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阳光的澳洲人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澳洲人最喜欢阳光”和“阳光是属于澳洲人的”说法,是早有耳闻的。原来,我还认为多少有些言过其实,不久前到墨尔本看儿子,发现这种说法一点儿都不夸张。
  在澳洲,不论市中心广场上、宽阔的石阶上,还是雅拉河畔、维多利亚海滩,到处都能看到人们晒太阳的身影。在墨尔本所有的公园里,远远看去,剪修平整得如同绿丝绒般的大草坪上有一团团白色的东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我走近一看不由一惊:那竟是一个个白皮肤的“洋人”。他们几乎是赤身裸体地躺在草地上,沉醉在阳光的沐浴中。
  墨尔本的夏天早晚温差较大,天气也不很热。但是,这里的太阳似乎特别毒,若被它直晒,不消几分钟,皮肤灼得火辣辣的疼痛。澳洲人却认为晒着很舒服。据已在澳洲生活了4年多的儿子讲,只要是澳洲人,无论春夏秋冬,不管男女老幼,从没见过一个手撑阳伞以遮挡阳光的,也从不为防晒而长衣长裤加身,顶多戴一副墨镜,一顶运动帽。
  澳洲人热爱阳光,固然与他们性格直率、坦荡有关,但也不可否认,其中不乏赶时髦的心理,因而形成风气。“太阳肤色”在澳洲已成时尚之一。于是,每到周末或假期,城里人便成群地举家赶往海滨,甚至更遥远的布里斯班或黄金海岸,非要晒出些“颜色”来才罢休。一旦晒出小麦色的皮肤,那真如功成名就一般,身上能露的都露,招摇过市,唯恐他人不见。
  其实,许多澳洲人是很不禁晒的,我见到许多人,远看皮肤很白,近看上面布满了一粒粒芝麻或绿豆般大小的黑斑,却很难看到均匀的褐色皮肤。更惨的是,许多人晒出了皮肤癌。据媒体介绍,澳洲每年皮肤癌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看来澳洲人热爱阳光固然好,倘若一味“执著追求”和过分贪恋,恐怕要付出健康的代价了。
其他文献
国人自古就有“严父慈母”之说,而父亲更是笃信“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印象中,自小到大,感觉世间没有比之更严厉的父亲了。记得儿时有一次,我犯错被父亲追了足有一里路,直至我跌倒而被俘受打。当年此举被对门党校干部贴了张大字报,弄得父亲一时间名声扫地。只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扭转了我对父亲的看法,原来在他严厉的外表下,竟然还包裹着一颗柔软、慈爱的心。  14岁那年夏天,我生了场重病,几乎从阎王殿中走了一
期刊
有人说:小黑是我们湖南省长沙市零陵县前进公社第一漂亮的女知青。虽然名字有个“黑”字,可皮肤却白嫩细腻,怎么晒也晒不黑。她星眸桃腮,体态婀娜,把男知青的眼睛都看得直愣愣的。小黑最可爱之处并不是她的漂亮,而是她的善良和爱心。  一次,小黑听说贫下中农队长家里困难,她不声不响脱下自己唯一的一件毛线衣送给队长。队长手捧带着小黑体温的毛衣差点流出眼泪。事后,小黑又把妈妈寄来给自己加餐的5元钱捐献给队长,全然
期刊
七旬的张柏森是个闲不住的人。白天到门球场打门球,健康体魄;回到家里静下心来还要读读“四大名著”,不仅读书还要作读书笔记。他的读书笔记很特殊,用毛笔一字一句地抄书,他的抄书笔记有《红旗》杂志那么大,是自己装订的,装订时采用右开竖行顺线装订。装帧清雅考究,保持古典名著的原有风格。  张柏森把每页纸都用铅笔打成小格,蝇头小楷采用行书手抄。封皮、目录、页码、注释非常规范,跟正式出版的图书没有什么两样,不同
期刊
人老了,没事喜欢到处走走,看到好镜头,就拍下来上上报刊。  这天去晨练,我向儿子借了台数码相机。在社区公园一角,见一群老人在引吭高歌,一个个神采奕奕的样子,实在让人感动。这不是现代老人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吗?我飞快掏出相机把这个场景拍了下来。  走到市河的一座小桥上,见一环卫工人站在小船上边捞垃圾边朝河岸住宅楼上喊话:“哪户人家缺德,垃圾袋不丢进垃圾箱,扔下河滩了。”我当即觉得,这是配合创建卫生城市
期刊
78岁的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四川受灾受难的同胞们,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禁潸然泪下。跳越的思绪一下子拉到了39年前——我曾经绝望的那一天。我把它讲出来献给灾区的同胞,或许能有所借鉴,如果能尽点微薄之力,我便心有所安。  1969年8月16日,我的命运在这一天被无情地改写。39岁那年,刚刚从抗美援越前线归来,正带领坦克团在演兵场朝气蓬勃地挥洒着豪情,却突然被脊髓灰质炎击垮。从发病到四肢完全麻痹瘫痪,仅
期刊
2008年4月18日是我这个平凡老人最幸福的一天,我捷足先登参观了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观赏了“好运北京”系列赛在“鸟巢”的首场表演赛。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更加体味到北京的魅力。  下午3点,我们在志愿者的疏导下,走了大约3公里,来到安检口入口。安检的地方是帐篷搭建的,非常严格,电子探测器测遍全身,所带的物品一一检查,有许多不允许携带的物品,包括矿泉水瓶,照相机也要打开试照。所幸通道很多,还设
期刊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我和杨澄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同窗且同室,他多才多艺,那一口京腔京韵和老北京的生活故事,常把我们同屋的人说得开怀大笑。几十年后,杨澄在国家旅游局任《中国旅游》和《中外饭店》两本杂志的社长兼总编。我们又在一起工作了好几年。我们常在一起谈天说地,一说到老北京,他就如数家珍,引人入胜,还流露出想写一本老北京的书,大家鼓励他赶快动笔,让我们先睹为快。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今年春节,他
期刊
夏夜在广场乘凉,清风徐来,仰望满天星斗,总会记起童年在河南农村夏夜捉蝎子的情景。  你别看小小蝎子身长不过二寸,可它有八条腿、两个螯、尾部一个毒钩,一旦蛰着你,马上肿个大包,疼得钻心。捉蝎子虽然惊险,但捉到的蝎子可到中药店卖钱,我们家乡那一带捉蝎子的人很多。  那年夏天,我和二哥捉蝎子还真发了点“小财”。夜静之后,我们点上椿胶明子(也有人用油灯照明),拿起竹夹和装蝎罐,沿老房子的砖墙根慢慢寻找,一
期刊
那是1972年的事。知青食堂最热闹的时候是吃晚饭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知青,聚在一起边吃边说笑,交流着一天劳动中的各种趣事。  “哎,你们觉得吗?今天的萝卜味道好像比平常好一些。”外号喜鹊的女知青小杨对大家说。她一说,大家都感觉到了,今天的炒萝卜条真的比昨天的要好吃得多,不但口感好,而且香喷喷的。  平时食量就大的小洪马上说:“今天的菜真好吃,我要加份餐。”说着拿出一张红饭票,跑到食堂的小窗口,兑了
期刊
1996年,65岁的我结识了石家庄市某纺织厂退休女工卢银霞,她小我5岁,山东人,圆脸大眼,老实厚道。可能因为是老乡的缘故,初次见面,我们就像老朋友一样,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随着交往的增多,发现我们的共同语言很多,脾气、生活习惯也相近。我们的感情迅速升温,半年后,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我们相敬如宾,感情很好。但怎么也没想到,得到了婚姻,却引发了“内战”    无奈分手    老年人再婚,是本很难念
期刊