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地下车库、消防水池、生活水池、中水池、热交换站等通常都设置在地下室,这对抗渗混凝土的细部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工程细部处理不当,施工操作不严谨,就容易出现渗漏等质量问题,影响使用功能。本文从施工的角度,谈一谈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预留通道接头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抗渗混凝土;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
Abstract:Underground garage, the fire pool, the pool of life, in the pool, heat exchange station is usually set in a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basement, which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detailed treatment of the impermeability of concrete. If engineering detail processing, construction operations are not rigorous, it is prone to leakage and other quality problems, affect the use of the function. From the construction point of view, to talk about the construction joint, after pouring belt slot, reserved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channel connector.
Key words: permeability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joints; pouring with; deformation joints
中图分类号:TU745.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抗渗混凝土主要是通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孔隙结构,从而减少渗透通道,提高抗渗性,尤其是通过加强混凝土细部处理,对提高混凝土质量更是非常重要。
细节一 施工缝及后浇筑的留置
1.防水混凝土底板必须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或人为造成施工冷缝。如果需留置后浇带时,后浇带应设置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宜为30~60m,宽度宜为700~1000mm。
2.地下室外墙施工缝一般只允许留置水平施工缝,留置位置应高于底板不小于200mm的外墙上,施工缝严禁留置在剪力和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壁交接处。如地下室外墙上有孔洞时,施工缝留置位置与孔洞边缘距离不宜小于300mm。
3.施工缝接缝形式可做契口或采用钢板止水带和橡胶止水带。
4.施工缝浇筑时,首先要求将施工缝表面做毛化处理,并将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地下室混凝土浇筑中由于意外原因造成施工冷缝,再次浇筑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同样处理。
5.地下室施工中如果必须留置垂直施工缝时,垂直施工缝应留置在变形缝或后浇带处。 细节二 变形缝和后浇带处理
变形缝和后浇带防水措施一般采用各种形式和材质的止水带(片),止水带(片),按安装部位分为外贴式和埋入式两种。防水施工前必须保证变形缝和后浇带设置位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施工中变形缝和后浇带构造和部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防水材料应满足强度、延伸性、耐久性和耐酸性的要求
1.中埋式止水带(片)在转弯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片)的轉角半径应不大于200mm,塑料止水带(片)应不小于3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止水带(片)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增大。
2.可卸式止水带(片)安装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所需配件应一次配齐;
(2)转角处应做成45度折角;
(3)转角处应增加紧固件的数量。当采用夹板安装在预埋螺栓上的可卸式止水带(片)与夹板之间以及与预埋件之间,均应用石棉纸或软金属片衬垫严密。
3.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应安装在缝表面和预留槽内,施工必须保证有效的固定措施,防止止水条胀出变形缝以外,从而导致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失去防水作用。选用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其7d的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4.外贴式止水带(片)预留凹槽位置和几何尺寸必须准确,使止水带(片)在变形缝两侧的宽度保持一致,在止水带(片)相交部位和转角部位宜采用专用配件。
5.后浇带属于刚性接缝设置,可做成平直缝,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如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15倍主筋直径,并应按设计要求加设附加钢筋。后浇带需超前防水时,后浇带部位混凝土应局部加厚,并增设外贴式或中埋式止水带(片)。 后浇带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但高层建筑后浇带应在结构顶层浇筑混凝土14d后进行;
(2)后浇带的接缝处理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3)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片)应予以保护,严防落入杂物和损坏外贴式止水带(片);
(4)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 (5)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养护时间不得小于28d。
细节三止水环的设置
1.防水混凝土结构模板安装固定用的铁丝和螺栓不宜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构造钢筋和绑扎铁丝均不得解除模板。 2.模板固定用的对拉螺杆和穿墙套管必须在混凝土结构中部加焊止水环,止水环必须满焊严密(前案中对拉螺栓处渗水经现场查看发现主要是止水环未能满焊,采用点焊的偷工行为造成),止水环大小和环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螺栓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处应加堵头。
3.地下室防水混凝土墙体和底板上所有设置的预埋管及预埋件,加焊止水环后再浇筑混凝土前予以固定,并经验收合格后浇筑于混凝土内。
4.穿墙管(盒)部位的防水措施。
(1)穿墙管(盒)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
(2)穿墙管(盒)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mm;
(3)穿墙管与穿墙管的间距应大于300mm;
(4)当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小时,穿墙管可采用主管直接埋入混凝土内的固定式防水法,并应预留凹槽,槽内用嵌缝材料嵌填密实,负责应采用套管式防水。 5.当穿墙管在一个部位较多时,宜相对集中,采用穿墙盒方式。穿墙盒的封口钢板应与墙上的预埋角钢焊严,并从钢板上的预留浇筑孔注入改性沥青软性密封材料或细石混凝土处理。
6.当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上需要设置埋设件时,埋设件宜采取预埋,埋设件端部或预留孔(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250mm,当厚度小于250mm时,应采取局部加厚或其他防水措施,并且预留孔(槽)内防水层宜与孔(槽)外的结构防水层保持连续。 细节四预留通道接头处的防水措施 预留通道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目前普遍出现问题较多,而做好预留通道接缝处的防水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预留通道接缝处的最大沉降差值不得大于30mm。
2.预留通道接缝处的防水措施应采取复合防水构造形式。
3.预留通道接头的防水施工时,要求先施工部位的混凝土、中埋式止水带(片)、与防水相关的预埋件等应及时保护,确保端部表面混凝土和中埋式止水带(片)清洁,埋件不锈蚀。
参考文献 :
〔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编写组著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关键词:抗渗混凝土;施工缝;后浇带;变形缝
Abstract:Underground garage, the fire pool, the pool of life, in the pool, heat exchange station is usually set in a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basement, which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detailed treatment of the impermeability of concrete. If engineering detail processing, construction operations are not rigorous, it is prone to leakage and other quality problems, affect the use of the function. From the construction point of view, to talk about the construction joint, after pouring belt slot, reserved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channel connector.
Key words: permeability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joints; pouring with; deformation joints
中图分类号:TU745.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抗渗混凝土主要是通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孔隙结构,从而减少渗透通道,提高抗渗性,尤其是通过加强混凝土细部处理,对提高混凝土质量更是非常重要。
细节一 施工缝及后浇筑的留置
1.防水混凝土底板必须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或人为造成施工冷缝。如果需留置后浇带时,后浇带应设置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宜为30~60m,宽度宜为700~1000mm。
2.地下室外墙施工缝一般只允许留置水平施工缝,留置位置应高于底板不小于200mm的外墙上,施工缝严禁留置在剪力和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壁交接处。如地下室外墙上有孔洞时,施工缝留置位置与孔洞边缘距离不宜小于300mm。
3.施工缝接缝形式可做契口或采用钢板止水带和橡胶止水带。
4.施工缝浇筑时,首先要求将施工缝表面做毛化处理,并将浮粒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地下室混凝土浇筑中由于意外原因造成施工冷缝,再次浇筑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同样处理。
5.地下室施工中如果必须留置垂直施工缝时,垂直施工缝应留置在变形缝或后浇带处。 细节二 变形缝和后浇带处理
变形缝和后浇带防水措施一般采用各种形式和材质的止水带(片),止水带(片),按安装部位分为外贴式和埋入式两种。防水施工前必须保证变形缝和后浇带设置位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施工中变形缝和后浇带构造和部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防水材料应满足强度、延伸性、耐久性和耐酸性的要求
1.中埋式止水带(片)在转弯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片)的轉角半径应不大于200mm,塑料止水带(片)应不小于3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止水带(片)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增大。
2.可卸式止水带(片)安装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所需配件应一次配齐;
(2)转角处应做成45度折角;
(3)转角处应增加紧固件的数量。当采用夹板安装在预埋螺栓上的可卸式止水带(片)与夹板之间以及与预埋件之间,均应用石棉纸或软金属片衬垫严密。
3.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应安装在缝表面和预留槽内,施工必须保证有效的固定措施,防止止水条胀出变形缝以外,从而导致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失去防水作用。选用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其7d的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4.外贴式止水带(片)预留凹槽位置和几何尺寸必须准确,使止水带(片)在变形缝两侧的宽度保持一致,在止水带(片)相交部位和转角部位宜采用专用配件。
5.后浇带属于刚性接缝设置,可做成平直缝,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如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15倍主筋直径,并应按设计要求加设附加钢筋。后浇带需超前防水时,后浇带部位混凝土应局部加厚,并增设外贴式或中埋式止水带(片)。 后浇带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但高层建筑后浇带应在结构顶层浇筑混凝土14d后进行;
(2)后浇带的接缝处理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3)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片)应予以保护,严防落入杂物和损坏外贴式止水带(片);
(4)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 (5)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养护时间不得小于28d。
细节三止水环的设置
1.防水混凝土结构模板安装固定用的铁丝和螺栓不宜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构造钢筋和绑扎铁丝均不得解除模板。 2.模板固定用的对拉螺杆和穿墙套管必须在混凝土结构中部加焊止水环,止水环必须满焊严密(前案中对拉螺栓处渗水经现场查看发现主要是止水环未能满焊,采用点焊的偷工行为造成),止水环大小和环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螺栓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处应加堵头。
3.地下室防水混凝土墙体和底板上所有设置的预埋管及预埋件,加焊止水环后再浇筑混凝土前予以固定,并经验收合格后浇筑于混凝土内。
4.穿墙管(盒)部位的防水措施。
(1)穿墙管(盒)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
(2)穿墙管(盒)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mm;
(3)穿墙管与穿墙管的间距应大于300mm;
(4)当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小时,穿墙管可采用主管直接埋入混凝土内的固定式防水法,并应预留凹槽,槽内用嵌缝材料嵌填密实,负责应采用套管式防水。 5.当穿墙管在一个部位较多时,宜相对集中,采用穿墙盒方式。穿墙盒的封口钢板应与墙上的预埋角钢焊严,并从钢板上的预留浇筑孔注入改性沥青软性密封材料或细石混凝土处理。
6.当地下室混凝土结构上需要设置埋设件时,埋设件宜采取预埋,埋设件端部或预留孔(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250mm,当厚度小于250mm时,应采取局部加厚或其他防水措施,并且预留孔(槽)内防水层宜与孔(槽)外的结构防水层保持连续。 细节四预留通道接头处的防水措施 预留通道接缝处的防水处理目前普遍出现问题较多,而做好预留通道接缝处的防水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预留通道接缝处的最大沉降差值不得大于30mm。
2.预留通道接缝处的防水措施应采取复合防水构造形式。
3.预留通道接头的防水施工时,要求先施工部位的混凝土、中埋式止水带(片)、与防水相关的预埋件等应及时保护,确保端部表面混凝土和中埋式止水带(片)清洁,埋件不锈蚀。
参考文献 :
〔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编写组著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