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低碳经济与全球气候变化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发展低碳经济则是改善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正在逐步利用低碳经济模式来改善自己的经济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从而达到人与气候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低碳经济;气候变化;措施
  1 低碳经济的概述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经济模式,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而其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指的是大气中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光、热辐射后,再重新反射回地球,使地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低碳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为基础。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低碳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比重不断下降,即能源结构清洁化;二是单位产出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即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低碳化进程也是碳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2 低碳经济与气候变化
  目前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巨大发展,全球的气候也在迅速的变化。燃烧石化燃料和毁林垦荒等行为以及人口的大量增长所带来的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CO2)等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而气候变暖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南北极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从而影响各大洋、大陆气候,引起气候变化异常,极端天气频发,造成较大的自然灾害。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四次评估报告,报告指出: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气温是过去1300年中最暖的:在过去100年中世界平均气温上升了0.74℃,平均海面上升了17cm。如果不能扭转这种趋势,21世纪末气温将上升4℃,海平面将上升60cm。这些惊人的数字在不断地提醒我们是该采取措施的时候了。
  总之,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等问题的认识日益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就要努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推行低碳经济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3 针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的经验之谈
  低碳经济提出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原因是应对气候变化,而低碳经济的核心则是清洁能源,即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美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绿色新政”,可细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来应对气候变化。根据美国政府提出的新能源政策构想,美国将在可再生能源、节能汽车、分布式能源供应、天然气水合物、清洁煤、节能建筑、智能网络等领域探索出一个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创新战略,而新能源的开发则是美国政府“绿色新政”的核心。
  德国政府针对本国领土面积不大,传统石化资源比较缺乏的现状,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能源政策。其政策目标包括提高能源效率、发展替代能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等。为了达到国家的能源目标,德国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十年间,一个全新的绿色产业,在德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起来。目前,可再生能源占德国全部能源消耗的比例已经超过15%,德国新能源企业每年产值达到250亿欧元,创造的就业岗位超过25万个。如今,全世界每三块太阳能电池板、每两个风力发电机,就有一个来自德国。
  现如今,应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已不单单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事情,而应通过全世界人民的通力合作来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寻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流观点。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的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尽量延缓全球变暖效应。1997年《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京都议定书》的核心原则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规定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碳减排的义务,发展中国家从2012年开始承担义务。
  4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由于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二氧化碳减排难度较大,并且消除贫困的发展压力大,资源短缺问题突出,生态环境脆弱,“三高”企业较多,单位GDP能耗大,排污多,存在着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层次偏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因此,我国的经济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突出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削弱。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它符合科學发展观中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因此,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和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在新能源方面,我国积极的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这些能源进行发电、取暖等。这些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影响小,温室气体排放低,符合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另外也注重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通过新能源汽车发展缩短我国汽车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而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从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出发,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和国内政策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在国际层面,中国于1992年批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02年批准《京都议定书》,为发展中国家做出了表率。为切实履行对《公约》的承诺,我国1998年建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2004年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2007年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总理担任组长,大大提升了《公约》协调机构的地位,2008年的机构改革进一步加强对应了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领导,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由原来的18个增加到20个,并成立了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决策的科学性。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态度是: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和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以我为主,乘势而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十一五”期间,我国实行的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有异曲同工之处。
  5 结论
  总而言之,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围绕以节约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来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从而不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与人、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它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我国在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上和国外起步差不多,我们要充分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准入、经济杠杆、自主研发和培育创新、可再生能源发展、合理管理提高能效和提高全民低碳意识等措施来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而加速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人与气候和谐共处、和谐发展的目的。
其他文献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筑路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在新的形势下,紧紧围绕筑路企业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及时准确地反馈民意,超前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是当前筑路企业创建和谐企业、服务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由“软弱”变“坚强”  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信访工作是联系干部与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帮助职工群众正确认识理解党和国家方针
期刊
摘要:根据莱阳市农田水利的现状,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财政机制管理    一、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效益严重下降,难以支撑  新中国成立之前,莱阳市农田水利工程几乎是空白,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根据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迫切要求,利用每年冬春的农闭时机,发动组织农民,以自力更生为主,辅以国家支持持续不断的兴修农田水利。  我市的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
期刊
【摘要】:  本文讨论了现代汉语形容词能否带宾语,带了宾语后词性是否发生了变化的问题,通过一些古代文言语法对形容词带宾语现象的分析,认为形容词能带宾语,带的宾语主要有使动宾语、施事宾语、受事宾语、表比较的宾语、意动宾语五个类型,然后对形容系带宾语后语义上的变化进行分析,认为形容词带宾语后其词性仍是形容词,而且形容词所具有的动词的一些功能是古代汉语遗留下来的一种语法变异现象,从而得出“形容词能否带宾
期刊
1、前言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MPM连轧管机组是20世纪90年代以意大利、德国为主要设备引进国的先进无缝钢管热轧机组,原设计年产能为50万吨,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后,2007年顺利实现了年产100万吨的宏伟目标。随着产能的增加,一些钢管质量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钢管出定径机架后弯头(以下简称弯头)就是一项较为明显的质量问题,为了解决此难题,技术人员通盘考虑定径机架、定径机架牌坊以及钢管入定径机架
期刊
过去两个世纪来对工业技术的控制,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今天,对信息技术的控制将是领导21世纪的关键。有人说,信息安全就像茫茫宇宙中闪烁的星星一样无序,看得见摸不着,具有混沌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业务已由基于单机的数学运算、文件处理,基于简单连结的内部网络的内部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发展到基于企业复杂的内部网、企业外部网[W1] 、全球互联网的企业级计算机
期刊
摘要:通过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减压措施、利用太阳能技术、市政管网余压以及开发雨水、充分利用雨水等方法,探讨了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 节水 节能   引言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全国城市缺水
期刊
摘 要: 生态园林的建设是伴随现代城市的高速发展, 人们远离大自然后, 渴望返朴归真, 追求自然生活环境而应运而生的一个新兴园林绿化风格。 生态园林所重视的是尽量保护原有生态环境, 强调植物的多样性, 因地制宜地创造整体的景观效果,在城市整体规划和城市生态建设中,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是保障生态园林整体效果实现的途径。本文就生态园林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展开探讨与研究,
期刊
摘要: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是施工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安全为前提,加强施工组织,以求绿化工程在园林工程中的最佳效益是当今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笔者通过对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为满足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 各
期刊
提要:叶圣陶先生对语文建设的贡献有口皆碑,张中行先生对此感觸颇深。西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三棵银杏树》就是叶老的作品。但由于教材编写者的疏漏,致使该文作为教材出现了了几处明显的逻辑、技术或语用错误。  关键词:叶圣陶 语文 课程资源 三棵银杏树 教材建设    《大学语文》有张中行追忆叶圣陶的文章,题目虽是《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但行公写叶老的事很多,所见所闻所感皆有,绝非“二三事”所能函盖的
期刊
摘要:工程施工是构建园林景观最重要环节,优质的景观工程必须依据好的设计方案和采用高质量的施工手段建造造。熟悉掌握工程施工的各阶段工作内容及程序,透彻理解、把握景观工程施工的特点,严格、科学地控制施工质量,是建造优质园林景观工程的关键。  关键词:园林 景观 工程 施工 管理  一、园林工程施工相对于一般工程建设具有如下特点  (一)程序化   一般园林工程施工程序是:先理山水一改造地形一营造建筑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