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具痕迹在盗窃案件中的应用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盗窃案件的比例逐渐增大,与此同时,随着人民防范意识不断提高,作案人在盗窃过程中必然会利用一定的工具,也就必然会形成一定的工具痕迹。工具痕迹有其各自的特殊性,其形态千差万别,使得在勘查盗窃案件过程中对工具痕迹的分析、判断比手印、足迹等痕迹要困难的多,利用率也极低。由此可见工具痕迹在侦查案件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本文也主要论述工具痕迹在侦查盗窃案件中的应用。
  关键词 工具痕迹 盗窃案 作用
  作者简介:孙威涛、周家华,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刑警大队。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419
  近年来,盗窃案件在侵犯财产案件中所占比例最大。工具痕迹是盗窃案件现场常见的痕迹,在侦查盗窃案件过程中的作用十分突出,特别是在分析判断伪造现场、串并案件、作案人职业特点等方面优势明显。在盗窃案件现场,常常能发现工具痕迹,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工具痕迹、发挥工具痕迹的应用价值,为侦查破案和起诉审判提供线索和依据。
  一、工具痕迹的概述
  (一)工具痕迹的概念
  工具痕迹是指作案人使用工具破坏、损害客体时,引起承受客体的接触部位发生塑性形变或断离而形成的形象痕迹。工具痕迹是由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产生的,与案件的发生过程联系紧密。工具痕迹必须是作案人持工具或者其他能够作为工具的东西对现场的妨碍物、目标物(即承受客体)实施破坏或侵害而形成的痕迹。这些承受客体通过接触部位受力发生塑性变形,反映了工具接触部位的形态结构。由于破坏力等因素的不确定性,产生的痕迹各不相同。
  (二)工具痕迹的特征
  工具痕迹是一种形象痕迹,工具的外形结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在作案人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工具痕迹中得到一定的反映。这为盗窃案中工具痕迹的检验奠定了科学基础。工具痕迹的具体特点有:
  1.多发性:随着网络的盛行,信息的日渐公开,作案人的反侦查意识逐渐提高,因此作案时会尽可能的避免在犯罪现场留有手印、足迹等痕迹,或对现场已形成的痕迹进行破坏。但在一些盗窃案件中,仅靠手足作案是很难做到的,因此作案人必须利用某种工具才能有效的实现犯罪目的,而工具痕迹一经形成就很难再被破坏。所以盗窃案件现场中工具痕迹较多。
  2.立体性:立体性强是工具痕迹最显著的特点。它是通过承受客体的变形或断离形态来反映工具接触部位的形态结构的,没有立体的变化,自然也不会有工具痕迹的存在。它具有明显的大小、长款、深浅,如盗窃案件中借助杠杆作用形成的撬压痕迹就十分直观。工具痕迹的立体性为发现犯罪工具提供了有利条件。
  3.稳定性:工具痕迹的稳定性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工具和承受客体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二是工具痕迹的形成必须通过人来施加强大的外力,使客体形态结构特点发生变化。这两个原因使得形成的工具痕迹能够稳定的长时间保留且很难被破坏。它不同于手印、足迹等痕迹一旦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破坏就会产生变化甚至是完全消失。因此,工具痕迹的稳定性为盗窃案件中发现、提取、利用工具痕迹提供了有利条件。
  4.多样性:当前社会工具种类繁多,除一般工具外,还有各种自制工具和代用器物,他们的结构、外形各不相同,再加上作用方式、作用力大小的不同,几大要素的随机组合使工具痕迹形态结构特征各不相同。一种工具可以有多种作用方式,作用力大小的不同同样也会影响工具痕迹的形成。承受客体的外形以及材质的不同,即便是同一种工具、同一作用方式,同样可以形成不同的痕迹形态。
  5.附着物、分离物多:工具痕迹在形成过程中,工具与承受客体之间通常会发生物质转移和工具作用部位材料也会有断裂分离的情况,从而出现除工具痕迹以外的附着物和分离物。主要产生两种情况:一是工具作用部位的油漆、铁锈、金属颗粒等以及作案人手上、衣服上的微小物质转移到工具痕迹表面及其周边;二是承受客体受力部位的油漆、木屑、纤维等也可能脱落附着在工具上。
  二、盗窃案件中常见工具痕迹的种类及特征
  工具痕迹具体可分为六种:撬压痕迹、打击痕迹、擦划痕迹、剪切痕迹、刺切痕迹、割削痕迹。在此简要说明在盗窃案中常见的四种。
  (一)撬压痕迹
  撬压痕迹形成的基本原理是杠杆原理,在盗窃现场中常见。主要指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采用撬压的方式破坏金属、木质等材质的物体时,在承受客体表面或断面引起的压缩、弯曲、扭转变形,从而形成凹陷、弯曲、断裂等痕迹。盗窃案中常见的撬压工具有螺丝刀、铁棒等。每一次撬压在支点和重点两处出现痕迹,且两处痕迹的凹陷方向相反,位置关系受工具结构的制约,反映的同一工具的两处局部或整体的形态。
  (二)打击痕迹
  打击痕迹是现场中常见的一种工具痕迹,当然在盗窃案中也不例外。其实质是工具和客体之间的碰撞作用,有垂直打击和倾斜打击两种方式。盗窃案中常见的打击工具有锤斧、棍棒和砖块三种。打击痕迹是一种凹陷状痕迹,每一次打击只能形成一处凹陷痕,形成痕迹的形态稳定且其细节特征与工具相应部位特征的凹凸相对应,形态一致。
  (三)擦划痕迹
  擦划痕迹出现在各类现场中,任何工具都可以形成擦划痕迹。它是由工具在外力作用下,在承受客体表面划切所形成的线条状痕迹。擦划痕迹中凸起的线条反映的工具的凹陷特征,反过来凹陷的线条也反映的工具的凸起特征。线条的粗细也与工具上凹凸特征的大小有关,线条间距反映工具上凹凸特征在承受客体上的位置关系。
  (四)剪切痕迹
  剪切痕迹是指利用具有咬合刃口的工具实施剪切作用破坏客体时,在客体接触部位上出现的变形。盗窃案中常被破坏的客体有锁梁、页片、各种金属线材,常见的剪切工具有钢丝钳、断线钳等。一次剪切形成两个断头,每个断头有两个坡面,每个断头坡面上都有线条状痕迹,方向是从两侧朝向立顶。   三、盗窃案中工具痕迹分析的基本途径
  日常生活中接到报警的第一时间应该立即赶往现场将其保护起来,以免破坏现场的证据。而在盗窃案件中,工具痕迹作为一种多发性的形象痕迹,正确分析工具痕迹对于破案来说极其重要。一般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
  (一)寻找确定工具痕迹
  工具痕迹的分析显然第一步是要找到并确定现场的痕迹,那么如何寻找就要根据各类痕迹的独有特点进行确定。
  1.撬压痕迹。根据上述撬压痕迹的特点仔细寻找位置、受力方向不同且满足一次动作形成的痕迹的对应关系,分清哪个是支点、重点部位的痕迹。
  2.打击痕迹。打击痕迹与撬压痕迹的特点相类似,在犯罪现场观察发现有凹陷状痕迹时,如何区分,除了要观察现场周边的情况外,主要还是从痕迹特征本身来分析。打击属于碰撞作用,是同方向受力,无论打击几次受力方向都相同或相近,不存在反方向的受力,且痕迹和动作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擦划痕迹。任何一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的工具几乎都能形成擦划痕迹。这种动态痕迹比静态痕迹的变化大的多,且经常伴随其他的痕迹出现,因此对于此类痕迹的寻找确定简单,但是分析通常要与其他痕迹综合起来。
  4.剪切痕迹。剪切痕迹的出现一般会在现场留下断头,一般来说,剪切断头通常是双坡型,且坡上线条是竖向的,分别从两侧指向中心。
  (二)工具痕迹的分析作用
  根据各种痕迹特点来确定痕迹种类后对于进行深层剖析,对于案件来说至关重要。
  1.撬压痕迹,反映了工具接触部位的外表形状、结构特点,且其是从支点、重点反映工具的形状,再加上可通过测量支、重两点间距及痕迹的宽窄、直径,可以分析工具的长短,由此就能分析出整个工具的形状。
  2.打击痕迹,可以通过受力方向、痕迹的位置、是否有重叠凹陷痕迹、痕迹的深浅及面积的大小等分析判断出打击的方向、先后顺序、次数及力度,通常综合分析可以进一步推断作案的空间环境。
  3.擦划痕迹。在痕迹形成过程中,会有油漆、木屑等物体附着在擦痕上或者是使用的工具上有物质遗留在痕迹的周围,对这些物质的分析化验可以进一步确定工具的种类。
  4.剪切痕迹。确定剪切痕迹还要进一步区分是钳具还是剪具形成的。钳具是对口咬合、剪具是错口咬合,在断头侧面有明显的区别。
  四、工具痕迹在侦查盗窃案中的作用
  (一)推断作案工具种类
  分析推断工具的种类主要根据形成的痕迹形态,分析工具的局部结构以及工具的规格型号,通过破坏程度来分析工具所具备的功能,通过同一件工具不同部位的痕迹分析工具的整体结构,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及时、客观、准确的判断出作案的工具种类,对确定侦查范围以及下一步的检验鉴定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推断作案手段
  作案人在使用工具作案时,总是会以一定的方法、手段显现出来,如如何下手、破坏什么部位等。我们可以通过现场勘查发现的工具痕迹分析作案人是从什么方向,以多大的力度,从哪里开始破坏以及怎么破坏的,从而分析出作案手段。
  (三)分析作案人的条件
  工具如何使用取决于使用人。不同的人由于生理、心理、环境、职业等因素影响,在需要利用工具完成一项工作时,选用什么工具以及怎样使用各不相同,并留下与此相对应的痕迹。现场勘查时,对工具痕迹进行精细的鉴定分析,可以分析判断作案人的某些特点,为侦破案件提供作案人的线索和范围。
  (四)揭露伪造或伪装现场
  作案人伪造现场实际上就是伪造一个作案过程。作案人伪造现场通常都是使用工具,从而会出现一定的痕迹。但实践证明,伪造现场上出现的工具痕迹往往是违背事物发展一般规律的。因而会出现诸如大与小、内与外、轻与重等矛盾。
  (五)为串并案件提供依据
  作案人在多次作案过程中使用的技巧、方法、手段等都是带有某些习惯性或共同点。通过对具有共性的案件进行认真仔细的勘查,并对案件中相对稳定的犯罪构成要素进行梳理、筛选和分析,从而发现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从而在技术上或分析推理上对这些案件作出是否有关联的认定。
  五、盗窃案中处理工具痕迹应注意的问题
  现场勘查必须及时、全面、细致、客观,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切记主管臆断。应当遵守先静后动、先上后下、先易后难、先表后里、先重点后一般、先固定后提取的原则。做到不遗漏、不破坏、不遗留新的工具痕迹。
  现场勘查时,首先,应仔细全面,无论是清楚的还是模糊的、完整的或不完整的痕迹都应该加以固定、提取。在现场出现大量工具痕迹时,要全面寻找观察,不能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尤其是不能遗漏形成痕迹时的附着物和分离物,既要重点观察痕迹特征,也要把相关痕迹联系起来观察,确保做到不遗漏工具痕迹。其次勘查中,要小心谨慎,切记在寻找、发现、分析工具痕迹时破坏原有的工具痕迹。最后,勘查时要严格遵守现场勘查原则,不能造成新的工具痕迹。如果要做现场试验,一定要做好仔细的记录,与原有工具痕迹区分开来。
  六、结语
  侵犯财产类案件在日渐增加,但是人们的防范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仅仅依靠个人力量是不够的,而借助了工具就一定会留下痕迹,由于工具痕迹的特殊性,它复杂、多样,使得它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得到有效的利用,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独一无二的特点,能够让人民更好的认识了解分析它。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科学仪器设备的出现,让痕检的检验越来越简单精准,工具痕迹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辛大勇.工具痕迹学.北京:群众出版社.2007.
  [2]张书杰.工具痕迹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
  [3]陈智宇.浅谈撬压痕迹的形成及其利用.中国刑警学院学报.1995(1).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各大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学生的主体力量。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为了合理配置教育和管理资源,兼职辅导员应运而生。兼职辅导员与专业辅导员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当然也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人本管理的视角出发,通过探讨出现的问题,对兼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出一些新思路,进而让兼职辅导员在学生的管理工作和思想工作上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关键词 高校 兼职辅
摘 要 当前我国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由于历史等原因,分成了两类,即法律硕士(非法学)和法律硕士(法学)。经过多年实践,两种法律硕士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职业选择等方面逐渐趋同,如果继续分类培养,不仅会违背当初设立的初衷,而且会影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  关键词 法律硕士 专业学位 研究生 培养  作者简介:齐向东,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摘 要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年轻活跃的大学生们传播信息交流观点最主要的工具,也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本文分析界定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和应当重视对其的预警和引导的重要意义,并对高校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如何正确引导处置大学生网络舆情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舆情 思想政治教育 舆情预警  作者简介:刘晓花,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讲师,研
捕捉创作中的灵感,需要到生活中去。来自生活的素材是空想不出来的。《正午》这幅速写是我在巩县画的,当时带着学生写生走到农家已近中午了,正值深秋,寒意丝丝,而正午的阳光
检察系统的精品课程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培训形式日渐成熟,因具有讲课讲师均为检察干警、讲授内容均贴近检察实务、讲授形式灵活多样等特点,深受干警的好评。本文介绍了精品课程
摘 要 证据材料在收集、保管及鉴定等过程中都有可能受到破坏或者改变,而一系列动态变化形成的证据链是后期审判工作正常进行的必要依据,在司法实践中,常有一些案件缺少直接证据材料,而间接证据材料又不具备连续性、完备性和排他性且缺少必须的逻辑推理,起诉到人民法院后,由于指控证据材料不足和运用证据材料上的缺陷直接导致了案件定性难。这种现状长期困扰着刑事诉讼的效率与质量,导致一些案件久拖不决。应当说,对证据材
在涉众型寻衅滋事案件中,视听资料的合理运用,对案件事实的还原、认定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行为至关重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摘 要 在公安机关刑事侦查工作中,痕迹检验技术的作用非常重要,目前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缺失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现场勘查实践的开展,现场管理、现行法规、现行痕迹检验技术的局限性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需提高痕迹检验技术的开发力度,在基层普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对现场管理加以细化,可不断提高痕迹检验技术水平,保障各方权益。  关键词 痕迹检验技术 刑事案件 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