衰关系的目前认识及未来研究方向的总结几个方面综述肥胖与心衰的关系。

其他文献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肿瘤心脏病学》(JACC:CardioOncology)第5期如期发表。本期涵盖了包括肿瘤治疗相关心功能评价、心脏毒性评估及监测,心血管疾病及治疗相关的肿瘤风险,肿瘤治疗中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内容。从多个角度、视角展示了肿瘤心脏病学的前沿进展。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与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因AMI在阜外医院接受急诊PCI的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和(或)体征分为无心力衰竭(心衰)组和心衰组,心衰组按照PCI术后首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射血分数(EF)值分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EF≥50%)、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HFmrEF,EF 4
暴发性心肌炎临床表现有时与急性心肌梗死类似。本文报道一例临床表现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经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明确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临床合并心原性休克,给予糖皮质激素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后抢救成功。
目的旨在初步评价经皮房间隔造瘘术治疗顽固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短期血流动力学效果。方法入选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阜外医院心力衰竭重症监护病区(HFCU)住院的成年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包括射血分数保降低的心衰(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入选标准包括目前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Ⅲ级,入院时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 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