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越来越被人重视。由于小学生调皮好动,给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教师如何与小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当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师生矛盾,重点分析了构建和谐关系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关于构建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和谐关系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初期,心智尚未成熟,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老师,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班主任有必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一方面要给学生灌输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世界;另一方面,每一位小学班主任都应认真思考如何与学生有效构建良好和谐的关系。在师生互相尊重,共同努力的前提下,保证学校日常教学活动及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只有在正确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特征的前提下,班主任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有效地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整体来看,通过学前教育,小学生在刚进入学校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认知能力,能够独立判断是非曲直。经过基础教育后,小学生的记忆力、感知力以及模仿能力等得到初步提升,想象力也得到较大地发展。然而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对所有事情都持有好奇心,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要耐心地为学生解答课堂外的问题。
师生关系是校园中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既是师生的共同需求,也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班主任与学生发生矛盾的原因
1. 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小学生虽然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大多与学习无关,不少教师在面对学生提问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时,常常会显得没有耐心;有的学生没能正确回答问题时,部分教师会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伤害了他们的心灵。师生之间如果长期缺乏有效沟通,必然会阻碍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正常展开。
2. 班级管理制度不规范
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日常时,最容易犯的错误便是将自己置于主导者的地位,令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使学生不敢提出异议,教师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继续采用错误的管理方法,影响班级管理的质量。此外,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习惯一手包办,没有放权意识,让学生形成一种依赖心理,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
三、班主任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主要途径
1. 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小学班主任是学生的重要启蒙老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给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小学班主任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树立正确的师生观,与学生构建良好和谐的关系。首先,教师需要正确看待自己的位置,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其次,教师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要学会适当放权,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2. 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认知水平较低,心智还不成熟,因此小学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要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找准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及思想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以及生活上的问题。此外,教师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多运用鼓励性的话语,尤其是针对部分心理敏感或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要更加注意斟酌自身的言行举措,避免出现因言行不当而伤害到学生的现象。
四、结语
总之,小学班主任只有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目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相关的教学计划,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小学班主任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其次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出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汝香.谈多角度多举措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
[2]唐福军.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研究[J].学周刊,2017(23).
作者简介:王丹(1988— ),女,江苏泰州人,本科,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班主任管理。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和谐关系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初期,心智尚未成熟,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老师,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班主任有必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一方面要给学生灌输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世界;另一方面,每一位小学班主任都应认真思考如何与学生有效构建良好和谐的关系。在师生互相尊重,共同努力的前提下,保证学校日常教学活动及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一、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只有在正确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特征的前提下,班主任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管理工作,有效地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整体来看,通过学前教育,小学生在刚进入学校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认知能力,能够独立判断是非曲直。经过基础教育后,小学生的记忆力、感知力以及模仿能力等得到初步提升,想象力也得到较大地发展。然而小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对所有事情都持有好奇心,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要耐心地为学生解答课堂外的问题。
师生关系是校园中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既是师生的共同需求,也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班主任与学生发生矛盾的原因
1. 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小学生虽然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但大多与学习无关,不少教师在面对学生提问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时,常常会显得没有耐心;有的学生没能正确回答问题时,部分教师会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伤害了他们的心灵。师生之间如果长期缺乏有效沟通,必然会阻碍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正常展开。
2. 班级管理制度不规范
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日常时,最容易犯的错误便是将自己置于主导者的地位,令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使学生不敢提出异议,教师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继续采用错误的管理方法,影响班级管理的质量。此外,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习惯一手包办,没有放权意识,让学生形成一种依赖心理,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
三、班主任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主要途径
1. 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小学班主任是学生的重要启蒙老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给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小学班主任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树立正确的师生观,与学生构建良好和谐的关系。首先,教师需要正确看待自己的位置,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其次,教师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要学会适当放权,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2. 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认知水平较低,心智还不成熟,因此小学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要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找准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及思想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以及生活上的问题。此外,教师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多运用鼓励性的话语,尤其是针对部分心理敏感或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要更加注意斟酌自身的言行举措,避免出现因言行不当而伤害到学生的现象。
四、结语
总之,小学班主任只有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目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相关的教学计划,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小学班主任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其次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出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汝香.谈多角度多举措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
[2]唐福军.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研究[J].学周刊,2017(23).
作者简介:王丹(1988— ),女,江苏泰州人,本科,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班主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