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因素在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生中的意义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lymx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解剖学危险因素.方法:以2009年7月-2010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60例DLS患者为观察对象(滑脱组),男20例,女40例,年龄51~75岁,平均65.3±7.8岁,L4滑脱42例,L5滑脱18例.以性别和年龄匹配无DLS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对照组).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A)、骶骨水平角(sacral horizontal angle,SHA)及滑脱节段(对照组取相应节段)的椎体指数(lumbar index,LI)、椎间盘角度(disc angle,DA)、椎间盘高度(disc height.DH),在腰椎正位X线片上测量L5横突的长度(the length of transverse process of L5,TPL)和宽度(the width of transverse process of L5,TPW).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应用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影响退变性腰椎滑脱的解剖学危险因素.结果:滑脱组患者LLA、SHA、LI、DA、DH分别45.83°±10.42°、28.35°±11.16°、0.85±0.13、7.24°±3.83°、9.12±2.73mm:对照组分别为47.48°±10.75°、23.16°±10.68°、0.96±0.10、9.68°±5.54°、10.54±2.48mm,两组间SHA、LI、DA、DH有显著性差异(P <0.05),LLA无显著性差异(P>0.05).滑脱组TPL、TPW分别为2.15±0.43cm、1.64士0.41 cm,对照组为2.06±0.39cm、1.57±0.32cm,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LS与LI、DA有显著性相关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1.693、-1.406.结论:DlS患者的LI下降,DA减小,其可能是DLS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由于微网系统潮流分布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的特点,传统的潮流计算模型已不再适用。针对微网运行中各种随机性因素的影响,建立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热电联供型微网三相潮流计
华南酸性森林土壤分别在pH值为3.46、4.24和4.84条件下用含不同浓度盐基离子(Ca2+)的酸性浸提液浸提,以查明降水中盐基离子对土壤水中Al和H+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a2+浓度的增加,土壤浸出液中H+和Al都有增加的趋势。随着Ca2+浓度的变化,H+和Al有不同的来源:当Ca2+0.5mmol L-1时,由于Ca-Al交换反应,浸出液中Al随Ca2+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
参数辨识依赖于激励信号与观测量的选择.该文根据观测量的模式增量计算,确定系统动态在不同观测量上的可观性,据此选择观测量.根据不同扰动激发出的系统主导动态,确定在该扰
合成电场和离子流密度是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2个重要电磁环境指标,在线路运行中其应满足相应的电磁环境保护要求.当线路穿越雾区,其离子流场效应可能更为突出.该文分析了雾对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克隆和实时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2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尽管2个反应器的接种污泥不同,但经过1年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术后复发相关因素,为其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复习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数据库,通过系统的流行病
回顾性分析本科近期收治的12例颅脑异物穿透伤患者的资料,探讨颅脑异物穿透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以提高疗效并降低病死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15~5
目的 研究131I-Herceptin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荷人乳腺癌裸鼠的放射免疫显像特点.方法 以对数生长期的SK-BR-3乳腺癌细胞皮下接种BALB/c-neu裸鼠建立动物模型,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的T细胞亚群,与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Tr)相互促进或拮抗,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其主要功能是辅助B细胞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在骨髓瘤耐药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2011年5-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骨髓瘤诊疗中心初诊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标本5份,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