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柴窑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验证
  
  在我们身边,时而会发现“身份不明”的东西,如UFO目击者的讲述可能被认定是错觉或想象,但也可能是历史性发现。因此,遇到“不明物体”时,应该有“这是什么”的好奇心和“我要弄清楚!”的探求欲,通过认真的科学研究,去伪存真。
  1938年,南非博物馆员科特尼·拉提曼在一艘从印度洋归来的渔船上发现了一条没见过的鱼。她翻阅了许多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怎么也弄不明白这条鱼为何物。于是,她把绘有这条鱼的草图拿给鱼类学家看,鱼类学家认定和白垩纪末期与恐龙共同灭绝的鱼很相似—这就是发现“活化石”空棘鱼的开端。根据以前发现的化石,可以得知空棘鱼是古生代泥盆纪中期出现的。但是再没有发现中生代白垩纪以后的化石,由此认定它已经灭绝了。好在空棘鱼在数亿年后被发现了,并且保持原本的形态一直生存着,这就是好奇心和探求欲的成果。
  柴窑从某种意义来讲,也许就是陶瓷领域的“空棘鱼”。空棘鱼有数亿年前形成的化石为证,柴窑虽有证明其存在的记载,但却从未有碎片被发现,大部分学者认为它已经消失了或是根本就不存在,人们不可能识得它的真实面貌。
  出现了身份不明的“青百合花瓶”,在已知陶瓷中并没有发现特征符合的,和科特尼·拉提曼不相同的是,即使我拿出实物给人看,也只得到“不知道”的回答,最后自己设立“这是柴窑吗”的假说。
  要想验证柴窑假说,必须和已知“化石”比较。将文献中的柴窑和“青百合花瓶”特征比较,探求与“化石”的一致是证明假说的第一步。
  考古学、美术史学的考证,力图通过历史文献来阐述,这是“文献法”中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文献中的柴窑
  
  就我所知,在有关后周官窑柴窑的史料中,特别注意的历史文献主要有十篇:明洪武年间曹昭著《格古要论》、明宣德年间吕震著《宣德鼎彝谱》、明嘉靖万历年间张应文著《清秘藏》、明万历年间黄一正著《事物绀珠》、明万历年间的《夷门广牍》、明谢肇淛著《五杂俎》、明万历年间高濂著《遵生八笺》、清乾隆年间朱琰著《陶说》、清嘉庆年间蓝浦著《景德镇陶录》、民国年间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
  


  明代宣德三年(1428年)吕震撰《宣德鼎彝谱》,是作为明代皇宫的皇帝御用品库存目录而完成的“公文”书,清理皇帝的御用物品,当然是一边确认一边做正式记录的。皇宫已把宋代的“六大名窑”作为收藏:“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登记造册的物品绝对不会不在库中。
  柴窑到底是怎样的东西呢?我们将史料逐条整理归纳出来:
  一、“雨过天青云破处”的色调;
  二、具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
  三、生产地为河南省开封;
  四、有细纹和裂纹(自然生成的裂缝);
  五、底部为悬空底。另外底部施加了铁釉或保留了素胎的原样;
  六、主要产品为青铜器式样的尊、帱、香炉等;
  七、除蓝色之外,还有蛋白、蟹青、月白釉;
  八、生产皇帝御用器具以及祭祀用器具的官窑;
  九、表面涂有鲜艳的釉彩。
  以上是根据历史文献和工艺传承来判断的柴窑特征。让我们来检验一下这些特征是否与“青百合花瓶”一致。应该注意的是,此时要尽量排除个人的解释,进行忠实于历史文献的严格考察。
  
  柴荣追求的“青”与
  德国麦森瓷器
  
  柴窑的特征中最重要的是色调。
  追求颜色创新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永恒课题。瓷土质量和胎坯造型,经过不断探索和创新,也取得了相当的进步。但是,艺术性仍在于鲜艳的色彩。色调的革新,成为陶瓷历史前进的极大动力。
  “柴窑精色异为诸窑之冠”。“精色异”有两个解释。其一是把“精”和“色”分开,“精”可解释为精巧、精密,即指其造型精巧,色彩奇异。而从“精色”来看的话,是从“青色”一词古语含义中来。无论何种解释,都不能否认,柴窑器色泽为“异”,即与其他窑所烧制的色泽相异,“精色异”就是说与其他名窑所烧制的青瓷相异。从五代十国到宋代所烧制的大部分青瓷虽称“青瓷”,实际上是橄榄色系的绿色瓷器而已。
  由于烧制出了其他窑无可比拟的“青”,柴窑被称为“诸窑之冠”。着色为无可比拟的“青”,这是柴窑最大的特征。这种独一无二的“青”,究竟是怎样的色调呢?
  查知柴窑色调最大的线索是清代朱琰(笠亭)著《陶说》。记载中描述了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命窑工烧制:“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真的是柴世宗出此“题目”给工匠?抑或是他看到具有精妙色调的官窑作品后而出此言?或者这根本就是一个传说?我们不得而知。
  


  “雨过天青”成为两宋时期烧制青瓷的代名词。很多研究者,对于柴窑呈色也是以“雨过天睛后没有一丝灰尘的美妙天空之色”来解释。如果一字不漏解读柴荣的这句话,“雨过天青”后接了“云破处”三字。这三个字无疑是针对柴窑色泽特定的关键词汇。柴荣并没有发出要烧制和天空一样颜色的瓷器的命令,而是要求烧制的瓷器再现雨停之后、阴云初散的瞬间天空呈现的“青”色。为了忠实此命令,窑工烧制出的并不是单纯的蓝色瓷器,应有云彩残留的样子。
  “雨过天青”和“雨过天青云破处”是不同的。
  接受柴世宗命令的柴窑工匠,首先要知道柴世宗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颜色,恐怕会一次次观察雨过天晴后的天空。这7年来,每当台风过境,骤雨、雾雨初停之际,我都会拿着青百合花瓶的照片或实物飞奔出去。每一次,“青百合花瓶”都仅差一点点便能和雨后幽幽天空融为一体。这种感受,我想诸位也同样有体验一下的必要。不管是谁,观察后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这一现象即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了。
  提起美妙的“青”瓷,很多人想到德国麦森瓷器。麦森瓷确实与“青百合花瓶”有着极为相似的色调。著名陶瓷工匠布莱特·休奈达1983年烧制的“云间的景色”作品,陈列在日本札幌麦森美术馆。从这件作品的题名看,确实容易让人产生休奈达和柴窑“雨过天青云破处”追求同样效果的想法。而且,这件作品的颜色也和“青百合花瓶”如出一辙。
  不论是千年前的中国陶瓷工匠,还是现代麦森瓷器工艺师,艺术想象力及美感有着共通之处。我虽然不认为休奈达是从中国陶瓷史料中了解到了柴窑的烧制手法,但是当他向“天空与云彩”这类题目挑战时,恐怕与千年前的工匠得出同样“答案”的可能性不小吧!
  欧洲陶瓷器是在中国陶瓷基础上诞生出来的。麦森瓷器是由王储弗利德里希·奥古斯都一世1694年即位后开始生产的。参考宫廷收集的中国瓷器,普鲁士炼金术师贝特卡1709年成功烧制了欧洲最初的硬质瓷器,这是麦森瓷器的起源。1720年左右,日本模仿麦森瓷器 制成了古伊万里样式和柿右卫门样式。1739年,麦森瓷器诞生了它的扛鼎之作——“蓝色洋葱”,这也是应用了中国青瓷中所描绘的蔚蓝色着色技术。 如今,我们身边的“蓝色瓷器”为数众多,因而对于这些物品不会有“难得”的想法,而对于从古代的人们来说,蓝色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获得的珍贵颜色。蓝色作为神秘且难得的颜色,在世间被人苦苦地追寻。比如,蓝宝石、蛋白石、翡翠等宝石也多以蓝色为基调,人们也正是因为此才有“难得”的感触。在日本,宝石的始祖是在县系鱼川的姬川上流采集的翡翠,这也是作为三大神器之一的勾玉的珍贵材料。纵观世界各大教派,伊斯兰教的圣殿也是以木莓的蓝色为基调;进入基督教堂,同样会被彩色玻璃的蓝色光芒所吸引。在佛教中,“绀纸金隶”成为对佛陀最为崇敬的颜色。总之,“青”是一种神圣的颜色。
  中国瓷器是以追求“青”的美妙而进化发展的。东汉的青瓷,到唐代时已于越州窑烧出了称为秘色青瓷的名品,宋代迎来了巅峰期。元朝时期,景德镇窑发明了“青花”。这种技术影响到了日本和欧洲。中国陶瓷工匠们为世界陶瓷历史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明如镜”与“声如磬”
  
  我们来考证文献所记载的柴窑特征的第二个项目。明代谷应泰著《博物要览》(1621-1627年)记载:“昔人论柴窑曰: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青如天”无疑来自“雨过天青云破处”的词句。
  “薄如纸”。从“青百合花瓶”的胎质来看,其素胎的厚度仅有两毫米。以千年前的技术烧制出来,到了让人不敢相信的程度。
  “明如镜”和“声如磬”又是怎样的呢?依照文献记载,柴窑主要烧制樽、觚、香炉等瓷器。“樽”是用来储酒的器具,可理解为“酒瓶”。而“觚”是饮酒的器具,可理解为“酒杯”。古代的“觚”为青铜器,唐代以后为陶瓷器。觚最初也是作为实际的饮酒器具,后来才被用来当成祭祀礼仪用的神器。柴窑模仿的“觚”,是什么形状呢?应该是约3000年前殷代所制作的“子蝠形觚”。其形状和“青百合花瓶”几乎完全一致。
  古代艺术品鉴定,多是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外观。对于瓷器,这种单纯的观察不能完全了解它的实际状态。瓷器鉴定是动用整个“五感”的行动。除了用眼睛观察,还要用手触摸,用鼻子嗅闻,用耳朵倾听。香炉需焚香以考,花瓶要置花以观,否则无法识其本来面貌。
  我将“青百合花瓶”注满了酒,举“觚”待饮时,在如盛开的百合花般的瓶口中,倒映出了我的面容。“青百合花瓶”表面完全由釉彩涂敷,艳丽“明如镜”。当作酒器凑近眼前时,“青百合花瓶”就如同镜子一样把饮者的表情,细致入微地反映出来。这是对“青百合花瓶”具备“明如镜”特点的验证。以它的开口部位和古代铜镜相较,形状上也颇为一致。
  


  “声如磬”是什么意思?所谓“磬”是中国古代打击乐器的一种,最初以玉、石为材。唐宋时期,磬演变为铜器,宋代《磬总说》记载:“今兹之磬,非玉非石,乃铸金而为之。”这时的磬,已多为佛寺所用。如何“声如磬”?“闻声”是鉴定法之一。
  陶瓷器一般不被认为有“声”这么一说。陶瓷怎样发出磬的声音呢?怎样解释声如磬的含意?经几位中国专家确认,借外力让瓷器发出磬的声音,在这种场合下应使用“打、扣、敲”,也就是说“打如磬”“扣如磬”“敲如磬”。另外也说“声如磬”,但是“声”不作动词,比如可以说“打磬”“敲磬”,但决不能说“声磬”,此时的“声”就像日语中的含义,即只能从“喉咙”里发出。
  为了探究“青百合花瓶”,我用它来喝酒。当将其倾斜,瓶内顿时响起了“涪——”的声音,为了确认,我反复多次将其倾斜,每一次都发出了“涪——”“乓——”“倥——”微妙的不同声音。这声音就连在五米之外厨房里的家人也听到了,她头也不回地连连发问:“不可思议的声音,是什么在响?”这个声音就是“青百合花瓶”喇叭状的开口作为扩声器传出的。后来确认,在相距10米的地方,也能清楚地听到它的声音。
  啤酒瓶会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青百合花瓶”的声音与此有本质的不同,它发出的是震动喉咙的声音。
  不敲也不扣即发出声音,音色如磬。在受到这个冲击的瞬间,正是我确定它便是柴窑的瞬间。大概是这样吧,青的,薄的,自身可以发出声音,如果是这样的话——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的我,听到瓷器发出如磬般的声音,还是第一次。
  在这之后,我曾多次用其他陶瓷花瓶与陶瓷觚进行试验,但没有一个可以发出磬的声音。觉得“青百合花瓶”造型之薄、构造之巧妙,才得以产生共鸣。这是这件瓷器所具有的特质。
  陶工是不是想让它发出磬的声音而设计的构造?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他可真是个天才;或是无意中烧制了发出磬声的瓷器,它还真是个神器了。
  遍查文献,记载中,只有一种陶瓷制品可以发出磬的声音,那就是柴窑。
  除此之外,“青百合花瓶”表面有细纹和裂纹(自然生成的裂缝)以及“底部为悬空底,另外底部施加了铁釉或保留了素胎的原样”也与柴窑的特征相一致。也就是说,两者都是有极细的裂纹,底部为保持铁釉原样的悬空底。
  根据文献记载,除此之外,柴窑的特征还有三个:“生产地为河南开封”;除蓝色之外,还有蛋白、蟹青、月白釉;“提供御用器具以及祭祀用的器具的官窑”。据此,无论怎样观察,“青百合花瓶”都是官窑制品。
  关于生产地,如果柴窑的窑址被发现,哪怕找到一个碎片,也可以和“青百合花瓶”进行比较。另外,是否存在青色以外的柴窑与判断“青百合花瓶”是否柴窑没有关系。但是如果确认“青百合花瓶”是柴窑的话,则有可能出现同类型而颜色不一样的觚。
  最后一条是否为官窑,“青百合花瓶”自身不能作为证据。但是,所有看到“青百合花瓶”的专家都确信它是官窑。而且觚也不是一般人们用的酒杯或酒碗,它是贵族专用的器具。
  退百步说,假设证明不是柴窑,它将具有改写中国陶瓷史的冲击力,这是比柴窑更大的发现。目前,明确在历史上存在的官窑中,与“青百合花瓶”相符合的只有柴窑。如果证明它不是柴窑,那就存在一个任何历史文献都没有记载、连名字也没流传下来的名窑,或者意味着在已经弄清楚的历史窑场中出现了一个出类拔萃的名品。
  
  修复痕迹的佐证
  
  验证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柴窑特征与“青百合花瓶”是否一致,多是推断,难有实证。无论这个物品是什么,它都有着难以替代、难以比对的事实证据。
  “青百合花瓶”开口部位有修补痕迹。这是“金修补”留下的痕迹。再仔细观察,在同一个破损部位,有以前用其他方法修补过的痕迹,这种修补方法在日本称“铁镔”。“金修补”是溶金 将碎片粘合,而“铁镔”像是用订书钉来连接。
  “铁镔”在中国称作“锔”,是用锔子(铜或铁打成的扁平的两脚钉)连合破裂的陶瓷器等,即在坚硬的陶瓷上,用锥子钻出准确测量的细小的孔,将铁钉打进去,将断裂的碎片犹如架桥一样连起来。在距今400至500年前发明用漆或动物胶粘接方法后,就不再用锔的方式修复贵重物品了。日本没有这种修复方法的遗迹,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方法在中国也渐渐消失了。
  明朝皇帝不大可能将修补的“残次品”作为礼物送给足利义满将军,这就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将破损的“青百合花瓶”送到中国修复。果真如此的话,可见主人对其喜欢的程度。
  这类不可思议的事情确实发生过。被指定为重点文物的南宋名品龙泉窑“马蝗绊茶碗”有锔的痕迹。江户时代的京都学者伊藤东涯在角仓家亲睹并详细记录了经过。“马蝗绊茶碗”传到日本时是完好的,后来破损了,足利义满将它送到明代的中国,希望换回一个完好的。但是当时的明朝已没有生产这种制品的技术了,只好做了精密的修复,再送回日本。“马蝗”是蝗虫的一种,因为蝗虫的脚形似铁镔,这只宋代的茶碗被称为“马蝗绊茶碗”。
  “青百合花瓶”比“马蝗绊茶碗”所动的“手术”大得多。“马蝗绊茶碗”中有铁镔修复痕迹5处,“青百合花瓶”有35处。一个铁镔要连着两个孔,共需开孔70个。这种修复超乎寻常。能成功将陶瓷制品修复到这种程度的工匠当屈指可数。毋庸置疑,正是具有独一无二、无可取代地位的瑰宝,才有做这种程度修复的价值。想必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拿着旧家电用品维修时,维修人员说:“已经没有零部件了,要是买一台新的会更便宜。”同理,“青百合花瓶”若有替代品的话,就不会下这么大的功夫修复了。“青百合花瓶”漂洋过海送到中国,做如此高难度的修复,难道跟“马蝗绊茶碗”一样?答案是肯定没有替代品了。
  这也是支持柴窑说的有力证据。因为是罕见的名品,陶瓷工匠当然要精心地修复了。在那些修复痕迹里,更能感觉到修复者的执著信念。
  富有灵魂的铁镔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氧化、腐蚀。35个铁镔孔有很多自然剥落,剩下的铁钉被取下来,重新在日本进行了黄金修复。二三百年前,日本已开始应用金补法,对“青百合花瓶”重新修复不奇怪。仔细观察脱掉铁钉的孔,能看出有两种不同的情况——黑色的孔和白色的孔。黑色的孔是自然脱落的痕迹,白色的孔是为了再次修复拔下来的痕迹。
  


  进行这种修复,是由于“青百合花瓶”数百年前就居于名品的地位。这也不能成为证明柴窑的直接证据。 “青百合花瓶”如果具有柴窑身份,则容易理解了。
  “青百合花瓶”的制作年代是困扰我的难题,根据锔痕推定,那至少也是400年前了。
  
  复制所有历史名品的清王朝
  
  还有一个证据可以强化“青百合花瓶”的柴窑之说。
  在以前的陶器中没见到过跟“青百合花瓶”相类似的作品。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意见,很多中国陶器专家也声称“从未见过像这样的烧制品”。有一个例外,清朝烧制的“仿”品中存在类似的作品。
  清朝官窑盛行复原古代名品,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662-1795年)。这三位皇帝在古文物复原和中国文化继承方面竭尽全力,陶瓷史上的名品几乎都在清三代得到复制。那些陶瓷复制品本身就具有国宝的地位,甚至有比原作具有更高的市场价值。
  清代是否对柴窑进行了仿制呢?
  与我一起研究柴窑的同事,发现两件与“青百合花瓶”相似的瓷器时非常意外。它们都被取名为“孔雀绿釉花觚”。作为清代文物,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钓鱼台国宾馆,平时不作公开展览,故专家也知之甚少。 它们并不被认为是“柴窑的仿品”,“孔雀绿釉花觚”是近代研究者命名。也没人知道这两件制品出自何人之手。
  这两个“孔雀绿釉花觚”与“青百合花瓶”极其相似。
  “青百合花瓶”与这两件古物有俱为同时代作品的可能性,说“青百合花瓶”是“孔雀绿釉花觚”仿制品也能成立。只是,“青百合花瓶”有被推定为距今400至600年前的修复痕迹和距今600年前传承到日本的说法。故宫所藏“空雀绿釉花觚”的制作时间大约在距今300到350年前的康熙年间,钓鱼台国宾馆藏品的制作时间大约在距今270年前的雍正年间。
  从各种不同的情况看,“青百合花瓶”先出现的可能性较大。也就是说,“孔雀绿釉花觚”是根据“青百合花瓶”的特征制作而成的。
  两者极其相似意义重大。因为不为人所知晓的物品是不可能被复制的。如果“孔雀绿釉花觚”是“青百合花瓶”的仿制品,“青百合花瓶”就会作为“历史名品”而被了解,至少,不是“不为人所知晓的名窑”。
  事实上,除了这两件“孔雀绿釉花觚”以外,清代官窑所仿名品都依据原品。
  可以推测,“青百合花瓶”是已知的名窑作品,而且,只能是柴窑。
  据《宣德鼎彝谱》推断,明朝宣德皇帝时皇宫收藏着柴窑器,清朝皇帝继承下来。“孔雀绿釉花觚”是依据实物仿制。至少到雍正年间,清宫存在柴窑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此外,因为谁也没有见过“孔雀绿釉花觚”原品,近代研究“孔雀绿釉花觚”的学者籽其定义为清代创烧。“青百合花瓶”的出现,使“孔雀绿釉花觚”身份明朗化;“孔雀绿釉花觚”这件仿制品的存在,成为揭开“青百合花瓶”之谜的重要线索了。
  “当发现为正确时,这项发现将会引导出更多新的发现。”这就成为了现实。(连载四)
其他文献
历史上的事情很有规律,往往盛极而衰,衰而能复起者,除非另起炉灶。若论之宋元以降的书法艺术能否步武前贤,有目共睹。或日,期以再攀新高,非不能已,当俟以时日,反之则鲜矣哉,中国明清书法就是明显一例。自魏晋至唐,中国书法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之后,便戛然而止了。后继者虽奋力追赶,却始终无法超越前人,尽管也余辉满天,但毕竟不是旭日当空。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不论公私庋藏的古代书法还是绘画,总是宋元以来的留存较多,
期刊
顾绣因形成于明代上海顾氏家族而得名。顾名世,号龙海,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拜尚宝司丞,晚年曾在上海县城西北隅,也就是以前上海南市区,现今黄浦区露香园路地区,修筑了一处有名的江南园林,据说在筑园时“穿池得一石,上有赵孟頫篆书‘露香池’三字,因此名为露香园”。在这个精致的院落里,顾氏家族以书画诗词会友,结交了许多当时江南有名的文人墨客。顾氏女眷耳濡目染,深受影响,也大大提高了其艺术修养,她们
期刊
陶瓷鉴定是文物鉴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务不单纯是鉴定其真伪,还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断时代,二是识窑口,三是辨真伪,四是评价值。前三项有些内容相互交叉,性质近似。第四项则主要是评价陶瓷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方面的价值,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鉴定陶瓷有两种方法:一是使用科学手段确定古陶瓷的时代、窑口、真伪和价值;二是凭借考古和实践经验,用目测、手摸等方法断定其
期刊
历史画是以历史传说或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主题的人物画。这类题材相较于纪事画,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很多从事人物画创作的明清画家,多有过历史画创作的经历。  在历史画中,历史人物的描写是最为多见的。历史上有名的一些文人或贤达常常是人们景仰膜拜的对象,如伯夷、叔齐、孔子、老子、张良、韩信、苏武、蔡文姬、吕祖谦、孔明、王羲之、竹林七贤、谢灵运、谢安、韩熙载、唐十八学士、李白、白居易、苏轼、宋江等及历朝贤明的
期刊
人们对欧初的第一印象是精神矍铄。这不仅因为他鹤发童颜的外表,还有握手时的力感,交谈时的思维。  欧初有双重身份:革命者和收藏家。  欧初,字德正,号五桂山人。1921年生于广东中山市南朗镇左步村。1938年参加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1939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40年,受党组织指派组织抗日游击队,任广东人民游击队珠江纵队第一支队长。抗战胜利后,任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政治部主任、粤中纵队副司令员兼参
期刊
刺绣艺术源远流长,是我国艺术史上的一颗奇丽明珠。其中有一种风格的刺绣与绘画艺术遥相呼应,被美誉为画绣:或是绘画与刺绣互补,灵活多变;或是以画稿为绣本,超凡脱俗;或是以绣摹画,逼真传神。追溯画绣缘起,北宋晚期起刺绣艺术与人文艺术有了交叉。到了明代,刺绣艺术与绘画的关系更为密切,以顾绣为代表,风格上则受江南文人画的影响较大,明末清初皆可循其佳品名迹。其后,中国四大名绣以及其他多种地方绣中皆有画绣,各具
期刊
鉴,镜也。  古人有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三层境界,而中国大陆古代铜镜收藏,在经历了15年的拍卖风雨历程后,悄然走过了三般境界。像其他文物艺术品一样,展现给我们它的万种风情。  当10年前的中国大陆拍卖场上中国古代书画、中国古代瓷器、中国古代玉器的市场价格你方唱罢我登场力创“天价”时,古代铜镜被埋没在古钱堆里,默默行走在市场角落边,这也正是收藏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中,很少有市场价格在千
期刊
2007年3月南通仿真绣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今年年初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南通仿真绣的创始人——被誉为“神针”的沈寿又一次被人们重新提起。  沈寿(1874—1921)苏州吴县人,原名云芝,号天香阁主,字雪君,晚号雪宧。父亲沈椿经营文物古董,母亲宋氏擅刺绣,从小受江南绣乡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沈寿七八岁便向姐姐沈立学绣,年益增,艺益精,
期刊
文房书斋概念兴发于唐代。  北宋中叶,在文人领袖们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蔡襄、米芾、黄庭坚等人的导引和亲历亲为中,书房概念日趋成熟,成为中国人住宅格局中的重要门类。  明清之时,书斋的陈设布局理论和实践已臻完美。文房一词所含几可独成一门,蕴含宝贵的人类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  明代,书房的清幽、精致、自然之品格追求已经彰显,明人屠本峻说:“斋中几榻,琴剑书画,鼎研之属,须作不俗,铺设得体,方称传
期刊
纽约佳士得首推中国织绣品专拍    3月19日,纽约佳士得推出了著名中国丝织品收藏家Linda Wrigglesworth私人珍藏的150余件织绣品专题拍卖,总估价约为300万至500万美元。此场拍卖是继2005年5月15日中国嘉德春拍推出的“锦绣绚丽巧天工——耕织堂藏中国丝织艺术品”专拍以后,全球范围内中国织绣品的第二场大规模专题拍卖,备受业内人士的关注。  这场拍卖主要以清代宫廷服装及饰物为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