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斑血泪的麻风病隔离史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o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麻风病在今天已经不足为惧。医学早已证实,麻风病不是过去误认为的遗传病,它是一种通过麻风杆菌传染的流行病,95%以上的人都对麻风病有自然免疫力。
  与这种民间曾经污名化极为严重、视之极度可耻和可惧的疾病相伴,历史上是长达几百年来对麻风病患者的强制隔离乃至围剿。
  中国的传统医学典籍记录了一批疑似麻风的疾病。从上古时期的“大风”“恶风”“疠”,到中古时代的“癞”,再到明清以来的“麻风”“大麻风”,这些病人外在症状的记录,可能就是今天所说的“麻风病”。
  根据香港大学教授梁其姿的考证,麻风是16世纪后中国唯一需要为了预防传染而进行收容隔离的慢性病。此时期因为社会的恐惧,中国建立了大量的麻风病患者隔离院。
  麻风病在这时被视为南方湿热地域具有传染性的风土病,通过虫、蛊、性交甚至和病患简单接触就会传播,还会遗传给子孫后代。这些错误的看法加强了麻风病的危险和恐怖性。民间认为,麻风病容易传染,麻风病患者的道德则有问题。坊间甚至相信,患麻风病的男女,会想尽办法和无辜的人发生性关系,以便“移疯”——即把疾病传给他人,使得自身能够摆脱恶疾。这种观念和传闻直到1937年,仍可在像广东省这样的地方寻见。
  18世纪大量的谋杀麻风病患者的刑案记录,讲述了这个群体的悲惨遭遇。其中一起案件发生在1742年前后,江西省乐平县的一个村子里,村民指控几个住在村外茅棚里的麻风病村民收留外面的麻风乞丐,偷鸡窃菜,并在村子的水塘里洗澡,污染了村里的水源。一天晚上,几个村民趁他们睡觉时烧毁了他们的茅棚,以图为村子除害。结果,两个肢体残疾的麻风病村民因为行动不便而被烧死。案犯村民真诚说道,这些麻风病患者是地方之害,烧死也无妨。
  由于害怕麻风病传染,明清时期兴建了大量隔离患者的麻风院。资料显示,福建至少有15个县,广东19个,江西4个,浙江和湖北各1个,以及四川的若干县都有至少一个麻风院。病患的收容虽然未曾覆盖到全国每个省份,但此时无论从医学还是社会角度,麻风都堪称民间相信的“最容易污染他人,最可怕”的疾病。不过,患者并不算是被关押,机构给他们提供基本食宿和生存所需,他们也被允许四处游荡,或就近行乞。
  很多地方官府还会专门从麻风病患者当中挑选头目,指定他们负责管理其他人避之不及的麻风院。除了国家资助的遍及各地的麻风院,后期还有一种隔离麻风病患者的常用方法,就是把病患者赶到船上,在河海漂泊,行乞为生。
  麻风病患者此时普遍面临着被社会排斥甚至残害致死的风险。18世纪有官员奏折披露,四川省患麻风病的人不是被置于火中烧死、投入水中淹死,就是被赶走。19世纪来华的传教士,则报告了一些地方将麻风病患者活埋的风俗。
  1873年,麻风是传染病的看法得到证实。当传染说占居主流后,全球也掀起了一场恐慌:西方人认为,麻风瘟疫可能随时席卷全世界。这个古老的疾病曾经在西方流行,后来在欧洲逐渐消失。西方人此时把矛头指向了东方,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这个疾病仍然流行,它代表了落后的种族。
  跟日本一样,严格的隔离被民国政府认为是防治麻风病传播最有效的办法。不过,民国政府缺乏资源来维持强硬的隔离政策,很多地方因此接受了和传教士合作的管理模式。
  传教士麦雅谷可能是20世纪早期在中国麻风病问题上最权威、最直言不讳的专家,他一直对麻风病的传染性心存怀疑,也从来没有完全相信隔离的有效性。从1920年代末,麦雅谷就开始公开批评中国政府推行的隔离政策。1930年,他和曾经解决东北鼠疫问题的著名传染病专家伍连德共同执笔一份报告,呈交卫生部,提议组织一个麻风病中央委员会,表示“严格意义上的隔离目前是不可取的”。
  麦雅谷举出菲律宾的例子:首先,系统地隔离所有麻风病患者在技术上不可能,因为处于麻风病早期的患者难以辨识;其次,整个政策是中国背负不起的沉重经济包袱,因为麻风病数量庞大;第三,麻风不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有传染性,门诊治疗,尤其是早期和麻风病例最多的农村地区的门诊治疗应该是国家政策的重点。但强制隔离仍然令民国政府无法抗拒。
其他文献
匹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同属于第三代他汀,其中,阿托伐他汀对肾影响最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主任药师王海莲说,肾功能不全从轻度到衰竭分五期,阿托伐他汀可以用于1~4期的患者,瑞舒伐他汀只能用于1~3期的患者,匹伐他汀目前没有相关数据。  三种他汀中,降脂效果最强的是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次之,匹伐他汀最弱。这三种药最大每日剂量也不同,瑞舒伐他汀最大每日剂量20毫克,阿托伐他汀在我国最大每
期刊
在中医理论中,看嘴唇颜色能得知健康状况。  唇色淡白,多为气血不足,脏器虚寒或轻度贫血。平时,这类人应补益气血,多吃些充满能量的食物,如山药、小米、莲子、红枣、芡实等。  唇色发黄的人会伴有眼部、脸部发黄等情况。这类人日常调理需要以健脾胃为主,可适量服用党参、山药、砂仁等健脾理气的食材。  嘴唇深红发紫,是較为典型的“热症”。其中,实火多由于阳热偏盛造成,具体表现为温热病的舌尖深红,对应可吃些清热
期刊
性福是婚姻的“硬指标”吗  菲雯看着睡在身边的老公蒋超,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结婚半年多了,她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老公以“太累了,改天吧”为由拒绝过夫妻生活。恋爱时,两人明明很好很正常,不知为何结婚后反而慢慢平淡了。  与此同时,扈婕和老公张志也遇到了性福的困惑,花样百出的张志,让性格传统的扈婕很难适应,每到夜晚,她就感到莫名的担心和焦虑。  相信大多数夫妻都会存在一种观念:“夫妻生活是婚姻幸福的硬
期刊
父母跟着我搬家到城市已久,我总有时间过得太快的错觉。好几年懒得折腾,年夜饭都是自助餐或在酒楼解决的。我问父母,今年想吃什么。  我母亲说:“今年我们吃自己种的小白菜。”我難以置信,在哪里种的?  母亲嘿嘿发笑,“就在你窗台外面,我看你有时候午睡,就叫你爸锄掉杂草,挪了半米。我不止种了小白菜,还有小葱和两棵茶花。”我乐了,真是服了他们。上个月下雪,站在窗前,瞧见一溜儿青翠欲滴的小白菜,十分养眼。  
期刊
清晨5点半,带好菜、虾、肉、输液装备及药品,前往老妈家。妈妈今年90岁,失智、不能自理。  早上7点半,妈妈还没醒。我琢磨着怎样给老妈做早餐。现在,她的消化功能下降了,每日的生命活动都在“吃老本”。原先每天能喝一袋牛奶,吃一个蒸蛋,现在蒸蛋还能吃,牛奶却喝不下了。  妈妈醒后,穿衣起床。对老人来说,除非瘫痪,一天二起二卧是必须的。有些老人常说“等我不能动了,就去养老院”。说这种话的人,一定没照顾过
期刊
老妈从学校退休后,就一直住在我家帮我们带孩子。她六十多岁了,心还年轻得很,用少女心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去年3月7日,两个丫头闹着要过女生节,在客厅里热烈讨论该怎么庆祝。没想到老妈也凑了过去——“我也要过女生节,长这么大了还没过女生节呢。”老妈的话一落地,我们都快笑岔气了。不过,见老妈认真的样子,我倒真想圆她一个女生节的梦。那天,我和老妈以及两个女儿一起过了女生节,吃了蛋糕和巧克力,而且每個人煞
期刊
衰老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那么女人哪些部位更容易衰老呢?抗衰老要吃哪些食物好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女性哪些部位最脆弱  1. 肠道  肠道是消化吸收系统,每天工作繁忙,是衰老最开始的地方。它的衰老最直接带来的问题可能就是便秘,平时可多吃高纤维的食品,促动肠胃的蠕动消化,能很好地缓解便秘问题。  2. 胸部  女性的S形身材不可缺少的就是坚挺的胸部。坚持胸部保健,穿好的内衣能有效地缓解衰老。  3
期刊
在世界范围内,脑卒中(中风)都是十大致死性和致残性非传染病之一。近年来,不仅中风呈现“重女轻男”倾向,女性还存在患病风险高、预后差、更容易并发焦虑、抑郁等神经心理疾病等特点。以下三类女性最容易“中招”。  1. 围产期女性。围产期发生缺血性卒中、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均会升高,子痫前期和子痫是导致癫痫的重要诱发因素。这是因为怀孕期间雌激素变化,导致凝血因子增加,抗凝和纤溶因子降低,从而显著
期刊
人有两种表情,一是面部表情,二是言语“表情”。每种语言模式都有基于潜意识的心理背景,很难刻意掩饰。因此,通过言语风格和速度能判断他人的个性、品位和心理状态等。  一般来讲,嗓门大的人性格开朗、有一说一,想让他把话憋在心里很难。他们看似莽撞,却是“大嗓門有大智慧”,头脑和人品都值得信赖,是知心朋友的不错人选。说话声音小的人或许要留神,喜欢凑到耳边窃窃私语者可能爱窥探隐私,是搬弄是非的高手;左顾右盼的
期刊
据法国健康杂志《TOP SANTE》报道,男性會在面对女性的时候改变声音,而拥有低沉嗓音的男性更受女性青睐。  声音是诱惑的工具,男性很清楚这一点,因为他们会在女性面前改变声音。为了与一位有魅力的女人交谈,男性往往会采用更为低沉的声音。这种低沉的声音会使男性充满男人味。  报道指出,不仅仅是男性,女性有时也会改变声音。当女性在面对喜欢的男性、尤其是这名男性被“竞争者”包围时,同样会改变自己的声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