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747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强调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而逻辑思维能力则是数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鉴于此,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分析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数学教学;逻辑思维;培养措施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侧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思维能力等,实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顺利完成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础思维能力,它特有的探究性和严谨性对学生解题而言十分关键。所以,在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时,一定要注意学生思维严谨性的培养,教师也可以以此为突破点,帮助学生养成缜密的思维能力,进而为日后数学学习的开展和提升提供保障。在对学生严谨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可以通过分类学习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展开分类讨论,从而提升学习自主性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内容时,在学生解答题目时,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稍不仔细就可能导致解题错误,不仅打击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同时挫伤其学习兴趣。但是,通过分类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对题目中可能的形式进行分类,保证学生在题目解读时的严谨性,提升正确率,对学生数学学习而言,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数学的魅力在于虽然终点只有一个,但是通向终点道路却有很多条,这关键取决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这也从侧面证实了数学答案的唯一性,但是针对这种唯一性,其实现过程却有很多种,即解题方式具有多样性,但这其中的关键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思维模式。虽然,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无法就每道题目的所有解答方式对学生进行展示,但是可以通过列举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来帮助、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这种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同时,对其发散思维的养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对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教师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同类型内容和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对比和罗列,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以此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熟悉和掌握,帮助学生在面对一个新的题型或知识点时,缓解其内心的紧张感和无措感。
   在图形几何教学中,对数学故事进行有效利用,在联系实际生活的同时,能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升数学素养。比如,在七年级下册中有讲到“几何学的起源”,该故事主要向学生详细展示了几何学的定义,包括其悠久历史以及发展历程,而且在其中加入三张和数学故事相关的引人深思的图片,即斜方格纹彩陶罐、古埃及金字塔、和欧几里得的形象,以此证明测量学是几何学发展的成因,包括我国古代一些几何图案的产生、《几何原本》的编制等。而通过该故事的学习,既向学生普及了一些关于几何学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加深对图形几何的认知,同时又将几何知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斜方格陶罐、金字塔等真实存在的事物,幫助学生感受数学的客观存在,同时随着学习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的同时,感受其与众不同。
   三、把数学作业融入数学故事
   人一旦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就会自心底产生一种迫切的需求感,兴趣越浓厚,意味着需求感越强烈。而引起学生作业兴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新鲜、有趣的作业。受数学学科影响,大部分数学作业都是枯燥无趣的,这就需要教师创设相应的情境,提高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内部需求感,调动作业练习的积极性,主动完成作业。设计数学课后作业时,可以在趣味化的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点,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充分挖掘数学学习的潜能,保持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编题目或分组合作,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如完成整式除法知识点学习后,可以设计“依据体重估计人体血液质量”的探究性作业题目。这里可以增加相关的故事内容。这个作业题目与生活存在密切联系,收集数据难度不大,学生回到家后询问家长的身高体重或者和家长一块计算血液质量与健康指数。通过这个数学作业题目,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又可以加强亲子交流,同时在老师与家长之间架一座沟通的桥梁,切实发挥数学课后作业巩固知识点的作用。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选择合适的着手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拉近师生关系,大幅度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龙.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3):26.
   [2]杨德才.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1(6):105-106.
   [3]王传栋.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新课程,2021(2):191.
   作者简介:卢宝丽(1969.12—),女,汉族,福建省南靖县人,大学本科,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致力于中学数学教育方向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初中英语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进步。但是,當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初中英语教育的有效发展与进步。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思考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解决当前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效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讨论。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有效对策   一、初中英语
20世纪80年代至今,语用能力作为一个跨学科概念,在我国迅速发展,外语语用能力的培养成为现今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相关研究也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该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具体对国内近10年外语语用能力实证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从整体上对我国研究现状进行了思考,发现了目前研究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miscommunication or misunderstanding is a common phenomenon because people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have different rules of speech acts and cultural conventions.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of mis-communication
摘 要:分类讨论思想是把要研究的数学对象按照标准将其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别,然后逐类逐个进行分析研究、求解的一种解题思想。它是一种最基本的解题思维策略,也是数学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想,而它在初中数学的应用中教师应如何教才能让学生学习得更简单、轻松,更有利于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探究的重点。   关键词:分类讨论;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一、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及应用原则
摘 要:初中地理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地理兴趣和建立地理思维为主。因此在开展初中地理课程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创设问题或当堂生成问题内容,这体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问题课堂;地理问题   初中地理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崭新的科学性学科。与此同时,与高中地理课程又有紧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水果是有两种相反的味道的话,对于母亲和我而言,它就是甘蔗。  小时候,坐上破旧的班车去外婆家,车在颠簸弯曲的山路上狂奔,疲惫不堪的人们被困在狭小的车厢中失去了自由,父亲用强壮的身体把我紧紧地护在窗边,让我有了独属的空间,我歪着小脑袋望着一片一片绿油油的甘蔗地,好奇地问着父亲:“那个是什么呀,可以吃吗?”父亲告诉我:“那是甘蔗,很甜很甜的。”我当时有个天真的想法:要是我是一只小白
期刊
摘 要:在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相统一”的引领下,隐性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大有可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凸显隐性教育,遵循身心特点、融入隐性教育,借力信息技术、拓展隐性教育,这样能助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可持续性,也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品质素养,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隐性教
摘 要:初中地理这门学科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涉及范围很广。教师必须认清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将情境教学模式融入课堂教学,将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化,将抽象的知识点化为具体使用问题情境的方法,或是创设活动情境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各个领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让学生各方
随着中考改革方案的实行,英语学科要求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英语阅读教学的侧重点也落在了对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培养上。这就迫使英语教师打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思维方式,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英语学科的发展趋势。   一、英语阅读与初中学生特点   阅读是读者通过视觉感知抽象的语言文字后,在大脑中处理、加工、转换和理解语意信息的心理过程,在此活动中,读者与作者使用文字进行交流互动。初中生毕业时的阅读水平须
期刊
构式语法理论自创建以来,一直受到语言学习和研究者的关注,但涉及英语复句构式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文章首先分析了What if-作为复合句的特殊性,之后又参照构式概念,论证了What if-的构式内涵,并重点介绍了该结构在形式、意义和功能方面的特点,包括语境对构式义的制约作用,以此深化英语复句构式研究,丰富What if-结构的理论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