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外阅读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精神世界、开阔眼界,对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影响很大,对高中语文课本知识进行相应的补充。今天,本文就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阅读指导策略方面做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课外阅读 学习能力 补充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75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换言之,多读书,不仅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来源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可见,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一、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书籍,他才会愿意去阅读,愿意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并且将感情带入书籍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养成一个阅读的好习惯,首先是要建立起他对阅读的兴趣。
(二)选择适合该年龄阶段阅读的书籍
了解心理学的都知道,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不同。从幼儿园到大学,直至步入社会,每一个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大体上都从形象到抽象、从简到繁、从低到高的螺旋式上升发展。每一个阶段学生所能理解接受事物的能力和高度都是有限的,超前发展是百害无一利的提前消费,学生的阅读也是如此。小学生就应该读一些图文并茂的漫画童话书等,到初中可以读一些名人传记、介绍青春期方面的大众流行读物等,高中就可以上升到谈人生、谈智慧的深层次文学。试想,让小学生整天捧着一本《红楼梦》读,难道不觉得滑稽吗?
(三)别错过阅读的关键期
关键期是一个人发展某项能力效果最佳的时间段,作为老师或者父母,把握住“关键期”,教起来就会省心省力很多。相对关键期来讲,最主要的还是孩子从出生到小学这个阶段的发展较多,越到后期,孩子的各方面均已大体成型,想改变起来就很困难。我们了解到,黄金阅读期是在8~14岁的时期,在经历了幼儿期认字、由图向文字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的基础,此时进入到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
(四)几乎所有的习惯,都需要重复
习惯的培养和维持是一个长期训练重复的过程,可以说熟能生巧或习惯成自然。学生反复的去阅读各种各样的书,在阅读中收获快乐和知识,在二者相互循环和互动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需要老师或父母能以学生的不同兴趣为出发点,找到适合的诱导时间、地点和内容,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主动选择的习惯。阅读和学习是终生行为,接下来我将选取高中课外阅读就指导策略简单谈一谈。
二、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同时积极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目标。但在现实情况下,受应试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们的阅读量根本没达到标准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更应该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方法上进行相关指导,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做正确的引导,以趣择书,解决“读什么”问题
面对浩繁卷帙,大多数学生良莠不分,更不知该从何读起,有的沉溺于音像作品,面对文学图书兴趣不浓。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和高中语文教育教学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认真的引导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趣味性、思想性、关联性和时代性,四者缺一不可。切实践行好读书,读好书,把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在内容上有机的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扩宽学习领域来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二)找准方法,讲究策略,解决“怎么读”问题
伏尔泰说:“大部分人是不会读书的,对学生来讲更是如此,对他们进行读书指导就与读书本身一样重要。”在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接受程度和阅读范围、途径等都得以扩宽,这让学生们更加困惑该怎么读书了。首先,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要起到示范性作用,引领学生们读并进行交流,师生合力营造班級阅读氛围;其次,重视语言积累。语言积累是语文水平的反应,深刻影响着内在气质和品德修养,在课外阅读时,积累优美词句、诗文佳作等,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再次,带着问题去阅读。学生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总爱问“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不仅锻炼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其真正进入到閱读内容里,学到实质性的知识;最后,读后有交流分享。可以在班级里安排合适的时间,让学生们就自己最近课外阅读的内容展开交流与分享,能让学生们进行更全方位知识的涉猎和了解。
(三)树立正确的学习认知,重视课外阅读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学习的重心放在课内学科知识的学习,而课外阅读只是可有可无的辅助性涉及,再加上高中学习负担重,学生们根本没有富余空隙课外阅读。但课内只是并不是全部,还有很多东西都需要课外的学习进行互补才能形成完备的知识系统。要改变学生课外阅读是浪费学习时间的错误认识,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在课外阅读的帮助下,促进成绩的飞跃和自身发展。
(四)家庭、学校和社会减少压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现如今,大多数人都把高考看得很重要,一门心思的促成学生提高成绩考大学。由此,大家形成统一的认识,凡是对学生文化成绩有用的才是值得提倡的,产生不利影响的都应该制止。大多数就认为学生课外阅读是无关课堂书本的东西,根本无用,因而就不允许学生进行课本以外知识的汲取。这表面看似是为学生发展好,实际上是对学生发展的阻碍,细思极恐。家庭、学习和社会应形成教育合力,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结束语
读书靠感悟,阅读靠兴趣。对学生来说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在阅读中并非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而去读书,这便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宗旨。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就能使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文素材,储备更多的语言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和心理世界,与高中语文课内知识相辅相成。
学生的课外阅读并非个人该重视的事情,更是国家、社会想要发展该重视的问题,应该提倡全民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受到熏陶,从小形成课外阅读的优秀习惯。
【关键词】课外阅读 学习能力 补充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75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换言之,多读书,不仅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来源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可见,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一、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书籍,他才会愿意去阅读,愿意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并且将感情带入书籍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养成一个阅读的好习惯,首先是要建立起他对阅读的兴趣。
(二)选择适合该年龄阶段阅读的书籍
了解心理学的都知道,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不同。从幼儿园到大学,直至步入社会,每一个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大体上都从形象到抽象、从简到繁、从低到高的螺旋式上升发展。每一个阶段学生所能理解接受事物的能力和高度都是有限的,超前发展是百害无一利的提前消费,学生的阅读也是如此。小学生就应该读一些图文并茂的漫画童话书等,到初中可以读一些名人传记、介绍青春期方面的大众流行读物等,高中就可以上升到谈人生、谈智慧的深层次文学。试想,让小学生整天捧着一本《红楼梦》读,难道不觉得滑稽吗?
(三)别错过阅读的关键期
关键期是一个人发展某项能力效果最佳的时间段,作为老师或者父母,把握住“关键期”,教起来就会省心省力很多。相对关键期来讲,最主要的还是孩子从出生到小学这个阶段的发展较多,越到后期,孩子的各方面均已大体成型,想改变起来就很困难。我们了解到,黄金阅读期是在8~14岁的时期,在经历了幼儿期认字、由图向文字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的基础,此时进入到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黄金阅读期。
(四)几乎所有的习惯,都需要重复
习惯的培养和维持是一个长期训练重复的过程,可以说熟能生巧或习惯成自然。学生反复的去阅读各种各样的书,在阅读中收获快乐和知识,在二者相互循环和互动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需要老师或父母能以学生的不同兴趣为出发点,找到适合的诱导时间、地点和内容,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主动选择的习惯。阅读和学习是终生行为,接下来我将选取高中课外阅读就指导策略简单谈一谈。
二、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同时积极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目标。但在现实情况下,受应试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们的阅读量根本没达到标准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更应该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方法上进行相关指导,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做正确的引导,以趣择书,解决“读什么”问题
面对浩繁卷帙,大多数学生良莠不分,更不知该从何读起,有的沉溺于音像作品,面对文学图书兴趣不浓。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和高中语文教育教学需要进行科学分析,认真的引导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趣味性、思想性、关联性和时代性,四者缺一不可。切实践行好读书,读好书,把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在内容上有机的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扩宽学习领域来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二)找准方法,讲究策略,解决“怎么读”问题
伏尔泰说:“大部分人是不会读书的,对学生来讲更是如此,对他们进行读书指导就与读书本身一样重要。”在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接受程度和阅读范围、途径等都得以扩宽,这让学生们更加困惑该怎么读书了。首先,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要起到示范性作用,引领学生们读并进行交流,师生合力营造班級阅读氛围;其次,重视语言积累。语言积累是语文水平的反应,深刻影响着内在气质和品德修养,在课外阅读时,积累优美词句、诗文佳作等,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再次,带着问题去阅读。学生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总爱问“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不仅锻炼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其真正进入到閱读内容里,学到实质性的知识;最后,读后有交流分享。可以在班级里安排合适的时间,让学生们就自己最近课外阅读的内容展开交流与分享,能让学生们进行更全方位知识的涉猎和了解。
(三)树立正确的学习认知,重视课外阅读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学习的重心放在课内学科知识的学习,而课外阅读只是可有可无的辅助性涉及,再加上高中学习负担重,学生们根本没有富余空隙课外阅读。但课内只是并不是全部,还有很多东西都需要课外的学习进行互补才能形成完备的知识系统。要改变学生课外阅读是浪费学习时间的错误认识,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在课外阅读的帮助下,促进成绩的飞跃和自身发展。
(四)家庭、学校和社会减少压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现如今,大多数人都把高考看得很重要,一门心思的促成学生提高成绩考大学。由此,大家形成统一的认识,凡是对学生文化成绩有用的才是值得提倡的,产生不利影响的都应该制止。大多数就认为学生课外阅读是无关课堂书本的东西,根本无用,因而就不允许学生进行课本以外知识的汲取。这表面看似是为学生发展好,实际上是对学生发展的阻碍,细思极恐。家庭、学习和社会应形成教育合力,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结束语
读书靠感悟,阅读靠兴趣。对学生来说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在阅读中并非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而去读书,这便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宗旨。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就能使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文素材,储备更多的语言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和心理世界,与高中语文课内知识相辅相成。
学生的课外阅读并非个人该重视的事情,更是国家、社会想要发展该重视的问题,应该提倡全民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受到熏陶,从小形成课外阅读的优秀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