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历史教学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教学效果也得到一定提高。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多数教师对历史新课程标准把握不准,对新理念的解读有误,因而在“教学目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辅教手段”等定位方面出现偏差。为此,对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1 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关注的是知识而不是学生能力
历史新课标很明确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阐述了历史教学目标,这三个方面的教學目标都是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应该成为历史教学努力的方向,因此历史课堂教学应该自始至终贯彻这一教学目标。在历史教学中,虽然教者准备充分,课堂教学形式新颖多样,但我觉得绝大部分教者们是穿新鞋走老路。
1.1 教者只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学生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是生搬硬套的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去教学生。课堂上有些教者只把教材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准确的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就算完成学习任务。听成了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者根本上没有用教材教学生怎样学。著名的语言文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新形势下的教师,应当用教材上的知识引导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心理氛围。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动、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1.2 关注的是教了多少知识,忽略了学生学了多少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只关注自身的教,因而必然会忽略学情的反馈,到底一节课学生学习情况如何,教师也就不可能去关注。其实,历史课堂教学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好,教师包办越多,学生参与就越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就得不到锻炼,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也就不能得到发展。只有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层面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才真正从关注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学生的学。
1.3 关注的层面只是教学生知识,而很少关注教会学生学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教学语言是否精练准确、教态是否自然大方、板书是否工整简洁、教法是否适应有效以及课堂教学结构是否完整优化”等,认为只要这些到位了,就认为这绝对是一堂好课,其实课堂上教得好并不等于学生就学得好。因此课堂教学中不光要看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理解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到底学会了没有,看学生是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历史教师,在课堂中落实教学目标时,不能只从表面上理解,不能只从形式上改变,我们应该根据历史教学的实质,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才有可能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例如,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一课,就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来进行目标的设定和落实。(1)知识技能: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及作用,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收集洋务运动有关资料,分析其成败原因,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小组活动定位不准,关注的只是活动而不是实质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重视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倡导合作学习,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学生之间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这种探究的过程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时空,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生动、且更富有创造性。然而有些历史课,出现搞花架子,不注重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现象。
2.1 淡化了教师的主导性。历史课堂应该体现教师的主体性,教者应该充当好“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及“合作者”等角色,但有些教者在教学中,不是合作者,反而成为课堂的“旁观者”,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由于教者没有同学生交流,没有进行“启发和引导、矫正和落实”,课堂气氛虽然活跃,但学生相当放任和随意,当然教学的实效性也大打折扣。
2.2 轻视合作学习的过程性。在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误认为讨论越多越好,从而忽略了所讨论问题的实质,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似乎十分活跃,如果拨开迷雾看本质,就会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深入系统地进行讨论和交流,并没有真正地展开合作和探究,因为,学生的思维是粗浅的、探究的问题是浅薄的。这种只注重合作形式而忽视合作过程的合作方式,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思维训练,学生难以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2.3 忽视合作学习中学生质疑的主体性。教学中,教师往往设计了许多问题,让学生讨论,而设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质疑,因而学生还是顺着老师的思路来进行,许多问题的解决还是在老师的诱导下得以解决,没有体现真正意义的主体性,从而难以达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努力使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探究活动定位不准,关注的是表象而不是过程
著名的教育学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探究活动中,如果学生主动地亲历探究过程,其探究就具有独立性和独特性,所以在同样的时间和相同的学习资源的条件下,学生探究的程度可能不一致,探究的结论也会有差别。但是,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与争论,因而,较容易理解历史知识,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一般都会采取这种探究方式来进行历史教学,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还存在一种现象。教者过于注重探究的形式。对于历史新课标教学理念的理解和运用,历史教师应该把握其实质,做到神似而不能仅仅是形似。在学生的参与、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及时理解学生在探究中的表现,特别是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注意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积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研究探索的欲望,激活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切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淡化探究的形式,注重探究的实效。
4 辅助教学手段定位不准,关注的是气氛而不是效果
多媒体电教手段能把过去的历史事情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化抽象为直观,给历史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毕竟只是辅助历史教学,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它的发展最终目标是为了更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否则,会适得其反。在一些历史教学中由于教师过于看中多媒体的作用,而在课堂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
4.1 破坏了教学结构的合理性。随着多媒体的大量运用,历史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极端,由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看”和“满堂听”,学生只是听众和观众,学生的主体性无法体现,历史课堂中设疑、提问、探讨和反馈等环节没有了,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应用了多媒体,但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还容易使学生的思维习惯定格在初浅的层次上,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拓展,尤其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八年上册甲午中日战争,如果教师只通过多媒体来展现黄海激战,旅顺大屠杀,《马关条约》的内容,而没有通过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讨论与归纳、检查和反馈”等环节,学生难以得出中国在此战中失败的原因,难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学习能力,那么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4.2 教师的作用被多媒体取代。一些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依赖多媒体的作用,老师成为课堂的摆设,使得多媒体取代了教师的作用,使得教师的情感作用和人格魅力没有了,师生间的心灵的“对话与交流”缺失了,这样不利于学生高尚情感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建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上只是我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粗浅的看法,如何上好历史课,有待于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1 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关注的是知识而不是学生能力
历史新课标很明确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阐述了历史教学目标,这三个方面的教學目标都是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应该成为历史教学努力的方向,因此历史课堂教学应该自始至终贯彻这一教学目标。在历史教学中,虽然教者准备充分,课堂教学形式新颖多样,但我觉得绝大部分教者们是穿新鞋走老路。
1.1 教者只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学生
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是生搬硬套的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去教学生。课堂上有些教者只把教材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准确的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就算完成学习任务。听成了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者根本上没有用教材教学生怎样学。著名的语言文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新形势下的教师,应当用教材上的知识引导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心理氛围。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动、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1.2 关注的是教了多少知识,忽略了学生学了多少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只关注自身的教,因而必然会忽略学情的反馈,到底一节课学生学习情况如何,教师也就不可能去关注。其实,历史课堂教学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好,教师包办越多,学生参与就越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就得不到锻炼,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也就不能得到发展。只有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层面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才真正从关注教师的教转为关注学生的学。
1.3 关注的层面只是教学生知识,而很少关注教会学生学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教学语言是否精练准确、教态是否自然大方、板书是否工整简洁、教法是否适应有效以及课堂教学结构是否完整优化”等,认为只要这些到位了,就认为这绝对是一堂好课,其实课堂上教得好并不等于学生就学得好。因此课堂教学中不光要看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理解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到底学会了没有,看学生是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历史教师,在课堂中落实教学目标时,不能只从表面上理解,不能只从形式上改变,我们应该根据历史教学的实质,从教材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才有可能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例如,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一课,就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来进行目标的设定和落实。(1)知识技能:掌握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及作用,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收集洋务运动有关资料,分析其成败原因,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小组活动定位不准,关注的只是活动而不是实质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重视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倡导合作学习,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学生之间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这种探究的过程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时空,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生动、且更富有创造性。然而有些历史课,出现搞花架子,不注重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现象。
2.1 淡化了教师的主导性。历史课堂应该体现教师的主体性,教者应该充当好“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及“合作者”等角色,但有些教者在教学中,不是合作者,反而成为课堂的“旁观者”,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由于教者没有同学生交流,没有进行“启发和引导、矫正和落实”,课堂气氛虽然活跃,但学生相当放任和随意,当然教学的实效性也大打折扣。
2.2 轻视合作学习的过程性。在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误认为讨论越多越好,从而忽略了所讨论问题的实质,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似乎十分活跃,如果拨开迷雾看本质,就会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深入系统地进行讨论和交流,并没有真正地展开合作和探究,因为,学生的思维是粗浅的、探究的问题是浅薄的。这种只注重合作形式而忽视合作过程的合作方式,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思维训练,学生难以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2.3 忽视合作学习中学生质疑的主体性。教学中,教师往往设计了许多问题,让学生讨论,而设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质疑,因而学生还是顺着老师的思路来进行,许多问题的解决还是在老师的诱导下得以解决,没有体现真正意义的主体性,从而难以达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努力使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探究活动定位不准,关注的是表象而不是过程
著名的教育学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探究活动中,如果学生主动地亲历探究过程,其探究就具有独立性和独特性,所以在同样的时间和相同的学习资源的条件下,学生探究的程度可能不一致,探究的结论也会有差别。但是,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与争论,因而,较容易理解历史知识,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而,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一般都会采取这种探究方式来进行历史教学,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还存在一种现象。教者过于注重探究的形式。对于历史新课标教学理念的理解和运用,历史教师应该把握其实质,做到神似而不能仅仅是形似。在学生的参与、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及时理解学生在探究中的表现,特别是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注意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积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研究探索的欲望,激活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切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淡化探究的形式,注重探究的实效。
4 辅助教学手段定位不准,关注的是气氛而不是效果
多媒体电教手段能把过去的历史事情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化抽象为直观,给历史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毕竟只是辅助历史教学,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它的发展最终目标是为了更有效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否则,会适得其反。在一些历史教学中由于教师过于看中多媒体的作用,而在课堂中出现一些不良现象。
4.1 破坏了教学结构的合理性。随着多媒体的大量运用,历史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极端,由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看”和“满堂听”,学生只是听众和观众,学生的主体性无法体现,历史课堂中设疑、提问、探讨和反馈等环节没有了,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应用了多媒体,但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还容易使学生的思维习惯定格在初浅的层次上,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拓展,尤其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八年上册甲午中日战争,如果教师只通过多媒体来展现黄海激战,旅顺大屠杀,《马关条约》的内容,而没有通过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讨论与归纳、检查和反馈”等环节,学生难以得出中国在此战中失败的原因,难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合作学习能力,那么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4.2 教师的作用被多媒体取代。一些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依赖多媒体的作用,老师成为课堂的摆设,使得多媒体取代了教师的作用,使得教师的情感作用和人格魅力没有了,师生间的心灵的“对话与交流”缺失了,这样不利于学生高尚情感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建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上只是我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粗浅的看法,如何上好历史课,有待于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