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裂痕,终将成为故事的花纹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392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小时候,我和爸爸的关系最好。
  他每天送我上学,晚上陪我看书,我遇到什么事,也都是找他帮我解决。爸爸也说,自从生了我,不管他在外面有多少烦心事,只要一打开门,看我笑着叫着扑向他,他的心就融化了。
  当然,爸爸跟妈妈感情也很好,只要他有时间,家务活从不让妈妈插手。即便如此,妈妈还是很嫉妒我和爸爸的关系。我疼了,哭了,烦了,第一念头就是找爸爸,她总是无可奈何地说:“行,你们是前世的情人。”
  直到六年级那年暑假,爸爸开车带我和妈妈去海边游玩,路上遇到了车祸。我在医院醒过来时,才知道爸爸已经不在了。那些日子,我和妈妈都傻了,只知道抱在一起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家的“天”塌了。
  暑假结束后,开学的第一天,我和妈妈都忘了定闹钟。我慌里慌张地收拾书包,她在厨房笨手笨脚地做早饭。那天,妈妈煎的鸡蛋煳了,我根本没吃,还是迟到了。升旗仪式已经开始了,我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罚站在队伍外面,妈妈在大门外站了好久,看着我。
  这件事让我和妈妈迅速成长起来。我学着头天晚上整理好书包,定好闹钟,妈妈学着操持家务。有天晚上,家里的灯突然黑了,我和妈妈吓得叫起来,后来我们一起打着手电筒,去找邻居朱伯伯帮忙。
  我们不好意思总麻烦人家,就在旁边跟着学,当妈妈第一次亲手换好了保险丝的时候,我们惊喜地抱在一起。那时,我们都产生了一个错觉,虽然爸爸不在了,我们娘儿俩也能活得好好的,不让他操心。
  进入中学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我的成绩退步很多。别的孩子考得不好,站在家门口不敢敲门,害怕门里的狂风暴雨。但我不怕,我虽然只有妈妈,她却会像爸爸之前那样,准备好多好吃的,安慰我:“没关系,下次好好考就行。”
  我打开门,却发现妈妈不在家。后来,我在后街的茶馆找到了她,她对面坐着一位男士,两人“假惺惺”地对着笑。一瞬间,我的眼泪就下来了,两只手不由自主地攥成了拳头。
  2
  那天过后,我提前进入了叛逆期。我打架、逃学,整天跟一些辍了学的大孩子混。街坊们看到我,忍不住感叹:“看看,这单亲家庭就是不行,毁了孩子啊。”我忍不住翻他们白眼。我才不怕什么单亲家庭,恰恰相反,我最怕别人抢走我妈。
  其实我知道,妈妈很想像爸爸那样,找我谈心,但我故意关上卧室的门,根本不理她。眼看着我就要被学校劝退了,妈终于急了,开始骂我,甚至扬起了手。
  “打啊,打死我你就可以结婚了。”那时,我的身高已经超过了她,居高临下地瞪着她看。“你是不是不喜欢那个叔叔?”她最终泄了气,开始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如果我说是,你会跟他分手吗?”大人们不会知道,小孩子说出的话到底会残忍到什么地步。妈妈像只斗败了的公鸡,眼神都灰了下来。后来,她果真跟那人分了手。我也变回乖小孩,每天准时上学,逼着自己认真听课,把之前落下的知识一点点补起来。
  再后来,我和妈妈之间的关系不仅恢复了,更是亲密得不得了。我收到第一封情书,拿给她看,皱巴巴的半页纸,她突然红了眼圈,“我的女儿长大了。”那天,我们挤在她的床上,聊到半夜,她教我怎么处理小男生的倾慕。
  3
  去南京上大学之前,妈妈说要给我送行,我们娘儿俩都喝多了,我说了很多醉话,她先是哈哈大笑,后来又呜呜直哭,她醉眼蒙眬地看我:“小静,我告诉你,你别想扔下我,一个人远走高飞。”
  上大学后,妈妈要求我每天都得和她打电话,事无巨细,我们分享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考过四级了,综合排名评分低了,都会告诉她。有时,她觉得厂里的工资算少了,也会把她自己记录的单子发过来,让我帮她核算。宿舍里的姐妹们,都以为我有个远在异地的男朋友。
  直到大三那年,我恋爱了,突然就觉得和妈的关系不该是这样的。我们两个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再绑定在彼此身上。那年的国庆节,我没有回家,告诉妈妈我要做兼职,其实是想跟男友到处逛逛玩玩。假期的最后一天,不知道是不是玩得太累了,我的肚子疼得厉害,被送到医院一查,是急性阑尾炎,医生说,需要尽快做手术。
  我不敢再瞒着,就给家里打了电话。妈妈过来的时候,我让男友去车站接她。一路上,男友小心地给她解释我的情况,她一句话也没说,也不正眼看他。等我从手术室出来,恢复了正常,她才忍不住指责我:“你谈恋爱了,为什么都没告诉我?”
  我出院以后,她没有回家,到处张罗着找房产中介,说一定要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陪着我到毕业。我不敢想象,这样的日子怎样过,就劝她:“你的工作不要了?”
  她咬了咬牙:“就算卖废品,我也能养活咱俩。”我实在忍不住了,跟她狠狠吵了一架:“然后呢?等我毕业后,再回到你身边,咱俩互相耗着,就这样过一辈子?拜托你,就算是单身妈妈,也该过自己的日子了。”
  最后,她是哭着走的。
  4
  毕业后,我决定留在南京,妈妈没有反对。
  我真正开始一个人的生活,曾有过临时被房东赶出去的狼狈,也曾有过工资卡里只剩下36块钱的窘迫,但这些我都不想跟她说。我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微妙,都小心翼翼的,唯恐把握不好分寸,伤到了彼此,但有时不免因为太过客气,又有点伤感。有时候,我甚至忍不住想,这可能就是单亲家庭带来的痛苦。
  今年春天,最终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我突然感觉心慌、胸闷。去了趟医院,心电图也没有什么异常,医生叮嘱我多休息。那天,我从门诊室出来,穿过医院大厅里,忽然闻到熟悉的雪花膏味,我四顾观望,却没有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眼泪就流了下来。
  第二天,我就请了年假,回家了。妈妈也跟厂里请了假,每天换着花样给我做饭。那几天,我和妈一起去超市买菜,一块做饭,饭后去公园溜达,我的心脏再也没有难受过。我们聊了很多,彼此诉说了这些年来吃的苦,也取笑对方当年做的糗事,还约好,我下次休假的时候,带她一起去旅行。这是爸爸走后,我们待在一起最舒服的时刻。
  其实,单亲家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剩下来的两个人,不知道该如何修炼亲密关系。要么太近了,近得让人窒息;要么太远了,远得感觉不到彼此的溫度。
  幸好,那些往事都过去了,我们心里的裂痕,最后都变成了故事的花纹。如今,我们终于找到了最舒服的相处状态,敢诉苦,敢吵架,更敢于开口说爱。
  (编辑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
其他文献
1919—2019,百年过去了。时代在变,然而,五四精神从未远去。我们看到,为了中国的强盛、为了民族的复兴,一代代青年,在最好的年华投身国家建设。  如今,有人發出这样的疑问,“不放假不发钱,我们为什么要过‘五四’?”  有一句话在网上广为流传:“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这些“负重前行”的人,是舍生忘死的革命英烈,是国而忘家的军人、科学家,是公而忘私的人民公仆……  这是五四运动以
期刊
崔彦彬是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南京支队训练基地特勤一中队队长助理,他在2001年入警时立下誓言:“当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作为一名消防员,我会义不容辞地冲锋在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安全屏障。”  18年间,他参与灭火救援3000余起,从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处理和交通事故中营救遇险群众300余人,并先后参与上海合作组织联合救灾演练、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安保、“6·23”盐城特大龙卷风灾害事
期刊
苏浙一带的企业大都面临着招不到工人的窘境,这些工厂大都月薪在四五千元,又远在城市的郊区,很不受年轻人的待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里各类商业综合体内大都是年轻人的天下,熙熙攘攘的,很多店员稚气未脱,月薪也就三四千元,却干得乐此不疲。再看看大街上,满街飞驰的送外卖的电瓶车和摩托车,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  为什么年轻人宁愿跑在路上也不愿意进工厂?表层现象是“薪水”这双市场调节之手,但背后却是经济“脱
期刊
多年来,希望工程已成为一個符号,希望小学也孕育了一种情结,代表着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关爱和支持。不少企业或个人以援建农村希望小学为荣;一批孩子也受益于此,不仅改变了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也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传递着爱心。然而,《半月谈》记者最近调研时发现,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地方出现希望小学校舍人去楼空,被废弃或闲置的现象,不仅造成浪费,还可能引发社会疑虑。(2019年3月27日《半
期刊
文岚姐:  你好!前几日刚结束高三二模考试,可成绩却给了我沉重一击。我发现我错的那些题目,总是简单题居多。我很清楚自己错在哪,并不是某个知识点理解不透彻,而是单纯的计算错误或者题目看錯。  我有个心结,小升初我本应在家乡的初中学习,父母听说邻乡的初中近几年升学率较高,就让我转过去了。我很不适应,那里压榨式的学习模式逼得我近乎崩溃。起初一年我凭借扎实的基础挨下来了,成绩一直不错。可初二学习压力日益繁
期刊
1919年5月4日,中国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  1949年12月,为了纪念这场爱国运动,5月4日被定义为青年节。  历史的滚滚车轮在这片苦难大地隆隆碾过,中国青年对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追求却是前赴后继、百年不渝的。  2019年,正值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百年间,中国青年的面孔有什么变化呢?天降大任,时代先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为了抵制巴黎会议对中国利
期刊
从"不太靠谱"到刮目相看张艳丽1981年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听多了《嫦娥奔月》等神话,对神秘的宇宙产生了浓厚兴趣。由于父母都是天文爱好者,她经常向他们询问有关月球的问题。在父母的熏陶下,张艳丽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她还经常和父母一起去各地观星。后来张艳丽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学的是电机专业,离登月梦虽然很遥远,但总算沾了点边。因为无论卫星、飞船,或载人航天器、空间站,都离不开最核心的电
期刊
“凯文到底来中国考察什么项目啊?”詹纳和安妮视频对话时,好奇地再次发问,“行李都丢光了,一点儿都不在乎。他究竟是心理素质太好了,还是没心没肺啊?怎么能一提到工作就那么嗨?”  “你都看出来他嗨啊!”安妮一阵笑,“要跟你说他是来干吗的,估计你也要跟他一起嗨了呢。”  “别卖关子了,赶快老实交代。”詹纳信心满满地说,“我这老江湖,还有什么项目没见过?再说,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啊?”  “话不能说
期刊
秦文清是家里最让人敬重的长辈,他1950年从江苏医学院毕业,就来到浙大医学院任教。那时候,国内的医学才刚刚起步,他为了快速提升国内的医学水平,整天都在研究各种病理。埋头搞研究写论文,秦文清几乎每天睡眠都不到五个小时,最终开创了病理生理专业。  上世纪50年代末,秦文清被下放到椒江,一边劳动,一边无偿给村民看病。秦文清有高超的医技,更有良好的医德,1960年回到杭州后,还有很多村民跑来找他。当时从椒
期刊
在新浪微博上,他坐拥241万的粉丝,现实里却享受着“万人如海一身藏”的平凡生活,在微博中从未露庐山真面目。他就是许多摄影爱好者和文博爱好者的“男神”,最近刷爆朋友圈的博物馆摄影师——动脉影。七年逛遍百余个博物馆  动脉影出生于1985年,现居武汉,在证券公司工作。拍博物馆源于2012年元旦,他在西安可以呆一两个星期,天天逛博物馆。但真正给他带来震撼的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的何家村窖藏展,看到中國出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