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PPP项目可行性评价研究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y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从物有所值性、项目高效性、财务稳健性、社会可行性、风险可控性五个维度构建高校PPP项目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可行性评价。最后结合广东省高校首个PPP落地项目——J大学三地五校区建设项目,对该可行性评价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一、PPP模式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自2013年以来,中央政府陆续推出大量文件,大力推广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到城市基础设施、轨道交通等具有一定收益的公共事业中。PPP模式可以增加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来源,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率和时间效率,还可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品质得到改善[1],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应用多集中在轨道交通、市政工程等公共服务领域,在高校中的应用却鲜有所见。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市政工程和轨道交通应用PPP模式的时间远久于教育行业,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实施过程中对于收益的获取、风险的分担机制清楚明了,发展更加成熟,可借鉴的案例众多。
  另一方面,高校近年来响应国家深化改革和推进内涵式发展的号召,大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如开办新校区、建造实训大楼等,以满足教学需求、提高办学质量,因此,需要资金越来越多。而由于高校传统的资金来源结构简单,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及银行借贷,融资渠道有限,导致许多高校债台高筑,资金紧缺问题成为高校建设的一大瓶颈。2016年财政部将教育、医疗、能源、环保等19个经济领域纳入鼓励采用PPP模式的名单。因此,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将PPP模式引入校园建设中来,以满足内涵式发展的资金需求,盘活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二、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意义
  我国对于PPP模式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集中在PPP模式的优势、项目风险的评价、政府及社会资本方合作的方式以及权利义务的安排等方面。而且由于PPP模式多用于公共基础事业的建设,鲜有用于教育事业,对高校PPP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很少。
  因此,本文借鉴PPP 模式应用在其他领域的经验,并结合高校建设的特点,对PPP模式在高校建设中运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首先从物有所值性、技术先进性、财务稳健性、社会可行性、风险可控性五个维度构建高校 PPP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基础设施PPP项目可行性进行评价,并结合广东省高校首个PPP落地项目——J大学三地五校区建设项目,对该可行性评价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然后构建判断矩阵,求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得到每一层次的各个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再用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各备选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最终权重值最大者即为最佳方案。层次分析法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然后综合的方式进行决策,符合人类思维习惯,而且不需要很多的历史资料和数据就可以进行决策分析,因此在实际中应用较多[2]。
  三、高校PPP项目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进行高校PPP项目可行性评价首先要选取可行性指标,制定评价标准。目前,对高校PPP项目可行性的研究有限,本文运用文献频数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借鉴学术文献中的项目可行性指标,结合高校 PPP项目的特点来构建评价体系。根据分析结果,高校PPP 项目可行性评价包括物有所值性、项目高效性、财务稳健性、社会可行性和风险可控性五个维度[3]的评价指标。
  (一)物有所值性维度
  PPP项目中高校和社会资本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可以极大降低项目的整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物有所值。在PPP模式下,社会资本可以充分发挥在项目技术、工程施工、项目运营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项目整体成本会小于高校按传统方式开展项目建设时的相应成本。同时,由于PPP项目参与方众多,各方的利益需要平衡,因此管理项目的成本,包括政府部门及高校对PPP项目进行监管、为社会资本提供支持工作等产生的成本等,会高于高校按傳统方式开展建设项目时的成本。另外,由于在PPP模式下风险会在高校及社会资本之间进行分配,风险的分配会按照双方管理不同风险的相对优势进行,因此,可以明显降低项目总体风险水平。项目成本的变化以及整体风险的降低,就是运用PPP模式进行项目建设的优势所在,即所谓物有所值。
  (二)项目高效性维度
  判断PPP模式是否可行的关键在于采用PPP模式能否提高项目总体效率。参与PPP项目的社会资本通常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而且由于对社会资本绩效考核机制的存在,社会资本有能力和动力提高服务质量。在PPP模式下,社会资本的收入是和项目质量挂钩的:对于政府付费的项目,政府会根据项目不可用的程度,或未达到事先约定的绩效标准而扣减实际付款(付款金额在项目开始时约定);对于使用者付费的项目,项目的质量决定了使用者的需求量,这就使社会资本有足够的动力不断提高技术,改善提供服务的质量。同时,项目的效率还体现在时间效率上。调查表明,PPP项目完工进度平均比计划提前3.4%。另外,传统模式下,项目的大小还会影响项目能否按时完工,项目越大,工程进度越有可能滞后,但在PPP模式下,项目大小并不会显著影响工程进度。
  (三)财务稳健性维度
  在PPP模式下,由于社会资本承担了项目的部分责任和风险,有效减少了项目超预期、延期或在运营中遇到各种困难而导致的高校负债增加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PPP模式下,在整个项目合同期间,项目资金来源比较稳定,且不受周期性政府预算调整的影响,这种稳定性可以提高高校的财务稳健性,保证投资计划按预期进行。此外,PPP项目的性质决定了项目所产生的需求风险相对较低,社会资本未来从项目中获得的收入比较确定,因此也提高了社会资本的财务稳健性。可以运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利息保障倍数、自偿率等指标对高校及社会资本的财务稳健性进行综合评价。   (四)社会可行性维度
  高校建设项目采用的PPP 模式,在其整个建设期及运营期,会对项目所在地周边甚至更大范围的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对PPP建设项目评价其社会可行性在项目评价领域已经达成了一致共识。特别是像高校PPP 项目这样的社会公共教育项目,必然会对社会环境产生巨大影响,所以针对高校PPP 项目应该进行社会可行性评价,包括社会影响指标、公平性指标等。
  (五)风险可控性维度
  在PPP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会使用预测数据对项目进行物有所值评价。由于这些数据都建立在对未来资金流的预测基础之上,这些数据并不都是可靠的、正确无误的。随着项目的进行,预测可能会出现偏差,实际数据可能会与预测数据有较大出入。因此,预测数据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风险。风险可能造成事实和我们预测的情况不相符,最终导致项目失败,所以我们应该对项目的风险可控性进行评价,预测项目风险对项目可行性的影响程度[4]。
  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PPP项目可行性评价具体步骤
  (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层次结构模型分为三层,包括目标层Z、准则层A及方案层B(见图1)。
  (二)构造判断矩阵
  假设某层有n个因素,要比较它们对上层某一准则(或目标)的影响程度,确定在该层中对于上层这一准则(或目标)所占的权重,即把n个因素对上层某一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上述比较是两两因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比较时取1~9九个尺度。相应标度含义如下表1所示:
  (三)计算单排序权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
  對每个判断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并对该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的步骤如下:首先计算一致性指标(CI),然后通过下表2(n表示矩阵的阶数),查出随机一致性指标(RI),然后计算出一致性比率(CR)。只有当CR≤0.1时,表示成对比较矩阵通过检验,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否则,判断矩阵不通过检验,需要重新构造新的判断矩阵。
  表2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数值
  (四)计算总排序权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
  计算最下层对目标的总排序的权向量。计算出总排序一致性比率(CR),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若CR≤0.1,则通过一致性检验,可以按照总排序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行决策;否则,需要重新构建模型或重新构造判断矩阵。
  五、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PPP项目可行性评价实证研究
  J大学是广东省内首个高校PPP项目成功签约者。2017年9月,J大学与香港新华集团所属的新华大湾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签约校园升级改造PPP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开展J大三地五校区项目建设和管理,共同破解J大办学瓶颈。本次J大——新华集团合作项目拟采用PPP模式中的EPCO(设计—采购—建造—经营)模式滚动开发,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具体项目范围和项目规模由双方根据“量入为出、轻重缓急、适度盈余”的原则共同确定,涵盖J大三地五校区(石牌校区、番禺校区、华文学院校区、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该项目是广东省高校首个PPP落地项目。在可行性评价中,共有三个可供选择的方案。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PPP项目可行性评价过程如下:
  (一)根据上述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见图2)
  (二)构造判断矩阵
  (三)计算层次单排序的权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
  使用Matlab工具计算出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λ=5.073,该特征值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w=(0.263,0.475,0.055,0.099,0.110)。计算CI=5.073-55-1=0.018。查表知 RI=1.12。
  故CR=0.0181.12=0.016<0.1。表明A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即各方案的权重排序为方案三>方案一>方案二,应该选择方案二。
  六、总结及展望
  本文构建了高校PPP项目可行性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PPP项目可行性评价进行研究,并对J大学进行了实证分析,为高校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可行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仍存在不足。首先,本文采用文献频数分析和理论分析两种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文献频数分析中,参考的文献数量有限,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参考更多文献资料,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另外,由于高校PPP项目案例比较少,可借鉴的研究数据很难采集到,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仅对J大学PPP项目可行性评价的适用行了验证,今后需要找到更多的现实案例来验证。
  参考文献:
  [1]林华.PPP与资产证券化[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
  [2]张扬.高校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17.
  [3]程坤.高校PPP项目可行性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5.
  [4]陈超超.PPP项目在高校后勤基础设施运用的可行性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7(4):21-23.
  责任编辑何丽华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的嵌入式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因此嵌入式的构建技术也就成为了现今研究的热点话题.在嵌入式技术中,嵌入式的实时软件具备着很高的专用性,其能够对实时应用进行有效的处
中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家庭问题,包括亲子依恋、亲子关系、亲子教育、叛逆等,因此,本文提出早期依恋对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影响这一研究课题,在设计问卷、调查学生、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提出早期依恋有关的教育建议。一、早期依恋的研究意义  在中职心理健康工作实践中,发现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大多与其童年的影响有关。学生童年的经历即早期经验,有依恋、同伴关系、物质与精神环境的影响、幼
基于高校计算机公共课试题管理库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本文系统的阐述了基于Web分布式的计算机公共课进行辅助教学的试题库管理系统,详尽的解释了自主学习、答疑检测、师生
期刊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辅助工具,也是师生信息互动的桥梁,更是教育行业专业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度量衡。《客房服务与管理》(下简称为《客房》)是中职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所使用的教材的编写质量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优秀的《客房》教材,将帮助学生建立对客房部的初步印象,并指引其在未来就业过程中更快融入客房部的实际工作中,反之则极大阻碍课程教学。  为做到真正的“岗学融通”,笔者以《客房服务与管理》
中职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根据社会实际工作的需要来安排课程内容和构建课程体系。而我校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及课程安排。因此,中职教育的两大特点——职业性和实践性,并没有在我校的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中完全地体现出来。我校培养的学生在知识、技能上都存在著与企业实际应用脱节的现象。因此,我校应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找出一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构建模式,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此我们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