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使患者减少由此而带来的精神过度紧张和恐惧心理,使患者安全地接受检查。方法:作者通过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对120例胃镜受检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性观察分析与护理,针对受检者不同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在检查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心理护理无疑是对他们采取的相应的对策,也是提高胃镜检查质量的关键。结果:电子胃镜检查中的三种心理类型:①配合型,约占本组病例70%;②紧张型,约占25%;③畏惧型,约占5%。 结论:随着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心里护理工作已由单纯的护理疾病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全面护理,为此,我们对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除普通护理外,还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心理护理。实践证明,做好病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与心理护理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收到了很多理想的效果,也受到了医院领导及患者家属的赞扬,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不良心理状态;胃镜检查
作者通过对120例胃镜受检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初步概况地将120例受检者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分为三种类型,本文重点阐述不良心理状态对胃镜检查质量的影响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0例胃镜检查者为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门诊和住院部接受胃镜检查的部分患者,全部受检者均具有临床表现和症状,检查方法为常规电子胃镜检查,其中男性82例,女性38例,年龄26~68岁。
1.2心理分析与结果:作者参阅了《医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文献并结合作者的观察,把120例胃镜受检者心理状态初步分为三种类型 :
1.2.1配合型:神态较平静,举止动作不慌乱,表现为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能客观的对待疾病而配合检查,只需一、二次吞咽动作,进镜即可顺利完成,因而能减轻不适和痛苦,一般无咽喉部黏膜损伤,这种病人占本组病人的大多数,约70%。
1.2.2紧张型:能遵医嘱按要求办,但进入检查室后,不自觉情绪紧张,对医务人员的语言、举动敏感,机体上可产生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行为动作亢进等变化,对配合检查有一定的困难,经劝说后能做深呼吸,全身放松,进镜时略有紧感,部分患者有咽喉部擦伤,占25%。
1.2.3畏惧型:此类病人常因病程长,痛苦不堪,担心疾患危及生命,希望通过检查明确结论,接受检查,被动勉强,情绪极度紧张,或检查前走动不安,虽也能遵医嘱,但进入检查室后四肢冰冷,全身颤抖。检查时,忧心忡忡,疑虑重重,用力屏气,配合不好。此种类型为数极少,有的经劝说能够努力坚持,勉强做完,有的则拒绝或半途而废,占5%。
2 讨论
2.1电子胃镜检查:受检者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种种不同的心理变化,作者把120例胃镜检查者的心理状态初步归纳为三种类型,这基本上概括了120例受检者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在划分心理状态分型时,着重在于胃镜检查者当时的心理变化为主要依据,除了配合型外,紧张型、畏惧型都属于不良的心理状态;患者在配合检查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采取相应的对策是提高胃镜检查质量的关键,分述如下:
2.1.1配合型:此类型受检者一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与医护人员配合默契,值得提出的是这种良好心理状态可因医护人员的粗俗的服务态度,不规范的操作举动而发生转变,所以医护人员都应该给予热情、诚恳的关怀,使他们的良好心理状态不断得到加强和延续,以保证圆满地完成检查任务。
2.1.2紧张型:这一类型的受检者情绪紧张,心理变化复杂,对检查疑虑重重,因情绪剧烈变化,在植物神经的作用下,使机体的机能产生异常变化,此时医务人员要给予耐心的解释、安抚的方法,这对缓解受检者紧张的心理取得协调配合具有重要作用。
2.1.3畏惧型:此类型在做检查时精神极度紧张、恐惧,对医护人员一举一动都格外注意,往往能造成机体神经机能严重失调,自主控制完全丧失,检查中不能很好地配合,所以医护人员应尽可能的给予多方面的关心和爱护,在适宜的情况下可以让受检者预先身处实地的观察其他受检者的行为、做法,这一方法对转变他们的严重不良心理,坚定配合检查的信心,常常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3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3.1 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
为了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检查和治疗效果,术前必须使病人处于一个接受检查所需的最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护理原则:内窥镜室护理人员必须对病员在检查整个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心理反应,要有深刻的理解。检查前病人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心里上都不同程度的产生焦虑、担忧、恐惧,希望有经验的医生做检查,甚至有的病人恐惧诊断结果。根据这些不同的心理反应,在术前医护人员要主动地关心他们,注意倾听病人的各种提问,耐心介绍检查过程,尽量做好解释工作,说明胃镜检查对疾病的正确诊断的意义及具体方法,消除他们的不信任和逆反心理,注意说话的语气、表情,避免给病人造成错觉,对各种疑问做详细的问答,使患者对护士感到亲切可信。
3.2术中病人的心理护理
内窥镜经口、咽部进入食管,大部分病人易引起恶心反射或呛咳,患者感到比较痛苦,表现不一,有的病人耐受性差,不能按检查要求去做,此时对于患者的配合非常重要,也是检查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护理原则:严格执行胃镜检查的护理操作规程,随时指导患者调节呼吸,嘱其不必紧张,按要求去做,避免镜体所致的刺激性咳嗽。对高度敏感不合作者,应予理解同情,注意言语和蔼。如,有时因患者精神高度紧张,吞咽动作配合不当,产生剧烈咳嗽,或有时会出现短暂的喉痉挛、心率加快,引起病人产生一种特殊感觉,如同窒息与频死感,这时作为护士除正确指导调节呼吸外,应尽快转移患者情绪,给予适当言语暗示,使患者获得安全感,从而松驰紧张的情绪,保持正常的心态。
3.3术后护理与心理护理
3.3.1对于喷洒喉头麻醉剂的患者,嘱其在2小时后进食,以免食物误入气管内,造成吸入性肺炎;禁食有刺激性的食物;对于取活检的病人开始吃流质食物为宜,以减少对胃黏膜创面摩擦;对于咽部粘膜损伤者,应向患者多做解释,减少患者的恐惧及紧张心理,如有什么疑问随时来诊。
3.3.2对于一些不良诊断以及预后情况,要慎言守密;并嘱咐其家属勿在病人面前过分悲伤,以免使病人猜疑,影响治疗和发生不良后果。
4心理护理应用体会
针对电子胃镜检查病人容易产生的各种心理反应,做好检查前和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实践中,在对疾病护理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对人的心理护理。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学好医学心理学专业知识。护士本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如:遇事不慌,处事热情而严肃,使病人感到可亲、可信、安全;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因其言行对病人又是一种重要的治疗和安慰。所以,建议在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医学心理学应作为当今护士学习的必修課;使护理学注重了人的完整性,既要重视技术护理,又要强调心理护理,从而使护理事业推向新的水平。
【关键词】心理护理;不良心理状态;胃镜检查
作者通过对120例胃镜受检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初步概况地将120例受检者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分为三种类型,本文重点阐述不良心理状态对胃镜检查质量的影响以及采取的相应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0例胃镜检查者为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门诊和住院部接受胃镜检查的部分患者,全部受检者均具有临床表现和症状,检查方法为常规电子胃镜检查,其中男性82例,女性38例,年龄26~68岁。
1.2心理分析与结果:作者参阅了《医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等文献并结合作者的观察,把120例胃镜受检者心理状态初步分为三种类型 :
1.2.1配合型:神态较平静,举止动作不慌乱,表现为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能客观的对待疾病而配合检查,只需一、二次吞咽动作,进镜即可顺利完成,因而能减轻不适和痛苦,一般无咽喉部黏膜损伤,这种病人占本组病人的大多数,约70%。
1.2.2紧张型:能遵医嘱按要求办,但进入检查室后,不自觉情绪紧张,对医务人员的语言、举动敏感,机体上可产生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行为动作亢进等变化,对配合检查有一定的困难,经劝说后能做深呼吸,全身放松,进镜时略有紧感,部分患者有咽喉部擦伤,占25%。
1.2.3畏惧型:此类病人常因病程长,痛苦不堪,担心疾患危及生命,希望通过检查明确结论,接受检查,被动勉强,情绪极度紧张,或检查前走动不安,虽也能遵医嘱,但进入检查室后四肢冰冷,全身颤抖。检查时,忧心忡忡,疑虑重重,用力屏气,配合不好。此种类型为数极少,有的经劝说能够努力坚持,勉强做完,有的则拒绝或半途而废,占5%。
2 讨论
2.1电子胃镜检查:受检者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种种不同的心理变化,作者把120例胃镜检查者的心理状态初步归纳为三种类型,这基本上概括了120例受检者各种不同的心理变化,在划分心理状态分型时,着重在于胃镜检查者当时的心理变化为主要依据,除了配合型外,紧张型、畏惧型都属于不良的心理状态;患者在配合检查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采取相应的对策是提高胃镜检查质量的关键,分述如下:
2.1.1配合型:此类型受检者一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与医护人员配合默契,值得提出的是这种良好心理状态可因医护人员的粗俗的服务态度,不规范的操作举动而发生转变,所以医护人员都应该给予热情、诚恳的关怀,使他们的良好心理状态不断得到加强和延续,以保证圆满地完成检查任务。
2.1.2紧张型:这一类型的受检者情绪紧张,心理变化复杂,对检查疑虑重重,因情绪剧烈变化,在植物神经的作用下,使机体的机能产生异常变化,此时医务人员要给予耐心的解释、安抚的方法,这对缓解受检者紧张的心理取得协调配合具有重要作用。
2.1.3畏惧型:此类型在做检查时精神极度紧张、恐惧,对医护人员一举一动都格外注意,往往能造成机体神经机能严重失调,自主控制完全丧失,检查中不能很好地配合,所以医护人员应尽可能的给予多方面的关心和爱护,在适宜的情况下可以让受检者预先身处实地的观察其他受检者的行为、做法,这一方法对转变他们的严重不良心理,坚定配合检查的信心,常常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3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3.1 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
为了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检查和治疗效果,术前必须使病人处于一个接受检查所需的最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护理原则:内窥镜室护理人员必须对病员在检查整个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心理反应,要有深刻的理解。检查前病人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心里上都不同程度的产生焦虑、担忧、恐惧,希望有经验的医生做检查,甚至有的病人恐惧诊断结果。根据这些不同的心理反应,在术前医护人员要主动地关心他们,注意倾听病人的各种提问,耐心介绍检查过程,尽量做好解释工作,说明胃镜检查对疾病的正确诊断的意义及具体方法,消除他们的不信任和逆反心理,注意说话的语气、表情,避免给病人造成错觉,对各种疑问做详细的问答,使患者对护士感到亲切可信。
3.2术中病人的心理护理
内窥镜经口、咽部进入食管,大部分病人易引起恶心反射或呛咳,患者感到比较痛苦,表现不一,有的病人耐受性差,不能按检查要求去做,此时对于患者的配合非常重要,也是检查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护理原则:严格执行胃镜检查的护理操作规程,随时指导患者调节呼吸,嘱其不必紧张,按要求去做,避免镜体所致的刺激性咳嗽。对高度敏感不合作者,应予理解同情,注意言语和蔼。如,有时因患者精神高度紧张,吞咽动作配合不当,产生剧烈咳嗽,或有时会出现短暂的喉痉挛、心率加快,引起病人产生一种特殊感觉,如同窒息与频死感,这时作为护士除正确指导调节呼吸外,应尽快转移患者情绪,给予适当言语暗示,使患者获得安全感,从而松驰紧张的情绪,保持正常的心态。
3.3术后护理与心理护理
3.3.1对于喷洒喉头麻醉剂的患者,嘱其在2小时后进食,以免食物误入气管内,造成吸入性肺炎;禁食有刺激性的食物;对于取活检的病人开始吃流质食物为宜,以减少对胃黏膜创面摩擦;对于咽部粘膜损伤者,应向患者多做解释,减少患者的恐惧及紧张心理,如有什么疑问随时来诊。
3.3.2对于一些不良诊断以及预后情况,要慎言守密;并嘱咐其家属勿在病人面前过分悲伤,以免使病人猜疑,影响治疗和发生不良后果。
4心理护理应用体会
针对电子胃镜检查病人容易产生的各种心理反应,做好检查前和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实践中,在对疾病护理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对人的心理护理。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学好医学心理学专业知识。护士本身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养,如:遇事不慌,处事热情而严肃,使病人感到可亲、可信、安全;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因其言行对病人又是一种重要的治疗和安慰。所以,建议在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医学心理学应作为当今护士学习的必修課;使护理学注重了人的完整性,既要重视技术护理,又要强调心理护理,从而使护理事业推向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