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g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的道德教育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人们大多以“向钱看”为目标,自私、自保观念强,时间紧迫感强,生活压力大,人们都在为生活奔波,传统的道德、美德等都被人们渐渐淡忘;另一方面,做好事被陷害的案例时有发生,致使身边惨事发生而无人愿意提供帮助的事件相继出现,面对如此现状,教师以教学中的德育资源为契机,培养学生道德智慧,将有助于我国道德教育走出当前的困境。
  关键词 道德智慧 德育资源 教学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ilemma and Outlet of Our Moral Education in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YU Zhijuan[1], XIAO Zhiliang[2]
  ([1]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 Shangrao, Jiangxi 334000;
  [2] Shangr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Shangrao, Jiangxi 334000)
  Abstract Social transi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s facing a huge challenge, on the one hand, most people with "money" as the goal, selfish, strong self-protection concepts, strong sense of urgency, life stress, people are rushing for a living, traditional morality, virtue and so are the people gradually faded; on the other hand, good things happen when the case was framed, resulting in tragedy happened around but no one is willing to help the event have appeared in the face of such a situation, the teacher in teaching moral resources as an opportunity to students of moral wisdom, moral education will help our country walk out of the current predicament.
  Key words moral wisdom; moral resources; teaching; student
  1 道德智慧與道德的区分
  将道德智慧与道德进行区分,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道德智慧的内涵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起点。
  道德是什么?这是教育者首先应该弄清楚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也是我们进行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的前提。道德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种价值观念和善恶意识而存在着,是人性的完善和社会关系完善的需要。有学者把道德评价的标准分为一个总标准(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和两个分标准:(1)在人们利益不发生冲突情况下,增加利益总量;(2)在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遵循 “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标准。①葛晨虹教授认为道德不仅仅是人的品质和规范,而且是人类的一种应然的理性智慧。②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道德在应然的层面上是一种智慧性的活动,道德行为应该是充满智慧的。
  关于道德智慧,霍华德·加德纳在早年就认为人是有道德智慧的,道德智慧涉及到全人类的知识,需要以广泛的人类智慧为基础。③从他提出“道德智慧”这一概念至今,国内外学者对“道德智慧”的定义仍未达成共识,笔者在前人界定的基础上,认为道德智慧是指个体处理道德信息的心理潜能,是一种对个人与外界(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领悟力,表现为能运用内化的道德知识、规则、观念等机智地处理道德信息的能力。
  2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道德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
  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人们大多以“向钱看”为目标,自私、自保观念强,时间紧迫感强,生活压力大,人们都在为生活奔波,传统的道德、美德都被人们渐渐淡忘;另一方面,做好事被陷害的案例时有发生,致使身边惨事发生而无人愿意提供帮助的事件相继出现。究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④
  知情分离:当前德育的内容仍然局限于书本知识,大多教师仍然把道德看成是与科学知识一样的知识来传授,认为道德学习更重要的是背诵、记忆和理解道德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以为道德认知提高了,就能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发展了人的内在德行,这将直接降低了道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道德知识不等于道德智慧,仅仅有道德知识没有情感共鸣就失去了内部动机,仅仅有情感缺乏道德知识则会迷失方向。道德知识向道德智慧转化中情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知情分离不利于道德智慧的培养。
  知行分离:重视道德认知的发展,轻视道德践履,将道德教育视作由知到行的过程,将个体的道德发展视为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简单过程。道德知识离开了道德践行永远只能是知识,道德践行缺乏道德知识的指引同样会迷失方向。知行分离将使学生的德育停留在知识表层难以深入下去。
  行信分离:当代道德心理和道德教育理论,或抓住道德概念的某一层面,对其整体视而不见;或在道德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没能深入道德概念的核心层面;道德智慧的发展是一个知情信行整体发展的过程,缺少了道德信念,道德智慧的认知、体验和实践,就失去了最强大的动力,没有信念的智慧是没有灵魂的。
  3 学生道德智慧的培养   教學中以德育资源为契机,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道德智慧至关重要。本文以沪版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材中铁凝的作品《一千张糖纸》为例深入分析学生道德智慧的培养。
  《一千张糖纸》故事情节大概为:“我”和外婆邻居家的女孩世香两人整天嬉戏玩闹,惹得在外婆家养病的“表姑”不满,“表姑”为了把我们哄到外面去玩耍,于是谎说集一千张糖纸可换一只电动狗,于是我们整整花费了一个暑假的时间终于攒了二千张糖纸,“表姑”却说是“逗你们玩”嫌他们太吵。孩子们感到遭受欺骗,很受伤害。
  3.1 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情感是道德发生的基础,学生必须在与情感产生共鸣的基础之上才会产生道德智慧。而传统的德育只训练了学生的道德记忆力,缺乏对学生分析思考能力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没能激发起学生的道德共鸣。⑤道德智慧的培养需要我们真正激起学生的主体感受,引发学生的心理体验。
  在本文中,进行角色互换体验,有利于把他的道德体验转化为我的道德体验,激发学生内心隐性的道德潜能,否则学生学习的仅仅是小作者和世香的道德体验,这是表面的、浅层次的,对于学生道德智慧的培养是不利的。只有当学生从主人公的角度出发,感受他们的感受,体验他们的道德体验,进入到这样一种事件当中并用心感受时学生才能与主人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验主人公集糖纸的艰辛,体验希望破碎时的失落与委屈,体验被欺骗时心灵深处的伤害。在道德情感中,人的诚实与虚伪、善良与残忍、怜悯与冷漠、友爱与敌对、义务与责任等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只有当学生从内心深刻地体验着这些道德情感,并进而达到高度的心理认同时,道德情感才能变为学生内心的信念,这是道德智慧培养的情感基础。
  3.2 学会对道德问题进行分析
  拥有道德智慧的人善于在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道德问题,能对道德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进而做出道德判断,且道德智慧的水平越高分析得越透彻并能在越短时间内做出智慧的道德选择。张茂聪认为道德事件是道德智慧生长的温床。⑥道德智慧在道德事件中生成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交往让学生发现问题的道德面,激起其情感体验,理智分析道德事件与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在自身判断的基础上做出道德选择并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
  在这篇文章中,主人公被骗且二个月的辛苦付之东流,情感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教师如不注重引导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分析,仅仅采用角色互换体验,那么学生的道德智慧的培养仅仅停留在潜能的激发层次,面临其他的道德事件时,学生仍然很难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道德智慧行为的产生是一个过程,包括发现道德问题—分析道德问题—进行道德判断—做出道德行为。面对文中的道德事件,初一学生可能还仅仅是沉浸在主人公的委屈和同情的情感体验之中,甚至都没想这是什么问题,如果教师不注重引导,优质的道德资源被浪费了,学生失去了一个很好的道德智慧培养的机会。教师要以此道德事件为切入口,抓住机会对学生道德智慧进行培养。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道德问题,如运用苏格拉底式教育的方式唤醒学生的道德潜能,让学生自己发现事件的道德面。其次,引导学生养成理性道德分析习惯,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在面对道德事件时引导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如此例中对表姑说话的真实性要进行考究,比如,她的话可信吗?废的糖纸拿来做什么用?为什么可以换?等等。要知道一股脑地不问原因照着别人说的去做是盲目的,正如一股脑地把钱捐给犯罪集团是愚蠢的道德行为。第三,启发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行为结果做不同的假设,体验不同行为结果带来的感受和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再现道德事件的不同发展情景,对学生道德智慧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如能长此以往地利用优质的道德资源引导学生,学生的道德潜能将不断地得到激发,道德智慧也便在道德事件中产生了。
  3.3 重视道德践行
  道德最终要表现在行为上,脱离实践来谈道德智慧是荒谬的。如果说产生情感共鸣是基础,分析道德问题是途径,那么道德践行是实施和巩固。道德智慧是否产生最终要落在行为上,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道德践行的方法多样,在此例中可以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来实施,比如让学生提供一个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道德问题或是自己很难做出抉择的道德问题,与同学共同分享当时的情感体验,再现当时的具体情境,共同分析这个道德问题,以及共同商讨最终的道德判断和做出智慧的道德行为。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敬老院或福利院等机构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或儿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人生价值得到体现的同时对尊老爱幼也会有更深刻的切身感悟,有助于学生传统美德的培养,但在社会践行中一定要切忌对学生轮流值班以打分数的方式来评定等级,因为这样会扭曲学生的最初动机,对道德智慧的培养不仅无助,反而有害!
  培养学生道德智慧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自我情感也在自我的判断与选择中得到释放。此时,道德也就成了学生主动协调他人、社会、自然的一种需要,而非一种别人强加的负担。
  注释
  ① 王海明.道德终极标准是什么[J].党政干部学刊,2007(7):3-6.
  ② 肖群忠.道德哲学元问题探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6.
  ③ [美].Howard Gardner著,霍力岩.房阳洋等译.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83-84.
  ④ 余志娟.激发学生道德潜能,培养道德智慧[J].科教文汇,2010(4).
  ⑤ 李戬.学校道德教育的窘境与突围[J].中国教育学刊,2010(4):76-78.
  ⑥ 张茂聪.道德智慧:生命的激扬与飞跃[J].教育研究,2005(11).
其他文献
本文先简要介绍了可控串补(TCSC)装置的基本构成、保护的基本配置及电容器过负荷保护的基本原理,然后重点就如何确定电容器在某一过负荷电流下允许持续运行时间问题的算法进
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普遍应用,各种应用系统都朝着基于Web的方向发展.本文针对继电保护管理信息量大、类型多等特点及建立网络化继电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提出
会议
摘 要 文章对珠三角地区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激励管理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揭示了珠三角地区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需求、激励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该优化策略包括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实施校内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善青年教师激励机制、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重视荣誉激励等。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 激励管理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
上海明凯投资集团来了一位新董事长,头脑清晰,作风扎实,能攻善守,成绩斐然.听闻此事,兴趣浓浓,登门拜访.rn一见面,果然慈眉秀目,气度不凡.言谈露微笑,品茗点江山.似乎再多困
期刊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与管理在实践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改进课堂管理方式,加强小组管理;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积极性;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等措施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与管理的实效性。  關键词 大班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O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
黄杨是江苏南通尤其是石港地区,继雀舌罗汉松之后的又一新兴盆景优良素材。它四季常绿,寿命长,耐修剪,萌发力强,叶面光泽耀眼,像涂上了一层蜡,枝干苍劲挺拔,不亚于苍松。而
本文给出了基于电压互感器二、三次绕组和11型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电压采集电路的等效电路,通过电路分析论述了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中性线和三次绕组零线共线对零序方向保护的危
摘 要 班主任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文章分析了新时期加强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从班主任队伍的选聘、培养、管理以及考评、激励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班主任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
针对最优潮流中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的共存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求解最优潮流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的新算法.本算法将原始-对偶内点法和分支定界法巧妙结合,采用原始-对偶内
基于统计综合法负荷建模的基本原理,结合实际系统的建模实践,提出了一套基于统计综合法负荷建模的系统方法.对每一用电行业进行典型用户的负荷结构调查并确定行业的综合负荷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