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国际化既是全球趋势,也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势所趋。2014年,近38万留学生来华求学,这是否说明中国高校已经实现了高度国际化?
2015年3月1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2014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054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75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比2013年增加20555人,增长比例为5.77%(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5个国家分别是:韩国62923人,美国24203人,泰国21296人,俄罗斯17202人,日本15057人。
另外,《留学》记者在“2015中国留学论坛”上获悉,与中国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双边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已达42个。
中国已成为教育输出大国
回顾来华留学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来华留学生主要来自亚非拉一些第三世界友好国家;1978年,在华留学生总人数为1900人;1990年,全国有资格接收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仅100余所。
36年间,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了近200倍,显示了中国来华留学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教育强国美国为参照,据《2014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13-2014年,美国接收的国际学生人数达886052人,比中国的377054人多出一倍不止。不过,让我们对比一下中美两国的高等院校数量:美国7236所,中国2484所。把国际生人数均到每所高等院校中,中国在招收留学生上似乎并不输阵。无论从招收留学生的总数上,还是校均招收留学生的人数上,中国都可以称得上教育输出大国。
不过,教育输出量大并不等同于教育国际化水平高。一份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重点高校国际化发展状况的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报告(以下简称“重点高校国际化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重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水平整体偏低,面向外国留学生开设的全外语课程数量很少,吸引外国学历留学生使用全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数量也很少,极大地制约了其招收外国留学生的人数。
按指标采集数据摸清家底
“过去研究中国高校的国际化最大的问题是有指标无数据,而我们已经采集到了七十几所中国重点高校的数据,主要是211学校和获得政府奖学金的学校,也可以说是那些国际化水平最高的院校。”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莹(“重点高校国际化调查分析报告”的作者之一)告诉《留学》,他们主要通过一个网上平台来收集所需要的参数,那些参与到国际化调查的院校只需要登陆该系统即可提交数据。本次调查涉及的问题达几百个,收集的数据量庞大,尤其是关于来华留学生的数据。
程莹他们用于调查的指标体系,参考了国内外20来个同类的国际化发展调查指标,从中提炼出如学历和非学历外国留学生人数、外语类课程数、外籍教师数量等较为常用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采集、整理的数据,基本反映了中国重点高等院校的国际化整体情况。
中国高校为什么要国际化?
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关联,随着20世纪八十年代形成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教育国际化亦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在接受《留学》杂志采访时指出:“真正的教育国际化,从世界范围来讲,首先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形成潮流,随着后续的推进,很快拓展到基础教育领域。说到底,教育国际化是教育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流动、教学资源的流动等,是全球化的产 物。”
换句话说,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任何一个高水平的大学都不能关起门来办学,一定是要有学生的流动,教师的流动,有跨国的合作。
中国政府也很快关注到这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提出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规划。这是一次教育领域改革开放的新开端。
为什么高等教育要提高国际化水平?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印杰对《留学》说:“无论从人才的流动性,还是经济的交互性,现在完全是在一个国际的环境下开展的,这是国际化的一个根本。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去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其他国家的社情,以便于以后能够在全球有竞争力。”
程莹认为:“国际化的意义在于,告诉你最高的标准在哪里,最好的在哪里,你通过相互的学习交流来提高自身水平。如果不国际化,关起门来办学,大家都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但当你真正看到更好的才可能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然而,看似清晰的高校国际化概念到了微观层面,具体到一所大学,对于“为什么要国际化”的问题反倒没那么容易讨论清楚,特别是在为什么要吸引大量来华留学生上,许多学校动力不足。程莹对《留学》说:“在教育产业化方面,我们也没从留学生那里收取多少学费,国际生对学校财务的贡献很少。”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中国大学对自费来华学习留学生的收费标准”,中国高校每年收取本科阶段留学生的学费平均在1.4-2.6万元/学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大学每年收取国际学生的学费为13000英镑/学年,折合人民币12万元/学年。
国际化水平关键指标均偏低
反映一所高校国际化水平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莫过于留学生和外籍教师的数量和比例。程莹认为,中国目前强调的国际化指标如中外合作办学、教师出访国际交流,其实是比较浅层次的国际化,因为不具备可比性。深层次的国际化还是真正能够有国外的学生来中国学习及有国外的老师来中国任教,“这是公认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
遗憾的是,中国高校在这两项指标上均表现不 佳。
据“重点高校国际化调查分析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重点高校平均每校有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平均为3.7%,这一比例距离欧美发达国家普遍为10%-20%的比例仍有较大差距。 比如,澳大利亚留学生占在校生总数比例达到了19.8%,英国为16.9%;非英语国家的法、德等国也超过了10%,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此外,在中国重点高校中,学历留学生平均不到500人,占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2.4%。
中国高校外籍教师的比例也偏低。在外籍教师的比例中,中国重点高校中外籍专任教师平均每校不到4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3%;而日本外籍专任教师所占比例能达到3.4%,外籍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为6.6%;德国外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5%。
投入不足 无力扩大来华留学
为什么中国经济快速融入全球化的同时,中国高校国际化水平却迟迟没有提高?接受《留学》采访的几位专家均表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语言因素是重要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主要依赖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而政府的总体投入水平偏低。《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发达国家为5.7%,中等国家为4.4%,世界平均水平为3.6%,低收入国家为2.6%。
在1993年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上,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在20世纪末”占GNP的比例应该达到4%的目标。我国2001年财政性教育投入只占GNP的3.19%,不仅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比巴西、马来西亚、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要低1个百分点左右。直到跨入新世纪之后的第12个年头,教育经费才首次实现“4%”的目标。
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多数高校缺少用于接纳外教和留学生的校舍等硬件设施;现有的科研设施也难以展开全面的国际合作和研究;高校教师的工资增长缓慢,导致不少优秀教师选择自己创业或进入其他行业。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副校长唐晓青在接受《留学》采访时表示,在规划来华留学生接收规模时,必须根据学校的英语教学能力、专业特点、生活条件及生源等资源性因素来整体布局。盲目追求来华留学生规模,并不能取得好的成 果。
汉语是来华留学生的又一障碍
另一个障碍是语言,非英语国家的国际化能力相比英语国家存在先天不足。“以前也有很多交换生到中国的大学来修中国的课程,但是后来发现效果都不是特别好。为什么?交换生来修了课程以后,觉得语言上有问题,回国后反馈就不是很好。国外大学做交换项目都要听学生反馈,学生反映一旦不好,项目的持续性就会受影响。”印杰告诉《留 学》。
唐晓青举例说:“国外学生来北航学工科,得先学完中文再去上课,这个周期没有五六年根本没戏,所以对留学生我们基本上开展英文授课。”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目前主流的留学国家都是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而一些非英语国家为与美、英等英语国家争夺留学生,也开设了大量以全英语为授课语言的学位课程,比如马来西亚。
“重点高校国际化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重点高校平均每校有外语类课程273门,占开设课程总数的9.3%,而中国重点高校中平均每校使用全外语授课的课程只有72门,占开设课程总数的 2.5%。
中国高校使用全外语授课的课程数量,尚不足以促进来华留学市场的发展;专门针对来华留学生开设的全外语课程、学科专业数量及其占比也都很低。因此,对于不打算学习中文的留学生而言,中国高等教育对其吸引力微乎其微。此外,中国高校官网英文界面不健全也让不少外国学生难以了解其招生信息。
学位含金量靠就业来检验
如何打造一所国际化的大学?看看香港就知道了。香港的院校全部用英语教学,聘请国外的教师,提高本土教师的英文能力,薪酬标准提高到国际水准。但中国大陆的大学种类很多,层次也有差别,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有能力这样做。有能力的大学能够得到“重点建设”,比如政府会把钱更多地投向985、211工程院校。
不过即便如此,来华留学生的比例在重点高校中还是偏低。于是,为了吸引来华留学生,政府、学校均采取了诸多激励措施,奖学金是最常见的一项。在2015年2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完善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体系和提高资助标准的通知》中,不仅增加了资助来华留学生的奖励门类,还提高了奖金标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资助标准最高档分别为66200元,79200元和99800元。
不过,程莹认为要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尤其是世界优秀留学生的数量,不是通过给予国外学生丰厚奖学金就能解决的。举例说明,中国和美国的一流大学同时给优秀的外国学生奖学金,这个学生会选择去哪个国家留学?
提供奖学金改变不了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留学生还是得学中文,二是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含金量与西方顶级名校存在较大差距。提供奖学金或许能在短期内提高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但要持续地吸引世界各地留学生,尤其是非常优秀的留学生,恐怕成效有限。
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足,学位项目的含金量不够,在国际就业市场上的认可度不高,自然导致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岑建君对《留学》表示:“我们也想招收更多来华留学生,只有经济强大了,我们的教育实力强大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华留学。总的来说,周边一带的来华留学生人数仍在增加,这是一个好现象。我希望,再过二三十年,我们能够变成高等教育强国,教学质量、科研能力、教育产业化水平都有所提升。”
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进出口逆差,印杰对《留学》表示:“当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了,学位的含金量提高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了,才会有更多的中国学生留在国内读大学,甚至有很多国际生源愿意到中国来读大学。”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该向何处去?
在“2015中国留学论坛”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建丰,总结了主流留学目的国在国际化教育战略上的三类价值取向:人才战略取向、文化传播取向和经济利益取向。人才战略取向,以延揽国外优秀人才为主要目的—招到世界上最好的学生而且给奖学金,以美国、新加坡为代表;文化传播取向,以宣传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为主要目的,以德国、法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经济利益取向,以发展留学经济为主要目标—搞教育产业化,以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为代表。
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方向,中南大学校长、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张尧学向《留学》表达了他的观点:既要加强合作,又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和中国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有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与中国政府想取得的教育国际化规模是否相称?以指标考核的方式衡量一所高校的国际化水平,会否导致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为国际化而国际化”的陷阱?这些根本性性的问题,还有待更多的讨论,甚至争论。
(实习记者孙丽对本文亦有贡献)
拎客
中国大学对自费来华学习留学生的收费标准
本科大学生、进修生 (元/年)
文科:14,000-26,000
理科、工科、农科类:15,400-33,800
医学、体育、艺术科类:21,000-52,000
硕士研究生、高级访问学者(元/年)
文科:18,000-30,000
理科、工科、农科类:19,800-39,000
医学、体育、艺术科类:27,000-60,000
博士研究生(元/年)
文科:22,000-34,000
理科、工科、农科类:24,200-44,200
医学、体育、艺术科类:33,000-68,000
短期生(元/月)
文科:14,000-26,000
理科、工科、农科类:3,300-6,240
医学、体育、艺术科类:4,500-9,600
报名费
400-800元
住宿费
住校内留学生宿舍,按学校住房收费标准付费
其他费用
伙食费、校内医疗费、教材费及教学计划之外的实验、实习、专业参观等费用,按学校规定的标准付费
2015年3月1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2014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054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75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比2013年增加20555人,增长比例为5.77%(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5个国家分别是:韩国62923人,美国24203人,泰国21296人,俄罗斯17202人,日本15057人。
另外,《留学》记者在“2015中国留学论坛”上获悉,与中国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双边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已达42个。
中国已成为教育输出大国
回顾来华留学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来华留学生主要来自亚非拉一些第三世界友好国家;1978年,在华留学生总人数为1900人;1990年,全国有资格接收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仅100余所。
36年间,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了近200倍,显示了中国来华留学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教育强国美国为参照,据《2014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13-2014年,美国接收的国际学生人数达886052人,比中国的377054人多出一倍不止。不过,让我们对比一下中美两国的高等院校数量:美国7236所,中国2484所。把国际生人数均到每所高等院校中,中国在招收留学生上似乎并不输阵。无论从招收留学生的总数上,还是校均招收留学生的人数上,中国都可以称得上教育输出大国。
不过,教育输出量大并不等同于教育国际化水平高。一份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重点高校国际化发展状况的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报告(以下简称“重点高校国际化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重点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水平整体偏低,面向外国留学生开设的全外语课程数量很少,吸引外国学历留学生使用全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数量也很少,极大地制约了其招收外国留学生的人数。
按指标采集数据摸清家底
“过去研究中国高校的国际化最大的问题是有指标无数据,而我们已经采集到了七十几所中国重点高校的数据,主要是211学校和获得政府奖学金的学校,也可以说是那些国际化水平最高的院校。”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莹(“重点高校国际化调查分析报告”的作者之一)告诉《留学》,他们主要通过一个网上平台来收集所需要的参数,那些参与到国际化调查的院校只需要登陆该系统即可提交数据。本次调查涉及的问题达几百个,收集的数据量庞大,尤其是关于来华留学生的数据。
程莹他们用于调查的指标体系,参考了国内外20来个同类的国际化发展调查指标,从中提炼出如学历和非学历外国留学生人数、外语类课程数、外籍教师数量等较为常用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采集、整理的数据,基本反映了中国重点高等院校的国际化整体情况。
中国高校为什么要国际化?
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关联,随着20世纪八十年代形成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教育国际化亦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在接受《留学》杂志采访时指出:“真正的教育国际化,从世界范围来讲,首先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形成潮流,随着后续的推进,很快拓展到基础教育领域。说到底,教育国际化是教育资源的全球性流动,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流动、教学资源的流动等,是全球化的产 物。”
换句话说,在经济全球化的驱使下,任何一个高水平的大学都不能关起门来办学,一定是要有学生的流动,教师的流动,有跨国的合作。
中国政府也很快关注到这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提出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规划。这是一次教育领域改革开放的新开端。
为什么高等教育要提高国际化水平?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印杰对《留学》说:“无论从人才的流动性,还是经济的交互性,现在完全是在一个国际的环境下开展的,这是国际化的一个根本。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去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其他国家的社情,以便于以后能够在全球有竞争力。”
程莹认为:“国际化的意义在于,告诉你最高的标准在哪里,最好的在哪里,你通过相互的学习交流来提高自身水平。如果不国际化,关起门来办学,大家都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但当你真正看到更好的才可能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然而,看似清晰的高校国际化概念到了微观层面,具体到一所大学,对于“为什么要国际化”的问题反倒没那么容易讨论清楚,特别是在为什么要吸引大量来华留学生上,许多学校动力不足。程莹对《留学》说:“在教育产业化方面,我们也没从留学生那里收取多少学费,国际生对学校财务的贡献很少。”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中国大学对自费来华学习留学生的收费标准”,中国高校每年收取本科阶段留学生的学费平均在1.4-2.6万元/学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大学每年收取国际学生的学费为13000英镑/学年,折合人民币12万元/学年。
国际化水平关键指标均偏低
反映一所高校国际化水平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莫过于留学生和外籍教师的数量和比例。程莹认为,中国目前强调的国际化指标如中外合作办学、教师出访国际交流,其实是比较浅层次的国际化,因为不具备可比性。深层次的国际化还是真正能够有国外的学生来中国学习及有国外的老师来中国任教,“这是公认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
遗憾的是,中国高校在这两项指标上均表现不 佳。
据“重点高校国际化调查分析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重点高校平均每校有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平均为3.7%,这一比例距离欧美发达国家普遍为10%-20%的比例仍有较大差距。 比如,澳大利亚留学生占在校生总数比例达到了19.8%,英国为16.9%;非英语国家的法、德等国也超过了10%,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此外,在中国重点高校中,学历留学生平均不到500人,占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2.4%。
中国高校外籍教师的比例也偏低。在外籍教师的比例中,中国重点高校中外籍专任教师平均每校不到4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3%;而日本外籍专任教师所占比例能达到3.4%,外籍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为6.6%;德国外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5%。
投入不足 无力扩大来华留学
为什么中国经济快速融入全球化的同时,中国高校国际化水平却迟迟没有提高?接受《留学》采访的几位专家均表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语言因素是重要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主要依赖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而政府的总体投入水平偏低。《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发达国家为5.7%,中等国家为4.4%,世界平均水平为3.6%,低收入国家为2.6%。
在1993年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上,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在20世纪末”占GNP的比例应该达到4%的目标。我国2001年财政性教育投入只占GNP的3.19%,不仅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比巴西、马来西亚、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要低1个百分点左右。直到跨入新世纪之后的第12个年头,教育经费才首次实现“4%”的目标。
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多数高校缺少用于接纳外教和留学生的校舍等硬件设施;现有的科研设施也难以展开全面的国际合作和研究;高校教师的工资增长缓慢,导致不少优秀教师选择自己创业或进入其他行业。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副校长唐晓青在接受《留学》采访时表示,在规划来华留学生接收规模时,必须根据学校的英语教学能力、专业特点、生活条件及生源等资源性因素来整体布局。盲目追求来华留学生规模,并不能取得好的成 果。
汉语是来华留学生的又一障碍
另一个障碍是语言,非英语国家的国际化能力相比英语国家存在先天不足。“以前也有很多交换生到中国的大学来修中国的课程,但是后来发现效果都不是特别好。为什么?交换生来修了课程以后,觉得语言上有问题,回国后反馈就不是很好。国外大学做交换项目都要听学生反馈,学生反映一旦不好,项目的持续性就会受影响。”印杰告诉《留 学》。
唐晓青举例说:“国外学生来北航学工科,得先学完中文再去上课,这个周期没有五六年根本没戏,所以对留学生我们基本上开展英文授课。”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目前主流的留学国家都是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而一些非英语国家为与美、英等英语国家争夺留学生,也开设了大量以全英语为授课语言的学位课程,比如马来西亚。
“重点高校国际化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重点高校平均每校有外语类课程273门,占开设课程总数的9.3%,而中国重点高校中平均每校使用全外语授课的课程只有72门,占开设课程总数的 2.5%。
中国高校使用全外语授课的课程数量,尚不足以促进来华留学市场的发展;专门针对来华留学生开设的全外语课程、学科专业数量及其占比也都很低。因此,对于不打算学习中文的留学生而言,中国高等教育对其吸引力微乎其微。此外,中国高校官网英文界面不健全也让不少外国学生难以了解其招生信息。
学位含金量靠就业来检验
如何打造一所国际化的大学?看看香港就知道了。香港的院校全部用英语教学,聘请国外的教师,提高本土教师的英文能力,薪酬标准提高到国际水准。但中国大陆的大学种类很多,层次也有差别,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有能力这样做。有能力的大学能够得到“重点建设”,比如政府会把钱更多地投向985、211工程院校。
不过即便如此,来华留学生的比例在重点高校中还是偏低。于是,为了吸引来华留学生,政府、学校均采取了诸多激励措施,奖学金是最常见的一项。在2015年2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完善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体系和提高资助标准的通知》中,不仅增加了资助来华留学生的奖励门类,还提高了奖金标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资助标准最高档分别为66200元,79200元和99800元。
不过,程莹认为要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尤其是世界优秀留学生的数量,不是通过给予国外学生丰厚奖学金就能解决的。举例说明,中国和美国的一流大学同时给优秀的外国学生奖学金,这个学生会选择去哪个国家留学?
提供奖学金改变不了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留学生还是得学中文,二是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含金量与西方顶级名校存在较大差距。提供奖学金或许能在短期内提高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但要持续地吸引世界各地留学生,尤其是非常优秀的留学生,恐怕成效有限。
优质的教育资源不足,学位项目的含金量不够,在国际就业市场上的认可度不高,自然导致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岑建君对《留学》表示:“我们也想招收更多来华留学生,只有经济强大了,我们的教育实力强大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华留学。总的来说,周边一带的来华留学生人数仍在增加,这是一个好现象。我希望,再过二三十年,我们能够变成高等教育强国,教学质量、科研能力、教育产业化水平都有所提升。”
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进出口逆差,印杰对《留学》表示:“当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了,学位的含金量提高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了,才会有更多的中国学生留在国内读大学,甚至有很多国际生源愿意到中国来读大学。”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该向何处去?
在“2015中国留学论坛”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建丰,总结了主流留学目的国在国际化教育战略上的三类价值取向:人才战略取向、文化传播取向和经济利益取向。人才战略取向,以延揽国外优秀人才为主要目的—招到世界上最好的学生而且给奖学金,以美国、新加坡为代表;文化传播取向,以宣传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为主要目的,以德国、法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经济利益取向,以发展留学经济为主要目标—搞教育产业化,以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为代表。
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方向,中南大学校长、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张尧学向《留学》表达了他的观点:既要加强合作,又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和中国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有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这种取向与中国政府想取得的教育国际化规模是否相称?以指标考核的方式衡量一所高校的国际化水平,会否导致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为国际化而国际化”的陷阱?这些根本性性的问题,还有待更多的讨论,甚至争论。
(实习记者孙丽对本文亦有贡献)
拎客
中国大学对自费来华学习留学生的收费标准
本科大学生、进修生 (元/年)
文科:14,000-26,000
理科、工科、农科类:15,400-33,800
医学、体育、艺术科类:21,000-52,000
硕士研究生、高级访问学者(元/年)
文科:18,000-30,000
理科、工科、农科类:19,800-39,000
医学、体育、艺术科类:27,000-60,000
博士研究生(元/年)
文科:22,000-34,000
理科、工科、农科类:24,200-44,200
医学、体育、艺术科类:33,000-68,000
短期生(元/月)
文科:14,000-26,000
理科、工科、农科类:3,300-6,240
医学、体育、艺术科类:4,500-9,600
报名费
400-800元
住宿费
住校内留学生宿舍,按学校住房收费标准付费
其他费用
伙食费、校内医疗费、教材费及教学计划之外的实验、实习、专业参观等费用,按学校规定的标准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