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持股 股价利器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q3q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威电子(300007.SZ)、蓝盾股份(300297.SZ)、三六五网(300295.SZ)年内以来股价均实现翻番,除了都具有创业板新兴产业特征之外,一个共有的闪亮标签则是都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
  2015年以来,伴随创业板和中小板的重新升温,A股市场的员工持股概念也遭遇热捧,一些已经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股价节节攀升——一方面,员工作为内部人买入自家股票给予市场信心;另一方面,大部分员工持股计划用上了资金杠杆,相当于融资炒股,股价自然飙升。与此同时,更多公司加快了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的步伐。
  据《证券市场周刊》记者统计,从2014年7月10日海普瑞(002399.SZ)首家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到2014年底的近半年时间里,共有55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其中,欧菲光(002456.SZ)发布了两期员工持股;而2015年以来截至3月16日不到一个季度的时间,又有41家上市公司加入进来。
  火热景象的背后,已经面市的这97份员工持股计划有何特点?目前进展如何?谁是最大的受益方?当中又是否存在问题和风险呢?
  尝鲜者脸谱速绘
  顾名思义,员工持股计划可以让员工通过某种方式持有上市公司股权,分享上市公司成长带来的资本性收益。
  早在2012年,中国证监会已经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的征求意见稿,但由于对资金来源、持股数量、持有期等限制太多,该征求意见稿推出后,市场反应冷淡;2013年11月,中央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提供政策支持;2014年6月20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行为进行约束:包括持股计划的资金来源、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持股期限、持股规模、审批流程等。此后,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但却是以民营企业居多的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为主。
  本刊记者统计发现,96家已经推出草案的上市公司中,创业板公司有32家(包括1家央企),占了三分之一;中小板公司数量更多,达到了36家(包括2家国企);其余28家主板公司中,国企只有7家。换言之,96家公司中只有10家是央企或国企,数量仅占10.42%。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10家国企中有4家的实际控制人是广州市国资委,分别是白云山(600332.SH)、海格通信(002465.SZ)、广电运通(002152.SZ)和广州浪奇(000523.SZ)。广州国资改革动作之迅速令人侧目,这不由得令人也将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其治下的另外9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广日股份(600894.SH)、东方宾馆(000524.SZ)、珠江实业(600684.SH)、广州发展(600098.SH)、珠江啤酒(002461.SZ)、珠江钢琴(002678.SZ)、广州友谊(000987.SZ)、广百股份(002187.SZ)和广汽集团(601238.SH)。
  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来看,包括通信、电子、计算机、传媒等在内的TMT行业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占比最大,数量为31家;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占比次之,数量为17家;医药生物排名第三,数量为8家;汽车、房地产、钢铁、化工、有色、采掘等传统大型产业加起来一共16家;农林牧渔、轻工制造、纺织服装、公用事业等其他行业加起来23家;银行1家。
  从企业规模大小来看,先按A股总市值计算,截至3月16日收盘,100亿元以下的企业数量为49家,100亿元至200亿元的32家,200亿元至1000亿元的13家,1000亿元以上的2家; 按员工总数计算,1000人以下的30家,1000人至3000人的32家,3000人至10000人的24家,10000人以上的10家。
  如果要快速描绘出这批勇于“尝鲜”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典型形象,可能就是以下的“模样”:2010年在中小板上市,主营电子产品,市值80多亿元,员工数量2000多人,而且很可能來自广东省(96家公司中广东省占了24家,排位第一)。
  三大主流模式
  其实,让员工能够持有上市公司股权的方式在A股市场早已存在,比如早期的内部职工股,稍早些的股权激励。
  比起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更容易挑动投资者的神经:股权激励给予员工的价格往往远低于市价,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公司内部人员才能享有的好处;而员工持股计划动辄在二级市场上购买现价股票,无形当中就让投资者对某一水平的股价有了安全与否的判断:上市公司总不至于让自己的员工被套吧?一旦股价回落到员工持股计划购买的价位以下,就显得特别“安全”和有“吸引力”。
  基于员工持股计划的优越性,贝因美(002570.SZ)等上市公司就以员工持股计划取代股权激励。
  2014年4月,贝因美开始筹划股权激励计划,2014年12月11日,公司公布终止股权激励计划;但同日,公司公布筹划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公司终止股权激励计划的原因自称主要由于“受市场环境变化、配方奶粉行业变革和公司进行业务转型和流程再造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公司经营业绩与股权激励考核指标有较大偏差”。
  安信证券认为,贝因美弃股权激励而选择员工持股计划作为公司长期激励方式,体现了员工持股计划在设计上的更为灵活。尤其在公司经营面临压力背景下,员工持股计划更适合作为面临短期经营困境的公司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的手段。
  按照获得股票的来源,员工持股计划分为两大类:定向增发认购类和二级市场购买类。前一类通常和上市公司的定增预案同时发布,成为定增认购对象(之一),购买价格都是已经定好的,增发完成后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直接流入到上市公司,问题是要提交证监会排队审核,进度迟缓,全部10家国企都采用了这类方式;后一类在股东大会通过后就可以开始购买,但价格就需要随行就市,特别是在市场热捧的氛围下,如何以较低成本尽快买入成为一大挑战。对于一些中小板、创业板公司,有时流通股供应还不太充足,找到足够大的交易对手也成为难题,于是常常可以看到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直接转让给员工持股计划助其完成购买的现象。   这两类获得股票的方式虽然操作起来互有差异,但共同特点就是员工通常情况下都要自己出钱,有的还要出很多钱。相比之下,国企员工持股计划的平均资金规模明显较高,通常也没有其他杠杆资金帮助。在员工出资规模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有5家是国企,前五中有3家是国企。
  以上港集团(600018.SH)为例,其员工持股出资规模为18.186亿元,参与的员工数量为16082人,占员工总数的72%,这意味着参与持股计划的员工平均每人要掏11.31万元,相当于公司所在地上海2014年平均月薪的21倍。
  不过和鄂武商A(000501.SZ)比,上港集团就差多了。鄂武商A的1130名非董监高员工要负担7.487亿元,平均每人要出资66.26万元,相当于公司所在地武汉2014年平均月薪的175倍!
  但与中化岩土(002542.SZ)相比,鄂武商A也是小巫见大巫。中化岩土的330名非董监高员工负担5.954亿元,平均每人要出资180.43万元,相当于公司所在地北京2014年平均月薪的310倍!
  如果上述3家公司在草案中提到的资金都来源于员工自筹属实,那么其员工持股计划无疑为普通员工增加了一定程度的财务负担,考虑到这些资金还都需要被锁定三年,届时如果公司股价无法维持在预期水平,员工或将遭遇亏损,反过来很可能会不利于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
  在两类主流方式以外,也有一些上市公司采取大股东直接赠予员工股票的方式,但占比很少,一共只有6家,其中4家除了赠予外还要求员工出资,只有大富科技(300134.SZ)和欧菲光(II期)完全不要求员工出资就可以获得赠予股票,可谓最“慷慨”的员工持股计划,而且欧菲光(II期)还不带任何业绩挂钩条件。
  而从员工持股计划购买股票的资金来源来看,主要的渠道包含员工自筹、控股股东借款和外部优先级资金三种,其中员工自筹一般都是必须的,在此基础上可以再搭配控股股东借款、外部优先级资金中的一种,或者同时搭配。
  以员工自筹资金为分母、控股股东借款与外部优先级资金之和为分子可得到员工持股计划的实际杠杆,在现有的案例中较常见的杠杆比例是2或者1。
  除了员工自筹资金为零的极少数情况,根据已披露信息统计,员工持股计划的最高杠杆比例为29倍,对应方案为欧菲光(I期),其员工自筹资金500万元认购一般级份额,公司股东出资(非借款)4500万元认购中间级份额,外部资金出资1亿元认购优先级份额,两级杠杆下相当于员工自筹资金每1元撬动了另外29元资金,可用于购买更多的公司股票。当然,杠杆越高,对应风险也越大,很容易落得血本无归。
  主流的四种资金结构——员工自筹、员工自筹+控股股东借款、员工自筹+外部优先级资金、员工自筹+控股股东借款+外部优先级资金——覆盖了97份方案中的78份,另外19份特例中,除了前述无需资金的大富科技和欧菲光(II期),其他资金来源包括股东参与认购次级份额(涉及5份)、上市公司净利润留成或奖励基金(涉及4份)、大股东赠予资金(涉及2份)、和券商进行股票收益权互换获取杠杆资金(涉及2份)、未指明资金参与认购次级份额(涉及2份)以及完全依赖融资(涉及2份,对应杠杆无穷大,为向控股股东借款或对券商融资并由控股股东提供担保)。
  需要指出的是,以认购定增方式获得股票的32份方案中,其资金结构都没有包含外部优先级资金,而且基本上也都没有向控股股东借款。换言之,32份定增认购方案中,只有4份采取了员工自筹+控股股东借款的结构,其余28份均为纯员工自筹。
  而确定仅以二级市场购买方式获得股票的54份方案中,有33份包含外部优先级资金,占比达到61.11%,其中28份采取员工自筹+外部优先级资金的结构。其余21份不含外部优先级资金的方案中,13份采取员工自筹+控股股东借款的结构,4份采取员工自筹的结构。
  综上,97份方案中,28份为纯员工自筹的定增认购,28份为员工自筹+外部优先级资金的二级市场购买,13份为员工自筹+控股股东借款的二级市场购买,三大主流模式共占比为71.13%。
  最高与最低
  如果从有无引入外部优先级资金(是否做结构化)角度,97份员工持股计划中,35份采取了结构化,占比为36.08%;如果从有无引入杠杆角度,97份方案中有57份使用了杠杆,占比为58.76%,其中7份还进一步使用了二级杠杆。
  披露了优先级预期年化收益率(参考值)的27份方案中,最低为南方泵业(300145.SZ)的4%,最高为齐心集团(002301.SZ)的8.6%,中位数为7.8%;超过(含)8%的有12份,超过7%但低于8%的有14份。
  另外,披露了董监高在员工持股计划中出资比例的81份方案中,最低为苏宁云商(002024.SZ)的0.65%,最高为联建光电(300269.SZ)、四方达(300179.SZ)的84.75%,中位数为21.05%;小于10%的有21份,超过10%(含)但低于30%的有28份,超过30%(含)但低于50%的有24份,超过50%(含)的有8份。
  而从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数量(含董监高)来看,有披露相关信息的79份方案中,最低为实益达(002137.SZ)的9人,最高为上港集团的16082人,中位数为156人;小于100人的有26份,超过100人(含)但低于500人的有36份,超过500人(含)的有17份。
  最后,披露了员工持股计划资金规模上限(含杠杆)的87份方案中,最低为星宇股份(601799.SH)的1160万元,最高为民生銀行(600016.SH)的80亿元,中位数为1.16亿元;小于1亿元的有33份,超过1亿元(含)但低于5亿元的有44份,超过5亿元(含)的有10份。
  实施进展
  在静态地考察完已有员工持股计划的特点后,接下来很自然要问的问题是,这些方案现在的进展如何了?实施是否顺利?   按照一般流程,公布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后需要提交股东大会审议。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后,通过定增认购的,需要再提交证监会审核,通过后才能实施,一旦实施就一次性完成;在二级市场购买的则可以直接购买,既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分批购入,但需要在股东大会通过后6个月内完成,并定期(一般是1个月左右)公告购买进度。
  本刊记者统计,截至3月16日,97份员工持股计划中,已经完成购买的有26份(全部为二级市场购买类型),占比26.8%。其中,從草案发布到完成购买,用时最快的金龙机电(300032.SZ)仅耗时17日,最慢的三安光电(600703.SH)则用时183日,中位数为38日。从已有经验看,耗费时间的部分主要是股东大会通过以后到完成购买这个期间,最长可以拖到167日;而从草案公布到股东大会通过最慢也只需要20日。
  在已经完成购买的这26份方案中,22份为2014年公布的草案,4份为2015年公布的草案,最晚公布的是汉得信息的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布时间为2015年2月10日, 用时25日即告完成。
  与之相对,三维丝(300056.SZ)员工持股计划参与认购的定增由于财务顾问被暂停保荐机构资格,暂停审核;特锐德(300001.SZ)的员工持股方案所涉及的定增至今未公告被证监会受理,在发审委的最新进度表中显示“中止审查”;易华录(300212.SZ)的方案则在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前突然被撤销,之后便没有下文。
  从已经完成购买且披露了购买均价的25份方案看,购买均价较草案发布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有涨有跌,其中上涨的14家,最大涨幅37.36%;下跌11家,最大跌幅-13.41%,基本上是涨多跌少。
  伴随近期市场整体大幅上扬,那些还未完成购买的恐怕将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根据本刊记者统计,已经通过股东大会、准备在二级市场购买但还未(披露)开始实施的有23份,开始购买但还未完成的有7份。截至3月16日收盘,对应公司股价较草案发布前一交易日价格上涨的有26家,最大涨幅117.07%,其中22家涨幅超过20%;下跌的有4家,最大跌幅12.93%,跌幅最大的2家还是由于近期一直停牌的缘故导致。在涨幅过大时买入,无疑让员工持股计划承受的风险急剧增加,特别是在使用杠杆的情况下。
  受益方or受害方?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们如此极力地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有的甚至不惜给予员工无息借款以提高杠杆倍数,很难让人相信其单纯只是为了让员工受益,更多的时候有利用市场偏好、刻意释放公司价值被低估信号之嫌。那么,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可以从员工持股计划中获得哪些好处呢?
  首先当然是可以提振股价,拉升市值。研究一家公司是否真的价值被低估实际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投资者更倾向于让上市公司自己来告诉他们,“我是被低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大股东或关联方掏出真金白银买入公司股票。尽管员工持股计划大部分情况下都不是关联方,却因为持有人就在公司工作也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这让一些弹药已经不是那么充足的公司拥有了新的资金来源,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达到有效推升股价的目的。随着公司股价的上升,公司进行再融资也可以募集到更多的资金,便于展开新的“造血”运动。
  其次,可以为一些流动性并不是很好的中小市值公司控股股东提供减持工具。当然并不排除部分公司真的必须通过这种手段来为员工持股计划尽快找到卖方,但如果是控股股东急于寻求大额套现,又希望避免打击投资者信心,通过大宗交易“卸货”给员工持股计划就是一个完美的选择。在已经完成购买的26份方案中,涉及大宗交易方式受让股票的就有11个。
  再者,定增认购的情况下,员工持股计划可以直接向上市公司输送血液,成为财务状况告急时的免费资金。在采用定增认购获取股票的32份方案中,偿还银行贷款或补充流动资金占比达到一半及以上的就达到20个。
  在缺乏真实基本面支撑的情况下推出员工持股计划,短期内可能不会对上市公司造成负面影响,甚至还会让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得“蒸蒸日上”。但问题在于,如果上市公司业绩未达到的预期,最后难免“一地鸡毛”的败局,参与持股的员工很可能将因为使用的杠杆连本金也都丧失,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最稳妥的受益者会是谁呢?应是受托管理员工持股计划、赚取固定费率的资管机构了。在这轮员工持股热兴起的过程中,有三家资管类公司脱颖而出。
  截至2015年3月16日,排名第一的是2014年6月新成立的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乘员工持股计划之风而生,一举揽下了三安光电、新海宜(002089.SZ)等11家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业务,对应管理资金规模约26亿元。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汇添富基金公司和广发证券资管,各揽得了8家上市公司的业务,对应管理资金规模分别在21亿元和14亿元左右。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技术革新和办公方式的变化,令企业资本支出难以回到金融危机以前的高增长了,而这并非是坏事。  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似乎让市场感到沮丧,因为强劲的资本支出迟迟没有出现。投资增速低于危机前的水平成为近七年来的常态。即使发达经济体的央行已经将利率降至零水平,可是依然不能有效刺激企业加大对未来的投资。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令人振奋的经济复苏往往是和同样强劲的资本支出增长联系在一起的。  更加令人费解
期刊
众所周知,我正在做空德国债券市场,这次交易所选的时机可能非常好,但执行的未必好。而且,这笔交易可能成为全球宽松货币政策下所出现机遇的一个著名案例,即接近于零的政策利率以及全球央行争相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一直在鼓励对于金融资产的错误投资。  然而,非常有趣的是,各国央行及其各自的经济体看起来正处于不同的时间周期。例如,欧洲央行仍然在致力于每年购买7000亿欧元的资产,而美联储却计划在2015年晚些时
期刊
@天狼50陈浩:昨天有段子说散户大妈唱国歌给大盘加油。可以理解,但国家牛市概念就不要提了。6道金牌就是维稳,私募马上高调唱6000点。但今天的走势暴露出私募没有资金储备:15家私募诡异的高调唱多,那么多便宜了的筹码,干嘛便宜给短线散户去抄底?原来是大私募没钱,都是股票。  @傅峙峰WSJ:有些专家教授、媒体喉舌,涨的时候无脑鼓吹,吹到自己信以为真,把广大散户都全部骗进去,暴跌了让散户也深套自己说不
期刊
房地产业进入白银时代,随着万达商业的上市以及融创中国的强势崛起,持续多年的房地产三强格局被彻底打破。  由北京贝塔咨询中心与《证券市场周刊》联合推出的2015年度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排行榜显示,随着中国房地产业黄金时代的终结以及互联网等新思维的冲击,为了适应白银时代气候的巨大转变,房地产企业纷纷开始思变谋变,加速了转型和洗牌的速度。同时,随着万达商业(3699.HK)的上市以及融创中国(1918.
期刊
众所周知,中性或者自然利率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世纪,初欧文·费雪就曾经假设,虽然中性名义政策利率会随着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增长率而上下波动,但是真实中性利率是相对恒定的。我认为,历史已经否定了这个理论,这并不仅是因为中央银行及政府的财政政策压制(在有些时候会抬升)了真实利率,而且实际GDP增速、人口统计学数字、金融全球化以及其他因素都出现了一些结构性变化。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经通过其从未回答
期刊
始于2014年10月份的本轮行情,截至2015年6月12日结束。期间,上证指数从2368.58点最高飙升至5178.19点,涨幅最高时达118.62%;深证成指、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数、中小板指数的最大涨幅也分别高达123.89%、118.64%、161.60%和114.80%。  然而,从6月15日的星期一开始,A股的上涨行情戛然而止,无论是各种大盘指数,还是个股,都在一夜之间突然掉头向下。
期刊
除了巴菲特及其致股东信,在价值投资派别中,鲍普斯特基金的总裁塞思·卡拉曼也是最受投资者尊敬的人物之一,其观点深受市场关注。  作为经典教材《安全边际》的作者,塞思·卡拉曼不仅长期投资业绩遥遥领先对手,而且总是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刻提出充满智慧的评论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技能。  鲍普斯特基金成立于1983年,该基金从建立到2009年12月的27年来的年均收益率为19%,同期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益率为10
期刊
与布克文学奖获奖作家朱利安·巴恩斯一样,我刚过70岁,但是我已经有了一种一切都要结束的感觉。死亡令我感到害怕,这可能就是巴恩斯所谓的“大动荡”;但是,对于我来说,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濒临死亡。毕竟,我们每晚在休息时都会陷入无意识状态,难道不是吗?人们在睡觉时,除了不断出现的梦境之外,不会记得任何事情。那么,自大碰撞之后的130亿年间,“我”又在哪里呢?我记不得了,我不知道人类生存的道路,以及未来
期刊
1987年股市崩盘后,保罗·都铎·琼斯创办了一个慈善机构罗宾汉基金会,斯坦利·德鲁肯米勒是该基金会的出资人之一,离开量子基金后,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杜肯资本管理公司。  罗宾汉基金的成功证明,索罗斯关于对冲基金已经谢幕的论断为时过早。到2001年,基金会已经筹集了1350万美元,这表明对冲基金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与此同时,索罗斯的开放社会研究所每年支出4.5亿美元;2002年,阿帕德·布森创立
期刊
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简称“ESOP”)是指上市公司根据员工意愿,通过合法方式使员工获得本公司股票并长期持有,股份权益按约定分配给员工的制度安排。  员工持股计划最早起源于美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以“股票奖励计划”的形式存在。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作为员工持股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西方成熟的资本市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制度安排;有学者统计,在财富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