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师开展“人文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ikb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美术教学单纯为了教会学生绘画技能吗?难道只是为了通过美术学习,让学生在学会一门技能的同时,使他们的视觉、触角、思维空间以及动手能力得到丰富吗?有人认为美术是学生发展空间思维和发展创造思维的重要手段,难道高中美术教学仅此如此吗?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社会中,学生作为人,就必须在一举一动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融入和创造和谐社会。为此,高中美术教学还要在审美能力、培养情感与思想等等方面完善学生的人格。换个角度看,要使学生懂得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的话,我们在教学中也就要给学生多一份人文关怀!因此,人文教育便成为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改中,关于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许多教育工作者做了许多试尝,给我很多启迪,现在我谈谈一点浅见,以求证于大方之家。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人文教育;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何谓高中美术“人文教育”?
  关于高中美术“人文教育”这个话题,有人说是紧跟时代文明的人性境界提升教育;有人说是以人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这两种说法未免过多时代的教育功利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都有所偏离。
  那么,何谓高中美术的“人文教育”?我认为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性教育。是在美术教育中,通过美术技能为载体,实施人性境界提升,塑造理想人格,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提升。通过涵养人文精神,以多种途径,比如广博的知识结构,高雅文化氛围陶冶,优秀文化熏陶,深刻的人生体验,等等,注重心灵美化教育和人生意义的教育。“人文教育”从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
  在高中美术教学的实践中,美术教师如何进行“人文教育”?我想应当以人为本,在美术教育中“文”“道”相辅相成,借助美术教学的技能优势,在培养学生观察美、发现美、临摹美、创造美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思考之二:高中美术教师为何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人文教育”是当今美术课堂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思想日新月异,如果教师的教育思想跟不上时代要求,势必就会被时代淘汰!教师必须及时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如果要给学生一碗水,那么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水的源头就是跟随世界发展潮流,不断创新和进步。比如现在的学生生活在电脑时代,在教学课堂中越来越离不开电脑的参与,作为新时代的美术教师,一定要有一种超前观念,美术不一定就是画画,就是一种纸上的活动,要懂得运用电脑来开拓自身的视野,让它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此外,我们美术老师应当是学生美的表率,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对人格美的追求,以豁达的现实美的态度对待人生。广州美院教授陈一峰曾说过,美术教学是“真”,“善”,“美”的体现,以美为特征的为人师表是美术教师的职业内涵,不但有美的技能,更有美的创意,美的教育,更有美的追求,美的修养。教育是永恒的主题,通向这条完美人格的道路没有既定的终点,只要生命尚在,这条道路就不会终止。只要坚持对美的追求,才能达到一种至美境界,才能在教学中影响学生,完善学生的审美思想,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
  思考之三:教师开展“人文教育”为何要注意联系生活经验,注重情感体验?
  我国著名画家张大千说:“美术的根在于生活中”,不管在过去还是将来,美术教育都离不开生活。为什么每个作家的风格迥异,那是他们经历的生活不同!为什么每个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为学生的生活不同!美术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来组织教学的,无论是作家还是学生,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因此,教师开展“人文教育”要注意联系生活经验,注重情感体验,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以美的角度,浓缩生活的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人文关怀。
  高中美术课不仅要教会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而且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从平凡生活中提炼出高于生活的美出来。比如,在指导学生观察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藤王阁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的广西玉林真武阁时,我们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的思想、态度等等情感出发来指导体验。真武阁一共高三层.它的结构为何奇特?比一般的楼阁层次更鲜明,更流畅?为什么它能表现中国建筑飘逸屋顶美,以轻灵素雅震撼世人?更绝的是二楼四根内柱悬空离楼面二到三厘米,经历400多年风风雨雨岿然不动?通过诸多问题的提问,教会学生感受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思考中陶冶美的情操,以完成新课改的任务。
  思考之四:开展“人文教育”为什么要关注美术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的多元性。
  美术作为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交流载体之一,记录着和再现着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人类以美术形式传递、交流情感,表达思想一直是人类重要的文化动作。在教育上,利用美术来传承人类文化以及情感也是课堂的教育目的之一。为了让学生更好继承人类文化和思想,在高中学生具备的一些世界地理、历史方面知识的基础上,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时,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以及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差异,不仅使学生传承了本民族的文化,也要学生通过美术了解或传承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因此,我们的美术教育必须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的文化以及其背景,学会尊重世界多元文化。这是我们实行“人文教育”时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还有,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图腾等等,比如宗教美术,不管是佛教美术还是基督教美术、伊斯兰教美术都有其共通性,就是在宗教大规模流行的阶段,宗教强烈影响着美术,成为了诸多时期美术发展的主流。在此阶段,为了信徒的集会、参拜、修行,各活动场所注重修建庙宇等。为强化信仰、传播教义而绘制或雕刻神灵的形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在此时期大量的宗教建筑以及宗教雕塑绘画的原因。我们在美术教学时就要教会学生甄别、欣赏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美术真品,以继承发扬其“美”的思想和表现。
  又如我国古代以人物为主的绘画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簮花仕女图》、《捣练图》等,它们的题材以表现宫廷生活为主,其中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是由他的宫廷生活所决定了的,作品重点人物内心刻画,通过劲细的线描和色调的敷设,浓艳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滞。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如果没有注重美术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的多元性,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欣赏绘画的“美”呢?
  再有,在引导学生品味、欣赏19世纪80年代初列宾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我注重美术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的多元性的讲解,学生通过列宾通过十一个艰苦劳作的纤夫拉纤,就很快体验纤夫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体验他们坚忍不拔、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艰辛,通过画家昏暗迷惘的背景色调,体验纤夫惆怅、落寞、孤苦的境况。学生不但读进了图画的社会背景,也读进了纤夫的内心世界。
  结束语
  “人文教育”是当今美术课改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许多教师参与其中,也有许多教师彷徨不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但要做好课堂教学工作,而且要担负起国家、社会、历史的教书育人重任。美术教学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以人文思想待人待事,以真情实感感受生活美、创造生活美,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这也是达到“积极地引导学生欣赏美,发现美以及创造美,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毓《培养学生美术技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卢思胜《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人文渗透》《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16期
  [3]李卫国《论高中美术欣赏中的人文精神》《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新桥高级中学 )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主要从插画与色彩的情感性关系入手,着重探讨色彩在不同插画形式中的表现形式以及情感性的研究。主要分为三段,其一是主讲插画的色彩与情感的关系,不同的色彩拥有不同情感定位。其二是讲插画本身对人的一种情感性反应以及情感价值的体现。其三是通过不同的插画类型的颜色运用以及其情感的表达展现出两者的相关性。  【关键词】插画;色彩;情感  插画在当今的社会中是一门独具一格的艺术绘画,它与传统的绘画(
期刊
【摘 要】展示是一种古老的行为,展示是自然赋予生物的一种本能,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展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信息传达行为是在展示自己的精神和物质。由于现代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以及经济物质的发展,人类这种展示自己的本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示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本文就是基于这种变化现象研究其中与马斯洛需求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展示发展;马斯洛需求论;情感变化;需求层次 展示现象  一、马斯洛需求
期刊
【摘 要】雀替是组成中国木架构建筑的重要构件之一,在建筑杰当中都有真分厂重要的力学的相关作用,但是到了元代之后,其所表现出来的装饰意义开始渐渐超出了力学所主导的相关作用。文章简单描述了雀替这一构件,并且通过对雀替装饰图案和装饰色彩的分析来探索雀替中蕴含的人文意蕴。  【关键词】雀替;装饰;人文意蕴  一、传统建筑雀替构件概述  雀替(如图1),图片当中所绘制的则是中国的古建筑构建之一,也是非常具有
期刊
【摘 要】即墨柳腔是生长于胶东半岛的一个地方剧种,其以婉转动听、朗朗上口的旋律,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追捧与喜爱。流传于在胶东半岛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下,柳腔音乐的旋律与当地的方言应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笔者将结合当地独具特色的渔捕文化,结合方言学、语音学的知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即墨柳腔;方言;渔捕文化  即墨柳腔以一种亲民、直抒胸臆的形式呈现给世人,自然有其深层的原因。历史、地理、
期刊
【摘 要】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国画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众多人所喜爱,其中工笔人物画更是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表现技法。繁荣昌盛的唐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也随着进入鼎盛时期,涌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在宋代时期工笔人物画的风格相对保守,色彩淡雅。明清时期到清末民初的工笔画受到文人画的影响,没有了隋唐时期的博大气势而以柔弱为美,工笔人物画逐渐衰败。而当代的工笔人物画不论是绘画式样还是题材早已异彩纷呈,年轻
期刊
【摘 要】浙地的筝源远流长,真正的崛起是在1928年的杭州,经过一些民间音乐爱好者的传承和运用,其代表人物是王巽之先生。1956年王巽之先生在上海音乐学院任职后,对浙派的古筝曲目做了整理,有了新型制的构想,在弹奏技法上有了提高。自此,在中国筝史上出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个案”,浙派筝。本文通过介绍王巽之先生和他学生的一些浙派古筝曲,这些作品从演奏技法,演奏风格,来认识和把握浙派的古筝艺术,能够更好传
期刊
文化产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两个概念由来已久。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化、制度化成为各个行业的必然趋势。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规定了各种形式的产品形成需达到社会普遍承认的规模程度,继而通过一定的法则在既定范围内达到提倡的目标。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它的存在与发展同样要求有与之相符的法定规则,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便是其一。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与内容决定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空间  文化产业的术语
期刊
【摘 要】学者们对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的研究成果可谓恒河沙数,关于中国古典悲剧团圆结局成因的研究主要有民族补偿心理、儒家中和伦理道德观念、佛家善恶有报轮回观念、受众审美接受心理等几大类的研究,可以说这些研究基本是从戏曲三要素中的创作者和接受者这两个角度以及文化角度来研究的。本文立足于对人类共有的心理机制——格式塔心理——对团圆结局进行现代性研究。图底关系理论即是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将其引进对中国古典
期刊
【摘 要】壁画,直白的说就是墙壁上的绘画,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壁画已经不再拘泥于墙壁,而是更加概括的一种艺术形式,涂鸦艺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涂鸦的作者以喷漆瓶作为渲染情绪的画笔,抒发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多与环境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近年来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成熟和网络的普及,网络媒体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传播手段。众多艺术家纷纷借助网络平台传播自己的艺术作品以及观念,在现今的
期刊
【摘 要】我国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民间美术教育作为教育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要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就目前从我国小学到大学的美术教育而言,民间美术教育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民间美术教育的价值及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民间美术;美术教育;对策  引言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所反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