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在农业中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如何把这些劳动力从农业领域转移出去并使其得到充分利用,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的繁荣稳定,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大问题。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源远流长,回顾、分析这些理论,对于研究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业 劳动力转移 理论渊源 启示
一、关于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回顾
威廉·配弟通过对一些国家的考察发现,不同产业的人均收入是不同的,工业的收入比农业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人们把他的这一发现称为“配弟法则”。
古典经济理论的创始人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发展就是国民财富的增大,而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价值的尺度。亚当·斯密揭示了工业化过程能够促进国民财富增加的性质。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部门的相对缩小带来农产品价格的相对提高。同时工业吸收了由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由于分工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扩大了生产,结果使工业品的价格相对降低。这样,一定量的农产品就能够与更多的工业品相交换,从而使土地所有者的利润增加,这意味着实际地租的增加。
克拉克通过对各国经济发展的比较,发现了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律,他把经济发展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①低开发经济阶段。在这一阶段,农业是人们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农业人均收入低,人均国民收入少。②制造业比重提高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制造业人均收入比农业高,所以全社会的人均国民收入增大。③第三产业迅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由于这些产业的人均收入比农业和工业高,所以全社会的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加快。
大卫·李嘉图认为,在农业中是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而在工业中是收益递增规律起作用。在农业中零星发生的技术进步不足以抵消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而在工业中,规模的收益递增规律和技术进步的作用足以抵消个别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
库兹涅茨认为,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以农业为重心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制造业比重增加,运输、通讯业的比重增加更为显著。②各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均有提高,劳动力的产业构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农业劳动力比重减少,工业部门劳动力有所增加,服务业劳动力明显增加,并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规模不断扩大。③总资本构成也在不断变化,农业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下降,而工业资本所占比重明显提高,服务业资本所占此重继续扩大。
刘易斯的二元理论认为,在经济中存在着“最低生存费部门”和“先进部门”。他把最低生存费称为“传统的工资”,“最低生存费部门”的主体是农业部门。在农业部门存在着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是劳动力中的这样一个部分,即把这部分劳动力去掉以后,尽管不增加其它投入要素,但产出仍不会减少。“先进部门”主要是指以现代让方法进行生产的城市工业部门,这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农业部门。这两个部门工资水平的差异促使过剩劳动力由最低生存费部门向先进部门流动。
拉尼斯和费景汉对刘易斯模式作了进一步发展。他们指出,刘易斯模式确两个缺点:①没有对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重视;②没有 注意到农业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条件是农业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了剩余产品。
上述一些经济学家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是分别根据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总结出来的。这些理论对于研究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对我国的启示
从上述理论可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总是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从收入低的岗位向收入高的岗位转移。通过劳动力转移,不仅会提高劳动者个人的收入,也会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率。只有把这些剩余劳动力不断地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部门,与其它生产要素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进一步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才能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农业对工业化的贡献主要表现为要素贡献、产品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等方面。农业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但是由于对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在为工业化作出贡献的同时,自身却未得到应有的发展,从而使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我国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农业产业化不仅会促进农业对国内市场的参与,而且会拓展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提高农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同时,城市中第二、三产业部门的扩张,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吸纳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其中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另一条主要途径。农业的产业深化与延伸,也能使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得到利用。如一些农户将蔬菜的大田种植改为塑料大棚种植,通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会使农业中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生产结构更加优化,从而使农业系统的功能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使农业剩余与资本积累增加,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组织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方甲等,西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7,63。
[关键词]农业 劳动力转移 理论渊源 启示
一、关于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回顾
威廉·配弟通过对一些国家的考察发现,不同产业的人均收入是不同的,工业的收入比农业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人们把他的这一发现称为“配弟法则”。
古典经济理论的创始人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发展就是国民财富的增大,而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价值的尺度。亚当·斯密揭示了工业化过程能够促进国民财富增加的性质。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部门的相对缩小带来农产品价格的相对提高。同时工业吸收了由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由于分工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扩大了生产,结果使工业品的价格相对降低。这样,一定量的农产品就能够与更多的工业品相交换,从而使土地所有者的利润增加,这意味着实际地租的增加。
克拉克通过对各国经济发展的比较,发现了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律,他把经济发展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①低开发经济阶段。在这一阶段,农业是人们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农业人均收入低,人均国民收入少。②制造业比重提高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制造业人均收入比农业高,所以全社会的人均国民收入增大。③第三产业迅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由于这些产业的人均收入比农业和工业高,所以全社会的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加快。
大卫·李嘉图认为,在农业中是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而在工业中是收益递增规律起作用。在农业中零星发生的技术进步不足以抵消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而在工业中,规模的收益递增规律和技术进步的作用足以抵消个别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
库兹涅茨认为,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以农业为重心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制造业比重增加,运输、通讯业的比重增加更为显著。②各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均有提高,劳动力的产业构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农业劳动力比重减少,工业部门劳动力有所增加,服务业劳动力明显增加,并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规模不断扩大。③总资本构成也在不断变化,农业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下降,而工业资本所占比重明显提高,服务业资本所占此重继续扩大。
刘易斯的二元理论认为,在经济中存在着“最低生存费部门”和“先进部门”。他把最低生存费称为“传统的工资”,“最低生存费部门”的主体是农业部门。在农业部门存在着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是劳动力中的这样一个部分,即把这部分劳动力去掉以后,尽管不增加其它投入要素,但产出仍不会减少。“先进部门”主要是指以现代让方法进行生产的城市工业部门,这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农业部门。这两个部门工资水平的差异促使过剩劳动力由最低生存费部门向先进部门流动。
拉尼斯和费景汉对刘易斯模式作了进一步发展。他们指出,刘易斯模式确两个缺点:①没有对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重视;②没有 注意到农业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条件是农业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了剩余产品。
上述一些经济学家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是分别根据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总结出来的。这些理论对于研究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对我国的启示
从上述理论可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总是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从收入低的岗位向收入高的岗位转移。通过劳动力转移,不仅会提高劳动者个人的收入,也会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率。只有把这些剩余劳动力不断地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部门,与其它生产要素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进一步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才能促进农业和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农业对工业化的贡献主要表现为要素贡献、产品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等方面。农业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但是由于对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在为工业化作出贡献的同时,自身却未得到应有的发展,从而使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我国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农业产业化不仅会促进农业对国内市场的参与,而且会拓展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提高农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同时,城市中第二、三产业部门的扩张,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吸纳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其中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另一条主要途径。农业的产业深化与延伸,也能使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得到利用。如一些农户将蔬菜的大田种植改为塑料大棚种植,通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会使农业中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生产结构更加优化,从而使农业系统的功能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使农业剩余与资本积累增加,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组织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方甲等,西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