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研究

来源 :国际护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就急诊护理路径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110例2016年2月到2019年10月我院接收的心肺复苏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观察组的动脉压、心率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分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水平均短于参照组;参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4.5%。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9.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3.6%,P < 0.05。结论:应用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的临床护理方法。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
  一、前言
  心肺复苏是针对心搏骤停而进行的急救方法,如果不能够及时的对心搏骤停情况复苏治疗,患者的脑部以及其他的重要脏器都会受到不可逆的损伤,其有很大危害性、风险性。心肺复苏的效果将关系到患者是否会出现残疾、死亡的情况。有研究表明,对于心搏骤停的患者,4 min内进行心肺复苏,其抢救成功率高达50%以上[1],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科学的心肺复苏方法、合理的护理干预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抢救结果。但是急诊护理工作任务繁重,其程序化、规范性并不强,影响心肺复苏的效果以及患者康复。本次研究选取110例2016年2月到2019年10月我院接收的心肺复苏患者,对不同护理方法带来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110例2016年2月到2019年10月我院接收的心肺复苏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划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参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6.8±6.5)岁。急性心肌梗死35例,急性心衰12例,其他原因8例。观察组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7.2±6.3)岁。急性心肌梗死30例,急性心衰14例,其他原因11例。本研究均经过患者知情同意,且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以进行对比。
  (二)方法
  1. 参照组
  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对患者心肺复苏之后马上进行生命体征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判断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叮嘱患者按医嘱服药和静脉用药[2]。急诊科病房要干净整洁,每天消毒。
  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则以常规护理为基础,通过急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具体如下:(1)心电监测。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电图特点进行密切关注,对患者呼吸、心率情况有明确把握。每半小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工作。评判患者是否出现室性早搏、传导阻滞等情况,一旦发生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从而获得及时的干预,避免患者病情恶化。(2)脑部复苏。为使患者心搏骤停造成脑组织缺氧的情况得以改善,作为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方法降低患者脑部的氧代谢率,可以在患者的额头、颈部等位置放置湿毛巾,将室内温度调节到18-20 ℃[3],从而降低脑再灌注损伤的情况。(3)气道护理。对于心肺复苏的患者而言,其呼吸功能通常会受到影响,所以为改善呼吸功能,一般需要借助吸氧、呼吸机等方式。吸氧时,护理人员用胶带固定气管导管近端,避免出现脱落的情况,保证气管一直处于湿润的状态下。同时依据患者每天痰液的分泌情况做好吸痰工作,吸痰前,氧浓度要调节为100%,待患者吸入纯氧3 min之后再開展吸痰工作[4]。在气道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呼吸道、空腔分泌物排出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发钳症状,使呼吸道保持通畅。(4)心理护理。对于心搏骤停的患者来讲,这种频临死亡的感觉会使其心理压力极大,容易出现暴躁、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作为护理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其关心与安慰,让患者认识到通过心肺复苏之后,其生命安全会得到保障,同时与家属一起为患者提供精神上的支持,积极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治疗的信心,保持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5)体位护理。在患者腘窝、腰骶以及颈部等位置放置靠垫[5],并帮助患者时常变换体位,还可以指导患者家属帮助其变换体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避免出现压疮情况。(6)饮食护理。心肺复苏之后的患者,其意识还没有完全的清醒,因此在进食上还存在难度,所以要对患者做好饮食护理以及口腔护理等,从而更好的控制病情的发展。患者意识清醒之后,可以指导患者家属为其提供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主食要容易消化、柔软。定期帮助患者清洁呼吸道,保证其呼吸畅通。(7)健康宣教。在相关工作开展的基础上,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科学的健康宣教,将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治疗情况进行告知说明,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目前的治疗方法、情况有所了解,同时明确注意事项,做好自我监管,使护理工作效果得以实现。对于患者生活提供科学指导,让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的康复中来,为患者提供强有力的家庭支持。(8)并发症护理。在患者卧床休养期间,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各项操作要遵循无菌操作的要求,及时对固定胶带、固定皮肤的位置进行更换,避免出现皮肤损伤。同时关注患者导尿袋中的尿液性质以及量,做好记录工作,每天对患者进行下肢的被动按摩,防止出现静脉血栓等情况。
  (三)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动脉压、心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分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6]。此外,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对于护理效果,主要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护理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并发症主要包括:胸部不适、反应迟钝、记忆减退、心房颤动。   (四)统计学分析
  文章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版本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 < 0.05 则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两组患者的动脉压与心率情况
  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动脉压、心率差异不明显(P > 0.05)。通过护理,观察组的动脉压、心率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如表1。
  (二)两组患者的康复指标
  护理之后,对于患者的住院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分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水平,观察组患者分别为(8.8±1.3)d、(40.1±5.6)min、(0.8±0.3)min、(93.1±24.1)min,均短于参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如表2。
  (三)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对于护理有效率,参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4.5%,观察组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如表3.
  (四)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通过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在心肺复苏之后,有例1胸部不适,2例反应迟钝,2例记忆减退,0例心房颤动,不良反应率为9.1%,观察组患者在心肺复苏之后,有例4胸部不适,5例反应迟钝,2例记忆减退,2例心房颤动,不良反应率为23.6%,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 0.05)。
  四、讨论
  在临床中,心脏停搏是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发展比较迅速,并且临床处理难度大,患者心肺复苏之后,患者的自主循环能够恢复,但其大脑、内脏等器官受损,组织氧无法充足的供应[7],使得患者机体局部组织受损。而且患者心肺复苏之后,其身心健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出现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进而影响预后的效果。所以在急性心肺复苏患者的治疗中,还需要引入科学的护理干预。传统的常规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等进行观察,并科学用药。对于心搏骤停造成其他器官受损的情况护理不足,患者心肺复苏之后容易出现很多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制约预后效果。所以必须要找到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法。
  急诊护理路径是以常规护理干预为基础的、全新的护理模式。其在急救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初步抢救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急救护理,能够明显的提高急救的成功率,进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急诊护理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严格的监测、观察与记录,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并且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防止不良后果的产生。同时在护理中进行脑复苏护理,科学调节室内温度等,能够使患者受损的脑组织得到保护,帮助其修复脑神经功能[8]。在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中,能够让患者对心肺复苏、心搏骤停等知识全面的了解,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精神压力,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此外,气道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预防等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减少不良情况的出现,保证患者生理、心理得到满足,优化护理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本次研究中,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动脉压、心率差异不明显(P > 0.05)。通过护理,观察组的动脉压、心率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之后,对于患者的住院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分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水平,观察组均短于参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對于护理有效率,参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4.5%,观察组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通过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9.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3.6%,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 0.05)。
  可以发现,急诊护理路径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康复指标,使其动脉压、心率等恢复正常,有助于患者护理效果的提升,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因此急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任优梅,张卿,彭金亮.急诊护理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32(20):3346-3347.
  [2]郭旭楠.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81):377-378.
  [3]李明明,姜旭.心肺复苏后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对其康复作用的影响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9,17(07):248-249.
  [4]卢为娜.急诊护理路径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影响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30(09):1147-1149.
  [5]程薇薇.对接受心肺复苏治疗的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效果研讨[J].当代医药论丛, 2019,17(18):244-246.
  [6]汪铭洁.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26(16):147.
  [7]许孟平.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7(21):121.
  [8]张涵,梁益伟,申时满.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7(08):112-11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癌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胆囊癌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评估、心理护理、合并症处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要点。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治疗后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8.5天。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其中腹腔积液4例,腹腔感染1例,胆漏1例,切口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术后并发症为25%。结论:胆囊癌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重视围手术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运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运用人性化护理。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SAS、SDS心理量表评分较高P > 0.05;出院前观察组的SAS、SDS心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 0.05。  (二)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运用常规护理,如加强入院后的知識宣教,给予常规心理疏导、体位指导、用药指导以及饮食指导等;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对产妇应用优质助产服务模式,并分析其对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妇,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60例,应用优质助产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各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率为8.33%,护理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分别为28.33%、81.67%,均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循证护理模式在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术后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0例,将全部入选患者通过数字随机表划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措施。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P < 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术后并发症防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采取定量运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ASO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常规护理+定量运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综合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满意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二)纳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基于参照组增加应用精细化护理措施。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P < 0.05),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明显提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
期刊
摘要: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康复护理自我管理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慢肺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康复护理自我管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在泌尿外科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运用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术后饮食恢復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且P 0.05。  (二)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如严格执行无菌规程,加强病房环境护理与管理,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同时做好药物护理、病情观察以及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心理护理,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地方本科院校实习期护生职业认同感水平,探讨其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潍坊、泰安、济宁等地3所开展护理本科生教育高校的469名本科实习期护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地方本科院校实习期护生职业认同感得分为21~83分(54.52±10.55)分。多元
期刊
摘要:目的:试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及抢救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到2019年8月收治的16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试析。结果:中毒患者的中毒程度和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应对患者进行急救,并使用合理的急救護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促使患者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并提升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