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管修复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wa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检测体外缺氧/激素作用下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增殖、迁徙以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VEGF的表达变化,探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ANFH)血管修复障碍发生机制.方法 取第3代人脐静脉ECs (human umbilical vein ECs,HUVECs)进行分组干预.正常对照组(A组)细胞不作任何干预;地塞米松组(B组):用含1.0×10-6 mol/L地塞米松的完全培养液干预;缺氧培养组(C组):细胞在低氧细胞培养罐内培养;地塞米松+缺氧培养组(D组):细胞在低氧细胞培养罐内培养,同时用含1.0×10-6 mol/L地塞米松的完全培养液干预.干预培养后24 h,行AlamarBlue细胞活性检测及活/死细胞染色观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骨架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形态;采用划痕实验比较各组细胞迁徙能力,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MIF及VEGF表达水平.结果 干预培养后24 h,AlamarBlue细胞活性检测及活/死细胞染色示C组细胞活性最好且活细胞数多,D组细胞活性最差、活细胞数最少,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骨架染色见,A、B组细胞形态正常;C组细胞大量增殖,细胞内见大量分泌颗粒;D组细胞骨架形态异常.划痕实验示C组细胞迁移能力最强,D组最弱.各组MIF和VEGF累积浓度随时间延长均显著增高.各时间点,C组MIF累积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干预培养24 h内,各组组内1~8 h时MIF阶段浓度显著低于0~1 h及8~24 h时(P<0.05);且C组0~1 h和8~24 h时MIF阶段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干预培养2h内,各组组内0.5 ~1 h MIF阶段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段(P<0.05).8、24 h时C组VEGF累积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干预24 h内,C、D组8~24 h时VEGF阶段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段(P<0.05);干预培养2 h内,各组组内各时间段及组间VEGF阶段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氧条件下ECs增殖及迁徙能力增强,MIF及VEGF分泌增加;而高浓度地塞米松会抑制上述过程,引发血管修复障碍,导致SANFH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 对多孔金属钽假体治疗骨缺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方法 广泛查阅多孔金属钽假体特性及其治疗各种骨缺损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 结果 多孔金属钽假体凭其特性,在某
研究了一般的N能级Markov开放量子系统退相干抑制问题.在这里对于量子系综采用了量子反馈控制策略.为选取控制哈密顿量和被测物理量,引入了su(N)李代数噪声解耦分解的概念.研
目的 探讨组织界面刚度变化对大鼠BMSCs铺展、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寻找适合其成骨分化的刚度范围.方法 取4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骨髓,采用全骨髓细胞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并
目的 探索构建可稳定表达修饰基因人BMP-2(human BMP-2,hBMP-2)的细胞组织工程骨促进骨再生的可行性.方法 从成人肌肉组织中以RT-PCR方法克隆hBMP-2基因全长,连接构建真核质
将控制论与水资源系统论相结合,建立了水资源调控的控制论模型,以实现对相应用水过程的调控.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特点,在大系统递阶控制的基础上,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调控的
目的探讨脱细胞同种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功能部位创面的疗效。方法 2002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30例烧伤及瘢痕整形患者共42个创面。男25例,女5例;年龄3
本文讨论了基于网络与多媒体的大学英语新型教学模式下,突出自主教学与教学行动研究相结合,来促进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估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从而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电液负载模拟器加载系统中结构参数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针对传统的经典控制理论设计出的控制器对数学模型依赖性较强、鲁棒性差的缺点,通过选择适当的权函数,利用混合灵敏度
会议
目的 总结髋臼加强环(Cage)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重建髋臼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及疗效. 方法 2006年2月- 2010年8月,对14例(14髋)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重度髋臼骨缺损患者
我国水泥工业大而不强,需要对自动化操控水平进行全面提升.目前困扰我国水泥工业自动化的主要难题在于原材料、燃料质量波动比较大,设备运行稳定性差,关键工艺点测量困难,工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