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银行业发展趋势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門回歸十多年來,隨著博彩業的開放,經濟出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本地銀行積極探索轉型發展戰略,發展步入了新的階段,資產規模持續擴大,不良資產比率逐年降低,風險管理和內控水平不斷加強,客戶基礎進一步鞏固,產品服務體系日趨完善。
  一、近幾年澳門銀行業
  的發展特點
  (一)銀行業經營日趨穩健,抵抗風險的能力大大提高
   回歸以來,澳門銀行體系不斷發展壯大,資產值約占澳整體金融市場95%。從1999年至2011年底,銀行數量由23家增至28 家(包括儲?局),如今銀行從業人數約5200人。2011年底,本地註冊銀行資本充足比率維持於14.12%,銀行資金運用水平不斷提高,貸存比率達到八成以上,資產素質保持良好,不良率則持續走低,由回歸前的20%下降至目前的0.38%,銀行業資產規模由1390億元(澳門元,下同)增至2011年12月底的6566億元。年度盈利由1999年的0.88億元增至2011年的46億元。隨著《巴塞爾協議III》在全球範圍內的實行,澳門將逐步引進杠桿率監管指標和流動性指標,控制銀行表內外業務風險,提高銀行變現能力,綜合強化了抵抗風險的能力。
  (二)澳門銀行業存、貸款增長速度超越了香港
   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銀行業規模龐大,制度和產品開發體系十分成熟,澳門金融結構單一,銀行是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相比較起來,在規模上,澳門銀行業與香港存在較大的差距,但隨著近幾年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銀行業務快速發展。據統計數據顯示,存、貸款等業務的增長速度基本已經超過香港。以2010年為例,澳門的存款、貸款及按揭貸款的年度增長率分別為10.8%、31.6%和42.6%,高於香港的7.5%、28.6%和15.5%(筆者根據公開數據自行測算)。不可否認,澳門銀行的存、貸款規模小,提高增長率相對較易,但近幾年本地經濟向好,社會需求增加才是銀行業快速發展和增長率超越香港的主要原因。
  (三)服務體系日益成熟,產品日趨豐富
   經歷過金融危機,居民的理財意識逐步提升,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以抵抗通貨膨脹對資產貶值的風險。澳門的主流銀行以內地大型銀行和外資銀行的分支機構為主,在集團的支持下,銀行的服務體系日益成熟,銀行產品逐漸趨向脫媒化。除了傳統的存款和貸款外,銀行還提供了信用證、保險、銀行卡、投資管理、仲介人服務和私人銀行等,及時滿足居民對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各種需要。
  1、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財服務體系
   與鄰近地區相比,澳門銀行理財產品種類相對有限,但市場增長空間巨大。居民財富的日益增長必然引起財富觀念和理財意識的轉變。澳門銀行業借鑒鄰近地區的成熟經驗,從產品為導向的經營模式逐步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理財服務體系。近幾年銀行積極培養復合型專業人才,根據客戶的年齡、職業、收入和理財目標等情況,為客戶“量身訂做”理財方案,增加客戶資產值,實現雙贏。目前,澳門部分銀行已成立了專為高端客戶服務的私人銀行,並對客戶群體進行了明確的劃分,使內外部資源配置發揮更有效的功能。
   現階段,貨幣超發導致了通脹攀升,但大部分居民奉行穩健的投資理財策略。因此,各銀行適時推出了各類具有抗通脹特點的收益類產品,如債券、定投基金、貴金屬等,受到澳門各階層居民的青睞。客戶易變和多樣的理財需求對銀行產品創新和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堅持產品和業務創新成為銀行發展理財業務的核心原則。創新不僅體現在專業化、個性化和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上,還包括獨特的管理制度和理念。銀行業近幾年致力於完善業務組織架構,拓寬業務創新層面,進一步提高了產品創新的能力。
  2、產品服務多元化助澳發展
   堅持產品多元化是銀行做大做強的重要保證,針對澳門多種貨幣流通的現狀,近年來,各銀行紛紛著手開發具有澳門特色的雙幣或三幣銀行卡和閃付卡,有力的切合了澳門多元貨幣流通的客觀形勢,滿足了客戶的需要。另外,針對澳門高度市場化的利率環境,銀行不定期推出多幣種高息攬存計劃,部分銀行代客辦理內地賬戶業務和開通內地賬戶匯款服務,讓客戶“足不出關”的享受內地高息回報。澳門特區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特別推出信用擔保計劃,銀行亦相應的開發並推出中小企業無抵押融資服務,解決客戶資金周轉困難。除此以外,隨著貴金屬價格的節節攀升,銀行切實把握機遇,發展一站式貴金屬買賣業務,客戶可購買或賣出實物金,即時兌現,賺取差價。為推動人民幣業務,銀行推出了RQFII基金產品、結構式掛鉤股票、人民幣債券等穩定收益類產品。在服務渠道上,從傳統的櫃檯辦理,發展成為現在的流動銀行、網銀、ATM等等。服務手段多樣化提升了客戶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完善了銀行經營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務質量,增強銀行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是澳門經濟發展的有效催化劑。
  3、加強機構合作,為企業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
   通過與同業、集團內各分行、子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和其它行業企業的合作,銀行可以更有效率的為企業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解決企業在融資、進出口等方面的金融需求,極大的提高了本地銀行的服務能力,提升了銀行服務效率,增加了銀行收入。銀行通過參股或控股其它金融公司,如保險公司,推動經營業務的多元化。保險公司聯合銀行在本地推出多種保險產品,利用銀行客戶資源等有利因素發展其業務,取得了優異成績,也豐富了銀行產品種類,增加了中間業務收益。逐步建立起了個性化、品牌化、多元化的綜合性金融服務結構,為客戶提供了更全面的金融服務,帶動了澳門金融業迅猛發展。
  4、逐步走向金融服務網絡化
   各銀行加強電子渠道建設,將櫃面產品遷移到電子渠道,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交易效率,同時客戶對網絡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銀行對電子銀行安全產品重視與創新。經過多年,客戶對於電子渠道的依賴性越來越高,ATM、POS、手機銀行、網上銀行推動了銀行產品業務發展。目前,澳門主流銀行已經建立起網點、網絡、流動銀行的“立體化”渠道,居民逐漸接受了通過電子化手段辦理查詢、敘做定存、兌換、證券買賣等服務,擴大了服務範圍,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隨著金融網絡化的擴大,相信未來的銀行渠道競爭會一定程度體現在電子化方面。
  (四)穩健的金融監管
   澳門是高度市場化經濟體,資本流動不受限制,無外匯管制,最為世界知名的自由港,金融監管穩健。澳門金融管理局堅持嚴謹的監管準則,參照國際監管標準,負責貨幣政策制定和實施,對金融機構的業務進行監管。對金融機構資產安全和內控的監管參考了《巴塞爾協議III》要求,以保持澳門金融活動自由開放和銀行業的穩健發展。在2008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離岸金融中心評估中,澳門獲得了“符合國際標準與最佳實踐基本一致”的高度評價。同時,穆迪公司將澳門本外幣政府債信評級調升至AAA,評級前景穩定。
  (五)穩步推動網點渠道建設
   銀行業務的同質化較高,主要競爭體現在價格和渠道等方面。隨著澳門經濟重心的變化,熱點區域逐漸增多,各大銀行從調整網點佈局入手,逐步調整和優化網點、自動櫃員機的分佈,加大網點、自助設備、電話銀行、網上銀行、銷售終端等管道的整合營銷力度,使之互為補充,共同發展。在保持原有覆蓋區域優勢的前提下,重點加大對原有網點覆蓋空白區、新興人口聚居區的市場爭奪力度。
   此外,各銀行加快理財中心建設,加強網點內涵的改造,明確了網點的內部功能分區。未來居民收入的增加可期,居民理財意識及金融需求的增加,會為銀行的理財業務發展帶來機遇。近年來,澳門各銀行都加大了對財富管理體系的建設力度。紛紛在網點中建立起了理財中心,理財中心的一大特色便是其較高的營銷能力,貴賓理財中心針對性較強,促進了銀行的存款及各種理財產品銷售額快速增長,提升了網點盈利水平。
  (六)澳門中小銀行市場定位清晰
   澳門的大型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大,建立起了以核心商業區為中心,分支機構遍佈全澳的經營系統和網路,經營服務效率高,取得規模效應。澳門的中小銀行大多數都是國際大型銀行集團在澳門的子公司或分支機構,它們的集團力量並不小,只是出於戰略考慮或進入澳門時間較晚,在業務規模和資源投入上相對較少。與澳門大銀行全方位發展的戰略不同,澳門大部分中小銀行都有著清晰的業務方向,或專攻中高端理財,或專攻公司、離岸業務。雖然在業務規模上與主流銀行存在一定差距,中小銀行通過“術業有專攻”式的發展模式,積極加強集團內部的合作,一方面彌補自己業務規模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能有效降低自身業務成本及風險。
  (七)積極拓展人民幣業務
   隨著CEPA的深化,澳門與內地的經貿往來更趨緊密,本地受惠行業不斷擴大,而珠三角發展改革規劃綱要的逐步實施、港珠澳大橋的開工建設、廣珠輕軌的建成通車、橫琴新區開發的正式啟動,給澳門經濟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將進一步推動了人民幣業務,在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進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人民幣作爲澳門銀行業未來業務發展的主要增長點,近年來日益受到各大銀行的重視,特別在人民幣升值、與內地人員流動頻繁、經貿聯系日趨緊密的背景下,市場上的人民幣產品也逐漸豐富起來,陸續推出了人民幣賬戶銀行卡、存款證、杠桿式人民幣買賣、人民幣計價人壽保險、RQFII基金、人民幣債券買賣等。人民幣存款急劇增長,至2011年底,澳門人民幣存款餘額達到了417.5億元,與2005年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時相比,大幅增長超過120倍,人民幣存款已經占澳門銀行總存款的13%。中資銀行依託在內地的人民幣優勢,積極推進聯動業務,協助公司客戶辦理各項業務,牢牢佔據著市場絕大部分份額。
  (八)加大對品牌的重視和建設力度
   銀行業更加注重了對於自身品牌度的建設,加大力度在報章雜誌、電視台及網絡渠道等媒介積極宣傳銀行品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業務推廣活動方面,通過大型隆重的儀式宣傳新產品和公佈簽訂合作協議,邀請著名的學者召開論壇和會議,這對於提升品牌和知名度有著積極的作用。現在銀行已經成爲了本地媒介主要的宣傳行業之一。澳門主流銀行定期與大型商業機構和高等院校聯合舉行研討會或推廣活動,打造銀行的專業服務形象,部分銀行則堅持突出自身的時尚特點,通過跨時代氣息的廣告去推廣新型產品吸引市民,還有銀行專門針對年輕族群推出DIY銀行卡、偶像演唱會門票折扣、旅遊保險優惠等等,以清新時尚的品牌吸引目標客戶眼球。
  二、未來澳門銀行業發展趨勢
   (一)未來本地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仍將成爲銀行業發展的主要發動機。銀行的大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經濟環境,近年澳門經濟高速發展,帶動社會財富增長,為銀行經營提供了難得的機遇。雖然08年以來,環球經濟經歷了從危機到復蘇,經濟政策從防過熱、防通脹到防通縮、保增長,再到抑制通脹,澳門銀行業正處在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這給銀行業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帶來澳門的支持不會有任何的改變,澳門經濟將進入持續穩定發展期,經過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澳門銀行業面臨的經營環境會日趨穩定,這會為銀行業帶來穩定的業務增長,保證銀行業的持續發展。
   (二)為高端客戶提供個性化優質服務的同時,對於大衆客戶的服務更趨完善。高端客戶對於銀行服務主要是要求產品的多元化和服務的私密性,而大衆客戶對於銀行服務往往追求的是便利程度。目前,澳門部分銀行已經針對不同客戶群體做了分層,起到了更好為中、高端客戶提供周到、差別化服務的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對大衆客戶的重視程度有所減弱。近年普通居民財富也逐步增加,爲了更好為大衆客戶服務,各大銀行紛紛加強了網點的建設,特別是加強了對於新興居民區網點的數量。
   (三)加強銀行間和內部的聯動合作將會成爲澳門銀行業提升競爭力的主要手段。未來,銀行業將更加依賴集團內部的聯動合作,通過規模化的產品開發,降低營運成本,方便了銀行快速引入新產品、新科技,搶奪市場競爭的制高點。並購、加強集團內各機構的合作都將成爲快速提升競爭力和市場份額的主要手段,這樣有利於做大做強總體業務規模,鞏固客戶資源。在合作過程中,加強溝通、互通信息,及時解決業務開展中的問題,充分體現1+1大於2的效應。
   (四)促進人民幣業務的發展。在中央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背景下,海外人民幣業務面臨著較大的發展機遇。中資銀行具備較強的人民幣業務發展潛力,人民幣業務一旦全面鋪開,他們可以通過內外聯動的形式引進內地各種人民幣產品。現階段,澳門人民幣業務主要面臨資金出路較窄、運用途徑非常有限等問題。未來,通過積極拓寬人民幣資金運用的途徑,希望能引入香港、內地的產品,積極發揮澳門資金自由進出的優勢,為人民幣國際化和澳門金融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五)推動銀行卡業務發展。優化和改善用卡環境,提高銀行卡使用效率成爲推動銀行卡發展的主要方向。一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持卡人對銀行卡功能的認知度。利用多種形式宣傳銀行卡業務知識,對銀行卡具有的現金存取、轉賬結算、消費信用功能,可以採用網點櫃檯講解、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廣大民眾宣傳普及銀行卡知識,給持卡人帶來的安全、便利、快捷的交易服務等特點進行詳細講解,鼓勵民眾積極用卡。二是大力營造良好的用卡氛圍,培養持卡人用卡觀念,增強居民用卡意識,喚醒更多“睡眠卡”,使持卡人真正享受到使用銀行卡給生活帶來的便利。三是完善服務手段,改善刷卡環境。根據實際情況在城區增設ATM 機,盡可能投放更多的POS終端設備,方便居民和旅客用卡。除了積極拓展本地商戶銀行卡優惠的情況下,澳門銀行紛紛開發具有跨域消費、取現等功能的銀行卡。未來逐步取代現鈔應當成爲澳門銀行卡拓展消費功能的主要方向。
   (六)拓寬資金管道,推動跨域金融等業務發展。澳門銀行的快速發展都離不開集團的支持,通過積極爭取支持,在引入產品、人民幣業務、資金調撥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業務優勢。澳門存款市場競爭激烈,運用集團的優勢拓寬資金管道,在制定存款價格時才能確保競爭力。粵澳合作的全面深化將為銀行業帶來難得的機遇,銀行業通過為本地和內地企業客戶提供一站式金融配套服務,如融資貸款、信用擔保等,改善其金融財政狀況,將有效擴大銀行的固定收益來源。
   (七)不斷提高銀行產品的科技含量,滿足新生代客戶的需求。資訊科技快速發展,銀行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含量還需要不斷提高。未來,以科技開發能力和現有銀行系統為基礎,積極借鑒鄰近地區銀行的新科技和新產品,完善自身電子產品的界面、功能及應用技術,提升服務的科技含量,使其更符合市場的需要,更好地滿足新生代客戶的需求。
   (八)完善理財業務風險管理制度。雷曼事件凸現了個人理財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監管機構和銀行需要加強對個人理財業務的持續性監管,在澳門主要體現在個人理財業務產品准入和銷售環節的監管上。此外,要做好理財市場細分與定位,提升服務品質,制訂科學合理的個人理財業務發展戰略規劃。建立暢通的資訊傳遞渠道,使有關客戶、產品和市場等方面的資訊能快速從源頭向中後台部門傳遞,令產品和營銷更加貼近市場;加強產品創新分工協作機制,產品設計部門應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瞭解客戶及前線部門需求。
   (九)增加培訓及交流機會。隨著海內外客戶融合、業務交流日益增多,銀行從業人員需要增加到鄰近地區的培訓以及會議交流機會,從而提升澳門分行人員的業務拓展、政策學習以及管理能力。
   隨著澳門經濟的快速發展,銀行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優化存、貸款業務產品、客戶及行業機構;加快產品創新,不斷滿足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改進銀行運行管理機制,持續提高銀行經營效率;優化銀行資源配置,促進銀行業務良性發展;加強隊伍建設,夯實業務發展的人才基礎;通過系統化、規範化的制度建設,保證銀行合規經營。銀行的運行體制、經營機制、管理體系要及時調整以適應市場需要,從而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抓住機遇、積蓄力量,重視銀行經營的“質”與“量”。做大銀行業務規模的同時,周密做好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準備。在適應澳門與內地經貿日益緊密要求的同時,保持對於國際銀行業發展的跟蹤,找準自身定位,未來逐步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其他文献
哪咤寶誕是澳門一項具三百多年歷史的傳統,每年農曆五月十八日是哪咤誕,澳門兩大哪咤古廟:大三巴哪咤廟和柿山哪咤古廟,均會舉行盛大慶祝活動。  位於“澳門歷史城區”景點大三巴側的大三巴哪咤廟前地,由7月4日至6日一連三天舉行系列賀誕活動。包括:祈福法會、粵劇晚會、飄色巡遊、哪咤太子巡遊採青和盤菜宴等。重頭戲有:4日的“建醮祈福保平安法會”(9:00 至17:00);5日的“飄色表演”(10:00至12
期刊
澳門正承協會創會會長洪秋梅女士,現任台灣-崇仁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光慧文教基金會理事、崇德慈善基金會理事……等無數志工義務職,真功實善,樂善不倦,恆誠堅毅,慈心悲願及宏觀的胸襟,真情摯德感召無數志工,在崇敬與感佩中,志願終身追隨。  出生於西元1947年,台灣彰化縣芳苑鄉人,天資聰穎、氣質非凡,因緣深厚,慧根具足。1960年在慈祥寬厚、樂善好施的祖母引薦下,又追隨創下五大基金會之菩薩身、菩薩行陳大姑
期刊
六月的雲南風和日麗,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有著獨特的氣候環境,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絢麗多姿的民族風情,素有動植物之國美譽,作為舉國聞名的旅遊勝地同時也是一個“天然氧吧”,這些關於雲南的美妙元素,無不讓人心馳神往……應雲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和中國新聞社之邀,6月5日至13日全球33家華文媒體的52位代表參加了 “聚焦橋頭堡、相聚彩雲南——行走中國·海外華文媒體雲南行”的活動,讓人恍如穿越歷史的時空,親身感受
期刊
澳門社會亂象不可取。多年以來,澳門在香港人眼裏是一塊寧靜的樂土,市民厚道、純樸、勤力,社會風氣和諧包容,且素有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過往,我們每到假期第一選擇就是到澳門度假和探望親戚朋友,很少聽說澳門有不正常的紛爭令市民有不安的情緒。但近幾年隨著澳門的經濟急速發展,似乎這一切都在改變,特別是在引進人才方面,澳門已經到了魚目混珠、危機四伏的地步。據傳幾年前,澳門政府公立的理工學院招進幾個大陸所謂的人才
期刊
在澳門,購物的魅力無法阻擋,因為低稅率政策,地理條件和低消費水平,造成了澳門物美價廉,處處充滿驚喜的購物環境,這裡的商品不但種類繁多,而且價錢較鄰近地區便宜。  民政總署致力推動具本土特色的市集文化,為創設更優越的休閒及旅遊設施,民署於1月27日至6月23日,在每週日及特別假日(3月29日耶穌受難日及3月30日復活節前日),於氹仔消防局前地設置“氹仔市集”。市集在下午四時至五時三十分,有管弦樂、魔
期刊
3月22日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北京會見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時提出“一國兩區”的說法,立刻引起各界廣泛注意,在台灣內部還引發一些爭議,認為這是馬英九政府政策調整的前兆,或至少是一種試探氣球,各方眾說紛紜。事後,馬英九政府並未收回談話內容,最多祇說此一表述過分簡化;與此同時,台北也一度傳出,美國方面對這一新提法覺得事出突然,感到困惑甚至有些不滿,但後來遭台北官方及駐美代表處正式否認。  4月12日,大陸
期刊
轉眼間,來到澳門已經一年有餘。隨著時光流逝,對澳門的瞭解逐漸深入,發現她不祇是一座賭城,而且是一座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深厚底蘊的美麗小城。令我感受最深的,除了本地人民的淳樸熱情之外,還有這裡的傳統美食。雖然這座小城總面積不足30平方公里,豐富多彩的美食卻一次次觸動我的味覺,給我帶來一次次震撼。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從繁華熱鬧的大三巴牌坊轉入十月初五街。據說這條街道早期曾經熱鬧繁華,現在卻祇有零零散散的
期刊
聲音聚焦   澳门政制发展,立法议员的间选、直选、委任名額之爭,实际就是权力的博弈,如同绝大部分經濟发展成果被极少人所佔有一样,广大市民要想逾越那些既得利益集团的障碍,可能还要經曆很长时间的接力赛,还需要付出很多汗水,还有很长的路途去争取……
期刊
2012年6月,結合《澳門創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系統研究》的工作任務,我們有機會赴英國開展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考察。訪英期間,重點參觀考察了倫敦、愛丁堡、曼徹斯特、利物浦等地的文化產業與相關園區。其中,依託古老工業遺蹟改造的新興文化創意產業園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從中受到很大啓發:澳門在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過程中,亦可將歷史積澱與當代趨勢有機結合作為創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一條有效途徑。  英國文
期刊
“澳城大卓越講壇”是澳門城市大學與《澳門月刊》聯合舉辦的每季一次的名家講壇。活動於2012年3月展開,其作為思想的火花,精神的佳釀,冀望能夠搭建學術交流的平台,啓發思維、啓迪人生、激發鬥志,拓寬師生和聽眾的視野,提高師生和聽眾的思維能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為澳門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貢獻一份力量。   我們深信:聆聽一場好的學術或人生講座,定能讓學生熱血沸騰,受到莫大的啓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