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ongno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7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共68例患者按规定要求完成试验.所有患者基线丙氨酸转氨酶(ALT)及总胆固醇(TC)水平均高于正常值.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予治疗组患者阿托伐他汀10 mg/d(TC≤6.5 mmol/L)或20 mg/d(TC>6.5 mmol/L)口服.对照组患者则不予给药.记录两组患者基线水平及治疗6个月时的症状积分、体重指数(BMI)、血TC水平、ALT水平及B超测量肝密度.结果 治疗组基线期和6个月时的症状积分分别为11.05±1.29和6.08±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P<0.05).经6个月治疗.治疗组中11例患者ALT水平恢复正常,对照组中仅2例患者ALT水平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基线及6个月时的TC水平分别为(6.65±0.5)和(5.4±0.5)mmol/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P<0.05).治疗组基线及6个月时的BMl分别为(26.8±2.9)和(26.4±2.8)kg/m2,对照组则分别为(26.5±2.3)和(26.4±2.2)kg/m2,两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基线及6个月时的B超肝密度分级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中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NAFLD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ALT水平及TC水平均显著下降.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NAFLD患者选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其独特的丝织技术随着丝绸贸易的开展而传播至东西方各国,对世界范围内丝织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近代西方机器的广泛使用,又对中国的纺织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972年4月28日,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挖掘工作结束。震惊世界的辛追夫人古尸就出于此墓之中。值得惊喜的是,此次挖掘同时出土了大量保存较为完好的汉代丝织品,仅辛追夫人身上所覆丝绸即有20层之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局限于结、直肠黏膜与黏膜下层。
期刊
目的:观察门静脉高压症(PHT)出血患者食管胃底静脉丛应用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TH胶)栓塞前、后门静脉系统压力动态变化,分析其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及预测再出血风险.方法:3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其中25例行食管胃底静脉丛TH胶栓塞,10例行食管胃底静脉丛TH胶栓塞+部分脾动脉栓塞(PSE).比较术前、术后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压力变化;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肝功能变化;观察手术并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在我国的主要发病形式,临床最常见的是复发和缓解交替.由于其发病机制不明,目前无明确根治措施,临床治疗以诱导和维持缓解为主[1],然而对于急性期患者,即使标准的维持治疗方案,疗效也不能令人满意,仅能将1年内复发率降为50%[2,3],且有部分患者不能接受长期应用5-氨基水杨酸(5-ASA)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期刊
胰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居我国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1],被发现时通常处于晚期.国内外报道5年生存率均在5%以下.国外报道胰腺癌完全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可升至20%以上[2].因此,对胰腺癌进行正确的分期,对患者的术前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国外常用腹腔镜进行胰腺癌的术前评估,然而由于其有创性和费用较高,在我国难以广泛开展。
期刊
念珠菌是人的消化道正常菌群之一,也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食管念珠菌感染属于深部真菌感染.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1]、抑酸药[2]等药物的广泛长期使用及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等多种因素造成患者消化道、呼吸道正常菌群失调、炎性反应抑制、天然黏膜屏障破坏,引起条件致病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其中真菌尤其是酵母菌的感染日趋严重,给医院内感染的治疗增加了较大的难度。
期刊
患者男,60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7个月余入院.体检:上腹可触及大小约15 cm×10 cm一包块,质硬,活动度差,表面欠光滑,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糖链抗原19-9和甲胎蛋白(AFP)均正常.B超示:腹腔巨大占位,边界欠清,内部回声不均匀。
期刊
患者女,58岁,因反复皮肤、巩膜黄染伴腹痛10个月余,加重3个月于2009年2月22日入院.10年前曾因胆石病在当地医院行过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
期刊
从史前走来的中国丝绸,与中华文明相生相伴,至今依然绚烂如花。它究竟是如何起源的?在漫长的历史中,它又是如何不断演变、发展至今的?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发源地,以发明植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丝国”。数千年来,中国丝绸以其绚丽的色彩和浓郁的文化内涵为中国文明谱写了灿烂篇章。同时,丝绸也催生了丝绸之路,丝绸产品及其生产技艺被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东西方文明互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丝绸的起源
患者女,48岁,因上腹不适伴纳差1个月余入院,患者无腹痛、无发热、无黄疸、无体重减轻,既往有甲型病毒性肝炎史,无手术史,无长期药物使用史(如避孕药),无烟酒嗜好,无毒物接触史.体检无特殊.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癌胚抗原6.9 ng/ml,甲胎蛋白3.3 ng/ml.腹部B超示:肝内多发占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