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临近年根儿底下的时候,张奶奶(家里的佣工)都在忙碌着制作过年的各式食品。虽然忙碌,但是干的每一件事都是一板一眼,从容不迫。我记得,每天早晨张奶奶都要把玉爷(家里的佣工)发出去,让他买这个,买那个。玉爷刚忙完了上边(祖父那里)的事,收拾收拾就准备出门了。我倒很希望叫玉爷出门去,因为我也可以跟着玉爷上街了
玉爷带着我上猪肉铺、羊肉铺、鱼店、菜市场,有时候一趟买回四五样东西,有时候一趟买回来七八样东两,还有的时候,下午还找补一趟。买回米的东西也是杂七杂八,五花八门,什么羊下水、猪下水、牛腱子、牛口条、猪蹄、猪肘子、小鲫鱼,买的青菜样就更多了,什么芋头、茨菰、香菜、芹菜、菠菜、冬笋、胡萝卜、大白菜、山药、蔓菁、卞萝卜……
除了买菜之外,还要买果子。这果子包括鲜果和干果,而鲜果之中还分闻果和食果。(图1)
闻果:
所谓“闻果”就是用于闻香味的果子。在北京通常也就有佛手和香橼两个品种。这两种果子从外观来看都是橘类或柑类的水果,但是它们的外皮都很厚,果肉甚小,根本不能食用。但是也就是那粗糙且厚的果皮能发出一股清香。两种果子的外皮都是黄色的,而佛手皮的颜色更鲜亮一些.
香橼圆形,很像一个厚皮的橘子。而佛手俨然像一个胖佛爷虚握的一只手,手指微微挑着,略呈兰花指的姿态。是哪位高人给这个果子起的名儿?太恰如其分了。
作为闻香用这两种果子均可,但是实际使用只选其一,很少有人同时使用的。其中佛手优于香橼,所以一般来讲有了佛手就不用再买香橼了。这东西放在哪儿呢?或是上房大八仙桌的正当间儿(读音同“件儿”),或是在上房一个显眼的地方摆一个高几,放在几面上。要摆这个东西,讲究用一个大瓷盘子,用十来个佛手一层层垒起来码放在盘子里,一个礼拜左右撤换一回。一般来讲都是整撤整换,没有零揪的。
那当儿,屋里用于营造芳香环境的不单是这一样。临近年下(读音同“些”,轻声),水仙花也快开了,把养在注满清水、用石头子儿戗着的水仙从冷屋子里请出来登堂入室.同时请出来的还有那十来盆用紫砂花盆种的兰花,每盆兰花的根上都或多或少滋出来顶着淡绿色花蕾的“腱子”,开花已是指日可待了。也许是因为这种带花蕾的芽长得壮实,有点像牛腱子,北京人把这种长着花蕾的嫩芽称之为“腱子”。把长出“腱子”的那几盆兰草分别摆放在上房、堂屋里不碍事的地方,什么条案、架儿案的案头,或是哪个花架子上。待花绽放之后,必定要选出一盆开得最好的摆在平常作画、写字的大画案上。
这些个花还有个讲究,不到这日子口儿,就先把它们放在不生火的冷屋子里,您要提前把它们弄出来,它倒得意(读音同“以”)了,没几天就疯长,花早开过去了,也就不能在该用它们的时候再发挥作用了。
这两种东西还各自有一些讲究。养水仙选用的石头子儿是越普通越好,这点还跟有些人家儿不大一样。当时不是没有那路人,什么用雨花石的,用玛瑙蛋子的,用五色石子儿的,颜色可就多了,泡在水里甭提多鲜亮了。可是有一解(读音同“节”)他们没弄明白,水仙花取义于“洁身自好”,是个属于“清供”的东西,根儿底下太热闹了,可就违忤了本意了。再者这也是喧宾夺主,反而不美。
兰花则另有讲究。如果把花盆外头再罩上瓷罩盆,可比现在这模样花哨多了。但是真要这样摆在屋里,必定会产生一种浮华、呆板的感觉。喧宾夺主倒还事小,它也不雅呀。至于兰草中的另一品种蕙是绝不能摆在屋里的。别看它一根梃儿上能开那么多朵花,可是它没香味呀。没香味还算好的呢,有的品种开花的时候还会发出一阵阵臭气。您想,要是把这玩意儿请进来,不是自各儿和自各儿过不去吗?
屋子里的气味由这三品遥相呼应,水仙的冷香、兰花的幽香、佛手的清香交汇在一起,这是何种的意境。(图2)
食果:
至于“食果”,从字面上来看是用于食用的果子。可是确切地说,食果不是用于闻香的果子。因为食果中除了招待客人以及自家食用之外,还包括用于拜佛祭祖用的供果。当然在供果撤供之后也变成了人吃的果子。
供果以及招待客人的果子通常并无两样。通常也就是香蕉、苹果、鸭梨和橘子四样。四盘一摆透着漂亮,可是未见得样样好吃。头一样香蕉,没什么可评论的,只是市场上既有香蕉也有芭蕉。当时的概念和现在不同,现在还有人偏爱笆蕉。是出于回归自然还是养生保健的角度,芭蕉比香蕉还受欢迎哪。可是当年码果盘只能用香蕉,原因显而易见,它甜哪。
苹果就有点意思了。当年北京的苹果要从“色香味”来讲,前两字绝对在讲,绿中透红,漂亮极了,还有一股子清香味,那个好闻哪。有些家庭甚至用它作为佛手、香橼这类闻香果子的代用品。可就有一样,它不怎么好吃。它有水头,也甜,可是不脆又发泡(读音同“抛”,意思是虚而松软),确切地说有点泡泡囊囊的,其口感远不如夏天卖的香果(俗称“虎拉车”)好吃。不好吃就不好吃吧,谁让它长得喜欣(北京话读轻声)呢。
第三种是我喜食的水果。鸭梨可是好吃的东西,又脆又甜,水头比苹果大,果肉又细发(北京话读轻声)。这个东两真要买还得多买,码果盘用不了几个,自各儿吃也打出去,还得预备多点,用它做菜。
果盘里的果子还有橘子。当年北京市场上能买到的橘子和柑类水果不止一种。
最好吃的当首推蜜柑。这种水果产于福建,每年临近年下的时候就开始上市丁。它个头儿大,一般一斤也就能约个三四个。这种柑子水多且甜,无疑是果中上品,断档几十年了,不知道现在产地还有没有。但是正因为它的个头儿,它不能成为果盘中码放的水果。真要码就能码仨俩的,也不像样呀。
个儿小的也有高品质的橘子,像南丰蜜橘,也就有个荸荠的个儿,有的还小点,产地也是福建。上品来的时候,放在用竹劈编的小圆篓子里,篓子半尺来高,一篓子有个几斤。大包装也用竹篓子包装,但是那可就是统货了。随便拿一个-比,两者口感相差颇远。这个品名的水果现在虽然很常见,但就口感而言,如同两种水果,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是因为它个儿太小,也不能作为码放果盘之果。 另有叶橘,这种橘子产量极高,我曾在中山公园橘展中见过这种橘子树,枝条如藤,结果累累,能不高产吗?其品质就太差了,核多且酸,个头儿和现在市场上常见水果砂糖橘相仿,也是个儿偏小的品种,亦排除之外。大小适中的果子有广柑,圆圆的,看着也好看,可是不好剥皮,吃着费劲,就因为这个它也不能用。
真正用于码盘的是一种品名叫“福橘”的橘子。这也是产于福建的橘子,果皮为红橙色,个头儿大小适中,可是口感欠佳,甜中带酸,有的还有股子苦味,不是什么上品果子。
干果:
年下招待客人除鲜果果盘之外,还要有干果。干果是用果盒装就的。果盘是一个专用器皿,它是一个内中带格的大捧盒,外边多是圆形或瓜棱形的。果盒也有大小之分,内中的分格多少也和果盒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讲分格在十至十六之间不等。
至于布在果盒里的果品,并无明文规定,但是也不能随心所欲,换言之,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布在里头。
通常能入果盒的有干荔枝、干桂圆这两种属带壳的干果。炒货就多了,像香榧子、南瓜子、花生、榛子、松子、西瓜子等。但是这里还有讲究。其中榛子和松子必须事先去壳,挑出果仁儿来,还必须是整个儿的,碎了的不能入盒。西瓜子,市场上分两种,一种是炒货,一种是酱油瓜子。前者可直接人盒,后者一般不能人盒,如若非要入盒也可以,但必须先把它晾干了,不带水气方能入在盒中。
花生就值得讲讲了。当时市场上带壳的炒花生大约分三种,一种是产于北方的大花生,粒粒饱满,可是它却不是入盒之物。另一种叫半空儿,是北京人最喜食的零嘴之一,这种东西其实和大花生是同一品种,只是在收获时尚未长饱满,果仁儿在干后缩小了,分量自然也轻,但是炒食口感极佳,远优于饱满的花生。当年北京有专卖半空儿的小贩,吆喝起来这味儿:“半空儿——多给。”可是它也不属入盒之物。是否必得用花生米呢?也不是。无论是五香花生米,干炒花生米,炸花生米,干脆一句话,去了壳的花生米都不能人盒。可用的花生只有一种,它必得是产于南通,叫做“银锭花生”的带壳花生。这种花生比北方产的花生个儿小,但其口感有一种香味,是其他花生所不具备的,要买这个东西只能去东安市场内的稻香春,其他地方是不可能买到的。
入盒的还可以有椒盐杏仁儿、椒盐核桃仁儿什么的。
至于不能放入果盒里的东西就太多了。像什么干枣、蜜枣、焦枣、向日葵子、各种蜜饯、果脯、块糖、铁蚕豆,炒豌豆、杏干等等。
这是为什么,我不止一次问过张奶奶和玉爷,他们只能笼统地说,办什么事都得有规矩,但这个规矩具体怎么制定的,他们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看来探究其详是不可能了,但是家里的亲戚朋友,我串门到过的各家各户所见的果盒都是按此定制的。看来也是一种习俗吧。
茶果:
年下除了食果和果盒之外,还有一些果碟。这碟内之物可就有点新鲜了。入碟之品可谓是五花八门,非属一类。而且果碟也不是事先预备好了的,而是在客人来了,落了座上茶之后,随茶而上的,一律用小白瓷碟装就而来。
这些果碟还称之为“茶果”。从这个叫法就可以知道这些都是和吃茶有关的东西。茶果的品种繁多,每次来客人也不是尽数全上,往往根据来的客人多少、亲疏程度上那么几盘。但是其中最早上的,必不可少的有两碟,它们就是青果和藏青果。
说起青果,可能有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可是如果说起橄榄您就明白了。这青果实际就是橄榄的别称。它属当年的一种时令鲜果,每年冬天,北京的市场上就有卖的了。这东西在当年不算什么,还甭上什么大果摊、有名的字号,甭说繁华的大街了,就是宽点的胡同儿里的果摊都能见着它。价钱也不贵,每斤单价不过一元。可是它在北京已经断档不少年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原因。
这东西青绿青绿的,果肉偏硬,里头一个大核,非常坚硬。要是没吃过的,极易硌着牙不说,很可能不能接受这种口感。可是爱吃青果的人认为它是无上妙品。
吃青果讲究把它含在口中,用牙把它轻轻嗑开,嘬内中的滋味。它像一股清泉,使人精神一振。徐徐把这点味嘬完之后,再用牙嗑开一点果肉,再喝上一口茶,使茶香和果香混为一体。等充分体会过后,再取一枚放在盖碗里,用茶浸泡着,再一小口一小口呷着那用青果泡过的茶。一种说不出的美感油然而生。有的人是在喝茶续水的间歇细细地品味,他是不愿把它泡在茶里,怕茶水冲淡了青果的滋味。
我从小就喜欢吃青果,以上这种食用方法,对我来说是不解气的。我时常是抓上一把,拿一个塞在口中,三下五除二用牙把果核上的那层果肉尽数刮下,大嚼一番、美美地嘬食它浓浓的滋味。继而又换一个,不大工夫,又该再抓一把去了。
青果这东西,要是问真了它是个什么味儿,也就是苦和涩。但是为什么又说它是个好吃的东西呢?这还真很难把它解释清楚。只能是有机会,您亲口尝一尝,体会一下,才能明白。正是因为它有的这种特有的味,才能在食用它的时候有着异样的感觉,才会觉得这是一味无上妙品。
藏青果是一种干果,也是一味中药材。据说具有润喉、生津.止渴之功效。无论是在当年还是现在,随便去哪个药铺都能买着它。
这东西怎么用呢?把它上来之后,有的人会把盖碗的盖掀开,捏上一粒儿,把它放在茶里,再盖上盖闷会儿再喝。也有的人把它直接放在口中含着。
以下可入果碟的茶果可就花哨了。像南糖类的花生糖、芝麻糖;像零嘴类的花生粘、核桃粘;果脯蜜饯类的金丝蜜枣、蜜饯海棠和橘饼(金橘制作的);干果类的柿饼,这当然是耿饼方能入选;还有玫瑰枣、山楂糕丁儿。冰糖核桃仁儿——这是可以在东安市场十字街果摊上买到的——用制作冰糖葫芦方法制作的带牙签的核桃仁儿,还有炸茨菰片儿。鲜果,像生荸荠去皮的荸荠果、削皮去核切丁的苹果和同样切丁的鸭梨。就是这鸭梨丁,可就有个意思丁。食果中吃梨还要来一个整个儿的,怕犯了忌,这切成丁的,得多少人分而食之?这倒不犯忌了。
过年的时候,张奶奶做的好吃的可太多了。甭说正餐了,就是那些年下预备的东西就让您眼睛不够使的。院子里大缸底下跟变戏法似的存着这么多东西:肉皮冻、豆酱、芥末墩、卤猪心,卤牛肉、酥鱼、炒素菜丝……还有蒸熟了的肉丁馒头、花卷、糖三角和澄沙包。百果年糕是稻香春买来的,也搁在大缸底下,切上一片儿蒸蒸也挺好吃的。可是玉爷说这个东西不能多吃,里面有脂油丁,不爱消化。我才不会多吃什么呢。我最喜欢的是放在上房架儿案上的那个青花大盖缸子里的、连吃带喝的那满满一缸子“枣栗汤”。要是来客人了,给他盛一碗。这种汤可好喝了.每年过年只要家里做这个汤的时候,每天我得喝七八碗呢。可是玉爷竟然说在有的家儿,那是新媳妇喝的汤(寓意早立子)。这新媳妇也太馋了,可跟小孩抢个什么呀?反正我们家也没新媳妇,还是我来吧。
到了正餐的时候,我也吃不下什么东西了。再者了,有什么新鲜的,不就是什么鸡,什么鱼,还有什么肉和什么菜。我也没吃过什么印象最深划的东西,赶紧吃完,我该放炮仗去了。
玉爷带着我上猪肉铺、羊肉铺、鱼店、菜市场,有时候一趟买回四五样东西,有时候一趟买回来七八样东两,还有的时候,下午还找补一趟。买回米的东西也是杂七杂八,五花八门,什么羊下水、猪下水、牛腱子、牛口条、猪蹄、猪肘子、小鲫鱼,买的青菜样就更多了,什么芋头、茨菰、香菜、芹菜、菠菜、冬笋、胡萝卜、大白菜、山药、蔓菁、卞萝卜……
除了买菜之外,还要买果子。这果子包括鲜果和干果,而鲜果之中还分闻果和食果。(图1)
闻果:
所谓“闻果”就是用于闻香味的果子。在北京通常也就有佛手和香橼两个品种。这两种果子从外观来看都是橘类或柑类的水果,但是它们的外皮都很厚,果肉甚小,根本不能食用。但是也就是那粗糙且厚的果皮能发出一股清香。两种果子的外皮都是黄色的,而佛手皮的颜色更鲜亮一些.
香橼圆形,很像一个厚皮的橘子。而佛手俨然像一个胖佛爷虚握的一只手,手指微微挑着,略呈兰花指的姿态。是哪位高人给这个果子起的名儿?太恰如其分了。
作为闻香用这两种果子均可,但是实际使用只选其一,很少有人同时使用的。其中佛手优于香橼,所以一般来讲有了佛手就不用再买香橼了。这东西放在哪儿呢?或是上房大八仙桌的正当间儿(读音同“件儿”),或是在上房一个显眼的地方摆一个高几,放在几面上。要摆这个东西,讲究用一个大瓷盘子,用十来个佛手一层层垒起来码放在盘子里,一个礼拜左右撤换一回。一般来讲都是整撤整换,没有零揪的。
那当儿,屋里用于营造芳香环境的不单是这一样。临近年下(读音同“些”,轻声),水仙花也快开了,把养在注满清水、用石头子儿戗着的水仙从冷屋子里请出来登堂入室.同时请出来的还有那十来盆用紫砂花盆种的兰花,每盆兰花的根上都或多或少滋出来顶着淡绿色花蕾的“腱子”,开花已是指日可待了。也许是因为这种带花蕾的芽长得壮实,有点像牛腱子,北京人把这种长着花蕾的嫩芽称之为“腱子”。把长出“腱子”的那几盆兰草分别摆放在上房、堂屋里不碍事的地方,什么条案、架儿案的案头,或是哪个花架子上。待花绽放之后,必定要选出一盆开得最好的摆在平常作画、写字的大画案上。
这些个花还有个讲究,不到这日子口儿,就先把它们放在不生火的冷屋子里,您要提前把它们弄出来,它倒得意(读音同“以”)了,没几天就疯长,花早开过去了,也就不能在该用它们的时候再发挥作用了。
这两种东西还各自有一些讲究。养水仙选用的石头子儿是越普通越好,这点还跟有些人家儿不大一样。当时不是没有那路人,什么用雨花石的,用玛瑙蛋子的,用五色石子儿的,颜色可就多了,泡在水里甭提多鲜亮了。可是有一解(读音同“节”)他们没弄明白,水仙花取义于“洁身自好”,是个属于“清供”的东西,根儿底下太热闹了,可就违忤了本意了。再者这也是喧宾夺主,反而不美。
兰花则另有讲究。如果把花盆外头再罩上瓷罩盆,可比现在这模样花哨多了。但是真要这样摆在屋里,必定会产生一种浮华、呆板的感觉。喧宾夺主倒还事小,它也不雅呀。至于兰草中的另一品种蕙是绝不能摆在屋里的。别看它一根梃儿上能开那么多朵花,可是它没香味呀。没香味还算好的呢,有的品种开花的时候还会发出一阵阵臭气。您想,要是把这玩意儿请进来,不是自各儿和自各儿过不去吗?
屋子里的气味由这三品遥相呼应,水仙的冷香、兰花的幽香、佛手的清香交汇在一起,这是何种的意境。(图2)
食果:
至于“食果”,从字面上来看是用于食用的果子。可是确切地说,食果不是用于闻香的果子。因为食果中除了招待客人以及自家食用之外,还包括用于拜佛祭祖用的供果。当然在供果撤供之后也变成了人吃的果子。
供果以及招待客人的果子通常并无两样。通常也就是香蕉、苹果、鸭梨和橘子四样。四盘一摆透着漂亮,可是未见得样样好吃。头一样香蕉,没什么可评论的,只是市场上既有香蕉也有芭蕉。当时的概念和现在不同,现在还有人偏爱笆蕉。是出于回归自然还是养生保健的角度,芭蕉比香蕉还受欢迎哪。可是当年码果盘只能用香蕉,原因显而易见,它甜哪。
苹果就有点意思了。当年北京的苹果要从“色香味”来讲,前两字绝对在讲,绿中透红,漂亮极了,还有一股子清香味,那个好闻哪。有些家庭甚至用它作为佛手、香橼这类闻香果子的代用品。可就有一样,它不怎么好吃。它有水头,也甜,可是不脆又发泡(读音同“抛”,意思是虚而松软),确切地说有点泡泡囊囊的,其口感远不如夏天卖的香果(俗称“虎拉车”)好吃。不好吃就不好吃吧,谁让它长得喜欣(北京话读轻声)呢。
第三种是我喜食的水果。鸭梨可是好吃的东西,又脆又甜,水头比苹果大,果肉又细发(北京话读轻声)。这个东两真要买还得多买,码果盘用不了几个,自各儿吃也打出去,还得预备多点,用它做菜。
果盘里的果子还有橘子。当年北京市场上能买到的橘子和柑类水果不止一种。
最好吃的当首推蜜柑。这种水果产于福建,每年临近年下的时候就开始上市丁。它个头儿大,一般一斤也就能约个三四个。这种柑子水多且甜,无疑是果中上品,断档几十年了,不知道现在产地还有没有。但是正因为它的个头儿,它不能成为果盘中码放的水果。真要码就能码仨俩的,也不像样呀。
个儿小的也有高品质的橘子,像南丰蜜橘,也就有个荸荠的个儿,有的还小点,产地也是福建。上品来的时候,放在用竹劈编的小圆篓子里,篓子半尺来高,一篓子有个几斤。大包装也用竹篓子包装,但是那可就是统货了。随便拿一个-比,两者口感相差颇远。这个品名的水果现在虽然很常见,但就口感而言,如同两种水果,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是因为它个儿太小,也不能作为码放果盘之果。 另有叶橘,这种橘子产量极高,我曾在中山公园橘展中见过这种橘子树,枝条如藤,结果累累,能不高产吗?其品质就太差了,核多且酸,个头儿和现在市场上常见水果砂糖橘相仿,也是个儿偏小的品种,亦排除之外。大小适中的果子有广柑,圆圆的,看着也好看,可是不好剥皮,吃着费劲,就因为这个它也不能用。
真正用于码盘的是一种品名叫“福橘”的橘子。这也是产于福建的橘子,果皮为红橙色,个头儿大小适中,可是口感欠佳,甜中带酸,有的还有股子苦味,不是什么上品果子。
干果:
年下招待客人除鲜果果盘之外,还要有干果。干果是用果盒装就的。果盘是一个专用器皿,它是一个内中带格的大捧盒,外边多是圆形或瓜棱形的。果盒也有大小之分,内中的分格多少也和果盒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讲分格在十至十六之间不等。
至于布在果盒里的果品,并无明文规定,但是也不能随心所欲,换言之,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布在里头。
通常能入果盒的有干荔枝、干桂圆这两种属带壳的干果。炒货就多了,像香榧子、南瓜子、花生、榛子、松子、西瓜子等。但是这里还有讲究。其中榛子和松子必须事先去壳,挑出果仁儿来,还必须是整个儿的,碎了的不能入盒。西瓜子,市场上分两种,一种是炒货,一种是酱油瓜子。前者可直接人盒,后者一般不能人盒,如若非要入盒也可以,但必须先把它晾干了,不带水气方能入在盒中。
花生就值得讲讲了。当时市场上带壳的炒花生大约分三种,一种是产于北方的大花生,粒粒饱满,可是它却不是入盒之物。另一种叫半空儿,是北京人最喜食的零嘴之一,这种东西其实和大花生是同一品种,只是在收获时尚未长饱满,果仁儿在干后缩小了,分量自然也轻,但是炒食口感极佳,远优于饱满的花生。当年北京有专卖半空儿的小贩,吆喝起来这味儿:“半空儿——多给。”可是它也不属入盒之物。是否必得用花生米呢?也不是。无论是五香花生米,干炒花生米,炸花生米,干脆一句话,去了壳的花生米都不能人盒。可用的花生只有一种,它必得是产于南通,叫做“银锭花生”的带壳花生。这种花生比北方产的花生个儿小,但其口感有一种香味,是其他花生所不具备的,要买这个东西只能去东安市场内的稻香春,其他地方是不可能买到的。
入盒的还可以有椒盐杏仁儿、椒盐核桃仁儿什么的。
至于不能放入果盒里的东西就太多了。像什么干枣、蜜枣、焦枣、向日葵子、各种蜜饯、果脯、块糖、铁蚕豆,炒豌豆、杏干等等。
这是为什么,我不止一次问过张奶奶和玉爷,他们只能笼统地说,办什么事都得有规矩,但这个规矩具体怎么制定的,他们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看来探究其详是不可能了,但是家里的亲戚朋友,我串门到过的各家各户所见的果盒都是按此定制的。看来也是一种习俗吧。
茶果:
年下除了食果和果盒之外,还有一些果碟。这碟内之物可就有点新鲜了。入碟之品可谓是五花八门,非属一类。而且果碟也不是事先预备好了的,而是在客人来了,落了座上茶之后,随茶而上的,一律用小白瓷碟装就而来。
这些果碟还称之为“茶果”。从这个叫法就可以知道这些都是和吃茶有关的东西。茶果的品种繁多,每次来客人也不是尽数全上,往往根据来的客人多少、亲疏程度上那么几盘。但是其中最早上的,必不可少的有两碟,它们就是青果和藏青果。
说起青果,可能有人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可是如果说起橄榄您就明白了。这青果实际就是橄榄的别称。它属当年的一种时令鲜果,每年冬天,北京的市场上就有卖的了。这东西在当年不算什么,还甭上什么大果摊、有名的字号,甭说繁华的大街了,就是宽点的胡同儿里的果摊都能见着它。价钱也不贵,每斤单价不过一元。可是它在北京已经断档不少年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原因。
这东西青绿青绿的,果肉偏硬,里头一个大核,非常坚硬。要是没吃过的,极易硌着牙不说,很可能不能接受这种口感。可是爱吃青果的人认为它是无上妙品。
吃青果讲究把它含在口中,用牙把它轻轻嗑开,嘬内中的滋味。它像一股清泉,使人精神一振。徐徐把这点味嘬完之后,再用牙嗑开一点果肉,再喝上一口茶,使茶香和果香混为一体。等充分体会过后,再取一枚放在盖碗里,用茶浸泡着,再一小口一小口呷着那用青果泡过的茶。一种说不出的美感油然而生。有的人是在喝茶续水的间歇细细地品味,他是不愿把它泡在茶里,怕茶水冲淡了青果的滋味。
我从小就喜欢吃青果,以上这种食用方法,对我来说是不解气的。我时常是抓上一把,拿一个塞在口中,三下五除二用牙把果核上的那层果肉尽数刮下,大嚼一番、美美地嘬食它浓浓的滋味。继而又换一个,不大工夫,又该再抓一把去了。
青果这东西,要是问真了它是个什么味儿,也就是苦和涩。但是为什么又说它是个好吃的东西呢?这还真很难把它解释清楚。只能是有机会,您亲口尝一尝,体会一下,才能明白。正是因为它有的这种特有的味,才能在食用它的时候有着异样的感觉,才会觉得这是一味无上妙品。
藏青果是一种干果,也是一味中药材。据说具有润喉、生津.止渴之功效。无论是在当年还是现在,随便去哪个药铺都能买着它。
这东西怎么用呢?把它上来之后,有的人会把盖碗的盖掀开,捏上一粒儿,把它放在茶里,再盖上盖闷会儿再喝。也有的人把它直接放在口中含着。
以下可入果碟的茶果可就花哨了。像南糖类的花生糖、芝麻糖;像零嘴类的花生粘、核桃粘;果脯蜜饯类的金丝蜜枣、蜜饯海棠和橘饼(金橘制作的);干果类的柿饼,这当然是耿饼方能入选;还有玫瑰枣、山楂糕丁儿。冰糖核桃仁儿——这是可以在东安市场十字街果摊上买到的——用制作冰糖葫芦方法制作的带牙签的核桃仁儿,还有炸茨菰片儿。鲜果,像生荸荠去皮的荸荠果、削皮去核切丁的苹果和同样切丁的鸭梨。就是这鸭梨丁,可就有个意思丁。食果中吃梨还要来一个整个儿的,怕犯了忌,这切成丁的,得多少人分而食之?这倒不犯忌了。
过年的时候,张奶奶做的好吃的可太多了。甭说正餐了,就是那些年下预备的东西就让您眼睛不够使的。院子里大缸底下跟变戏法似的存着这么多东西:肉皮冻、豆酱、芥末墩、卤猪心,卤牛肉、酥鱼、炒素菜丝……还有蒸熟了的肉丁馒头、花卷、糖三角和澄沙包。百果年糕是稻香春买来的,也搁在大缸底下,切上一片儿蒸蒸也挺好吃的。可是玉爷说这个东西不能多吃,里面有脂油丁,不爱消化。我才不会多吃什么呢。我最喜欢的是放在上房架儿案上的那个青花大盖缸子里的、连吃带喝的那满满一缸子“枣栗汤”。要是来客人了,给他盛一碗。这种汤可好喝了.每年过年只要家里做这个汤的时候,每天我得喝七八碗呢。可是玉爷竟然说在有的家儿,那是新媳妇喝的汤(寓意早立子)。这新媳妇也太馋了,可跟小孩抢个什么呀?反正我们家也没新媳妇,还是我来吧。
到了正餐的时候,我也吃不下什么东西了。再者了,有什么新鲜的,不就是什么鸡,什么鱼,还有什么肉和什么菜。我也没吃过什么印象最深划的东西,赶紧吃完,我该放炮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