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规模养殖迅速发展,因此,高度重视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抓好防疫工作非常必要。本文仅从规模养殖场自身如何做好疫病防控来探讨 ,意在提升规模养殖场对动物疫病 的综合防控能力,提高保护效果和养殖的经济效益,供同行们和规模养殖场户参考。
关键词: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管理
近年来 ,随着养殖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变化,散养户逐渐减少,规模养殖户不断涌现。这个可喜的变化,规模养殖场发展是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规模养殖在整个养殖业中所占比重小,且以中小殖场为主。畜牧生产特别是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加强规模养殖户的管理,严格控制疫病的流行,已是摆在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的意义
1.有利于加强科学饲养管理。由传统的分散饲养模式转向现代规模化集中饲养模式,有利于推广 实用型科学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和发展畜牧生产力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动物防疫,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传统养殖中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人畜混居弊端很多。不仅限制了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且环境污染严重,易造成人畜共患病的蔓延。规模化养殖场通过养殖条件审核,畜禽生产场地与人居住地分离,可有效地解决家庭庭院式养殖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3.有利于加快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步伐。规模养殖场进行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是畜牧业现 代化的重要标志,通过较长时间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将不断得到提升,畜牧业逐渐实现向更高级的养殖模式发展。
二、当前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设计不合理。缺乏动物防疫条件意识,不经科学论证和规划设计,不考虑地势、 气候、环境条件等因素对疫病控制效果的影响,随意选址建场,组织生产。由于选址、布局、建筑等不合理,养殖场建成后,很难保证动实现物防疫工作正常开展。
2.规模养殖场的生产管理水平还较低。目前不少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和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尚停留于传统的养殖模式,在生产中不能科学地选择和鉴别种苗、饲料、兽药等,只讲究价格低、贪便宜。部分养殖场只以农副产品饲料喂,营养跟不上;不少养殖户在畜禽没病时不闻不问,管理松懈 ,一旦畜禽发病时就慌了手脚,随意用药,有的甚至将病死的畜禽淘汰上市销售 。
3.环境污染问题较严重。一些规模养殖场的飼养密度很大 ,缺乏粪便等污染物的综合处理设施,排污设施简陋,处理不规范,污染了养殖场自身及周边环境并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
4.动物防疫措施不到位。一是规模养殖场实行自繁自养的不多,一般都从外地或市场购入畜 禽,引种乱而杂,只考虑价格因素,忽视了疫病因素,同时购入时缺乏隔离观察措施,导致调入病猪和带毒猪引发疫情。二是抵制或被动接受免疫,没有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防疫的随意性大,导致免疫失败。三是缺乏规范的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制度。随意让贩运户进入场里,不采取任何消毒措施。消毒的随意性大,消毒剂的品种单一,消毒效果不理想。少数规模养殖场业主为顾及颜面,发生了疫情也隐瞒不报,只在晚上偷偷将病 死畜禽胡乱做无害化处理或随意乱丢,病死的畜禽处理不规范。
三、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管理对策
1.明确工作责任。将规模养殖场的动物防疫管理工作纳入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乡镇政府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第二责任人,行政责任人负责养殖场动物防疫工作的各项措施的落实,对规模养殖场的动物防疫密度负责,各乡镇的专职动物防疫员为技术责任人,负责养殖场的动物防疫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对免疫接种、消毒灭源、疫情监测等防疫措施负责。
2.实施强制免疫。当地行政部门要求各规模养殖场配备具有诊疗许可证的专职兽医,在专职动物防疫员的监督指导下 ,全面实施动物的免疫接种工作 ,专职兽医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全面实施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及其他疫病的免疫工作,填发动物免疫合格证,建好免疫台账,实施 免疫标识,并签上自己的姓名以示负责。对拒不接受动物免疫工作 的,专职动物防疫员及时报告乡镇驻村干部和乡镇分管领导,由乡镇动物防疫行政责任人做好工作,确保免疫到位 。
3.做好消毒工作。一是在场门口必须设立消毒池,人员由消毒室进出,坚决谢绝外来人员进场参观。对进入的人员、车辆必须严格消毒,严禁外来人员与畜禽接 触。严禁从场外购进与饲养有关的动物及其产品。二是要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明确专人,选用有效药物,做好定期预防性消毒、空栏消毒、临时紧急消毒和终末消毒等,并做好消毒记录。整个饲养场要坚持每周用消毒药消毒一次,并且要经常更换消毒药。
4.加强制度建设。规模养殖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畜牧法》以及《畜禽产地检疫规范》、《畜禽产品消毒规范》、《种畜调运检疫技术规范》、《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动物防疫条件 审核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建立健全的疫情报告、检疫申报、疫病监测、引种调种、免疫接种、免疫标识、预防驱虫、隔离诊疗、卫生消毒、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疫情监测登记报告、畜禽传染病的控制、兽药饲养使用、生产人员培训、日常操作规程等动物防疫管理制度,并在场区上墙明示。
5.加强技术培训。大多数规模养殖场业主素质总体偏低,动物防疫意识不强,疫病风险观念淡薄,敷衍抵制动物防疫监督特别是免疫接种的现象时有发生,要求规模养殖场业主坚持每年培训两次,传授动物疫病传播和防治知识,提高养殖户防疫意识和疫病防治水平,并加强技术指导,及时推广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提高生产防疫水平,同时宣讲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让他们知法懂法而不违法 。
6.强化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对规模养殖场的动物防疫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审核 ,符合条件的发给《动物防疫合格证 》,对不符合条件的要针对存在的隐患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同时报告当地政府,对在规定期限内仍然整改不到位的要责令停业整改。
参考文献:
[1]王学军[1],张兆武[1],赵秀华[1].动物疫病流行与动物防疫监督[J].河北农业科技,2004,(9):32-32.
[2]田新雪[1].强化动物防疫监督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8):7-7.
[3]卿民.动物防疫监督在疫病防控中的重要性[J].兽医导刊,2016,0(6):32-32.
关键词: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管理
近年来 ,随着养殖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变化,散养户逐渐减少,规模养殖户不断涌现。这个可喜的变化,规模养殖场发展是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规模养殖在整个养殖业中所占比重小,且以中小殖场为主。畜牧生产特别是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加强规模养殖户的管理,严格控制疫病的流行,已是摆在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的意义
1.有利于加强科学饲养管理。由传统的分散饲养模式转向现代规模化集中饲养模式,有利于推广 实用型科学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和发展畜牧生产力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动物防疫,保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传统养殖中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人畜混居弊端很多。不仅限制了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且环境污染严重,易造成人畜共患病的蔓延。规模化养殖场通过养殖条件审核,畜禽生产场地与人居住地分离,可有效地解决家庭庭院式养殖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3.有利于加快畜牧业现代化发展步伐。规模养殖场进行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是畜牧业现 代化的重要标志,通过较长时间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将不断得到提升,畜牧业逐渐实现向更高级的养殖模式发展。
二、当前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设计不合理。缺乏动物防疫条件意识,不经科学论证和规划设计,不考虑地势、 气候、环境条件等因素对疫病控制效果的影响,随意选址建场,组织生产。由于选址、布局、建筑等不合理,养殖场建成后,很难保证动实现物防疫工作正常开展。
2.规模养殖场的生产管理水平还较低。目前不少规模养殖场生产经营和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尚停留于传统的养殖模式,在生产中不能科学地选择和鉴别种苗、饲料、兽药等,只讲究价格低、贪便宜。部分养殖场只以农副产品饲料喂,营养跟不上;不少养殖户在畜禽没病时不闻不问,管理松懈 ,一旦畜禽发病时就慌了手脚,随意用药,有的甚至将病死的畜禽淘汰上市销售 。
3.环境污染问题较严重。一些规模养殖场的飼养密度很大 ,缺乏粪便等污染物的综合处理设施,排污设施简陋,处理不规范,污染了养殖场自身及周边环境并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
4.动物防疫措施不到位。一是规模养殖场实行自繁自养的不多,一般都从外地或市场购入畜 禽,引种乱而杂,只考虑价格因素,忽视了疫病因素,同时购入时缺乏隔离观察措施,导致调入病猪和带毒猪引发疫情。二是抵制或被动接受免疫,没有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防疫的随意性大,导致免疫失败。三是缺乏规范的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制度。随意让贩运户进入场里,不采取任何消毒措施。消毒的随意性大,消毒剂的品种单一,消毒效果不理想。少数规模养殖场业主为顾及颜面,发生了疫情也隐瞒不报,只在晚上偷偷将病 死畜禽胡乱做无害化处理或随意乱丢,病死的畜禽处理不规范。
三、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管理对策
1.明确工作责任。将规模养殖场的动物防疫管理工作纳入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乡镇政府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第二责任人,行政责任人负责养殖场动物防疫工作的各项措施的落实,对规模养殖场的动物防疫密度负责,各乡镇的专职动物防疫员为技术责任人,负责养殖场的动物防疫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对免疫接种、消毒灭源、疫情监测等防疫措施负责。
2.实施强制免疫。当地行政部门要求各规模养殖场配备具有诊疗许可证的专职兽医,在专职动物防疫员的监督指导下 ,全面实施动物的免疫接种工作 ,专职兽医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全面实施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及其他疫病的免疫工作,填发动物免疫合格证,建好免疫台账,实施 免疫标识,并签上自己的姓名以示负责。对拒不接受动物免疫工作 的,专职动物防疫员及时报告乡镇驻村干部和乡镇分管领导,由乡镇动物防疫行政责任人做好工作,确保免疫到位 。
3.做好消毒工作。一是在场门口必须设立消毒池,人员由消毒室进出,坚决谢绝外来人员进场参观。对进入的人员、车辆必须严格消毒,严禁外来人员与畜禽接 触。严禁从场外购进与饲养有关的动物及其产品。二是要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明确专人,选用有效药物,做好定期预防性消毒、空栏消毒、临时紧急消毒和终末消毒等,并做好消毒记录。整个饲养场要坚持每周用消毒药消毒一次,并且要经常更换消毒药。
4.加强制度建设。规模养殖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畜牧法》以及《畜禽产地检疫规范》、《畜禽产品消毒规范》、《种畜调运检疫技术规范》、《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动物防疫条件 审核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建立健全的疫情报告、检疫申报、疫病监测、引种调种、免疫接种、免疫标识、预防驱虫、隔离诊疗、卫生消毒、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疫情监测登记报告、畜禽传染病的控制、兽药饲养使用、生产人员培训、日常操作规程等动物防疫管理制度,并在场区上墙明示。
5.加强技术培训。大多数规模养殖场业主素质总体偏低,动物防疫意识不强,疫病风险观念淡薄,敷衍抵制动物防疫监督特别是免疫接种的现象时有发生,要求规模养殖场业主坚持每年培训两次,传授动物疫病传播和防治知识,提高养殖户防疫意识和疫病防治水平,并加强技术指导,及时推广新知识、新技术、新模式,提高生产防疫水平,同时宣讲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让他们知法懂法而不违法 。
6.强化动物防疫监督工作。对规模养殖场的动物防疫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审核 ,符合条件的发给《动物防疫合格证 》,对不符合条件的要针对存在的隐患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同时报告当地政府,对在规定期限内仍然整改不到位的要责令停业整改。
参考文献:
[1]王学军[1],张兆武[1],赵秀华[1].动物疫病流行与动物防疫监督[J].河北农业科技,2004,(9):32-32.
[2]田新雪[1].强化动物防疫监督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8):7-7.
[3]卿民.动物防疫监督在疫病防控中的重要性[J].兽医导刊,2016,0(6):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